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目的
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标识,分开堆放,以免混入大批合格的成品中。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不合格原材料、辅料、包装材料、设备、成品的控制
三、职责
1、企管科负责不合格品的判断并制定标识要求。
2、 各物料相关部门负责不合格物料的标识和隔离。
3、冷藏库保管员负责不合格产品的标识和隔离。
4、企管科长负责对不合格产品的原辅料、半成品、成品提出处理意见。
5、总经理负责对不合格的设备作出处理决定。
四、操作规程
1、 原辅材料不合格品处理。
a、退货:对于不能通过改进达到质量要求的,与供方协商给予退货。
b、报废:对于质量严重不符合要求,供方亦同意的予以报废。
2、 外购设备设施,模具及零部件
处理方法:让步接收、退货、报废等。
①、对不合格的设备设施、模具及零部件等,企管科会同有关责任部门进行项目检验,对其技术性能,工艺参数进行考察验证后,检验结果报公司领导及相关部门。
②、对于设备设施,模具及零部件,发现不合格时,需及时报告供方、双方协商处理。
a、让步接收:可通过改进达到质量要求的,可做让步接收。
b、退货:对于不能通过改进达到质量要求的,与供方协商给予退货。
c、报废:对于质量严重不符合要求,供方亦同意的予以报废。
3、 半成品检验的不合格处理:
a、返工:如因包装、感官或重量问题的半成品可返工处理,返工后的半成品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后才可放行到下道工序。
b、报废:应生产过程受到污染,不能通过改进达到质量要求的不合格半成品予以报废。
4、 成品检验的不合格品处理:处理方法有返工、降级、报废等。
检验员抽检时所判定的不合格品,需下发检验报告单,成品仓库将不合格品进行隔离和标识,由企管科科长在其相应检验记录单上作出不合格品处理方式的判断。
a、返工:能够通过返工处理的,企管科经理可直接要求相关部门进行返工,企管科负责监控并进行重新验证。
b、降级:产品不符合要求,但不影响安全、卫生质量、可食用,可根据情况做出让步接收或降级处理。
c、报废:产品不能使用,企管科经理做出报废处理决定,移至废品区,成品仓库负责报废处理,企管科负责跟踪和监督报废过程。
5、不合格产品的返工
①、返工的不合格品必须做好标识、隔离并可追溯,返工记录包括返工产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数量、返工时间、返工人员、返工后的批次等内容。
②、返工后的产品必须经过企管科的检验,合格后才可放行。
6、不合格品的让步放行:不合格品的让步放行必须取得客户的书面同意后可让步放行。
7、不合格产品的标识和隔离
仓库对接受的不合格品进行标识和隔离,不合格品的标识可采用明显的红色“不合格品”标签予以警示标识,有条件时设立专门的不合格品区域,当条件不允许时,可用物理方法进行隔离,但必须与其他产品有明显的隔离,防止误用。
8、不合格品的召回
当不合格品对消费者存在危害时,公司立即成立召回小组,由总经理核准,及时启动《产品召回控制程序》。
9、不合格品的销毁
当引起不合格的原因无法在食物链中降解或通过其他方式消除时(如化学性危害),必须做销毁处理。
五、相关文件
1、卫生标准操作规程(SSOP)
2、结冻和包装操作规程
3、《企业管理大全》第二部分第二篇第四章奖惩管理制度
六、考核频率、时间、对象、要求和标准
1、考核频率:每批产品一次。
2、考核对象:责任人是车间主任,连带责任人是总经理。
3、考核要求:按每批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跟踪检查。
4、考核标准:以10分制考核或给予违反者经济处罚。
七、相关记录的发放、回收、审核
1、不合格品的处理记录单(BL-G-24)
监控员→企管科长→总经理→企管科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