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新闻娱乐化的利弊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7:19:05
文档

新闻娱乐化的利弊

浅谈新闻娱乐化的利弊目前,当人们打开电视、翻开报纸、点击网页或是接收短信,立刻会被歌声舞影、美女靓仔、笑话和恶搞包围。可以说现在我们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置身于娱乐消费时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纷纷与娱乐结缘,进入一个娱乐化时代。“泛娱乐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娱乐元素都无孔不入地进行着渗透。新闻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更是“身先士卒”的成为娱乐化的一员。现今的新闻娱乐化被看作是争取受众和市场的法宝,很多的利益关系需要靠一些所谓极端娱乐化的新闻来博
推荐度:
导读浅谈新闻娱乐化的利弊目前,当人们打开电视、翻开报纸、点击网页或是接收短信,立刻会被歌声舞影、美女靓仔、笑话和恶搞包围。可以说现在我们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置身于娱乐消费时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纷纷与娱乐结缘,进入一个娱乐化时代。“泛娱乐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娱乐元素都无孔不入地进行着渗透。新闻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更是“身先士卒”的成为娱乐化的一员。现今的新闻娱乐化被看作是争取受众和市场的法宝,很多的利益关系需要靠一些所谓极端娱乐化的新闻来博
浅谈新闻娱乐化的利弊

目前,当人们打开电视、翻开报纸、点击网页或是接收短信,立刻会被歌声舞影、美女靓仔、笑话和恶搞包围。可以说现在我们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置身于娱乐消费时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纷纷与娱乐结缘,进入一个娱乐化时代。“泛娱乐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娱乐元素都无孔不入地进行着渗透。新闻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更是“身先士卒”的成为娱乐化的一员。

现今的新闻娱乐化被看作是争取受众和市场的法宝,很多的利益关系需要靠一些所谓极端娱乐化的新闻来博取眼球,获得丰厚的利润。还有比如广播电视新闻由原来播报新闻,演变成现在普遍运用“说”、“聊”和 “侃”的形式,又比如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从最初强调新闻性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加强贴近性,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的道路。

新闻娱乐化与娱乐星闻可不一样,娱乐星闻可以说是一档各大电视台必备的广受各类粉丝喜爱的节目,收视率相信都不会低。一般我们说娱乐星闻播报的只是些各地的演艺明星的最新动态。

新闻娱乐化的出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与现实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密切相关。我认为原因大致有三:一是新闻产品消费者的需求即受众的心理角度;二是新闻产品生产者的欲求;三是社会体系的承认。也可以说是我国目前处在转轨与转型的特殊时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媒体道德感缺失的一种状态下,在跨文化传播的强烈冲击下,社会对利益的最大追求。

那么新闻娱乐化究竟是什么呢?或者说什么样的新闻是被娱乐化的新闻呢?

经过总结,我认为新闻娱乐化有以下集中表现:

第一,新闻题材低俗化。不少媒体热衷于猎奇、色情、隐私、负面、恐怖、血腥、搞怪、搞笑以及宠物等新闻。

第二,新闻角度“包装”化。放弃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新闻角度过度包装,这也是新闻娱乐化的一种表现。

第三,新闻形式噱头化。一些媒体过度追求新奇的新闻形态,新闻标题哗众取宠,新闻图片刺激眼球,新闻语言方言化、时尚化,使用不规范的网络语言等等。

第四,新闻主持人队伍娱乐化。大量娱乐圈人进入媒体特别是广播电视媒体,主持主播新闻,有的甚至一人客串几档节目,这种身份错位造成新闻人的文化身份错位。

借鉴有了以上的原则,可以看出,我国的新闻娱乐化现象的确很严重,目前收视率很高的湖南卫视和浙江卫视都属于娱乐性很强的电视台,也正是由于其丰富的娱乐性,这两台竞争越来越激烈,收视率也越飚越高。为这两台赚足了广告商,利润可谓滚滚而来。

娱乐化的新闻带来利润,那么这是不是代表我们应该大力发展新闻的娱乐化呢?在现阶段,我们很难对新闻娱乐化下一个或好或坏的简单结论。我国新闻传播界对于新闻娱乐化的评价褒贬不一,众说纷纭,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首先谈谈新闻娱乐化的好处吧。有专家学者对新闻走上娱乐化之路给予了肯定,认为软新闻的增加就是硬新闻的软处理,增强了新闻的贴近性,这种贴近性也加强了公众对于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参与热情,是新闻民主化的一种表现。并且,好的新闻向来都是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吸引人,受众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讨论社会价值和公共事务,新闻告知以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启蒙的作用。且新闻的娱乐化是对以往媒体娱乐功能缺陷的一种阶段性补偿,传媒的商业化运作促使媒介真正树立起受众观念,可以说是一种受众本位的回归。从传播学来看,新闻娱乐化充分考虑了受众的心理需求,是时下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机制的产物。

其次再来分析新闻娱乐化的“弊”。 新闻的娱乐化的媒体让全社会沉溺于一种无名的娱乐之风中,我醉、你醉,人人皆醉,忘记一切忧愁与悲苦,使个人和群体只关注眼前的得失际遇,不仅是对现实的误导,更遑论对社会环境的监测了。我们说新闻的娱乐化的实质是媒体在商业利益驱动下,经济利益凌驾于公众利益之上。其总体特征是使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时,只关注眼前的际遇感受,满足离奇与感官刺激。而且更多的学者对新闻娱乐化持否定和批判的态度,他们认为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是传播信息,提供重大的决策和参考信息。然而,新闻娱乐化使媒介的主功能转移了,新闻引导功能减弱,从而背离了根本性的社会需求。综合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新闻本体角度来考察,新闻娱乐化倾向实质上是对新闻本性迷失的一种表现,让新闻承载过多的娱乐功能,必然会造成新闻传播形式与功能的错位。第二,过度追求娱乐化,淡化宣传教育功能,使新闻走向低俗化、庸俗化甚至恶俗化的歧途,导致新闻向伪新闻的方向发展。第三,廉价占用人们的自由空间,降低大众的品味和修养,过分显示娱乐倾向和游戏特征,倡导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甚至了人们的思考能力。第四,传媒教育功能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教化功能弱化甚至反面化,对深层问题缺乏关注,缺乏应用思考内涵。第五,受众在娱乐消遣过程中,对真实的、深刻的现实景象逐渐盲视,丧失全面认知现实环境的理性能力,最终导致认知危机。

新闻娱乐化的未来该何去何从?谁该为新闻疯狂娱乐化来买单?新闻娱乐化的极限在哪里?

这些问题都很复杂,值得我们深深思考。可以知道的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国家新闻控制比较完善,和社会对新闻事业的影响比较显著的社会里,新闻娱乐化之所以能够轰轰烈烈的大行其道,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可以肯度的是,新闻的娱乐化一定需要一个度在,决不能听之任之。至于该如何把握好,我认为这需要媒体工作者的自我修养自我约束能力的提高;这需要国家更加完善的社会制度;也非常需要读者观众听众在面对鱼龙混杂的新闻大锅中作出更好的选择,不要被新闻所左右,做一个有头脑的人。

                                                                  周一馨

广告一班

084771742

    

文档

新闻娱乐化的利弊

浅谈新闻娱乐化的利弊目前,当人们打开电视、翻开报纸、点击网页或是接收短信,立刻会被歌声舞影、美女靓仔、笑话和恶搞包围。可以说现在我们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置身于娱乐消费时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纷纷与娱乐结缘,进入一个娱乐化时代。“泛娱乐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娱乐元素都无孔不入地进行着渗透。新闻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更是“身先士卒”的成为娱乐化的一员。现今的新闻娱乐化被看作是争取受众和市场的法宝,很多的利益关系需要靠一些所谓极端娱乐化的新闻来博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