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1/A2型题
1.下列不需要用到革兰染色的选项是
A. 细菌分类
B.选择药物用于治疗
C. 鉴定细菌的依据
D.制作菌苗用于预防
E.决定细菌的染色性
答案:D
2.观察结核杆菌的形态需要用哪种染色
A. 革兰染色法
B.墨汁染色法
C.抗酸染色法
D.负染色法
E.吉姆萨染色法
答案:C
解析:抗酸染色法是用于区分混合标本中分枝杆菌属细菌(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的鉴别染色方法。
3.配制革兰染液需要用的染料有
A. 伊红
B.结晶紫
C.碱性亚甲蓝
D.甲基红
E.孔雀绿
答案:B
4.可用以下哪种方法观察细胞培养的情况
A. 暗视野显微镜
B.相差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
D.倒置显微镜
E.普通光学显微镜
答案:D
5.暗视野显微镜常用于以下哪种标本的检查
A. 抗酸染色标本
B.不染色活菌标本的检查
C. 革兰染色标本的检查
D.细菌荚膜标本的检查
E.细菌特殊结构的检查
答案:B
6.普通光学显微镜最高可分辨
A.0.10um
B.0.15um
C.0.20um
D.0.25um
E.0.30um
答案:C
解析:普通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细胞和细菌的亚结构,最高可分辨0.2um。
7.普通光学显微镜在用油镜时可放大标本
A. 200倍
B. 500倍
C.2000倍
D. 100倍
E.1000倍
答案:E
8.暗视野显微镜最高可分辨
A.0.01um
B. 0.02um
C.0.03um
D.0.04um
E.0.05um
答案:D
解析:暗视野显微镜可分辨0.04um的物体,多用于观察未染色标本活的细菌。
9.可以准确测量病毒体大小的方法是
A. 电镜观测法
B. 光镜观测法
C.X线衍射法
D. 超速离心法
E.超过滤法
答案:A
10.荧光显微镜的光源为
A.紫外光
B. 红外光
C.可见光
D. 白光
E.以上都可以
答案:A
11.IFA是
A.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
B. 玻片凝集试验
C.试管凝集试验
D.溶血空斑试验
E.间接凝集试验
答案:A
12.暗视野显微镜要求载玻片和盖玻片需清洁无划痕,载玻片厚度为
A.2.5mm
B.2.2mm
C. 2.0mm
D.1.8mm
E.1.0mm
答案:E
13.培养L型细菌需用高渗透压培养基,其高渗透压宜以
A. 2%~5%的氯化钠维持
B.3%~5%的氯化钠维持
C. 5%~10%的氯化钠维持
D.5%~8%的氯化钠维持
E.5%~12%的氯化钠维持
答案:B
解析:维持其培养基的高渗透压宜用3%~5%的氯化钠。
14.关于荚膜染色法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荚膜与染
料亲和力强很容易着色
B.荚膜与染料亲和力弱,不易着色
C.荚膜含水量高低与染色有关
D.荚膜的厚度与染色有关
E.荚膜容易着色可用革兰染色
答案:B
解析:由于荚膜与染料亲和力弱,不易着色,通常采样负染色法。负染色法是背景和菌体着色而荚膜不着色,从而观察荚膜形成的透明圈。
15.培养支原体常采用以下何类方法培养
A. 采用普通培养基中加维生素、胆盐、酵母液
B.采用普通培养基中加胆盐、抗生素、 马血清
C. 采用普通培养基中加血浆、抗生素、胆盐
D.采用普通培养基中加胆固醇、马血清、酵母液、抗生素
E.以上都不对
答案:D
解析:支原体没有细胞壁,通常有特殊营养要求,所以在普通培养基上要添加胆固醇、马血清、酵母液、抗生素等营养物质。
16.欲从环境中分离粪便污染指示菌,粪大肠菌群可采用
A. 高营养培养基
B. 鉴别培养基
C.选择培养基
D. 增菌培养基
E.以上都可以
答案:B
解析:粪大肠菌群在鉴别培养基,伊红亚甲蓝琼脂平板上分离培养,可有紫褐色金属光泽的菌落生长,可区别于肠道其他细菌。
17.从环境样品中分离细菌的最好方法是
A. 平板画线接种法
B. 半固体穿刺接种法
C.肉汤管接种法
D.琼脂斜面培养基接种法
E.以上都是
答案:A
解析:平板画线接种法是最常用的分离培养方法,目的是使标本或培养物中混杂的多种细菌在培养基表面分散生长,以便根据菌落的形态和特征,挑选所需的单个菌落,经移种获得纯种细菌。
18.液体培养基的主要用途是
A. 分离单个菌落
B. 鉴别菌种
C.观察细菌运动能力
D.增菌
E.检测细菌毒素
答案:D
解析: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可充分利用营养物质和氧气从而大量增殖。
19.在何种情况下采用动物感染分离方法进行细菌分离
A. 在环境样品太少的时候
B. 在细菌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的时候
C.在细菌需要纯培养的时候
D.在细菌需要充足氧气生长的时候
E.在细菌需要厌氧生长的时候
答案:B
20.对于一些全身性致病的微生物可采用
A. 注射腹腔感染
B.注射静脉感染
C.注射颅内感染
D.涂抹受伤皮肤感染
E.以上都对
答案:D
解析:对于一些全身性致病钓微生物可利用其能够在动物体内播散的性质,采用经皮肤感染的方法。
21.大肠杆菌的靛基质试验为阳性,是因为大肠杆菌能分解
A. 含硫氨基酸
B. 葡萄糖
C.乳糖
D. 色氨酸
E.枸橼酸盐
答案
:D
解析:靛基质试验又称吲哚试验。靛基贡阳性是因为大肠杆菌能分解培养基中的色氨酸生成吲哚。如在培养基中加入对二 甲基氨基苯甲醛则可与吲哚结合生成玫瑰
吲哚,呈红色,即为阳性反应。
22.下列有鉴别意义的细菌代谢产物是
A. 靛基质
B. 色素
C. H2S
D.酸和气体
E.以上均是
答案:E
23.下列哪项试验不是细菌的生化反应
A. 靛基质试验
B. 动力试验
C. 甲基红试验
D.糖发酵试验
E.硫化氢试验
答案:B
解析:动力试验是检测细菌运动状况,是否有鞭毛,而非生化反应。
24.细菌明胶液化试验原理是
A. 某些细菌产生胞外酶,能使明胶分解为蛋白质
B. 某些细菌产生胞内酶,能使明胶分解为蛋白质
C. 某些细菌产生胞外酶,能使明胶分解为氨基酸
D. 某些细菌产生胞内酶,能使明胶分解为氨基酸
E.某些细菌产生胞外酶,能使明胶分解为明胶酸
答案:C
解析:某些细菌产生胞外酶—明胶酶,能使明胶分解为氨基酸,从而失去凝固能力,使半固体的明胶成为流动的液体。
25.ONPG试验主要用于
A. 迟缓发酵木糖菌株的快速鉴定
B. 迟缓发酵蔗糖菌株的快速鉴定
C.迟缓发酵乳糖菌株的快速鉴定
D.快速发酵木糖菌株的鉴定
E.快速发酵乳糖菌株的鉴定
答案:C
解析:ONPG试验又称β—半乳糖苷酶试验,有些细菌可产生β—半乳糖苷酶,能分解邻—硝基酚—β—D半乳糖苷,而生成黄色的邻硝基酚,在很低浓度下也可检出。迟缓分解乳糖的细菌ONPG试验为阳性,不发酵乳糖的细菌为阴性。
26.氧化酶试验主要用于
A. 肠球菌属与假单胞菌的鉴别
B. 肠杆菌科与厌氧菌的鉴别
C. 肠球菌属与芽胞杆菌的鉴别
D. 肠杆菌科与假单胞菌的鉴别
E.肠杆菌科与芽胞杆菌的鉴别
答案:D
解析:主要用于肠杆菌科与假单胞菌的鉴别,前者为阳性,后者为阴性。
27.鉴定多细胞真菌主要应用的检查方法是
A. 革兰染色后镜检
B. 墨汁负染色后镜检
C. 血清学检查
D.生化反应检查
E.小培养检查菌丝和孢子
答案:E
28.胆汁溶菌试验是鉴别
A. 肺炎链球菌与甲型链球菌的方法
B. 表皮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
C.大肠杆菌与沙门菌的方法
D.蜡样芽胞杆菌与枯草芽胞杆菌的方法
E.乙型链球菌与肠链球菌的方法 答案:A
解析:胆汁和胆盐可溶解肺炎链球菌。主要用于肺炎链球菌与甲型链球菌的鉴别,前者为阳性,后者为阴性。
29.不是细菌感染血清学诊断的试验方法是
A
. 冷凝集试验
B.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C.中和试验
D. 异嗜性凝集试验
E.补体结合试验
答案:B
30.关于PCR技术,下列哪种叙述是错误的
A. 是一种有细胞的分子克隆技术
B. 是一种DNA扩增技术
C.具有快速、灵敏和特异性强等特点
D.可用于病毒的DNA检测
E.也可用于细菌等微生物DNA片段的检测
答案:A
31.结核分枝杆菌常用的培养基是
A. 血培养基
B.罗氏培养基
C.沙保(Sabouraud)培养基
D. 巧克力色培养基
E.亚碲酸甲培养基
答案:B
32.动物试验常用于测定细菌的
A. 型别
B. 产毒性
C. 基因变异
D.能量代谢
E.质粒
答案:B
33.下列哪种检测方法可检测抗原并能定位
A.ELISA
B. RIA
C.Western blot
D. PCR
E.IFA
答案:E
34.下列描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不正确的是
A. 可用于抗原检测
B. 可用于抗体检测
C. 可用于细菌代谢产物检测
D. 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
E.最小值可测值可达ug水平
答案:E
解析:ELISA试验非常灵敏,最小可测值可达ng甚至pg水平。
35.可以使用具有高度特异性的核酸探针对于病原菌的鉴定。检测霍乱弧菌流行株用的探针是
A. 不耐热肠毒素(LT)基因
B.霍乱肠毒素(CT)基因
C.耐热肠毒素(CT)基因
D.霍乱肠毒素(LT)基因
E.以上都对
答案:B
解析:检测霍乱弧菌流行株用的探针是霍乱肠毒素(CT)基因。凡是能产生霍乱肠毒素的菌株,均可被检出。
36.结核病动物接种的鉴别诊断中所需接种的敏感动物是
A.小白鼠,腹腔
B.大白鼠,腹股沟皮下
C.豚鼠,腹股沟皮下
D.幼猫,口腔
E.仓鼠,口腔
答案:C
37.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动物接种的鉴别诊断中所需接种的敏感动物和接种部位是
A. 豚鼠,腹股沟皮下
B. 小白鼠,腹腔
C.大白鼠,腹股沟皮下
D. 幼猫,口腔
E.仓鼠,口腔
答案:D
3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肺炎衣原体的天然动物宿主是鼠
B.肺炎衣原体寄生于人类
C.肺炎衣原体可引起性病
D. 肺炎衣原体培养容易
E.肺炎衣原体肺炎以儿童常见
答案:B
解析:肺炎衣原体寄生于人类,无动物储存宿主,不易培养,主要引起呼吸道炎症,老年人多见。
39.菌种(悬液)在冻干前中应加入的保护剂一般是
A.肉汤
B.肝汤
C.脱脂牛乳
D.生理盐水
E.磷酸缓冲液
答案:C
解析:冻干前在菌种(悬液)中应加入保护剂(脱脂牛乳、血清等)。
40.狂犬病毒
经过系列传代适应特定宿主后可称之为
A. 固定毒
B. 野毒株或街毒
C.病毒原型
D. 减毒株
E.强毒株
答案:A
解析:从感染动物或患者中发现的狂病毒又可称为野毒株或街毒,狂犬病毒街毒经过系列传代适应特定宿主后即为固定毒。
41.革兰染色是重要的细菌鉴别染色之一,复染的作用是
A. 增加已着色菌颜色
B.使脱色菌体着色
C.减轻着色菌体颜色
D. 使革兰阳性菌的颜色改变
E.使革兰阴性菌的颜色变浅
答案:B
解析:在革兰染色的第4步中,复染剂的作用是使脱色的细菌再着色。
42.离子交换层析技术主要原理是
A. 凝胶介质吸附作用
B. 凝胶介质阻止作用
C.凝胶介质带电荷不同
D.凝胶介质形成多孔网状结构
E.凝胶介质的疏水性
答案:C
解析:离子交换层析技术主要原理是纤维素或凝胶介质带电荷不同。
43.哪一种培养箱温度上升和下降均缓慢,但箱内温度均匀
A. 直热式培养箱
B. 隔水式培养箱
C.电热恒温培养箱及干燥两用箱
D.振荡培养箱
E.油电两用培养箱
答案:B
解析:隔水式培养箱采用浸入式电热管隔水加温,箱内各部温度恒定均匀,为实验室首选。
44.某乡镇卫生院大夫,在采集到可疑流脑病人细菌培养用标本后,因缺少培养条件,需送上级医院进行进一步病原培养,所遵循的如下标本采集和运送原则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注意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杂菌污染
B. 根据病原菌在体内的分布和排除部位取材
C.采集标本应在使用抗生素之前
D.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部位的材料
E.标本需冷藏运送
答案:E
解析:脑膜炎球菌不耐寒,在送检过程中对标本要进行保温。
45.下列何种培养基是螺旋体检验时常用的培养基
A.BCYE培养基
B. Korthof培养基
C. PPLO培养基
D.血清斜面培养基
E.巧克力培养基
答案:B
解析:一般培养螺旋体时常使用的培养基为Korthof培养基,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8~C。
46.细菌分离培养主要用于
A. 细菌所致疾病的病原学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B. 药物敏感试验
C.制造菌苗和类毒素
D.制造诊断菌液
E.治疗疾病
答案:A
解析:细菌分离培养多用于从临床混杂细菌标本中分离出某一种特定的细菌。
47.去除血清中细菌最佳的方法
A. 巴氏消毒法
B.煮沸法
C. 高压灭菌法
D.紫外线消毒法
E.过滤除菌法
答案:E
解析:过滤除菌法利用物理阻留方法去除介质中的微生物,而不将微
生物杀灭,亦不影响样品的生物化学性状。
48.从外环境中检测出霍乱弧菌,为判断其致病力,需要检测
A. 霍乱弧菌鞭毛基因
B.霍乱弧菌毒力基因
C.霍乱弧菌菌毛基因
D.霍乱弧菌菌体抗原
E.霍乱弧菌鞭毛抗原
答案:B
49.胶体金标记技术的显著优点是
A. 较放射免疫方法敏感
B. 标记物非常稳定
C. 较酶联免疫方法敏感
D. 较免疫荧光法敏感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50.病毒病的常规实验室诊断是指
A. 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B. 病毒的形态学检查
C. 病毒的免疫学鉴定
D. 病毒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E.以上都是
答案:E
51.组织细胞对病毒的易感性取决于细胞支 持病毒复制的能力以及
A. 病毒是否产生毒素
B.细胞是否处于感受态
C.组织中易感细胞数目
D.病毒的特殊结构
E.病毒的核酸组成
答案:C
52.关于病毒学检验中标本采集、处理与运送的原则是
A. 标本必须新鲜,采集后立即送检
B. 用于分离和鉴定的标本应在急性期采集
C. 在检验容器上要贴好标签
D. 用于分离和鉴定的标本应在病程初期采集
E.以上都是
答案:E
53.关于病毒学检验中标本标本采集、处理与运送错误的是
A. 诊断与病期不同采集的标本不同
B.要进行预处理才能用于接种
C.采集后立即送到病毒实验室
D. 暂时不能检查或分离培养时,应将标本放人冻存液
E.暂时不能检查或分离培养时,应将标本存放在—20℃冰箱
答案:E
解析:暂时不能检查或分离培养时,应将标本存放在—70℃冰箱。
54.处理暂时不能检查或分离培养的标本,正确的做法是
A. 应将标本放人冻存液
B.冻存液中应加入甘油或DMSO
C. 防止反复冻融
D. 存放在—70℃冰箱
E.以上都是
答案:E
55.有关病毒标本的采集和运送,不正确的方法是
A. 发病早期或急性期采集标本
B. 发病晚期采集标本
C.标本运送应放在带有冰块的保温箱中
D.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实验室检查
E.运输培养基中应含有抗生素
答案:B
56.下列哪些试剂可加入保存标本的冻存液中
A. EDTA和二甲亚砜
B. Versen溶液和甘油
C. 二甲亚砜和甘油
D.SDS和甘油
E.胰酶和二甲亚砜
答案:C
解析:二甲亚砜和甘油是细胞和病毒低温保存的良好保护剂。
57.关于DMSO错误的描述是
A. 保存病毒标本的冻存液可加入DMSO
B.是细胞低温保存的良好保护剂
C.中文名二甲亚砜
D.通常用含10%血清的DMSO作为悬浮细胞的保存液
体
E.可用于PCR反应
答案:D
解析:通常用含10%DMSO的血清作为悬浮细胞的保存液体。
58.不能用于人工增殖病毒的是
A. 鸡胚
B.传代细胞
C.原代细胞
D.活体器官 E.实验动物
答案:D
解析:实验动物、鸡胚、体外培养的器官和细胞可作为人工增殖病毒的基本工具。
59.病毒的分离培养的意义
A. 是病毒学实验研究的基础
B. 可用于制备疫苗
C. 可开发特异性诊断试剂
D. 有助于疾病模型的复制
E.以上都是
答案:E
60.空斑试验用于测定病毒的哪一种特性
A.病毒的类型
B. 病毒的感染力
C.病毒的增殖
D.病毒的穿透能力
E.病毒的黏附力
答案:B
解析:病毒蚀斑(又称空斑)是指病毒在
已长成的单层细胞上形成的局限性病灶,空
斑试验用于测定病毒的感染力。
61.细胞培养中使用的Versen又称为
A.EDTA溶液
B. 5%碳酸氢钠
C. 生理盐水
D.胰酶
E.抗生素
答案:A
62.病毒病的常规实验室诊断是指
A. 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B. 病毒的形态学检查
C.病毒的免疫学鉴定
D. 病毒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E.以上都是
答案:E
63.病毒的形态学检查方法不包括
A.EM
B.ELISA
C.光学显微镜
D.超过滤法
E.超速离心法
答案:B
解析:病毒的形态学检查方法主要有电子显微镜(EM)、光学显微镜、超过滤法、超速离心法和X线晶体衍射法。
.鸡胚培养的注意事项不包括
A. 防止污染
B. 培养的温度和湿度
C.孵育前要先擦洗鸡蛋外壳
D.依据不同的病毒和目的来决定接种部位
E.胚龄选择
答案:C
解析:不必擦洗。因擦洗会去掉鸡蛋外壳上的胶状物质,容易导致细菌污染。
65.选择实验动物的首要条件是
A. 对病原的易感性
B.动物健康
C. 动物大小
D. 睦别
E.动物品系
答案:A
66.检查鸡胚内病毒繁殖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法,以下不属于直接方法的是
A. 鸡胚死亡
B. 鸡胚特殊损害
C. 鸡胚生长迟缓
D.绒毛尿囊膜形成痘疱
E.血凝实验
答案:E
67.用鸡胚分离病毒,查不到直接感染指标的是
A. 痘病毒
B. 疱疹病毒
C.流行性乙脑病毒
D. 流感病毒作羊膜腔、尿囊腔接种
E.新城鸡瘟病毒
答案:D
解析: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作羊膜腔、尿囊腔接种时,查不到直接感染指标。流感病毒可以通过羊水和尿液进行血凝实验测定病毒的存在。
68.对病毒最为敏感的细胞是
A. 原代细胞
B.次代细胞
C.二倍体
体细胞
D.传代细胞
E.肿瘤细胞
答案:A
69.最常见的组织培养方式是
A. 静止培养
B.转管培养
C. 悬浮培养
D.克隆培养
E.混合培养
答案:A
70.关于二倍体细胞错误的描述是
A. 一般只能传30~50代
B. 来源于正常组织细胞
C. 有致肿瘤的作用
D.要大量冻存10代以内的细胞,为以后传代备用
E.可用于疫苗生产
答案:C
71.A1sever液常用于
A. 培养细胞
B. 冻存细胞
C.制作红细胞悬液
D.空斑试验
E.中和试验
答案:C
72.红细胞在Alsever液中的保存期限
A. 4℃保存l天
B.4℃保存1月
C. 室温保存1月
D.4℃保存1年
E.室温保存1年
答案:B
73.关于补体结合试验错误的是
A. 补体的某些组分对热很不稳定,采血后要尽快分离血清放低温保存
B.为保证补体的稳定性,含补体的血清每次试验前要用冷水融解
C.补体可反复冻融
D.稀释后的补体仅限当天使用
E.试验中补体量过大会影响试验灵敏度
答案:C
74.病毒实验中用于浸泡和清洁玻璃器材的清洁浸泡液含有下列哪些化学成分
A.硫酸和重铬酸钾
B.硫酸
C. 盐酸
D.
E.重铬酸钾
答案:A
75.配制清洁液的正确方法是
A. 将重铬酸钾放人自来水中,加热完全溶解冷却后慢慢加硫酸
B.先加水,加硫酸再加重铬酸钾 C.先加硫酸,加重铬酸钾再加水
D.先加重铬酸钾,加硫酸再加水
E.先加硫酸,加水再加重铬酸钾
答案:A
76.细胞培养液可分为细胞生长液和细胞维持液两种。这两种液体成分的主要区别是
A. 氨基酸含量不同
B. 氨基酸种类不同
C.血清含量不同
D.维生素含量不同
E.谷氨酰胺含量不同
答案:C
77.用于病毒的组织培养的合成营养液中不包括
A. 氨基酸
B. 辅助生长因子
C.无机盐
D. 维生素
E.脂肪
答案:E
78.常用的细胞培养液是
A. 高糖DMEM
B. MEM和10
C.HamFl2
D. 低糖DMEM
E.McCoy5A
答案:B
79.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下列哪种成分可使培养液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
A.HEPES
B. 谷氨酰胺
C.碳酸氢钠
D.胎牛血清
E.双抗
答案:A
80.用于分离组织和成片细胞分散的成单个细胞的化学试剂为
A. HEPES和胰蛋白酶
B. 胰蛋白酶和EDTA
C.HEPES和Versen溶液
D.胰蛋白酶和胎牛血清
E.胎牛血清和Versen溶液
答案:B
81.细胞生长最适宜的pH范围是
A.6.4~6.8
B.6.8~7.0
C.7.0~7.2
D.7.2一7.6
E.7.6—8.0
答案:D
82.细胞培养技术全过程的关键是
A. 保持培养器皿的高度清洁
B. 调节血清浓度
C. 调节pH
D.防止污染
E.确定细胞传代的时机
答案:D
83.细胞培养中血清的作用不包括
A. 提供营养因子
B. 防止细菌污染
C.促进细胞贴壁
D.促进细胞生长
E.酸碱缓冲能力
答案:B
解析:血清是细菌的营养物质,因此不能防止污染。
84.细胞培养中采用薄膜滤器过滤除菌,最常用的滤膜孔径是
A.0.6um
B.0.45um
C.0.22um
D.0.7um
E.0.1um
答案:C
解析:以0.22/lm滤膜孔径的滤器除菌最常用。但浓度较大、较黏稠的液体可选用0.6户和0.45Pm滤膜孔径的滤器。0.1Pm的对去除支原体有效。
85.病毒分离培养常用的细胞类型可分为原代细胞、二倍体细胞和传代细胞三大类。传代细胞与原代细胞的根本区别是
A. 细胞形态
B. 细胞大小
C. 细胞数目
D.细胞来源
E.能否在体外无限传代
答案:E
86.组织培养细胞接种必须首选敏感细胞的关键原因是病毒对细胞的感染性
A. 与病毒种类相关
B.与病毒的数量相关
C.与接种的时机相关
D.具有严格的选择性和特异性
E.与工作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密切
相关
答案:D
87.病毒蚀斑技术是指病毒在已长成的单层细胞上形成的下列哪一种改变
A. 细胞圆缩
B.细胞死亡
C. 局限性病灶
D. 细胞融合
E.细胞脱壁
答案:C
88.既可用于病毒的纯化又可用于病毒悬液中感染病毒含量的测定的实验技术是
A.LD50
B. 流式细胞术
C.TCID50
D.病毒空斑技术
E.密度梯度离心法
答案:D
.组织培养是分离和培养病毒以及进行病
毒学实验研究的简便而有效的工具和手段。在组织培养系统中判定病毒增殖的最直接方法是观察
A. 病毒感染力
B. 病毒数目
C. 细胞病变
D.细胞数目
E.细胞活性
答案:C
90.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病变(CPE)的表现
A. 细胞数目增加
B. 细胞圆缩
C. 细胞破碎
D. 细胞融合
E.无明显细胞变化
答案:A
解析:CPE可以表现为严重的细胞破
坏、肿大、颗粒增多、细胞融合成合胞体或无明显细胞变化。
91.病毒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包括病毒核酸和蛋白质测定,蛋白质测定可使用
A. 免疫测定技术、电泳技术和质谱技术等
B.免疫测定技术、探针技术和质谱技术等
C.免疫测定技术、电泳技术和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等
D.免疫测定技术、电泳技术和杂交技术等
E.免疫
测定技术、电泳技术和探针技术等
答案:A
解析:探针技术、杂交技术和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等用于核酸测定。
92.下列哪种实验可用于乙脑早期诊断
A. 电镜检查
B.补体结合试验
C. 细胞培养分离病毒
D.ELISA检测脑脊液中的乙脑特异性IgM抗体
E.中和试验
答案:D
解析:由于乙脑的潜伏期为4~21天,平均为10—14天。因此用IgM捕获ELISA检测发病4~7天病人的脑脊液或血液中乙脑特异性IgM抗体。查到IgM抗体,尤其是在脑脊液中检出乙脑特异性IgM抗体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作出早期诊断。
93.病毒感染力的滴定常用中和试验,关于中和试验错误的是
A. 结果的判定是要比较病毒受免疫血清中和后残余的感染力
B.必须在敏感动物、鸡胚和组织培养内进行
C.需设严格对照实验
D.主要影响因素为病毒、抗血清、孵育的温度和时间、动物和细胞的选择和质量
E.可取高滴度病人早期血清(发病两周内)用于中和试验
答案:E
解析:病毒感染后,血清中的早期抗体对病毒的亲和能力较差,这种抗体即使以高浓度与病毒中和,在高度稀释后,抗体也很容易从病毒上解离,使病毒恢复活性。为保证试验成功,必须制备高效价免疫血清或取高滴度病人恢复期血清用于中和试验。
94.下列哪一个条件最适合于病毒的长期保存
A. 一20℃冰箱
B.一4℃冰箱
C. 冷冻干燥
D.一70℃冰箱
E.50%甘油盐水
答案:C
解析:分离或鉴定后的病毒经冷冻干燥后可以长期保存。
95.可直接检测或定位细胞内毒基因的方法是
A.dotblot
B. southern
C. Westernblot
D.Northern blot
E.原位杂交
答案:E
解析:将标记的核酸探针与细胞或组织中的核酸进行杂交,称为原位杂交
96.用于估计病毒感染性强弱和数量的实验方法是
A. 蚀斑形成试验
B. TCID50或ID50测定
C.ELISA
D.PCR
E.EIA
答案:B
解析:TCID50或ID50测定是指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又称50%组织细胞感染量,腺病毒感染性滴度,即指能在半数细胞培养板孔或试管内引起细胞病变(cytopathiceffect,CPE)的病毒量。
97.不适于培养动物病毒的方法是
A. 鸡胚培养
B. 人工合成培养基培养
C.二倍体细胞培养
D.器官培养
E.动物培养
答案:B
98.欲对血清培养基进行灭菌,宜选用
A. 间歇灭菌法
B,巴氏消毒法
C.高压蒸汽灭菌法
D.流通蒸汽灭菌法
E.紫外线照射法
答案:A
解析:各种微生物的营养体在100℃温
度下半小时即可被杀死。而其芽胞和孢子
在这种条件下却不会失去生活力。间歇灭
菌就是根据这一原理进行的。
99.血清、抗毒素等可用下列哪种方法除菌
A. 加热56℃30分钟
B. 紫外线照射
C.滤菌器过滤
D. 高压蒸汽灭菌
E.巴氏消毒法
答案:C
解析:血清、抗毒素在高温下成分会被改变,所以不可以用高压蒸汽灭菌。
100.在病人死后,用于分离病毒的尸体标本的采集时限是
A.6小时内
B.8小时内
C. 12小时内
D. 24小时内
E.3天内
答案:A
101.关于分离病毒的标本采集错误的做法是
A. 用拭子采集的标本应立即浸泡于肉汤中
B.对于流感病毒等不稳定的病毒要尽快接种到动物或组织中
C.用于分离乙脑病毒的血液标本一般不加抗凝剂
D.用于分离麻疹病毒的血液标本加抗凝剂
E.一般使用柠檬酸钠之类的抗凝剂
答案:E
解析:要避免使用柠檬酸钠之类的抗凝剂,因动物接种不易耐受。乙脑病毒主要存在于血清中,用于分离乙脑病毒的血液标本一般不加抗凝剂。麻疹病毒主要吸附在白
细胞上,加抗凝剂有助于提高分离率。
102.鼻咽拭子的除菌处理是:加抗生素终浓度为20000U/ml,4℃作用
A. 20分钟
B. 40分钟
C.2小时
D. 4小时
E.1天
答案:D
解析:鼻咽拭子的除菌处理是:加抗生
素终浓度为20 000U/ml,4℃作用4小时,
2000r/min,离心20分钟。大便标本的除菌处理是:加抗生素终浓度为10 000U/m1,4℃过夜或10000r/min,离心20分钟。
103.用组织制作分离病毒的标本时,通常将组织制成
A. 1%的悬液保存
B.5%的悬液保存
C.10%的悬液保存
D. 20%的悬液保存
E.50%的悬液保存
答案:C
104.在病毒的提纯过程中,将大部分细胞碎块和其他杂质去除的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是
A. 4℃静置1天
B. 过滤
C.低速离心
D.高速离心
E.密度梯度离心
答案:C
解析:将含病毒的悬液,2 000~6000r/min,离心30~40分钟,可去除约90%以上的细胞碎块和杂质。
105.以下破碎细胞让病毒释放出来的方法不属于物理方法的是
A. 研磨
B.冻融
C.超声波处理
D.中性去污剂裂解
E.高压冲击
答案:D
106.病毒悬液的初步浓缩方法不包括
A. 红细胞吸附浓缩法
B. 聚乙二醇浓缩法
C.干燥法
D.超过滤法
E.密度梯度离心法
答案:E
107.实验室常用盐析法分离和纯化蛋白,常用盐是
A. 硫酸铵
B.硫酸铜
C.硫酸铁
D. 硫酸镁
E.以上都可以
答案:A
108.离子
交换层析主要用于分离和纯化蛋白,常用介质是
A. 酚、氯仿
B.纤维素
C.硫酸铁
D. 硫酸镁
E.滤纸
答案:B
109.凝胶过滤法主要用于蛋白或核酸分离,此法又称分子筛层析法,常用介质是
A. 葡萄糖
B. 纤维素
C.葡聚糖
D. 硫酸镁
E.滤纸
答案:C
110.检测细菌浓度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细菌波长光为
A.600nm
B.550nm
C.500nm
D.450nm
E.400nm
答案:A
111.检测蛋白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波长用
A.400nm
B.380nm
C. 300nm
D. 280nm
E.250nm
答案:D
112.检测核酸浓度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波长用
A.400nm
B.380nm
C.300nm
D.280nm
E.260nm
答案:E
113.检测颜色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波长用
A.450nm
B. 380nm
C.350nm
D. 300nm
E.280nm
答案:A
114.蛋白测序仪测定氨基酸排列顺序,DNA测序仪是测核苷酸排列顺序,能做DNA测序的物质是
A. 质粒
B.噬菌体
C.PCR产物
D.DNA
E.A+B+C
答案:E
115.PAGE原理是凝胶介质形成立体多孔网状结构,分离条带上边是
A. 质粒
B.噬菌体
C. 大分子
D.DNA
E.小分子
答案:C
116.过硫酸铵在PAGE制备起的作用是
A. 分离
B.分离与纯化
C. 催化聚合
D.等电聚焦
E.交变脉冲
答案:C
117.SDS-PAGE是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十二烷基硫酸钠作用是
A. 解离蛋白
B.分离与纯化
C.催化聚合
D. 等电聚焦
E.交变脉冲
答案:A
118.在SDS-PAGE中常用蛋白染料是考马斯亮蓝,该电泳中缓冲液重要成分为
A.甘氨酸
B.TRIS
C.KCl
D.NaCl
E.精氨酸
答案:A
119.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凝胶不仅有分子筛效应,还具有浓缩效应,两性电解质是制备该电泳凝胶不同pH重要物质,用聚丙烯酰胺制备等电聚焦凝胶,主要用于
A. 蛋白质分离
B. 噬菌体分离
C. 大分子分离
D. DNA分离
E.小分子分离
答案:A
120.脉冲场凝胶电泳用于核酸分离,其优点是分离大片段核酸,这种电泳的电场为
A. 正交的脉冲电场
B.负交的脉冲电场
C.正交的交变脉冲电场
D.负交的交变脉冲电场
E.以上都是
答案:A
解析:脉冲场凝胶电泳又称为PFGE,
由于在电泳中交变脉冲电场有规律改变电
场方向,可以用于分离60 000bp以上的大
分子物质,如细菌、真菌的DNA。
121.琼脂糖凝胶电泳用于核酸分离与纯化,分
DNA片段最佳范围为
A.100bp一10kb
B.200bp~50kb
C.300bp一60kb
D. 400bp~70kb
E.500bp一80kb
答案:B
122.聚丙烯酰胺电泳分离DNA片段最佳范围是
A.1~l00bp
B.2~200bp
C. 5~500bp
D.3~300bp
E.4~400bp
答案:C
123.不属于ELISA的方法是
A.间接法
B.中和反应
C.IgM捕获ELISA
D. 竞争法
E.双抗体夹心法
答案:B
124.快速斑点免疫金渗滤法(dotimmuno—goldfiltrationassay)属于一种常用的胶体金检测技术,有关其简称和应用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 又称滴金免疫法
B. 基本原理仍是间接法或夹心法
C.在操作完成后即可直接观察结果
D. 夹心法测抗原的机制为固定于膜上的多克隆抗体十标本中待测抗原金标记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显色
E.以上都正确
答案:E
解析:斑点免疫金渗滤法是在斑点免疫渗滤测定法基础上,改用胶体金标记物代替酶,省去底物显色的步骤。试验方法是以纤维素膜(NC膜)为载体,将试剂及标本滴加在膜上,通过渗滤而逐步反应。全过程可于数分钟内完成,阳性结果在膜上呈红色斑点。
125.过滤式微生物采样器是使空气通过过滤材料来捕集微生物粒子的方法,根据过滤材料的不同分为
A. 薄膜过滤器
B.玻璃纤维过滤器
C.凝胶过滤器
D.谷氨酸碱过滤器
E.以上都可以
答案:E
126.可以准确测量病毒体大小的方法是
A. 电镜观测法
B.光镜观测法
C.X线衍射法
D. 超速离心法
E.超过滤法
答案:A
127.实验室内仪器应符合标准要求,保证准确可靠,计量器具使用前计量器具需
A. 计量部门检定合格
B. 生产厂家检定合格
C.使用部门检定合格
D. 经营公司检定合格
E.以上都可以
答案:A
解析:实验室内仪器应保证准确可靠,计量器具使用前计量器具需计量部门检定合格。
128.超净工作台采用层流技术净化空气,是微生物实验室通常使用的无菌操作台,洁净度可达
A. 百级
B.千级
C.万级
D.十万级
E.百万级
答案:A
解析:超净工作台采用层流技术净化空气,洁净度可达百级,百级为最高洁净级别。
129.使用超净工作台时应注意以下哪些事项
A. 工作台应放在洁净度较高的室内,且不受外界风力影响
B. 净化工作台应单独使用专门开关和保险并设断相保护装置
C. 使用前应提前10~20分钟打开紫外等消毒,以净化操作区
D. 需定时检测工作台性能,并记录检测结
结果,根据结果调整过滤器
E.以上均应注意
答案:E
130.生物安全柜主要保护
A.工作人员
B.检测样品
C.实验室仪器
D.实验室空气
E.A+B
答案:E
131.三级生物安全柜设计的生物安全等级为
A. 1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B.2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C.3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D.4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E.5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答案:D
132.三级生物安全柜柜体完全气密,试验品通过双门的传递箱进出安全柜以确保不受污染,俗称手套箱,适用于
A. 高风险的生物试验
B.低风险的生物试验
C.无风险的生物试验
D.高风险的化学试验
E.高风险的物理试验
答案:A
133.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生物安全柜柜型为
A. 一级生物安全柜
B.二级生物安全柜
C. 三级生物安全柜
D.四级生物安全柜
E.以上都是
答案:B
134.生物安全柜柜内操作主要注意事项
A. 缓慢移动原则
B.物品平行摆放原则
C.避免震动原则
D.无明火使用原则
E.以上都是
答案:E
135.离心机按照转速和离心力场的不同
可分为普通转速、高速、超速、超高速
离心机,离心机如果天平没有完全平
衡,可以促成
A. 转轴变形 B. 离心不全
C.试管破裂
D. 自动停机
E.以上都是
答案:A
136.有电源的天平,接通电源后开启显示器开始操作通常需预热
A. 1小时后
B. 半小时后
C.2小时后
D.3小时后
E.以上都是
答案:A
137.天平在使用前必须
A. 调至水平
B. 固定
C. 调零
D. 干燥
E.以上都是
答案:E
138.实验室常用干烤法灭菌的器材是
A. 玻璃器皿
B.移液器头
C.滤菌器
D.手术刀、剪
E.A+C
答案:
解析:使用干烤箱灭菌,一般需加热至160~170℃经2小时,可达到灭菌的目的。适用于玻璃器皿、瓷器、金属物品等的灭菌。
139.哪一种仪器能够测定细菌浓度
A. 比浊管
B.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C. 紫外分光光度计
D. 激光扫平仪
E.激光垂准仪
答案:B
140.进行空肠弯曲菌的分离培养时,其培养温度为
A.20℃
B.25℃
C.30℃
D.37℃
E.42℃
答案:E
141.微生物学检验中的常用标记技术包括
A. 免疫荧光
B. 放射性核素
C.酶联
D.以上均是
E.以上均不是
答案:D
142.对流免疫电泳的用途
A.盐的分离
B. 蛋白质的
分离
C.测定抗原或抗体
D.核酸的分离和纯化
E.水的净化
答案:C
143.荧光抗体染色技术不属于下列哪一种
A.直接法
B.间接法
C.补体法
D.SPA免疫荧光法
E.ELISA法
答案:E
144.噬菌体用于细菌鉴定的原理正确的是
A. 噬菌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B. 噬菌体可以裂解某些细菌
C.噬菌体可以根据细菌某些受体来裂解目的菌
D.噬菌体可以根据不同细菌产生某种溶菌物质
E.噬菌体的某些基因与细菌交换
答案:C
解析:噬菌体可以根据不同细菌的表面受体来裂解目标菌,是判定某些种类病原体的重要依据。
145.紫外透射仪的用途
A.蛋白测序
B. 氨基酸测序
C DNA测序
D. 核苷酸测序
E.紫外光下看DNA条带
答案:E
146.鉴定肠杆菌科的基本条件是
A. 发酵葡萄糖,氧化酶阴性,还原盐
B. 发酵葡萄糖,氧化酶阳性,还原盐
C.发酵葡萄糖,氧化酶阴性,不还原盐
D. 不发酵葡萄糖,氧化酶阴性,还原盐
E.不发酵葡萄糖,氧化酶阴性,不还原盐
答案:A
147.现代微生物实验室中菌种保存常用的方式有
A. 定时传代保存
B.冷冻干燥保存
C.低温一20℃保存
D.低温一80℃保存
E.B+C+D保存
答案:E
解析:传代保存菌种的方式很容易造成菌种突变而失去原来的性质,因而现代微生物实验室中,除了少数不耐冷的细菌,或者只作为短期使用的工作菌株时,已经不再使用传代保存的方式了。
148.分离培养螺旋体时需用Korthof培养基其中含有
A. 5%的羊血清
B.10%的兔血清
C. 10%的羊血清
D. 5%的兔血清
E.1%的牛血清
答案:B
149.提取细菌抗原,破碎细菌细胞作用较差的方法是
A. 酶处理法
B.冻融法
C. 超声破碎法
D.用SDS处理
E.以二乙胺十六烷基溴处理
答案:B
解析:破碎细菌细胞作用常用的方法是酶处理法、SDS处理等,少用冻融法。
150.采集病人血液标本注意的事项是
A. 应在病人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
B. 同一份血液标本应同时作需氧和厌氧培养
C. 厌氧培养有细菌生长,作生化反应亦应在厌氧环境中进行
D.对疑为波浪热等病人的血液标本应增菌培养到第4周
E.以上皆是
答案:E
151.抗链“O”试验可以辅助诊断
A. 结核病
B. 肺炎
C. 流脑
D. 百日咳
E.急性肾小球肾炎
答案:E
152.试管凝集法检测军团菌时,凝集结果的判定,“一”现象为
A.
上清液完全透明,菌体于管底呈伞状沉淀
B. 上清液几乎完全透明,管底有伞状沉淀
C.上清液稍透明,管底有伞状沉淀
D.液体有勉强透明度,管底有稍微沉淀
E.液体均匀浑浊,管底无沉淀
答案:C
153.涂片抗酸染色光镜检查常用于下列何种细菌的初步检测
A. 军团菌
B.分枝杆菌
C.支原体
D. 肺炎链球菌
E.流感嗜血杆菌
答案:B
154.含有万古霉素和多粘菌素B的巧克力琼脂培养基常用于分离
A. 脑膜炎球菌
B. 肺炎链球菌
C.流感嗜血杆菌
D.白喉棒状杆菌
E.军团菌
答案:A
155.鼠疫病人血清主要检测的抗体是
A.F1
B.F2
C.IgM
D.IgG
E.补体
答案:A
156.试管凝集法检测军团菌时,抗体的阳性标准为
A.≥1:40
B.≥1:80
C.≥1:160
D. ≥l:320
E. ≥1:0
答案:D
157.结核菌素试验时,72小时后结果判断为弱阳性反应,其局部肿大直径范围为
A.≤2mm
B.3~4mm
C.5~9mm
D.11~19mm
E.≥20mm
答案:E
158.关于蓝氏贾第鞭毛虫所致腹泻病的叙述,下列不正确的是
A. 人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
B. 该病多为自限性
C.该病多见于环境卫生差、医疗水平低的地区
D.该虫定居于结肠
E.检查其包囊时宜用碘液染色法
答案:C
159.三糖铁培养基与双糖铁培养基的区别在于加与不加
A. 乳糖
B. 葡萄糖
C.蔗糖
D.枸橼酸铁
E.山梨醇
答案:C
160.可在含8%NaCl胨水中生长的弧菌是
A. 拟态弧菌
B.霍乱弧菌
C. 河弧菌
D.创伤弧菌
E.副溶血弧菌
答案:E
161.PCR是在引物、模板和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存在的条件下依赖于DNA聚合酶的酶促合成反应,其特异性决定因素为
A. 模板
B. 引物
C. DNTP
D. 镁离子
E.退火温度
答案:B
解析:引物是PCR特异性的决定因素。
162.关于流式细胞术正确的阐述是
A. 是对于处在快速直线流动状态中的细胞或生物颗粒进行多参数的、快速的定量分析和分选的技术
B. 是一项集激光技术、电子物理技术、光电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细胞荧光化学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为一体的技术
C.对单个细胞的表面标志(抗原或受体)进行快速、精确的分析和自动检测,并将不同类型的细胞分选收集
D.还可对同一细胞的多种参数(如DNA、RNA、蛋白质和细胞体积等)进行多信息分析
E.以上都是
答案:E
163.我国酶免疫分析最常用的标记酶是
A. 辣
根过氧化物酶
B. 碱性磷酸酶
C. β-半乳糖苷酶
D. 尿素酶
E.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答案:A
1.最新发展起来的标记免疫技术是
A. 放射免疫
B. 酶免疫
C. 荧光免疫
D.化学发光免疫
E.电化学发光免疫
答案:E
165.凝胶过滤法主要用于蛋白和核酸分离,又称为分子筛层析法,其常用介质是
A. 聚丙烯酰胺
B.琼脂糖
C.琼脂糖—聚丙烯酰胺
D. 葡聚糖
E.琼脂糖—葡聚糖
答案:D
166.下列主要用于核酸分离的方法是
A. 盐析法
B.离子交换层析
C. 琼脂免疫电泳
D. 脉冲电泳
E.等电聚焦电泳
答案:D
167.离子交换层析的常用介质是
A. 聚丙烯酰胺
B. 琼脂糖
C. 琼脂糖—聚丙烯酰胺
D.葡聚糖
E.纤维素
答案:E
168.离子交换层析技术的主要原理是
A. 介质的分子筛作用
B.介质的吸附作用
C.介质带电荷不同
D. 介质形成多孔网状结构
E.介质的阻止作用
答案:C
解析:离子交换层析技术主要原理是纤维素或凝胶介质带电荷不同。
169.EB是
A. 聚丙烯酰胺
B. 考马斯亮蓝
C.溴酚蓝
D. 甲基蓝
E.溴化乙啶
答案:E
170.PAGE通常采用的装置是
A. 柱状装置
B. 垂直装置
C.水平装置
D. 平板装置
E.盘状装置
答案:B
171.琼脂糖电泳通常采用的装置是
A. 柱状装置
B.垂直装置
C.水平装置
D.平板装置
E.盘状装置
答案:C
B型题
(1~3题共用备选答案)
A.CPE
B. CCHF
C . TCID50
D.LD50
E.HFRS
与所列英文缩写相对应的是
1.半数致死量
答案:D
2.细胞病变效应
答案:A
3.半数细胞培养物感染量
答案:C
(4~7题共用备选答案)
A. 普通光学显微镜
B. 暗视野显微镜
C.倒置显微镜
D.荧光显微镜
E.电子显微镜
4.为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适合选用的显微镜
答案:C
5.为观察病毒的形态和结构,适合选用的显微镜
答案:E
6.为检测病毒与荧光素标记的抗体的结合,适合选用的显微镜
答案:D
7.检测大病毒颗粒(如痘类病毒)和病毒包涵体,适合选用的显微镜
答案:A
(8~12共用备选答案)
A. 醋酸纤维膜电泳
B. 琼脂免疫电泳
C.对流免疫电泳
D.火箭电泳
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8.用于免疫球蛋白鉴定
答案:A
9.用于蛋白分离和鉴定
答案:B
10.测抗原或抗体
答案:C
11.测抗原量
答案:D
12.PAGE
答案:E
(13~17共用备选答案)
A.
生物安全柜本身无风机
B. 层流技术净化空气
C.柜体完全气密
D. 高压灭菌
E.高温烘烤
13.超净工作台
答案:B
14.一级生物安全柜
答案:A
15.三级生物安全柜
答案:C
16.感染材料的消毒方法
答案:D
17.玻璃仪器与金属器物的灭菌
答案:E
(18—20题共用备选答案)
A.MDCK
B.Vero
C. MAl04
D.Hep-2
E.HeLa
与所列英文名称相对应的细胞是
18.人宫颈癌细胞
答案:E
19.非洲绿猴肾细胞
答案:B
20.人喉癌上皮细胞
答案:D
(21~23题共用备选答案)
A. 包被液
B. 稀释液
C.洗涤液
D.底物溶液
E.终止液
酶免疫试验(EIA)中所用上述各种缓冲
液的主要成分是
21.含Tween20的磷酸缓冲液
答案:B
22.2—4mol/L硫酸溶液
答案:E
23.pH7.4 Tris-HCI溶液
答案:C
(24~29题共用备选答案)
A.不得检出
B.3cfu
C.20cfu
D.100cfu
E.1000cfu
24.我国的卫生标准中,每毫升饮用水中的细菌总数不得超过
答案:D
25.我国的卫生标准中,每升饮用水中的大肠杆菌不得超过
答案:A
26.按照我国《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GB 17324—2003)的规定,每毫升 瓶(桶)装饮用纯净水中的细菌总数不
得超过
答案:C
27.按照我国《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GB 17324—2003)的规定,每毫升瓶(桶)装饮用纯净水中的霉菌和酵母菌不得超过
答案:A
28.按照我国《化妆晶卫生规范》的规定,除眼部及口唇等黏膜用化妆品以及婴儿和儿童用化妆品外的其他化妆品每克或每毫升产品中的细菌总数不得超过
答案:E
29.按照我国《化妆晶卫生规范》的规定,每克或每毫升化妆品产品中的霉菌和酵母菌总数不得超过
答案:C
(30~34题共用备选答案)
A. 细菌总数测定
B. 真菌和酵母菌测定
C.细菌总数测定+大肠菌群测定
D.金黄色葡萄球菌测定
E.大肠菌群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
测定
30.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应做
答案:A
31.公共场所茶具微生物检验应做
答案:C
32.公共场所毛巾、床上卧具微生物检验应做
答案:C
33.理发用具微生物检验应做
答案:E
34.公共场所拖鞋微生物检验应做
答案: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