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作文分析
南平一中 紫云先生
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校有一座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教学楼,从这里走出去一批批优秀人才,其中不乏知名学者、作家、主持人。如今这座矮小、简陋、老旧的教学楼已经不能满足学校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考虑到它的特殊性,学校想保留,但有人认为学校用地有限,修缮、养护还要花钱,建议着眼发展,将其拆除。为此,学校很犹豫。不少师生和校友表示非常关注,曾在此楼就读过的某知名作家还专程赶回母校拍照留念,并积极争取想留住它。
对于以上事件,你怎么看?请给该校校长、该知名作家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标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小林”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作文命题从内容上讲,突出“敬畏规则,尊重生命”的热点, 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选材来源于社会生活,具有非常强劲的导向性作用,目的很明确,就是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是一道好题。
◆立意指导:
这次省质检的作文与2015年全国新课标I卷作文一致,采用书信体形式反映当下社会现象的材料作文。社会现象类作调“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思想性”,对于考生来说,写这种类型的材料作文,尤其要注意针对性和说理性 ,在一定的语境中辨析重要概念,度阐述清楚自己的观点。
材料启发人们如何面对现代化发展与老旧建筑的冲突。近几年全国各地这样的冲突事件很多也很突出。如,北京的四合院已而为了迎合现代化发展而被拆迁,梁林故居被“维修性拆除”,重庆蒋介石行营被“保护性拆除”。 或以“旧城改造”之名,行“大拆大建”之实。在这样的背景下,鲁迅故居、聂耳故居、傅雷故居、章士钊故居,一座座故居倒在了现代化发展的浪潮下。我们应当认识到,一个学校的价值,不在于它的教学楼有多高有多新,而在于它培养了什么人,以及学校的历史、文化和学校风气中所体现出的人文关怀,而这些无形资产,永远比高楼大厦更重要。
事实上这也是现代人们价值观上的冲突。材料中一种人是从实用主义出发:“认为学校用地有限,修缮、养护还要花钱”;另一种人主要是从人文主义情怀或历史文化的角度出发,“积极争取想留住它”;再有从辨证的角度来看二者的关系,其实这二者并不一定是对立的关系,二者之间可以互为表里,相互促进。考生围绕或关联以上几个方面,对该校校长、该知名作家或其他相关方表明态度、说出看法,均为符合题意。
角度一:作为名人母校的旧教学楼不能拆除,虽然矮旧,却有其“特殊性”,代表了一段历史,一种情怀,一个时代的回忆,一份文化的内涵。切不可为了眼前小利而忽视了其历史人文价值!《莫让人文情怀止于现代化》《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留住一座楼,延续一份情》《拆老建新不是现代化》等。
角度二:旧教学楼矮小、简陋,已不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阻碍了学校的正常发展,对在校学生是不公平的。不是所有的旧房子都要保护,切不可落入“为保护而保护”的窠臼。学校传承的是文化,回忆的是情怀,旧教学楼大可不必成为阻碍学校发展的理由。《勿让“历史”成为发展的羁绊》《辞“旧”方可迎新》等。
角度三:现代化并不一定要拆老建新,而主张保护老房子,也不代表就否定现代化。二者应该做到保护与发展相协调、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拆除的是楼,留下的是情》《要现代化,更要文化》《在保护中发展》等。
针对这则材料,考生可以见仁见智。不论从哪个角度,信写给谁,只要言之成理,论之有据,做到情文并茂,事理交融,就不失为一篇佳作。
在格式上来说,必须是信的形式,这个有别与普通作文格式。题目没有做要求可以自拟,可根据你的立意拟一个贴切的题目,也可以直接写“给XXX的一封信”。 书信的格式的规范写法:
①标题可以写“给校长(该知名作家或其他相关方)的一封信”。
②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尊敬的”等。
③问候语:如写“您好”等。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
④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⑤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或者写祝你学习愉快,工作愉快等。或者都不用写。
⑥署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名字统一为“小林”,写在祝颂语下方的右侧。再下一行写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