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备点检是一种科学的设备管理方法,它是利用人的五官或简单的仪器工具对设备进行定点、定期的检查,对照标准发现设备的异常现象和隐患,掌握设备故障的初期信息,以便及时采取对策,将故障消灭在萌芽阶段的一种管理方法。设备点检的,2个环节:定点—首先要确定一台设备有多少个维护点。确定维护点就是科学地分析这台设备,找准可能发生故障和老化的部位。一般包括6个部位:滑动部位、回转部位、传动部位、与原材料接触部位、荷重支撑部位、受介质腐蚀部位。点检人员必须对这6个部位的维护点有计划地进行检查。定标—对每个维护点逐个制定标准。如间隙、温度、压力、流量等。定期—确定检查周期。定项—确定检查项目,每个点可能检查1项或多项。定人—由谁来进行检查,是生产工人,检修工人,还是点检员。定法—规定检查的方法。是人工观察、工具测量,还是普通仪器、精密仪器。检查—检查的环境、步骤要有规定,是在运行中检查,还是在停机时检查。记录—检查时做好记录,并且按规定格式填写清楚。要填写检查数据以及与标准的差值,判断印象,处理依据,检查者要签名,并且注明检查时间。处理—检查时间能处理和调整的要及时进行处理和调......(本文共计1页)
| 设备点检"三必须" | ||
| 青岛新闻网 2006-10-16 10:49:04 | ||
| 在设备点检中,必须做到用"心"去看,用"耳"去听,用"手"去摸,才能确保设备无隐患,生产顺行。 用"心"看。在设备点检中,切忌"走马观花"。因为有的职工美其名曰在点检,实际是在消磨时间。在设备点检过程,要牢固树立起设备点检是安全生产首要因素的意识,全神贯注地用心去审视,去查找,把设备隐患消 |
用"耳"听。在点检过程中,听力的作用不可忽视,设备运转的点滴异常都要认真听辨。如果出现异常,要认真判断,仔细分析,找到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对不能及时修复的小故障,就要在操作中小心谨慎,提高警惕,确保生产正常进行。
用"手"摸。在点检中,电机温度的高低,法兰连接处密封性的好坏,油杯是否漏油,管道是否完好无损等。这都需要发挥手的功能,都需要我们去触摸,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至于出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憾事。但在日常点检中,有些职工常常为了手部不被油沾满,不被灰染黑,保持手掌清洁而实施"蜻蜓点水"式的点检,遗漏了本应及时发现的隐患,给人、机带来不安全因素。
| 总之,在生产工作中,应时时将设备点检"三必须"铭刻在心中,践行于实际,为设备安全运行把好脉,让设备点检成为"岗前哨所",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