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混凝土裂缝表面封闭施工工艺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6:09:39
文档

混凝土裂缝表面封闭施工工艺

混凝土裂缝表面封闭施工工艺一、适用范围该技术适用于非结构裂缝,且裂缝深度不超过30mm,多用于混凝土表浅细微裂缝。二、特点利用修补胶自身的高抗拉强度,以达到粘结、键合、恢复构件整体性的目的,是理想的裂缝加固技术。三、施工流程开"V"形槽→除尘→配胶→封缝→固化1.采用沿裂缝用角磨机开"V"形槽,槽宽与槽深可根据裂缝深度和有利于封缝来确定。2.用毛刷及压缩空气将"V"形槽内碎屑粉尘清除干净。3.配胶按修补胶说明书提供配比和所需用量提取A胶和B胶分别放置于木块上,用油灰刀混合搅拌至颜色均匀,然后使
推荐度:
导读混凝土裂缝表面封闭施工工艺一、适用范围该技术适用于非结构裂缝,且裂缝深度不超过30mm,多用于混凝土表浅细微裂缝。二、特点利用修补胶自身的高抗拉强度,以达到粘结、键合、恢复构件整体性的目的,是理想的裂缝加固技术。三、施工流程开"V"形槽→除尘→配胶→封缝→固化1.采用沿裂缝用角磨机开"V"形槽,槽宽与槽深可根据裂缝深度和有利于封缝来确定。2.用毛刷及压缩空气将"V"形槽内碎屑粉尘清除干净。3.配胶按修补胶说明书提供配比和所需用量提取A胶和B胶分别放置于木块上,用油灰刀混合搅拌至颜色均匀,然后使
混凝土裂缝表面封闭施工工艺

一、 适用范围  

该技术适用于非结构裂缝,且裂缝深度不超过30mm,多用于混凝土表浅细微裂缝。

二、特点

利用修补胶自身的高抗拉强度,以达到粘结、键合、恢复构件整体性的目的,是理想的裂缝加固技术。

三、施工流程

开"V"形槽→除尘→配胶→封缝→固化

1.采用沿裂缝用角磨机开"V"形槽,槽宽与槽深可根据裂缝深度和有利于封缝来确定。

2.用毛刷及压缩空气将"V"形槽内碎屑粉尘清除干净。

3.配胶 按修补胶说明书提供配比和所需用量提取 A 胶和 B 胶分别放置于木块上,用油灰刀混合搅拌至颜色均匀,然后使用。一次配胶量不宜过多,以 40~50 分钟用完为宜。

4.封缝 将配置好的修补胶用油灰刀刮入"V"形槽内,修补胶表面应刮平顺。

5.封缝结束后,在 24 小时内不得扰动槽内胶体,3~5 天后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本工艺需在干燥环境中施工、修补胶配比 A胶:B胶=2:1

混凝土裂缝淋胶封闭施工工艺

一、 适用范围  

该技术适用于非结构裂缝,静止裂缝的修补且裂缝处于水平位置,利用胶体的粘结力恢复构件的整体性,从而满足正常使用,多用于板体裂缝。 

二、 特点 

裂缝淋胶加固采用低黏度、 高抗拉强度灌缝材料,通过灌缝胶自身流动性将胶流入混凝土裂缝中,达到粘结、键合、恢复构件整体性的目的,是理想的裂缝加固技术。

三、楼板裂缝修补施工流程

裂缝表面处理→开"V"形槽→封闭板底裂缝→配胶→刷胶和淋胶→固化

1.裂缝表面处理 对于混凝土构件上的细微裂缝,可用钢丝刷等工具,清除裂缝表面的灰尘、浮渣等污物,然后用压缩空气将裂缝内的灰尘吹出。

2.对于混凝土构件上较宽(大于0.3mm~0.5mm)的裂缝, 采用沿裂缝用角磨机开"V"形槽,槽宽与槽深可根据裂缝深度和有利于封缝来确定,然后用毛刷及压缩空气将混凝土碎屑粉尘清除干净。

3.如裂缝为贯穿裂缝,需在板底用修补胶把裂缝封闭。

4.配胶 按灌缝胶说明书提供配比和所需用量提取 A 胶和 B 胶分别放置于清洁容器中,用木棒混合搅拌至颜色均匀,然后使用。一次配胶量不宜过多,以 40~50 分钟用完为宜。

5.将配置好的胶液用毛刷均匀涂在裂缝表面,对于开槽的裂缝可用勺子将胶液缓淋至"V"形槽中,淋胶至满槽为宜,待胶缓渗到裂缝中,再次缓淋胶液,直至胶液不再浸渗为止,淋胶结束后应保证胶液面与槽边平齐以防止胶液固化后出现凹槽情况。如出现凹槽可用修补胶填充。

6.淋胶结束后,在 24 小时内不得扰动槽内胶体,3~5 天后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本工艺需在干燥环境中施工、灌缝胶配比 A胶:B胶=修补胶配比 A胶:B胶=2:1

混凝土裂缝注浆修补施工工艺

一、 适用范围  

该技术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稳定裂缝修补,恢复构件的整体性,从而达到使用功能的目的。 

裂缝化学灌浆加固采用低黏度、 高抗拉强度灌浆材料,通过压力灌浆(0.2-0.4MPa)注入混凝土构件的裂缝、空洞中,扩散、胶凝、固化,达到粘结、键合、恢复构件整体性的目的,是理想的裂缝加固技术。适用于修补混凝土结构所出现的裂缝(温度缝、收缩缝、受力缝、沉降缝) ,恢复其整体性和使用功能。 

二、 特点 

化学灌浆浆液具有以下特点: 

1.粘度低 可灌入 0.05mm 的 细微裂缝 。 

2.固结体强度高, 抗压强度 50-80MPa,抗拉强度大于33MPa,是混凝土的10倍以上。 

3.胶凝时间易控制,从 30 分钟到几十小时均可调节。 

4.可在干燥或潮湿环境下固化,可满足粘结、补强、抗渗等多种要求。 对于结构承载力不足的引起的裂缝采取本技术处理外,还应该采取其他加固措施(碳纤维加固、粘钢加固),确保结构安全可靠.

 

三、 施工工艺 

混凝土裂缝注胶施工工艺流程:裂缝处理→ 粘贴注胶底座 → 封缝 → 配胶 → 灌胶 → 成品保护 . 

施工工序施工工艺: 

1.裂缝处理 对于混凝土构件上的裂缝,可用钢丝刷等工具,清除裂缝表面的灰尘、浮渣等污物,然后用压缩空气将裂缝内的灰尘吹出。

2.对于混凝土构件上较宽(大于0.3mm~0.5mm)的裂缝, 采用沿裂缝用角磨机开"V"形槽,槽宽与槽深可根据裂缝深度和有利于封缝来确定,然后用毛刷及压缩空气将混凝土碎屑粉尘清除干净。

3.粘贴注胶底座 对于有贯穿裂缝的厚度大于 120mm 的楼板、墙,需两面分别粘贴注胶底座。对于厚度小于 120mm 的楼板和墙,只需在一面粘贴底座。将底座底部周边均匀涂抹一层修补胶,注意不要将底座的胶孔堵住,将底座出胶孔对准"V"形槽粘贴安装,底座安装间距 200~ 300mm,裂缝较宽处、裂缝两端、裂缝交叉处需粘贴底座。

 

4.封缝用小铲刀将修补胶刮抹到裂缝上, 厚度 1mm 左右, 宽度 20~30mm,抹胶时应防止产生小孔和气泡,要刮平整,保证封闭严密可靠,底座边尽量多刮点修补胶。

5.配胶 按灌缝胶说明书提供配比和所需用量提取 A 胶和 B 胶分别放置于清洁容器中,用木棒混合搅拌至颜色均匀,然后使用。一次配胶量不宜过多,以 40~50 分钟用完为宜。 

6.灌胶 将配制好的灌缝胶吸入注射器,竖向裂缝按从下向上注浆顺序,水平裂缝按从一端向另一端注浆顺序,灌胶时从第一个底座开始注入,待第二个注胶底座流出胶后为止,然后将第一个底座进胶嘴用塞子堵死,再从第二个注胶底座 注入,如此顺序进行。最后一个注胶底座为排气用,可不注胶。第一轮注浆结束20分钟后,可再次补注浆一次,如果在注浆过程中有漏胶处应用修补胶堵漏,待修补胶固化后再补注浆。

7.裂缝灌胶结束后,在 24 小时内不得扰动注胶底座,3~5 天后可拆除底座。

本工艺需在干燥环境中施工、灌缝胶配比 A胶:B胶=修补胶配比 A胶:B胶=2:1

文档

混凝土裂缝表面封闭施工工艺

混凝土裂缝表面封闭施工工艺一、适用范围该技术适用于非结构裂缝,且裂缝深度不超过30mm,多用于混凝土表浅细微裂缝。二、特点利用修补胶自身的高抗拉强度,以达到粘结、键合、恢复构件整体性的目的,是理想的裂缝加固技术。三、施工流程开"V"形槽→除尘→配胶→封缝→固化1.采用沿裂缝用角磨机开"V"形槽,槽宽与槽深可根据裂缝深度和有利于封缝来确定。2.用毛刷及压缩空气将"V"形槽内碎屑粉尘清除干净。3.配胶按修补胶说明书提供配比和所需用量提取A胶和B胶分别放置于木块上,用油灰刀混合搅拌至颜色均匀,然后使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