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风能资源总体非常丰富,但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等“三北地区”,资源比较集中,经过不长时间的酝酿讨论,中国发展风电的思路逐步统一到“融入大电网、建设大基地”的思想上来,要求按照“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方式进行规划和建设。2008年以来,在国家能源局的组织下,以各省风能资源普查及风电建设前期工作为基础,甘肃、、河北、蒙东、蒙西、吉林、江苏沿海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相继完成。根据规划,到2020年,在配套电网建成的前提下,各风电基地具备总装机1.38亿kW的潜力。
3.1.1.河北风电基地
河北省风能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张家口、承德坝上地区和沿海秦皇岛、唐山、沧州地区。张家口坝上地区年平均风速可达5.4~8m/s,主风向为西北风,风能资源十分丰富,张家口地区风能丰富区主要分布在坝上的康保县、沽源县、尚义县、张北县的低山丘陵区和高原台地区。该地区交通便利、风电场建设条件好,非常适宜建设大型风电场,崇礼县和蔚县部分山区也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承德地区年平均风速可达5~7.96m/s,主风向为西北风,主要集中在围场县的北部和西部,丰宁县的北部和西北部,平泉县的西部;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秦皇岛、唐山、沧州的沿海滩涂,年平均风速为5m/s 左右。根据河北省风能资源的总体分布特点,河北省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各规划风电场主要分布在张家口地区、承德地区以及河北省沿海区域。经对河北省风能资源、工程地质、交通运输、电网规划容量等条件的分析,共计规划了59个子风电场,到2020年规划总装机容量为1,413万kW,建成河北省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河北省千万千瓦风电基地中,张家口市选择了39个风电场场址,估算风电场总装机容量为955万kW,承德市选择了16个风电场场址,估算风电场总装机容量为398万kW,沿海地区选择了4个风电场场址,估算风电场总装机容量为60万kW。河北省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容量表见表12。目前国家已经批复在河北基地张家口坝上地区建设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一、二期工程,以及在承德地区建设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一期工程,共分为30个项目,总容量为385万kW。其中国家已经核准11个项目,分别为张家口坝上地区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一期工程的所有项目和承德百万kW级风电基地的御道口国家特许权项目,总核准容量为150万kW。2009年底,张家口坝上一期工程各项目配套电网工程陆续建成或正在建设,并已有24万kW风电机组并网发电,预计其他机组2010年内全部建成投产发电。此外,张家口坝上二期工程和承德百万kW级风电基地一期风电场的19个项目目前正在抓紧办理项目核准等有关支持性文件,预计各项目将在2010年内核准开工建设。
3.1.2.内蒙古东部风电基地
内蒙古东部地区规划范围包括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和满州里市四市一盟。该地区风能资源丰富,其中赤峰市的翁牛特旗、克什克腾旗和松山区的交界地带,地势平坦、高程较高、风能资源较好,70m高度平均风速达到了8.0~9.3m/s,功率密度达到了700~1,200W/m2,是不可多得的大型风电场场址;通辽、兴安盟地区风能资源处于平均水平; 呼伦贝尔地区地处大兴安岭地区,森林覆盖面积较大,地面粗糙度大,风能资源相对较差。截至 2008年10月,蒙东四市一盟已投产的风电装机容量已达到100多万kW。蒙东四市一盟2020年前共规划56个风电场,其中24个位于赤峰市,规划新增装机容量675万kW,场址集中在翁牛特旗、克什克腾旗和松山区的交界地带,地势平坦、高程较高;16个位于通辽市,规划新增装机容量745万kW,场址集中在开鲁县、科左中旗交界地带;11个位于兴安盟,规划新增装机容量385万kW,场址集中在东部地区;4个位于呼伦贝尔市,规划新增装机容量160万kW,场址集中在西南部地区,一个位于满州里市,规划装机容量15万kW。蒙东四市一盟到 2020年新增容量达到1,980万kW。至2020年,蒙东地区将形成10个集中的百万千瓦级的大型风电基地,分别为赤峰百万风电基地、罕山风电基地、达里湖风电基地、开鲁风电基地、珠日河风电基地、代力吉风电基地、扎鲁特北风电基地、额尔格图风电基地、桃合木风电
基地和呼伦贝尔风电基地。
根据规划,蒙东地区到2010年底新增风电装机容量320万kW,总装机容量达到421.1万kW;2011~2015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900万kW,到2015年底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321.1万kW;2016~2020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760万kW,到2020 年底风电总装机容量将超过2,000万kW。目前国家已经批复在蒙东基地通辽开鲁地区建设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分为5个项目,总容量为150万kW。其中国家已经核准1个项目,为开鲁北清河国家特许权项目,核准容量为30万kW,2009年底,该项目风电机组已经全部安装完毕,配套电网工程正在建设,2010年内可并网发电。其他项目正在抓紧办理项目核准有关支持性文件,预计2010年内核准、开工建设。
3.1.3.内蒙古西部风电基地
根据对内蒙古西部地区的风能资源、工程地质、交通运输、施工安装、环境影响等建设条件以及对电力市场的初步分析,并结合在该区域风电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当地意见等,经综合考虑,在风能资源丰富、地形较简单、地势较平坦开阔、工程地质条件好、交通运输方便、施工安装条件好、无重大制约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的区域共初步规划了14个百万kW级的大型风电基地。同时在内蒙古西部地区还规划了部分规模较小的风电场,这些规模较小的风电场大部分项目已得到内蒙古自治区或国家的核准,其中部分项目甚至已在建或投产。
规划涉及蒙西地区的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包头市、巴彥淖尔市、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和阿拉善盟等7个盟(市)和二连浩特市。根据内蒙古西部地区风能资源条件以及蒙西电网和华北电网现状及发展规划,内蒙古西部地区风电规划装机目标为:2010年风电规划装机规模为 346万kW,2015年风电规划装机规模为1,795万kW,2020年风电规划装机规模为3,830万kW。
内蒙古西部地区风电规划,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建设、分步实施”的原则,确定本区域风电场的开发建设。风电场开发顺序则根据各风电场所在地的前期测风情况、风能资源条件、工程地质条件、交通运输条件、施工安装条件以及风电接入电网条件、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同时适当考虑各地区的项目平衡。
根据以上原则,本次规划初步拟定2010年前的风电开发以目前已核准的风电项目为主,其中包括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和包头市达茂旗2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2011年~2015年期间,在部分地方适当增加小规模风电项目开发,完成已规划的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和包头市达茂旗2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开发建设,在此期间,重点以开发百万千瓦级大型风电基地为主,主要开发建设乌兰察布市的吉庆风电基地、大板梁风电基地以及锡林郭勒盟的朱日和风电基地、镶黄旗风电基地、太白风电基地、多蓝风电基地、灰腾梁风电基地等7个大型风电基地。2016年~2020年期间,在部分地方适当增加小规模风电项目开发,继续已开工的大型风电基地建设;在此期间,以开发乌兰察布市的吉庆风电基地、大板梁风电基地、红格尔风电基地、乌兰风电基地、锡林郭勒盟的朱日和风电基地、镶黄旗风电基地、太白风电基地、多蓝风电基地、灰腾梁风电基地、锡林浩特风电基地,呼和浩特市的武川风电基地和包头市的固阳风电基地等12个大型风电基地为主。
目前国家已经批复在蒙西基地包头和巴彦淖尔地区建设包头达茂巴音和巴彦淖尔两个百万kW级风电基地。达茂巴音基地由8个风电场项目组成,总容量为160万kW,其中国家已经核准1个项目,为包头巴音国家特许权项目,核准容量为20万kW,2009年底,该项目已经全部并网发电,其他项目正在抓紧办理项目核准有关支持性文件,预计2010年内核准开工建设。巴彦淖尔基地由10个风电场项目组成,总容量为210万kW,其中国家已经核准1个项目,为乌兰伊力更国家特许权项目,核准容量为30万kW,2009年底,该项目已经全部并网发电,其他项目正在抓紧办理项目核准有关支持性文件,预计2010年内核准开工建设。
3.1.4.吉林风电基地
吉林省风能资源丰富,风电场开发建设也较早,截止2008年底,吉林省风电总装机达1,158万kW,占全国风电装机容量的9.51%,居全国第三位。吉林省风电资源主要分布于吉林的西部地区,吉林省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场址也选择在吉林省的西部地区,该区域地势平坦开阔,场地以退化草场和盐碱地为主,风电可利用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同时该地区风能资源条件是吉林省最好的区域,70m高度年平均风速为6.0m/s~7.1m/s之间,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在255W/m2~385W/m2之间。
吉林省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风电场场址范围总面积约1.29万km2,规划总装机容量为2.73亿kW,其中2008年底前已建成和核准容量为201.5万kW,至2010年期间新增装机容量为190万kW,2011年~2015年规划新增装机容量为620万kW,2016年~2020年规划新增装机容量为1.12亿kW。
根据各规划风电场场址的风能资源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施工及安装条件、电网接入条件以及经济指标等综合因素,初步确定各规划风电场开发顺序。初步拟定2010年前的风电开发以目前已核准的风电项目和已经规划完成的通榆瞻榆百万千瓦风电基地的风电场为主。2011年~2015年期间,重点开发百万千瓦级大型风电基地,包括:大安海坨风电基地,洮南向龙风电基地(龙马和向阳风电场),八宏风电基地(通榆的八面和长岭的宏兴风电场), 同时启动双辽的山水风电基地的开发建设,这些百万kW基地的电力电量主要以500kV接入送入电网,同时根据当地电网的接入条件,考虑在松原市的扶余、宁江和白城市的查干浩特开发部分风电场,接入当地220kV电网,期间规划建设的风电装机容量为620万kW。
2016年~2020年期间,继续开发建设百万千瓦级大型风电基地。主要包括:红让风电基地(前郭的红星和乾安的让字风电场)、双兴风电基地(洮北双龙与镇赉的兴富、万宝山风电场)、大安新平安风电基地、通榆太平山风电基地以及长岭龙旺风电基地。期间规划建设的风电总装机容量为1.12亿kW。2020 年后,吉林省千万千瓦级风电已基本形成,为继续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建设,将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电力系统的发展规划,继续开发吉林省西部大的风电场,规划总容量为 597.5万kW。
3.1.5.江苏沿海地区风电基地
江苏沿海风电基地涉及的区域为江苏省沿海陆域滩涂、潮间带及近海海域。风电场按区域分为陆上风电场(包括沿海滩涂风电场)、潮间带及潮下带滩涂风电场(统称潮间带风电场)、近海风电场和深海风电场。根据风电技术的发展水平,江苏沿海地区风电基地规划主要针对陆上风电场、潮间带风电场和近海风电场,暂不考虑深海风电场。按照规划的发展目标以及输电距离、建设难度和投资,规划潮间带风电场和近海风电场离海岸线的距离小于100km,理论最低潮位以下水深小于25m。考虑到目前的建设技术、电力输送水平及投资成本等因素,2020年前主要考虑开发离岸距离在40km以内,水深在15m以下的项目。根据《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和《江苏省风力发电发展规划(2006~2020 年)》,结合风电场规划布局和建设条件,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为:2010年建成180万kW,其中陆上150万kW,潮间带30万kW;2015年建成580万kW,其中陆上240万kW,潮间带200万kW,近海140万kW;2020年建成1,000万kW,其中陆上300万kW,潮间带250万kW,近海450万kW;2030年建成2,100kW,其中陆上300万kW,潮间带250万kW,近海1,550万kW。
目前国家已经确定或批复了盐城和南通地区的10个陆地风电场项目,总容量为143万kW。除盐城射阳和滨海两个风电场项目受环保因素制约外,其他8个项目均已核准,分别为如东、东台国家特许权项目及其跟标项目,总核准容量为115万kW。到2009年底,已有6个项目全部建成,共计75万kW风电机组实现并网发电,预计其他2个项目2010年内全部建成投产发电。
3.1.6.甘肃酒泉风电基地
甘肃省酒泉地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东经92°04'~100°20',北纬37°51'~42°50'之间,总面积19.4万km2,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总量接近4,000万kW。酒泉地区南部为祁连山脉,北部以马鬃山为代表的北山山系,中部为平坦的沙漠戈壁,形成两山夹一谷的有利地形,成为东西风的通道,风能资源丰富,适宜建设大型风力发电场。到2008年1月底酒泉地区风电总装机容量已达到41万kW,其中玉门市境内已建成21万kW,瓜州县境内已建成20万kW。
根据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酒泉地区到2010年底新增装机容量475万kW,总装机容量达到516万kW;2011~2020年新增装机容量755万kW,到2020年底总装机容量达到1,271万kW,建成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装机容量规划见表14。甘肃省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酒泉地区,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是国家确定的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酒泉基地对于我国建设其他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国家已经批复的酒泉首期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共由20个项目组成,总规模为380万kW。目前各项目均已核准,并于2009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10年开始逐步投产。
3.1.7. 哈密风电基地
哈密地区与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相邻,且属于同一个风区,场址特点表现为地广人稀,地貌均为戈壁荒漠。哈密地区风能资源丰富、场址平坦,同样具备建设大型风电基地的条件。依据《全国风能资源评价技术规定》,计算出风能资源总储量8.72亿kW,风能资源蕴藏量极为丰富,是全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年平均风功率密度≥150W/m2的区域有九个,即乌鲁木齐达坂城风区、阿拉山口风区、十三间房风区、吐鲁番小草湖风区、额尔齐斯河河谷风区、塔城老风口风区、三塘湖-淖毛湖风区、哈密东南部风区和罗布泊风区。它们的面积总和约为7.78万km2,技术开发量高达1.2亿kW,风能开发利用前景相当可观。
根据《风能资源评价报告》,在哈密地区主要包括哈密东南部风区、三塘湖-淖毛湖风区和十三间房风区。哈密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了3个风电场,将分期建设实施,其中2008~2010年新增装机容量200万kW,到2010年总装机容量达到200万kW;2011~2015年间新增装机容量500万kW,到2015年总装机容量达到700万kW,2016~2020年间新增装机容量380万kW,到2020年总装机容量达到1,080万kW,见表15。
风能资源非常丰富,但由于电网薄弱且距离远,电网无法消纳更多的风电电力,到2009年底,仅有87万kW风电建设容量。哈密地区风能资源丰富,且距离西北电网较近,为更好地利用风能资源,考虑将哈密风电融入西北电网。哈密东南部风电基地首期200万kW风电场工程拟分10个项目,每个项目按照20万kW集中开发。各项目场址目前均有开发企业开展风能资源测量工作,测风工作均已满一年。按照今年首批项目批复考虑,预计2011年全部200万kW项目投产发电。哈密基地的建成投产,将迈出我国风电实现大基地融入大电网重要的一步。三塘湖和淖毛湖百万kW级风电基地将在2010年后组织开发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