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判断题
1、流量控制是由发送方控制接收方的数据流。
2、在CSMA/CD信道争用算法中,站点在发送完帧之后,再对冲突进行检测。
3、RIP协议采用的路由算法是基于链路状态的。
4、IP数据报报头的校验和字段用来检测IP整个数据包出现的错误。
5、UDP使用拥塞控制防止拥塞,但不能保证可靠交付。
6、TCP报文段首部包含紧急、确认、推送、复位、同步和终止6个控制比特。
7、外部网关协议EGP是用于自治系统内部路径信息获取和交换的协议集。
8、在使用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CIDR)时,路由表中包括“网络前缀”和“下一跳地址”, 查找路由表时可能会得到不止一个匹配结果,这时应选择具有最长网络前缀的路由。
9、PING命令使用ICMP回送请求与回送应答报文来测试两台主机间的连通性。
10、IP数据报中的TTL字段规定了一个数据报在被丢弃之前所允许经过的路由器数。
二、简答题
1、长2km、数据传输率为10Mbps的基带总线LAN,信号传播速度为200m/μs,试计算:
1000比特的帧从发送开始到接收结束的最大时间是多少?
2、假设待传送的数据M=1110000101,若采用生成多项式P(x)=X5+X4+X2+1,应在数据后面添加的CRC检验码是什么?
3、简述在计算机网络中对网络进行拥塞控制的基本方法?
4、ICMP协议的作用是什么?试举出两个在网络通信过程中使用ICMP协议的例子进行说明。
5、试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6、若在以太网上运行IP协议,源端主机A要和IP地址为129.1.1.2的主机B通信,请问A怎样获得主机B的MAC地址?(说明采用的协议并简述该协议的执行过程)
7、简述TCP建立连接的过程与释放连接的过程。
9、集线器、网桥、路由器分别工作在网络层次结构的哪一层?它们在网络互连时都有什么作用?
三、选择题
1、网络体系结构可以定义成( )。
A)一种计算机网络的实现
B)执行计算机数据处理的软件模块
C)建立和使用通信硬件和软件的一套规则和规范
D)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一个标准
2、( )是传输数据时,数据块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要的时间。
A)传播时延 B)排队时延 C)等待时延 D)发送时延
3、在TCP/IP网络体系结构中,没有( )。
A)网络接口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表示层
4、使用的传输层协议不同于其它三个的是( )
A ) DNS B) FTP C) HTTP D) SMTP
5使用了滑动窗口机制的是( )
A) 停止等待协议 B)连续ARQ协议 C) A和B D) 以上都不是
6、197.0.1.12是( )类地址。
A) A B)B C) C D) D
7、在数据封装过程中,在首部加入的地址信息是指( )。
A)物理地址 B)IP地址 C)网络服务访问点 D)根据具体协议而定
8、在停止等待协议算法中,使用帧序号的目的是()。
A)处理数据帧的丢失 B)处理确认帧的丢失
C)处理重复帧 D)处理差错
9、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解决了( )。
A)站点检测到冲突后延迟发送的时间
B)站点检测到冲突后继续等待的时间
C)站点是如何对冲突进行检测
D)站点如何避免冲突
10、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以太网对发送的数据帧不进行编号,也不要求对方发回确认
B) 以太网采用较为灵活的无连接的工作方式
C) 使用CSMA/CD 协议的以太网可以进行全双工通信
D) 以太网网卡硬件地址为48bit
四、LAN2、LAN3三个以太网用户子网,其连接图如下所示。
(一)以太网具有什么特点?以太网的网络拓扑有哪些种类?画出LAN1的拓扑图,并注明所使用的设备。
(二)采用有类别编址方式
(1)分配到一个C类地址192.1.1.0。在子网划分时,采用子网掩码255.255.255.192和255.255.224哪一个合适?试说明理由。
(2)试用合适的子网掩码给每一个LAN分配一个子网号码,并计算每个子网内主机IP地址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三)采用无类别编址方式(CIDR)
(1)使用地址块192.1.1.0/25,对该自治系统内的每一个子网分配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范围,对路由器的每个端口分配IP地址。(要有地址划分的过程,并将地址划分结果标注在图中)
(2)如果在三个路由器上都配置了RIP路由协议,分析路由器1和路由器2的路由表。
(3)若LAN1内的一台主机H1以HTTP协议向LAN2内的一台主机H2传输数据,分析数据传输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