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前,广西在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文化资源优势、品牌文化项目优势和区位优势等;同时,广西发展文化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区、区的重视与支持;广西与东盟各国已有广泛的文化合作基础。广西应利用自身的各种优势和条件,同时抓住机遇,将广西的各种优势和资源整合,促使其转化为经济优势。关键词:广西;文化产业;优势;机遇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7-0216-02广西”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是“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重要的千亿元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和现代服务业中新的支柱性产业”,“到2015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占全区gdp的比重达到5%左右。”广西如何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这已经成为广西经济发展规划中一项至关重要的议题。广西应“立足本土,放眼东盟”,即将广西的区位优势与文化资源优势整合,促使其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抓住与东盟国家友好合作的机遇,使文化产业成为广西与东盟国家交往的重要纽带之一,这对于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广西地区整体经济的腾飞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广西发展文化产业自身具有的优势广西发展文化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条件,如文化资源丰富、品牌文化项目影响深远、区位优势明显等。而其中文化资源多种多样,有自然风光资源、节庆习俗资源、民族民间工艺品资源等等。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市场营销和推广,使广西文化走向东南亚和世界,并且带动广西整体经济发展。(一)文化资源优势文化资源是人们从事文化生活和生产所必须的前提条件,文化资源的丰富程度和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当地文化经济的发展。文化资源的特点是地域性强,特色明显,具有很强的垄断性和不可模仿制造性,因而具有极明显的资源竞争优势。广西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包括自然风光资源、节庆习俗资源和民族民间工艺品资源等,这些独特的文化资源为广西发展资源型文化产业提供了最基础的条件。1.自然风光资源。广西的自然风光资源主要有山水风景资源、海滨旅游资源、文物古迹资源等。山水资源十分丰富而奇特,如桂林山水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历史文化名城;德天瀑布横跨中国和越南两个国家,是世界第二大、亚洲第一大瀑布,是国家特级景点;白色乐业县的乐业天坑群已成为世界级品牌的旅游资源;龙胜县的龙脊梯田有“梯田世界之冠”的美誉。此外,桂平西山、桂平大藤峡、龙潭国家森林公园、北海市合浦县的山口红树林等山水风景也十分迷人;海滨旅游资源享誉天下,如北海银滩被誉为“天下第一滩”;涠洲岛是中国最美的海岛之一。此外,龙门七十二泾、钦州市三娘湾等也是著名的海滨旅游景点。广西文物古迹众多,如兴安县境内的灵渠、宁明县花山岩画、柳州市的柳侯祠、明代靖江王府和靖江王陵、忻城县的莫氏土司衙门、三江侗族的风雨桥、鼓楼等木质建筑。这些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为广西发展文化旅游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和基础。2.节庆习俗资源。广西有绚丽的少数民族节庆习俗资源。如壮族歌圩节、贺州市瑶族的“盘王节”、仫佬族的“依饭节”、毛南族的肥套(“肥套”是毛南族还愿等活动的总称)等民俗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还有壮族“蚂拐节”、京族“哈节”、苗族跳坡节、侗族花炮节、回族古尔邦节、彝族跳弓(公)节、水族端节、仡佬族吃新节等民族特色文化节庆。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为代表的节庆文化品牌是广西发展旅游不可或缺的资源。3.民族民间工艺品资源。广西民族民间工艺品种类众多。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广西成为各种类型铜鼓的荟萃之地;壮锦是广西壮族地区一项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手工艺品,也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绣球是广西极具特色的旅游工艺品之一,百色市靖西县旧州街被文化部命名为“绣球之乡”,入选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桂林市临桂县的五通镇形成了风格独到的“三皮画”产业,被命名为“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广西贺州是中国瑶族聚集区,当地的“瑶族服饰”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钦州的坭兴陶是钦州最著名的特产之一,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此外,桂林阳朔的画扇、广西合浦的珍珠、广西梧州的人工宝石、玉林市博白的芒编等民间工艺品都享誉海内外。这些民间工艺品既是广西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又是广西发展旅游和文化产业特有的文化资源。(二)品牌文化项目优势要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地方区域必须有自己的品牌和特色,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份额。为此,广西不断整合资源,自主创新,打造了一批文化品牌项目。广西的歌舞品牌最具有国际影响力,尤其是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被打造成了世界级的民族文化艺术精品。同时,南宁的《妈勒访天边》、柳州的民族大型音画《八桂大歌》、桂林的《大儒还乡》都入选了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节庆品牌主要有“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桂林漓江刘三姐歌圩”等,这些项目也显示了文化产业品牌效应。“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成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十大节庆活动”。桂林的“刘三姐歌圩”已被国家文化部确定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休闲娱乐品牌主要有桂林雁山区大埠乡的愚自乐园,它成为世界顶级的创作基地与度假胜地。2003年,愚自乐园被评为国家级aaaa景区;2004年,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广西出版业是成绩较突出的文化产业行业,其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接力出版社等在全国出版业界享有盛名。动漫品牌主要有柳州市的蓝海科技有限公司,2006年被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游戏软件分会授予“中国动漫游戏研发基地”和“中国动漫游戏人才培训基地”。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基础上,广西今后要重点策划“首府第一村”、“梦幻东南亚”“老南宁”等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全力做大做强刘三姐文化品牌、民族歌舞品牌、会展品牌、节庆文化品牌、文博品牌、文化旅游品牌和民间工艺品牌。(三)区位优势长期以来,广西被认为是穷山恶水之地。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之后,广西的区位优势逐渐明朗起来:广西沿海、沿江、沿边,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中国唯一与东盟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由于广西拥有对东南亚开放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趋同的文化语言和深厚的合作基础,因此广西被确定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门户、前沿、桥头堡。这种区位优势将使广西从偏居一隅的欠发达省区迈向中国—东盟开放合作前沿,从而成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受益最大的省区之一。二、广西发展文化产业面临的重要机遇(一)国家和区、区的重视与支持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给广西文化产业“走出去”提供了最大机缘,自贸区成为广西与东盟合作发展的助推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把广西建成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新高地”。近年来,广西区、区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非常重视,积极搭建与东盟国家交流合作的平台,把南宁市的中国—东盟国际商务区打造成为展示中国与东盟各国文化艺术的窗口,积极开展各种与东盟主题有关的文化活动,举办东盟专题会展及专业论坛、学术研讨、文艺团体互访演出等重大活动,为广西与东盟各国的文化交流合作创造机遇和条件。(二)广西与东盟广泛的文化合作基础“广西处于国家‘南下发展’战略的最前沿,广西文化具有与东盟国家文化交流和产业合作的先锋意义。”广西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已全面开花。广西已成立中国—东盟青少年培训基地、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培训中心;成功举办了五届的“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成为中国—东盟文化区域合作的亮点品牌;广西与越南、柬埔寨合作建设山水实景演出项目,成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合作的新平台;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国—东盟博览会等蜚声国内外。广西与东盟国家在旅游产业、节庆会展产业、出版产业、电影产业等多领域进行文化交流与合作,文化产业合作成为广西—东盟合作的“新引擎”。广西与东盟的文化交流大大提高了广西在东盟国家的知名度。总之,广西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抓住机遇,实现与东盟国家交流与合作,推动民族优秀文化加速走向东南亚、走向世界。这不仅是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广西对外开放的必然之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