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书生,一个教育界的神话,一个令千万教育工作者无比崇拜的人物。他创造了教育史上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他的教改严整而科学,他的教育理念极具前瞻性。十几年前他的互动教学,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育方式,民主科学的管理指导思想,已成为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一书,以前只是听说,现在终于可以拜读了。我读着魏老师的文字,领略着魏老师的智慧。在读教书篇、育人篇和修身篇时,我的感受颇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在读教书篇时,我体会到魏老师教书的敬业精神。
在《课堂激发学生兴趣十法》一文中,魏老师提到“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人们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过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可见课堂导语设计之重要。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当像魏老师那样重视课堂导语的设计,把课堂导语设计作为一个专题去抓,每节新课都应有极富特色的开题导语,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成功的课例做好完美的开端。传承魏老师的精雕细琢的敬业精神。
在《研究学生心理,提高教学效率》一文中,魏老师谈到让学生找学习中的无效劳动,我认为这是个好主意。同样,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可以让学生找课堂上的无效劳动,老师也可以找课堂教学的无效劳动,从而减少无效劳动,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中,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与学的协调一致,应当不是难事。传承魏老师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敬业精神。
二、在读育人篇时,我体会到魏老师育人的聪明才智。
在《学会使用“边角斜料”》一文中,魏老师提到“引导学生学会使用零碎时间,培养学生的昔时观念。”是的,学生的时间是很宝贵的,整块的时间都用于课堂学习了,课堂上没完成的任务、或者课外要强化记忆的内容就必须利用“边角斜料”的时间,零零星星的学习,零星的、细碎的时间长期积累起来却是个不小的数目。如果有效利用这些“边角斜料”,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像魏老师那样,指导学生利用零星的、细碎的时间,把整块的难题化解在细碎的时间里,不失为一种很有效的方法。魏老师真的很智慧!
在《犯错误,写心理病历》一文中,魏老师提到“学生犯了错误,写心理病历,有利于使他跳出自我保护的小圈子,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冷静地选择改正自己错误的方法。”是的,写心理病历,实际上就是学生在进行自我剖析的过程,从主客观两方面全面剖析,有利于正确认识自己,客观公正地对待自己的错误,对症下药,改错就会容易,犯类似错误的几率就会降低很多。可见魏老师工作经验之丰富、方法之有效!
三、在读修身篇时,我体会到魏老师对待人生的豁达态度。
在《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一文中,魏老师提到“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是的,在“我与班集体建设”中,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魏书生这句话的含义。我在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中千方百计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以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活泼地发展。
环境有时候不是我们个人所能改变的,抱怨环境很投劳,与其在抱怨中苦恼挣扎,不如换个角度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心态,挖掘自身的潜能,适应环境,笑对人生。笑,是自我的释怀;笑,是对待人生的态度;笑,是一种品质。笑,能使人变的豁达开朗。
在《培养自信心从扬长开始》一文中,魏老师提到“在犯错误的学生面前,困难的不是批评,不是指责,更不是数落他的一系列错误,而是找出他的错误的对立面——长处、只有找到了长处,才算找到了错误的克星,才帮他找到了战胜错误的信心的根据地。”难能可贵,魏老师对待犯错误学生的豁达态度。魏老师用豁达的态度发现了学生的长处,为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提供了良好基础。如果,我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也能像魏老师那样,用豁达的态度对待学生,将会有多少学生重拾自信,鼓起学习的勇气。
我品味着魏老师的敬业精神,品味着魏老师的聪明才智,品味着魏老师对待人生的豁达态度。教育家的事迹深深地吸引着我;教育家的魅力深深地熏陶着我,我将竭尽自己所能,沿着大师的足迹在教育的百花园中播种属于自己的那一粒种子。相信将来终有一天,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2011年6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