
校级重点学科申报表
申报单位:
| 申报重点学科 | 名称: |
| 代码: |
| 所属学科门类 | 名称: |
| 代码: |
| 所属一级学科 | 名称: |
| 代码: |
| 学科带头人 | 姓名: |
| 职称: |
| 填报日期 |
二〇一二年六月
填 表 说 明
1.学科门类、学科专业的名称及代码按照学位委员会、教育部2003年修订的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填写。
2.统计数字要准确无误、有据可查;如无特别说明,则数据统计时间为2007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
3.本表统计数据应确属以本学科点为单位承担的科研项目、获得的科研成果及奖励等数据。引进人员在调入本学科、专业点之前署名其它单位所获得的成果不填写、不统计。
4.基本数据表中的数据,应与后面的清单所列内容一致(限项或限页填写的除外)。
5.科研奖励及教学成果奖励的“项目完成人”,只填写本部门本学科署名次序最前的一个人;
6.“专利”限填已经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
7.发表论文、SCI、SSCI、EI、ISTP、A&HCI、CSSCI等收录论文均只计算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的论文;SCI、SSCI、EI、ISTP 、A&HCI均指可通过网络检索到、有检索号的文章。
8.核心期刊指按科研处认定的核心期刊填写。
9.出版专著指出版的专著、译著(或编著),只计算第一作者。
10.科研项目经费必须是到账并可以实际使用的项目经费,不含学校配套经费;对于涉及多个学科的科研项目,请按实际经费使用情况在各学科之间分配,不应在不同学科中重复计算。
11.本表填写内容必须属实并根据要求填写,不得随意增加内容和页码。文字原则上使用小四或五号宋体。纸张限用A4,装订要整齐。
基本数据表
学科名称:
| 学术队伍(不含外聘) | 专职教师及研究人员 人 | |||||||||||||||||
| 正高职称 人 | 副高职称 人 | 中级职称 人 | 博士(在读) 人 | 硕士 人 | ||||||||||||||
| 学科带头人 | 学科带头人: | 方向一带头人: | 方向二带头人: | 方向三带头人: | ||||||||||||||
| 科学研究情况 | 发表论文 | 公开发表 篇 | 在国内核心期刊 篇 在国际学术刊物 篇 一般学术刊物 篇 | SCI 篇,SSCI 篇 EI 篇,ISTP 篇CSSCI 篇、A&HC 篇 | 高级职称人员平均发表论文 篇/年·人 | |||||||||||||
| 出版著作 | 公开出版学术专著 部 | 出版教材(含教学用书) 部 | 出版译著共 部 | |||||||||||||||
| 承担科研项目 | 国家级 项 | 省部级 项 | 其它 项 | |||||||||||||||
| 获得科研 经费 | 获得科研项目经费共 万元 | 高级职称平均科研经费 万元/年·人 | ||||||||||||||||
| 其中:纵向经费 万元 | 其中:平均每年 万元 | |||||||||||||||||
| 技术研究成果 | 获得专利 项 | 科研成果转让 项 | ||||||||||||||||
| 自然科学研究 成果奖励 | 国家级 | 省部级 | ||||||||||||||||
| 一等 项, 二等 项,三等 项 | 一等 项, 二等 项, 三等 项 | |||||||||||||||||
| 社会科学研究 成果奖励 | 国家级 | 省部级 | ||||||||||||||||
| 一等 项, 二等 项, 三等 项 | 一等 项, 二等 项, 三等 项 | |||||||||||||||||
| 工作条件 | 拥有专业实验室面积 M2 | 拥有万元以上仪器设备合计 台(件) | 仪器设备价值 万元 | |||||||||||||||
| 拥有中外文藏书 万册 | 拥有中外文期刊 种 | 拥有国际电子期刊 卷 | ||||||||||||||||
| 人才培养 | 招收本科生 届 人 已毕业 届 人 本专业学生考取研究 人 占毕业生总数的 % | 省级教学名师 人 省级精品课程 门 省级重点专业 个 省级教改项目 项 | 校级精品课程 门 校级教改项目 项 | |||||||||||||||
| 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共 项 | 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共 项 | |||||||||||||||||
| 一等 项 、二等 项、三等 项 | 一等 项、二等 项、三等 项 | |||||||||||||||||
一、学科简介
| 概述本学科点形成历史、现状,主要研究方向的特色及发展前景;目前在省内同类学科中所具有的优势与不足,与省内一流学科的主要差距以及今后3年建设的主要目标、思路和预期成效。限2000字 |
二、学科规划
| 按年度( )规划学科建设达到的目标 |
三、学科方向
| 3-1 研究方向(一) | |||||||
| 3-1-1 研究方向名称: | |||||||
| 从事本研究 方向的人员 | 学科方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姓名 | 教授 人数 | 副教授 人数 | 博士 人数 | 硕士 人数 | ||
| 本研究方向的特点、学术地位、作用和意义;学科方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简介。 | |||||||
| 3-1 研究方向(二) | ||||||||
| 3-1-2 研究方向名称: | ||||||||
| 从事本研究 方向的人员 | 学科方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姓名 | 教授 人数 | 副教授 人 数 | 博士 人数 | 硕士 人数 | |||
| 本研究方向的特点、学术地位、作用和意义;学科方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简介。 | ||||||||
| 3-1 研究方向(三) | ||||||||
| 3-1-3 研究方向名称: | ||||||||
| 从事本研究 方向的人员 | 学科方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姓名 | 教授 人数 | 副教授 人 数 | 博士 人数 | 硕士 人数 | |||
| 本研究方向的特点、学术地位、作用和意义;学科方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简介。 | ||||||||
| 4-1 本学科点学术队伍 | ||||||
| 研究方向 | 姓名 | 出生年月 | 学历 | 学位 | 毕业学校 | 职称 |
| 4-2 本学科点承担的科研项目 | ||||||
| 序号 | 项目名称(编号) | 项目来源 | 起讫时间 | 经费 (万元) | 负责人 | 完成 情况 |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7 | ||||||
| 8 | ||||||
| 9 | ||||||
| 10 | ||||||
| 11 | ||||||
| 12 | ||||||
| 13 | ||||||
| 14 | ||||||
| 15 | ||||||
| 17 | ||||||
| 18 | ||||||
4-3 本学科点主要研究成果
| (教学科研奖励、代表性论文、专著、教材等) |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完成人 | 获奖名称与等级 | 获奖时间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完成人 | 专利授权号、专著出版单位、论文发表刊物及卷号 | 获得时间 |
本学科点所获得的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及精品课程 |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完成人 | 获奖名称与等级 | 获奖时间 | ||||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7 | ||||||||
| 本学科点出版的主要教材(教学用书) | ||||||||
| 序号 | 教材(教学用书)名称 | 作者 | 出版单位 | 出版日期 | ||||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7 | ||||||||
4-4 条件建设 | |||||||||
| 4-4-1 与本学科点直接相关的实验室、研究机构等情况 | |||||||||
| 序号 | 实验室、中心或科学研究机构名称 | 类别 | 批准单位 | 成立时间 | |||||
| 4-4-2 与本学科点直接相关的图书资料等情况 | |||||||||
| 拥有中外文藏书(万册) | 拥有中外文期刊(种) | 拥有电子图书(册) | |||||||
| 4-4-3 本学科拥有大型仪器设备情况(限填报单价5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 | |||||
| 序号 | 仪器设备名称 | 购置时间(年、月) | 设备原值(万元) | 设备在本学科(打√) | 设备在本校其他部门(打√) |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召开学术会议情况 | |||
| 主办或承办单位 | 会议名称 | 时间 | 地点及参加人数 |
五、申报意见
所在学院意见:
负责人: (签章)
| 日 期: |
| 学术委员会意见: 主 任: (签章)
日 期: |
| 学校意见: 校 长: (签章) 日 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