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中国书法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请将下面格言抄写在方格内,要求正确、工整、整洁(3分)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A 惟妙惟肖(xiào) 绮丽(qǐ) 憎恨(zēng) 两栖(qī)
B 销声匿迹(nì) 愧怍(zuò) 琐屑(xiè) 追溯(sù)
C 风雪载途 (zài) 蹒跚(pán shān) 褶皱(zhě) 震悚(sǒng)
D 日薄西山(bó) 箱箧(qiè) 殷红(yān) 绥靖(súi)
3、请根据具体的语境和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gān gà ( )的笑。
②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miù( )的画面
③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jìng( )天择的法则
④有一个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长途báshè( )了二三十年。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各级应该加大力度,因地制宜的发展地方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B、巴勒斯坦的斯瓦特被誉为“东方的瑞士”,但“9.11”事件以后,来这里旅
游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
C、玉雕作品“翠玉白菜”因其材质上乘,惟妙惟肖,富有创意而被誉为我国的
国宝。
D、看着他瘦骨嶙峋的样子,母亲的眼角湿润了。
5、下列句子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但议论和抒情在记叙文中也经常运用。
B、说明文是客观的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C、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总——分式和总——分——总式。事物说明文大
都用前者,事理说明文大都用后者。
D、新闻的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简明扼要的揭示新闻的核心
内容。
6、下列选项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朱自清,我国现代散文家。他的散文〈背影》截取父子离别中最鲜明的片段
———父亲的背影,通过特写,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
B、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
圣”,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
史”。
C、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成为一种文
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D、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家。本名周树人,浙江绍
兴人。《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体裁是小说。
7、默写。(8分)
(1) ,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
(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浣溪沙》)
(3)日暮乡关何处是? 。(《黄鹤楼》)
(4)“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记承天寺夜游》)
(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气蒸云梦泽, ”二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
(7)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铁马冰河入梦来”就是爱国诗人陆游垂暮之年不忘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梦境,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8)《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有龙则灵 。
8、综合性学习(6分)
(1)仿照例句的句式,在后面的横线上再补写一个句子。(2分)
你有权憧憬未来,当不应该忘记眼前的责任;你有权争取成功,但不应该以牺牲
他人为代价: 。
(2)本学期的名著导读向我们推荐了《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三本书,如果你是老师,请你任选一本设计一下。(4分)
①、你会选择哪一本书放在哪一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向同学们推荐?并说明理由(2分)
②、你将会采用怎样的方式引起同学们的阅读兴趣?(2分)
二、古诗文阅读能力考查(41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4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9、在空格中填上相应的诗句。(2分)
10、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你从意境、修辞、语言等任何一个角度赏析颈联。(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1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 分):
(1)缘溪行: (2)芳草鲜美:
(3)便要还家 : (4)乃不知有汉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3、作者陶渊明在本文中寄托了怎样的一种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得以实现?试作评价。(3分)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题目。(14分)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礼运》)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2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2)佁然不动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8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翻译:
(2)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
翻译:
(3)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翻译:
(4)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翻译:
16、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写了永州山水的自然美,《大道之行也》则描绘了大同社会的人文美。结合两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理想中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4分)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习题。(12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具:
(2)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开:
(3)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去:
(4)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偕:
18、用现代汉语把下面句子的意思生动形象地表述出来。(4分)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9、下面一则链接材料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什么联系?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4分)
【链接】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三、作文(任选其一,50分)
1、有人让一位文学家用一句话来概括世界,他深有感触地说:“这世界,真的好美。”也许生活中你也有同样的感想,请以“这世界,真的好美”为题目作文。
2、班级是个大家庭,班级里面有很多感人的小事,一想起来就有人热泪盈眶;班级里面还有许多平常琐事,一提起来就让你滔滔不绝;班级里面还有很多令人玩味的趣事,一忆起来就会忍俊不禁……请结合你自己的经历,以“班集体”为话题作文。
要求:1、有真情实感,叙议结合。2、不能直接以“班集体”为题目。3、不少于6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