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汇总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7:20:53
文档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汇总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姓名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若m>n,则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A.m+a<n+bB.ma<nbC.ma2>na2D.am<an2.不等式4(x2)>2(3x+5)的非负整数解的个数为()A.0个B.1个C.2个D.3个3.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3,则图中表示正确的是()A.B.C.D.4.若方程的解是负数,则的取值范围是()A.B.C.D.5.不等式的解集为,则的值为()A.4B.2C.D.6.不等式组的解集是()A.≥1B.
推荐度:
导读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姓名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若m>n,则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A.m+a<n+bB.ma<nbC.ma2>na2D.am<an2.不等式4(x2)>2(3x+5)的非负整数解的个数为()A.0个B.1个C.2个D.3个3.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3,则图中表示正确的是()A.B.C.D.4.若方程的解是负数,则的取值范围是()A.B.C.D.5.不等式的解集为,则的值为()A.4B.2C.D.6.不等式组的解集是()A.≥1B.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 若m>n,则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     )

      A.m + a<n + b     B.ma<nb

C.ma2>na2        D.am<an

2.不等式4(x2)>2(3x + 5)的非负整数解的个数为(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3.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3,则图中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4.若方程的解是负数,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5.不等式的解集为,则的值为(      )

      A.4              B.2   

  C.             D. 

6.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

      A.≥1        B.<5

C. 1≤<5     D.≤1或<5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7.已知x的与5的差不小于3,用不等式表示这一关系式为                     。

8.某饮料瓶上有这样的字样:Eatable Date 18 months. 如果用x (单位:月)表示Eatable Date(保质期),那么该饮料的保质期可以用不等式表示为                      。

9.当x                 时,式子3x5的值大于5x + 3的值。

10.阳阳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2400米,他早晨8点离开家,要在8点30分到8点40分之间到学校,如果用x表示他的速度(单位:米/分),则x的取值范围为                  。

三、做一做(每小题6分,共12分)

11.、解不等式,并把它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

12.解不等式组

四、想一想(每小题9分,共18分)

13.已知方程组,为何值时,>?

14.有一个两位数,其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2,这个两位数在50和70之间,你能求出这个两位数吗?

五、实际应用(每小题10分,共20分0

15.小颖家每月水费都不少于15元,自来水公司的收费标准如下:若每户每月用水不超过5立方米,则每立方米收费1. 8元;若每户每月用水超过5立方米,则超出部分每立方米收费2元,小颖家每月用水量至少是多少?

16.学校将若干间宿舍分配给七年级一班的女生住宿,已知该班女生少于35人,若每个房间住5人,则剩下5人没处住;若每个房间住8人,则空一间房,并且还有一间房也不满。有多少间宿舍,多少名女生?

附:命题意图及参

(一)命题意图

一、选择题

1.此题意在考查学生对不等式性质的掌握情况。

2.此题意在考查学生能否在不等式的解集中选出符合要求的解。

3. 此题意在考查学生能否把不等式组的解集正确地表示在数轴上。

4.此题意在考查学生能否结合已知条件列出不等式寻求问题答案。

5. 此题意在考查学生对不等式解集的意义的理解:不等式解集的唯一的。

6.此题意在考查学生是否能正确地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

二、填空题

7.此题意在考查学生能否用数学关系式表达不等式。

8.此题意在考查学生能否把不等式关系应用到生活实际中。

9.此题意在考查学生能否正确地解不等式。

10.此题意在考查学生能否运用不等式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做一做

11.此题意在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不等式的解法及不等式组解集的表示。

12.此题意考查学生能否正确地解不等式组。

四、想一想

13.此题意在考查学生能否将方程组的解之间的关系用不等式表示,从而解不等式寻求答案。

14.此题意在考查学生能否正确列出不等式组,并在不等式组的解集中取出符合要求的解。

五、实际应用

本大题意在考查学生利用不等式及不等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参

1.D

2.A

3.D

4.A

5.B

6.C

7.≥3.

8.x≤18

9.x<4

10. 60<x<80

11.x≥4,数轴表示略。

12.2<x≤4

13.m>4

14.53,

15.8立方米

16.5间房,30名女生。

二元一次方程组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下列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

    A.     B. 

C.      D. 

2.由,可以得到用表示的式子是(    )

      A.     B. 

C.     D. 

3.方程组的解是(      )

      A.       B. 

C.       D. 

4.方程组的解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5.在中,如果2= 6,那么=       。

6.已知是方程的解,则=           。

7.若方程m + n = 6的两个解是,,则m =         ,n =         。

8.如果,那么=          , =             。

三、解下列方程组(每小题8分,共16分)

9. 

10. 

     

四、综合运用(每小题10分,共40分)

11.用16元买了60分、80分两种邮票共22枚。60分与80分的邮票各买了多少枚?

12.已知梯形的面积是42cm2,高是6cm,它的下底比上底的2倍少1cm,求梯形的上下底。

13.〈〈一千零一夜〉〉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有一群鸽子,其中一部分在树上欢歌,另一部分在地上觅食,树上的一只鸽子对地上觅食的鸽子说:“若从你们中飞上来一只,则树下的鸽子就是整个鸽群的,若从树上飞下去一只,则树上、树下的鸽子就一样多了。”你知道树上、树下各有多少只鸽子吗?

14.如图,8块相同的长方形地砖拼成一个长方形,每块长方形地砖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附:命题意图及参

(一)命题意图

二、选择题

1.此题意在考查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的理解。

2.此题意在考查学生对用一个字母的式子表示另一个字母的掌握,为代入消元法打下基础。

3. 此题意在考查学生能否运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4.此题意在考查学生能否运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填空题

5. 

6.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理解。

7.

8.此题意在考查学生能否利用绝对值的取值范围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并求得解。

六、下列方程组

本大题意在考查学生能否灵活地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七、综合运用

11.此题意在考查学生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12.此题意在考查学生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与图形有关的问题。

13.本题呈现的有趣的古算题,意在激发学生的兴趣的同时,考察学生根据题意列方程组,解方程组的能力。

14.此题意在考查学生能否把图形知识与方程组联系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二)参

1.A

2.C

3.B

4.D

5. 1

6. 3

7. 4,2.

8.3,2.

9. 

10. 

11.60分邮票8枚,80分邮票14枚。

12.上底是5cm,下底是9cm。

13.树上有7只,树下有5只。

14.每块长方形地砖的长是45cm,宽是15cm。

平面直角坐标系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课间操时,小华、小军、小刚的位置如图,小华对小刚说,如果我的位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那么你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

     A.(5,4)       B.(4,5) 

     C.(3,4)       D.(4,3)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与D的横坐标相同。

    B.C与D的横坐标相同。

C.B与C的纵坐标相同。

D.B与D的纵坐标相同。

3.若x轴上的点P到y轴的距离为3,则点P的坐标为(     )

    A.(3,0)     B.(3,0)或(–3,0)

C.(0,3)     D.(0,3)或(0,–3)

4.如果点P(5,y)在第四象限,则y的取值范围是(      )

       A.y<0        B.y>0  

       C.y≤0        D.y≥0

5.线段CD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点A(–1,4)的对应点为C(4,7),则点B(– 4,– 1)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      )

A.(2,9)       B.(5,3)

C.(1,2)       D.(– 9,– 4)

6.一个长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坐标为(– 1,– 1)、(– 1,2)、(3,– 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为(       )

A.(2,2)        B.(3,2)

C.(3,3)        D.(2,3)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7.如图是小刚画的一张脸,他对妹妹说“如果我用(1,3)表示左眼,用(3,3)表示右眼,那么嘴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

8.点A在x轴上,位于原点的右侧,距离坐标原点5个单位长度,则此点的坐标为          ;点B在y轴上,位于原点的下方,距离坐标原点5个单位长度,则此点的坐标为         ;点C在y轴左侧,在x轴下方,距离每个坐标轴都是5个单位长度,则此点的坐标为      。

      

    (第7题图)         (第10题图)

9.小华将直角坐标系中的猫的图案向右平移了3个单位长度,平移前猫眼的坐标为(– 4,3)、(– 2,3),则移动后猫眼的坐标为                        。

10.如图,小强告诉小华图中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3,5)、(3,5),小华一下就说出了C在同一坐标系下的坐标               。

  

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1.如图,这是某市部分简图,请以火车站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分别写出各地的坐标。

  

12.如图,描出A(– 3,– 2)、B(2,– 2)、C(3,1)、D(– 2,1)四个点,线段AB、CD有什么关系?顺次连接A、B、C、D四点组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

13.建立两个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分别表示边长为4的正方形的顶点的坐标。

四、试一试(15分)

14.如图,(1)请写出在直角坐标系中的房子的A、B、C、D、E、F、G的坐标。(2)源源想把房子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你能帮他办到吗?请作出相应图案,并写出平移后的7个点的坐标。

五、做一做(15分)

15.如图,四边形ABCD各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 2,8),(– 11,6),(– 14,0),(0,0)。

(1)确定这个四边形的面积,你是怎么做的?

(2)如果把原来ABCD各个顶点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增加2,所得的四边形面积又是多少?

六、小设计(10分)

16.这是一个动物园游览示意图,试设计描述这个动物园图中每个景点位置的一个方法,并画图说明。

     

附:命题意图及参

(一)参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11.火车站(0,0),医院(– 2,– 2),文化宫(– 3,1),体育场(– 4,3),宾馆(2,2),市场(4,3),超市(2,– 3)

12.图略,AB∥CD,平行四边形。

13.略

四、试一试

14.(1)(2,3),(6,5),(10,3),(3,3),(9,3),(3,0),(9,0);

  (2)平移后坐标依次为(2,0),(6,2),(10,0),(3,0),(9,0),(3,– 3),(9,– 3)。

五、做一做

15.(1)80(可分别割成直角三角形和长方形或补直角三角形成长方形)。

   (2)80

 

六、小设计

16.略。

(二)命题意图

三、选择题

1.本题考查用有序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及识图能力和有序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

2.本题考查平行于x轴、y轴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的特点及观察能力。

3.本题考查x轴上点的特点及思维的全面性。

4.本题考查象限内点的特点

5.本题考查用坐标表示平移及抽象思维能力。

6.本题考查用坐标确定点

二、填空题

7.本题考查用有序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及识图能力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意识。

8.本题考查用坐标确定点及x、y轴上点的特点。

9.本题考查图形平移后坐标的变化。

10.本题考查如何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用坐标确定点的位置及逻辑思维能力。

三、解答题

11.本题考查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12.本题考查用坐标确定点及平行直线上的点的坐标特点和画图、识图的能力。

13.本题考查同一图形在不同的直角坐标系下各点的坐标。

四、试一试

14.本题意在综合考查点的坐标、图形平移后的坐标变化及绘图能力。

五、做一做

15.本题意在综合考查点的坐标、图形平移后的坐标变化等内容,并通过探究活动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思想。

六、小设计

16.本题通过创设具体情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考查学生能否利用所学的知识描述物体的位置,并考查通过具体的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角 形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图中三角形的个数是(       )

         

     A.8    B.9    C.10    D.11

2.下面四个图形中,线段BE是⊿ABC的高的图是(      )

    

A.              B.

   

               C.            D.

3.以下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1cm,2cm,4cm 

B.8cm,6cm,4cm 

C.12cm,5cm,6cm 

D.2cm,3cm,6cm

4.三角形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这个三角形是(     )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属于哪一类不能确定

5.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AB,AD是斜边上的高,DE⊥AC,DF⊥AB,垂足分别为E、F,则图中与∠C(∠C除外)相等的角的个数是(       )

     

6.下面各角能成为某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是(     )

      A.430°       B.4343°  

  C.4320°      D.4360°

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24分)

7.如图,在⊿ABC中,AD是中线,则⊿ABD的面积     ⊿ACD的面积(填“>”“<”“=”)。

   

(第7题图)         (第8题图)

8.如图,⊿ABC中,∠A = 40°,∠B = 72°,CE平分∠ACB,CD⊥AB于D,DF⊥CE,则∠CDF =          度。

9.一个四边形的四个内角中最多有       个钝角,最多有           个锐角。

10.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3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它的内角和是      。

三、想一想(本题7分)

11.有人说,自己的步子大,一步能走三米多,你相信吗?用你学过的数学知识说明理由。

四、试一试(每题10分,共20分)

12.小颖要制作一个三角形木架,现有两根长度为8m和5m的木棒。如果要求第三根木棒的长度是整数,小颖有几种选法?第三根木棒的长度可以是多少?

13.小华从点A出发向前走10m,向右转36°然后继续向前走10m,再向右转36°,他以同样的方法继续走下去,他能回到点A吗?若能,当他走回到点A时共走多少米?若不能,写出理由。

五、算一算(本题15分)

14.⊿ABC中,∠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1)若∠ABC = 40°,∠ACB = 50°,则∠BOC =            。

(2)若∠ABC +∠ACB =116°,则∠BOC =            。

(3)若∠A = 76°,则∠BOC =           。

(4)若∠BOC = 120°,则∠A =           。

(5)你能找出∠A与∠BOC 之间的数量关系吗?

六、小设计(本题10分)

15.一块三角形优良品种试验田,现引进四种不同的种子进行对比试验,需要将这块地分成面积相等的四块,请你设计出两种划分方案供选择,画图说明。

     

附:命题意图及参

(一)命题意图

四、选择题

1.考查三角形的概念,看能从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图形,会采用适当的方式找到这些基本图形。

2.考查三角形高的概念。

3. 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三角形三边关系。

4.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三角形外角概念及三角形分类。

5.考查三角形的高及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看学生是否能综合运用。

6.考查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了解学生能否利用方程思想方法来解决问题。

五、填空题

7.考查三角形中线的概念及三角形面积公式。

8.考查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及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9.考查学生能否运用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说明有关结论。

10.考查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

三、想一想

11.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四、试一试

12.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思。

13.考查正多边形的概念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五、算一算

14.考查角平分线及三角形内角和公式的综合运用。

六、小设计

        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考查学生能否采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参

1.B

2.A

3.B

4.C

5.B

6.C

7. =

8.74°

9.3,3

10.12,1800°

11.不能。如果此人一步能走三米多,由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此人两腿的长大于3米多,这与实际情况不符。所以他一步不能走三米多。

12.小颖有9种选法。第三根木棒的长度可以是4cm,5cm,6cm,7cm,8cm,9cm,10cm,11cm,12cm。

13.小华能回到点A。当他走回到点A时,共走1000m。

14.(1)135°

   (2)122°

   (3)128°

   (4)60°

   (5)∠BOC = 90°+∠A

15.以下是部分答案:

        

实  数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 有下列说法:

(1)无理数就是开方开不尽的数;

(2)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3)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零、负无理数;

(4)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其中正确的说法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2.的平方根是(       )

A.         B. 

C.          D. 

3.若,则的值是(     )

A.            B.  

  C.          D. 

4.若,,则(     )

A. 8           B.±8

C.±2           D.±8或±2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5.在,,,,,0,,

,中,其中:

整数有                               ;

无理数有                            ;

有理数有                            。

6.的相反数是                ;绝对值是                  。

7.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离原点的距离是             。

8.若有意义,则=         。

9.若,则±=        。

10.若一个数的立方根就是它本身,则这个数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6分)

11.计算(每小题5分,共20分)

(1);

(2)(精确到0. 01);

(3);

(4)(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2.求下列各式中的x(每小题5分,共10分)

(1)x2 = 17;

(2)x2  = 0。

13.比较大小,并说理(每小题5分,共10分)

(1)与6;

(2)与。

14.写出所有适合下列条件的数(每小题5分,共10分)

(1)大于小于的所有整数;

(2)绝对值小于的所有整数。

15.(本题5分)

化简: 

16.(本题5分)

一个正数x的平方根是2a3与5a,则a是多少?

17.(本题6分)观察

即;  

即;

猜想:等于什么,并通过计算验证你的猜想。

附:命题意图及参

(一)命题意图

1.本题考查对无理数的概念的理解。

2.本题考查对平方根概念的掌握。

3.本题考查对立方根概念的掌握。

4.本题考查查平方根、实数的综合运用。

5.本题考查实数的分类及运算。

6.本题考查实数的相反数、绝对值运用。

7.本题考查实数与数轴的一一对应关系。

8.本题考查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9.本题考查平方根的概念。

10.本题考查立方根的性质。

11.本题考查实数的运算、近似计算、学生的计算能力。

12.本题考查平方根的概念。

13.本题考查估算和比较大小的方法。

14.本题考查实数与数轴一一对应关系的综合运用。

15.本题考查实数绝对值及计算。

16.本题考查平方根的性质。

17.本题考查学生的观察分析、阅读理解、概括总结能力。

(二)参

1.C

2.B

3.B

4.D

5.整数有:0,;  

无理数有:,,,,

有理数有: ,,,0,。

6., 

7..

8. 1

9.±1. 01

10.1, 1,0

11.(1)0.5;   (2)2.58;   (3)1.5;     (4)7.00

12.(1)x =±;      (2)x =±

13.(1)<6;    (2)<。

14.(1)4,±3,±2,±1,0;

   (2)±4,±3,±2,±1,0;

15. 

16.a =2

17.,验证略。

相交线与平行线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图形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2.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前进,那么两次拐弯的角度是(      )

      A.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B.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右拐50°。

C.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左拐130°。

D.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50°。

3.同一平面内的四条直线满足a⊥b,b⊥c,c⊥d,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

       A.a∥b             B.b⊥d  

 C.a⊥d            D.b∥c

4.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于同一点时,对顶角有m对,交于不同三点时,对顶角有n对,则m与n的关系是(       )

     A.m = n             B.m>n  

  C.m<n            D.m + n = 10

5.如图,若m∥n,∠1 = 105°,则∠2 =(     )

     A.55°   B.60°   C.65°   D.75°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B.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C.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一定相交。

D.直线c外一点A与直线c上各点连接而成的所有线段中,最短线段的长是3cm,则点A到直线c的距离是3cm。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7.两个角的两边两两互相平行,且一个角的等于另一个角的,则这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                   。

8.猜谜语(打本章两个几何名称)。

剩下十分钱          ;两牛相斗        。

9.下面生活中的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看成平移的是                。

(1)摆动的钟摆。 (2)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3)随风摆动的旗帜。 (4)摇动的大绳。 (5)汽车玻璃上雨刷的运动。 (6)从楼顶自由落下的球(球不旋转)。

10.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O为垂足,如果∠EOD = 38°,则∠AOC =      ,∠COB =       。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1.如图,AC平分∠DAB,∠1 =∠2。填空:因为AC平分∠DAB,所以∠1 =         。所以∠2 =          。所以AB∥       。

三、做一做(本题10分)

12.已知三角形ABC、点D,过点D作三角形ABC平移后的图形。

                 

四、算一算(本题10分)

13.如图,AD是∠EAC的平分线,AD∥BC,∠B = 30°,你能算出∠EAD、∠DAC、∠C的度数吗?

 

五、想一想(每空3分,共12分)

14.如图,EF∥AD,∠1 =∠2,∠BAC = 70°。将求∠AGD的过程填写完整。

因为EF∥AD,所以 ∠2 =          。又因为 ∠1 = ∠2,所以 ∠1 = ∠3。 所以AB∥         。所以∠BAC +           = 180°。又因为∠BAC = 70°,所以∠AGD =           。

    

六、实际应用:(本大题两小题,共24分)

15.结合本班实际,画出班级的简易平面图形,找出其中的垂线和平行线。(本题11分)

16.如图,有两堵墙,要测量地面上所形成的∠AOB的度数,但人又不能进入围墙,只能站在墙外。如何测量(运用本章知识)?(本题13分)

   

附:命题意图及参

(一)命题意图

六、选择题

1.考查学生对对顶角概念的理解,加深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和感受。

2.考查学生对平行线的条件的理解及形象思维的能力。

3. 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思维的深刻性。

4.考查学生对对顶角概念的深刻理解及思维的灵活性。

5.考查学生对平行线性质掌握情况。

6.考查学生对垂直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填空题

7.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8.本题通过猜谜引发学生对有关数学概念的思考。

9.本题让学生认识平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10.本题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11.本题意在教会学生使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表达思考的过程。

三、做一做

12.考查学生对平移作图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四、算一算

13.本题意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题能力。

五、想一想

14.本题考查学生对平行线的性质和特征的应用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使学生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六、实际应用

        本题意在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的价值。

        设置探索题与开发题,可以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能深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参

1.B

2.B

3.C

4.A

5.D

6.D

7. 72°,108°

8.余角,对顶角

9.(2)和(6)

10.52°,128°

11.∠BAC,∠BAC,CD。

12.略

13.30°,30°,30°

14.∠3,DG,∠AGD,110°

15.略

16.延长AO与BO,测∠AOB的对顶角。

文档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汇总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姓名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若m>n,则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A.m+a<n+bB.ma<nbC.ma2>na2D.am<an2.不等式4(x2)>2(3x+5)的非负整数解的个数为()A.0个B.1个C.2个D.3个3.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3,则图中表示正确的是()A.B.C.D.4.若方程的解是负数,则的取值范围是()A.B.C.D.5.不等式的解集为,则的值为()A.4B.2C.D.6.不等式组的解集是()A.≥1B.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