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序号 | 检查内容 | 检查事项 | 扣分 标准 | 扣分结果 | 备注 | |
| 1 | 仪表检定 | 1.1 标准表检定合格、有效 | 1分/块 | |||
| 1.2 仪表校验人员有资格证书 | 0.2分/人 | |||||
| 1.3 被检仪表贴有合格有效的检定标识 | 0.2分/块 | |||||
| 2 | 变压器、电抗器 | 2.1 设备无渗油,油位正常 | 0.2分/点 | |||
| 2.2 瓦斯气体继电器、温度计校验整定合格,压力释放阀校验合格,具有校验证书 | 1分/处 | |||||
| 2.3 沿本体敷设的电缆及感温线布置正确,无压痕及死弯 | 0.2分/处 | |||||
| 2.4 变压器、电抗器中性点接地引出后,应有两根接地引线与主接地网在不同干线连接,符合GB 5014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其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 0.2分/处 | |||||
| 2.5 基础与本体分别接地 | 0.2分/处 | |||||
| 2.6 消防装置符合GB 5016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 0.2分/处 | |||||
| 2.7 变压器冷却装置运转正常,电源可靠 | 0.2分/处 | |||||
| 2.8 外观表面清洁无污染 | 0.2分/处 | |||||
| 2.9 相色标识正确 | 0.2分/处 | |||||
| 3 | 高压电器 | 3.1 设备安装符合设计、制造厂和GB5014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所有密封件密封良好,充油设备油位正常,充气设备压力符合规定,瓷件无损伤、裂纹、污染 | 0.2分/处 | |||
| 3.2 高压电器的操动机构联动可靠、正确 | 0.2分/处 | |||||
| 3.3 互感器一次、二次连接正确可靠 | 1分/点 | |||||
| 3.4 避雷器的泄漏电流在线检测装置可靠 | 0.5分/点 | |||||
| 3.5 充气、充油设备无泄漏 | 0.5分/处 | |||||
| 3.6 电容器的组装符合设计和制造厂要求 | 0.2分/处 | |||||
| 4 | 母线 | 4.1 母线安装应符合GB 5014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 0.2分/处 | |||
| 4.2 软母线及引下线三相弛度和弯曲度一致 | 0.2分/处 | |||||
| 4.3 管型母线平直、三相标高一致;焊缝高度符合规定;母线配制及安装架、支持金具符合设计要求,连接正确、可靠 | 0.2分/处 | |||||
| 4.4 硬母线连接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GB 5014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 0.2分/处 | |||||
| 4.5 配电装置母线安装相间及对地净距离应符合GB 5014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 0.2分/处 | |||||
| 5 | 盘柜安装及接地 | 5.1 盘柜排列整齐,垂直度、平整度和盘间间隙应符合GB 5017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的规定,固定牢靠 | 0.2分/屏 | |||
| 5.2 盘柜的正面、背面贴有一致的双重命名编号 | 0.2分/面 | |||||
| 5.3 户外盘柜安装有防水、防火、防潮、防腐蚀、防尘措施 | 0.2分/处 | |||||
| 5.4 装有电气元件的可开启的盘柜门有软导线接地可靠 | 0.2分/处 | |||||
| 5.5 盘柜接地可靠、明显 | 0.2分/点 | |||||
| 5.6 计算机监控系统继电保护盘柜的各种接地线接到汇集板引至接地网,按设计可靠接地 | 0.2分/点 | |||||
| 5.7 室内设置的接地点应符合 GB 5016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满足使用要求 | 0.2分/点 | |||||
| 5.8 成套柜内照明及加热、除湿装置符合设计要求 | 0.2分/处 | |||||
| 5.9 盘柜内的孔洞封堵严密,封堵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 0.2分/处 | |||||
| 6 | 桥架、支架安装及电缆敷设 | 6.1 电缆桥(构)架安装牢固,槽盒盖板、槽盒终端封盖整齐,无污染,防腐工艺规范 | 0.2分/处 | |||
| 6.2 电缆桥架的起始端和终点端与接地网可靠连接,全长大于30m时,应每隔20m~30m增加接地点 | 0.2分/处 | |||||
| 6.3 当钢制电缆桥架超过30m;铝合金或玻璃钢电缆桥架超过15m时;或电缆桥架跨越建筑物伸缩缝处,应采用伸缩连接板 | 0.2分/处 | |||||
| 6.4 伸缩连接板两端采用截面不小于4mm2的多股软铜导线端部压镀锡铜鼻子可靠跨接 | 0.2分/处 | |||||
| 6.5 电缆弯曲半径符合规定 | 0.2分/处 | |||||
| 6.6 动力电缆与控制电缆、信号电缆分层敷设。直接支持电缆的支架,在水平及垂直敷设时,支架间距按照 GB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的规定,满足使用要求。 | 0.2分/处 | |||||
| 6.7 电缆终端挂牌统一、齐全、正确、清晰、牢固 | 0.2分/处 | |||||
| 6.8 室外电缆保护管口朝上,防止进水、封堵严密 | 0.2分/处 | |||||
| 6.9 直接与元器件联接的电缆、导线穿金属软管,金属软管两端连接牢固 | 0.2分/处 | |||||
| 6.10 电缆保护管不得采用对接焊,与桥架连接处宜采用侧面丝扣连接 | 0.2分/处 | |||||
| 6.11 桥架内电缆填充率合理,不宜超过桥架边帮高度2/3 | 0.2分/处 | |||||
| 6.12 电缆表面清洁,绑扎牢固、间距一致,多余绑扎线应清理 | 0.2分/处 | |||||
| 6.13 直埋电缆的方位标志或标桩的设置符合规范规定(同电缆敷设规范) | 0.2分/处 | |||||
| 7 | 二次接线 | 7.1 导线绝缘层完好,接线牢固 | 0.2分/处 | |||
| 7.2 备用芯长度至最远端子处,无裸露铜芯,对地绝缘良好 | 0.2分/根 | |||||
| 7.3 导线弯曲弧度一致、横平竖直、工艺美观 | 0.2分/处 | |||||
| 7.4 芯线标识齐全、统一,字迹清晰、不易脱落 | 0.2分/处 | |||||
| 7.5 一个端子的接线数不多于2根,不同截面芯线不得接在同一个接线端子上 | 0.5分/处 | |||||
| 7.6 多根电缆屏蔽层的接地汇总到同一接地母线排时,黄绿接地引线截面应不小于1mm2,每个接线鼻子压接不应超过6根 | 0.2分/处 | |||||
| 7.7 二次回路接地符合设计和反措要求 | 0.5分/处 | |||||
| 8 | 蓄电池(含蓄电池室及蓄电池柜) | 8.1 蓄电池室的通风、釆暖、照明装置符合防爆要求;蓄电池柜内安时连接应可靠,蓄电池散热、防尘措施符合要求。 | 0.2分/处 | |||
| 8.2 布线排列整齐,极性标识正确、清晰 | 0.2分/处 | |||||
| 8.3 电池编号正确、外壳清洁、液面正常 | 0.2分/处 | |||||
| 8.4 蓄电池组绝缘良好 | 0.2分/处 | |||||
| 8.5 蓄电池连接导线接合面涂电力复合脂 | 0.2分/处 | |||||
| 9 | 电缆防火 | 9.1 防火材料型号及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 | 0.2分/处 | |||
| 9.2电缆沟、控制柜、开关柜等易发生火灾的电缆密集场所或火焰易蔓延酿成严重事故的电缆线路,必须按设计要求的防火阻燃措施施工 | 0.2分/处 | |||||
| 9.3 防火封堵密实,不透光亮,工艺美观 | 0.2分/处 | |||||
| 9.4 防火隔板、耐火衬板安装牢固 | 0.2分/处 | |||||
| 9.5 进盘柜电缆封堵严密,进盘侧电缆涂刷阻燃涂料,厚度不小于1.0mm,涂刷长度:控制电缆1.0m~1.5m,电力电缆2.0m~3.0m | 0.2分/处 | |||||
| 9.6 电缆穿墙、穿楼板处应加套管,并封堵严密,两侧涂刷阻燃涂料,厚度不小于1.0mm,涂刷长度:控制电缆1.0m~1.5m,电力电缆2.0m~3.0m | 0.2分/处 | |||||
| 9.7 电缆保护管的管口封堵严密,有机堵料凸出,工艺美观 | 0.2分/处 | |||||
| 10 | 接地装置 | 10.1 主接地网接地电阻、导体材质、导体截面、接地极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 0.2分/处 | |||
| 10.2 主接地网导体搭接长度、焊接、埋深、防腐符合GB 5016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的强制性条文要求 | 0.2分/处 | |||||
| 10.3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符合设计要求 | 0.5分/处 | |||||
| 10.4 明敷地线涂以15mm~100mm等宽的黄色、绿色相间条纹 | 0.2分/处 | |||||
| 10.5 每个电气装置的接地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汇流排或接地干线相连接,严禁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装置 | 0.2分/点 | |||||
| 10.6 电气设备的接地符合GB 5016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强制性条文要求 | 0.2分/处 | |||||
| 10.7接地装置施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齐全,完整。 | 0.2分/处 | |||||
| 11 | 设备及系统严密性 | 11.1 设备无渗点、漏点 | 1分/处 | |||
| 12 | 设备标识 | 12.1 标识醒目、统一,字迹清晰,符合规范 | 0.2分/块 | |||
| 12.2相位、警示、设备命名编号标牌齐全,字迹清晰,固定牢固 | 0.2分/处 | |||||
| 13 | 油漆工程 | 13.1 材质、厚度、颜色符合设计要求 | 0.2分/处 | |||
| 13.2 色泽一致、均匀、无流痕、皱纹 | 0.2分/处 | |||||
| 13.3 无气泡、脱落、返锈、污染 | 0.2分/处 | |||||
| 14 | 成品保护 | 14.1 设备外表光洁,无划痕、污染 | 0.2分/处 | |||
| 14.2 电缆沟内电缆外表清洁,沟内无杂物 | 0.2分/处 | |||||
| 15 | 观感质量 | 15.1 构架及设备支架色泽均匀,无污染 | 0.2分/处 | |||
| 15.2 电缆敷设整齐、规范 | 0.2分/处 | |||||
| 15.3 二次接线整齐、规范 | 0.2分/处 | |||||
| 15.4 接地线规范、统一,色标一致、规范 | 0.2分/处 | |||||
| 15.5 设备平台、爬梯、栏杆稳固、工艺良好 | 0.2分/处 | |||||
| 15.6 生产区域环境整洁 | 0.2分/处 | |||||
| 16 | 变压器 | 16.1 绝缘油合格 | 1分/台 | |||
| 16.2 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合格 | 0.5分/台 | |||||
| 16.3 所有分接头的电压比合格 | 0.5分/台 | |||||
| 16.4 变压器的三相接线组别和单相变压器引出线的极性合格 | 0.5分/台 | |||||
| 16.5 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合格 | 0.5分/台 | |||||
| 16.6 有载调压切换装置试验合格 () | 0.5分/台 | |||||
| 16.7 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泄漏电流合格 | 0.5分/台 | |||||
| 16.8 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指数合格 | 0.5分/台 | |||||
| 16.9 观测变压器油位是否处于正常位置 | 0.5分/处 | |||||
| 16.10 瓦斯气体继电器经校验合格,且箭头标志应指向储油柜,集气盒内应充满绝缘油,气体继电器应具有防潮和防进水功能并加装防雨罩。 | 0.5分/处 | |||||
| 16.11吸湿器与储油柜间连接管的密封应严密,吸湿剂应干燥,油封油位应在油面线上。 | 0.5分/处 | |||||
| 16.12冷却装置无渗漏,风扇电动机及叶片安装应牢固,转向正确。管路中的阀门应操作灵活,开闭位置正确。 | 0.5分/处 | |||||
| 16.13变压器电缆应有保护措施,排列整齐,接线盒应密封。 | 0.5分/处 | |||||
| 17 | 断路器 | 17.1 SF6断路器的密封试验合格 | 1分/台 | |||
| 17.2 交流耐压合格 | 1分/台 | |||||
| 17.3 分、合闸线圈的最低动作电压合格 | 0.5分/台 | |||||
| 17.4 分合闸时间、同期性合格 | 0.5分/台 | |||||
| 17.5 断路器内SF6气体的含水量合格 | 0.5分/台 | |||||
| 17.6 每相导电回路的电阻合格 | 0.5分/台 | |||||
| 17.7断路器防跳装置运行正常 | 0.5分/处 | |||||
| 17.8断路器压力正常 | 0.5分/处 | |||||
| 18 | 隔离开关及接地开关 | 18.1 回路电阻合格 | 0.5分/台 | |||
| 18.2 交流耐压合格 | 1分/台 | |||||
| 18.3 操动机构线圈的动作电压合格 | 0.5分/台 | |||||
| 18.4 开关同期性正常 | 0.5分/处 | |||||
| 18.5 开关机械闭锁工作正常 | 0.5分/处 | |||||
| 19 | 互感器 | 19.1 绕组的绝缘电阻合格 | 1分/台 | |||
| 19.2 互感器的接线组别和极性合格,符合整定值要求 | 0.5分/台 | |||||
| 19.3 各绕组的直流电阻和变比合格,一、二次变比符合整定值要求 | 0.5分/台 | |||||
| 19.4 气体泄漏、微水或绝缘油合格 | 0.5分/台 | |||||
| 19.5 误差合格 | 0.5分/台 | |||||
| 19.6 互感器末屏接地正常 | 0.5分/处 | |||||
| 20 | 避雷器 | 20.1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1mA时的直流参考电压值和0.75倍直流参考电压下的泄漏电流值合格 | 0.5分/台 | |||
| 20.2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及基座绝缘电阻合格 | 0.5分/台 | |||||
| 20.3采用瓷外套时,瓷套外观不得有裂纹、损伤。采用硅橡胶外套时,外观不得有裂纹损伤和变形。 | 0.5分/处 | |||||
| 20.4避雷器的排气通道应顺畅,排气通道口不得朝向巡检通道,排出的气体不得引起相间或对地闪络,并不得喷及其它电气设备。 | 0.5分/处 | |||||
| 20.5均压环应无划痕、毛刺,安装应牢固、平整、无变形;在最低处宜打排水孔。 | 0.5分/处 | |||||
| 20.6监测仪应密封良好,动作可靠;安装位置应一致,便于观察;接地可靠;监测仪计数器应调至同一值。 | 0.5分/处 | |||||
| 21 | 悬式绝缘子和支柱绝缘子 | 21.1 绝缘电阻值合格 | 1分/台 | |||
| 21.2 交流耐压合格 | 1分/台 | |||||
| 21.3 安装完成后应不易积水 | 0.5分/处 | |||||
| 21.4多串绝缘子并联时,每串所受的张力应均匀。 | 0.5分/处 | |||||
| 21.5 绝缘子固定螺栓齐全,紧固。 | 0.5分/处 | |||||
| 22 | 电容器 | 22.1 绝缘电阻合格 | 0.5分/台 | |||
| 22.2 电容值合格 | 0.5分/台 | |||||
| 22.3 交流耐压合格 | 1分/台 | |||||
| 22.4 电容器引出端连接用的螺母、垫圈应齐全。 | 0.5分/处 | |||||
| 22.5 电容器的接线端子与连接线采用不同材料的金属时,应采取增加过渡接头的措施。 | 0.5分/处 | |||||
| 22.6电容器组支架应保持其应有的水平及垂直位置,无明显变形,固定应牢固,防腐良好,接地可靠。 | 0.5分/处 | |||||
| 23 | 接地装置 | 23.1 接地导通合格 | 0.5分/台 | |||
| 23.2 接地阻抗合格 | 0.5分/台 | |||||
| 23.3 跨步电压、接触电势满足规程规定和设计要求 | 0.5分/台 | |||||
| 23.4 整个接地网外露部分的连接可靠,接地线规格正确,防腐层完好,标识清晰。 | 0.5分/处 | |||||
| 23.5避雷针(带)的安装高度及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 0.5分/处 | |||||
| 23.6 接地装置按设计图纸施工,施工质量符合 GB5016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 0.5分/处 | |||||
| 23.7隐蔽工程施工记录完整、齐全。 | 0.5分/处 | |||||
| 24 | SF6封闭式组合电器 | 24.1 SF6气体含水量合格 | 0.5分/台 | |||
| 24.2 主回路的交流耐压合格 | 1分/台 | |||||
| 24.3 密封性合格 | 0.5分/台 | |||||
| 24.4 主回路导电电阻合格 | 0.5分/台 | |||||
| 24.5 SF6气体抽样检测合格 | 0.5分/台 | |||||
| 24.6 GIS中的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及其操动机构的联动应正常、无卡阻现象;分合闸指示应正确。 | 0.5分/处 | |||||
| 24.7密度继电器的报警、闭锁值应符合规定,电气回路传动应正确。 | 0.5分/处 | |||||
| 24.8 所有柜、箱防雨防潮性能应良好,本体电缆防护应良好。 | 0.5分/处 | |||||
| 24.9带电显示装置显示应正确 | 0.5分/处 | |||||
| 24.10 GIS室通风、报警系统良好 | 0.5分/处 | |||||
| 25 | 电抗器及消弧线圈 | 25.1 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指数合格 | 0.5分/台 | |||
| 25.2 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合格 | 0.5分/台 | |||||
| 25.3 交流耐压合格 | 1分/台 | |||||
| 25.4 电抗器支柱应完整、无裂纹,线圈应无变形。 | 0.5分/处 | |||||
| 25.5干式空心电抗器的基础内钢筋、底层绝缘子的接地线以及所采用的金属围栏,不应通过自身和接地线构成闭合回路。 | 0.5分/处 | |||||
| 25.6 干式铁芯电抗器的铁芯应一点接地 | 0.5分/处 | |||||
| 26 | 套管 | 26.1 绝缘油或SF6气体合格 | 0.5分/台 | |||
| 26.2 介质损耗和套管电容值合格 | 0.5分/台 | |||||
| 26.3 交流耐压合格 | 1分/台 | |||||
| 26.4 套管密封严密,无渗漏,油位指示正确 | 0.5分/处 | |||||
| 26.5 套管表面有无裂纹伤痕 | 0.5分/处 | |||||
| 27 | 二次回路绝缘电阻测量及接地检查 | 27.1 二次回路绝缘电阻合格 | 0.5分/处 | |||
| 27.2 二次回路的接地符合规程规定 | 0.5分/处 | |||||
| 28 | 继电保护 | 28.1 保护装置单体试验合格 | 1分/处 | |||
| 28.2 保护定值整定合格 | 2分/处 | |||||
| 28.3 保护装置整组传动试验合格,与其他关联设备及回路的联动和信号正确 | 0.2分/处 | |||||
| 28.4 GPS对时、保护用通道的联调合格 | 0.2分/处 | |||||
| 28.5 保护压板投退正确,标识清晰 | 0.5分/处 | |||||
| 28.6 通讯屏内光缆弯折现象,且标识清晰。 | 0.5分/处 | |||||
| 29 | 故障录波 | 29.1 单体试验合格,整定正确,录波功能满足设计要求 | 1分/处 | |||
| 29.2 录波装置的采样频率、采样精度及GPS对时等技术指标满足要求 | 0.2分/处 | |||||
| 30 | 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管理系统 | 30.1 单体试验合格 | 0.5分/处 | |||
| 30.2 与其他设备接口试验合格,包括保护故障信息的采集与处理、对时系统检查以及与系统的联调试验符合要求 | 0.5分/处 | |||||
| 31 | 电网安全自动装置试验 | 31.1 单体试验合格 | 1分/处 | |||
| 31.2 整定值符合要求 | 0.2分/处 | |||||
| 31.3 整组试验合格,包括出口传动试验、整组动作时间测试及GPS对时 | 0.2分/处 | |||||
| 31.4 与其他设备接口试验合格 | 0.2分/处 | |||||
| 32 | 综合自动化系统试验 | 32.1 功能与设计相符 | 0.2分/处 | |||
| 32.2 整组试验合格 | 1分/处 | |||||
| 32.3 与其他设备接口试验合格 | 0.2分/处 | |||||
| 33 | 直流系统试验 | 33.1 直流系统绝缘监测装置测试正常 | 0.2分/处 | |||
| 33.2 直流母线的布置方式、直流空开参数的逐级配合符合设计要求 | 0.2分/处 | |||||
| 33.3 蓄电池充放电试验正常 | 0.5分/处 | |||||
| 33.4 熔断器选型正确 | 0.5分/处 | |||||
| 34 | 监控系统 | 34.1 逻辑(含五防逻辑)正确 | 0.2分/处 | |||
| 34.2 装置单体试验合格 | 0.2分/处 | |||||
| 34.3 系统传动合格 | 1分/处 | |||||
| 34.4 监控系统网络布线合理 | 0.5分/处 | |||||
| 35 | 站用电系统调试 | 35.1 设备单体试验合格 | 1分/处 | |||
| 35.2 保护整组传动试验合格(包括控制逻辑联锁试验) | 0.2分/处 | |||||
| 35.3 定值整定符合定值单要求 | 1分/处 | |||||
| 35.4 事故照明切换试验 | 0.2分/处 | |||||
| 36 | 系统试验 | 36.1 按照审批的试验大纲,系统试验项目合格,满足设计的性能指标要求 | 0.2分 | |||
| 37 | 系统调试技术 | 37.1 保护及自动装置投入率100% | 1分 | |||
| 37.2 保护及自动装置正确动作率100% | 2分 | |||||
| 37.3 设备运行可靠统计100% | 2分 | |||||
| 37.4 微机监控系统投入率100% | 1分 | |||||
| 37.5 设备评级一类设备率≥95% | 0.2分 | |||||
| 37.6 变压器非计划停运 | 2分 | |||||
| 37.7 断路器非计划停运 | 2分 | |||||
| 37.8 变电主设备和线路等效可用系数≥95% | 0.2分 | |||||
| 37.9 母线电量不平衡率≤0.5% | 0.2分 | |||||
| 37.10 数据通信系统可用率≥98% | 0.2分 | |||||
| 37.11 远动通道可用率≥98% | 2分 | |||||
| 37.12 遥测信号合格率≥98% | 0.2分 | |||||
| 37.13 电量采集装置运行合格率100% | 0.2分 | |||||
| 37.14 GPS同步系统中设备同步投入率100%,同步时间误差合格 | 0.2分 | |||||
| 37.15 事件记录:SOE分辨率≤1ms 事故追忆记录(PDR)月完整率≥98% | 0.2分 | |||||
| 37.16 交流采样精度:电流、电压、有功、无功、功率因数误差≤0.2% 频率测量误差≤±0.001Hz | 0.2分 | |||||
| 37.17 数字量输入、输出信号正确率100% | 0.2分 | |||||
| 38 | 技术标准清单 | 38.1 本工程执行技术标准清单齐全、有效,施工单位编制审批手续齐全,并经监理和建设单位确认 | 0.2分/处 | |||
| 38.2 整理有序、动态管理 | 0.2分/处 | |||||
| 39 | 强制性条文执行 | 39.1 实施计划内容详细、可操作 | 0.2分/条 | |||
| 39.2 检查记录齐全 | 0.2分/处 | |||||
| 40 | 质量验收项目划分 | 40.1 评定范围划分及评定表应符合DL/T516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的规定 | 0.2分/处 | |||
| 40.2 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及单位工程验评的施工检查记录齐全、数据真实准确、填写规范,验收签证、检验(试验)报告准确 | 0.2分/处 | |||||
| 40.3 验收记录与工程进度同步 | 0.2分/处 | |||||
| 40.4 方案措施实施记录 | 0.2分/处 | |||||
| 41 | 技术文件的编制和执行 | 41.1 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完整齐全,编、审、批手续齐全 | 1分/处 | |||
| 41.2 作业指导书、特殊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详实可操作,编、审、批手续齐全 | 0.2分/处 | |||||
| 41.3 绿色施工措施,详实可操作,编、审、批手续齐全 | 0.2分/处 | |||||
| 41.4 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应用编写实施方案或指导书 | 0.2分/处 | |||||
| 41.5 危险性较大的有专项施工方案 | 0.2分/处 | |||||
| 41.6 设计变更通知单齐全、规范 | 0.2分/处 | |||||
| 41.7 调试大纲内容完整齐全,编审批手续齐全 | 0.2分/份 | |||||
| 41.8 调试方案、风险辨识、预防措施内容完整齐全 | 0.2分/份 | |||||
| 41.9 调试方案、预防措施交底记录内容完整齐全 | 0.2分/份 | |||||
| 42 | 重要报告、记录、签证 | 42.1 勘测设计验收和签证 | ||||
| 42.1.1 设计文件齐全 | ||||||
| 42.1.2 设计变更、变更设计、洽商纪要及签字齐全,费用变更有技经人员签证 | 1分/份 | |||||
| 42.2 监理验收和签证 | ||||||
| 42.2.1 旁站监理记录、隐蔽工程监理验收签证记录、监理日志齐全 | 0.2分/份 | |||||
| 42.2.2 监理通知单和整改闭环签证齐全 | 0.2分/份 | |||||
| 42.2.3 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检查验收资料齐全 | 0.2分/份 | |||||
| 42.2.4 质量评估报告真实准确 | 0.2分/份 | |||||
| 42.3 检验、试验报告 | ||||||
| 42.3.1 检验及试验项目齐全 | 0.2分/份 | |||||
| 42.3.2 检验及试验方法正确,数据及结论准确 | 0.2分/份 | |||||
| 42.3.3 使用的仪表、仪器有定检记录,并在有效期内 | 0.2分/份 | |||||
| 42.3.4 绝缘油、SF6气体试验报告齐全 | 0.2分/份 | |||||
| 42.4 主要质量控制资料 | ||||||
| 42.4.1 设备、原材料验收资料齐全,有出厂合格证 | 0.2分/份 | |||||
| 42.4.2 质量验收记录及签证内容齐全、准确、及时、有效 | 0.2分/份 | |||||
| 42.4.3 设备缺陷报告、处理记录真实、完整、签字齐全 | 0.2分/份 | |||||
| 42.4.4 质量事故报告、永久性缺陷记录及处理结论,未完工及需改进项目清单齐全 | 0.2分/份 | |||||
| 42.4.5 未使用国家技术公告中明令禁止和使用的技术(材料、产品) | 0.2分/份 | |||||
| 42.4.6 进口设备、引进技术评估文件规范、齐全 | 0.2分/份 | |||||
| 42.4.7 进口设备商检、索赔、报关文件、规范、齐全 | 0.2分/份 | |||||
| 42.4.8 设备开箱资料:装箱单、合格证、质保书、安装使用说明书、图纸、出厂试验报告、维修手册和备品备件移交清单及设备资料的电子文档应齐全,重要设备需进行监造并留有相关记录。 | 0.2分/份 | |||||
| 42.5 电气设备调试资料 | ||||||
| 42.5.1 调试使用仪器台账、校验报告 | 0.2分/份 | |||||
| 42.5.2 分项调试报告、质量验收签证内容完整齐全 | 0.2分/份 | |||||
| 42.5.3 总体调试报告内容完整齐全 | 0.2分/份 | |||||
| 42.5.4 定值单签证、定值整定记录完整齐全 | 0.2分/份 | |||||
| 42.5.5 信号、测量、控制、逻辑试验记录 | 0.2分/份 | |||||
| 检查项数: 项、项目总数: 项; 应得总分(权重分x检查项数/项目总数): ; 总扣分: ; 实得分: 。 | 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 检查组组长: 检查成员: 年 月 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