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煤矿水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2:19:02
文档

煤矿水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矿水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矿井有水害发生时,广大干部职工能够迅速投入到现场避灾、救灾过程中,做到确保职工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及控制事故事态扩大,经矿井研究制定本方案,并且在有水害发生时,迅速启动。1.0事故特征1.1危险源分析矿井水害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灾害之一,由于我矿顶板有含水层,含水层水通过断层或其它地质构造导入井下,有突水可能。1.2危害程序分析受水害威胁地点的隐患分析如下:、汛期地表积水:由于我矿井田范围内有汛期积水区存
推荐度:
导读**矿水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矿井有水害发生时,广大干部职工能够迅速投入到现场避灾、救灾过程中,做到确保职工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及控制事故事态扩大,经矿井研究制定本方案,并且在有水害发生时,迅速启动。1.0事故特征1.1危险源分析矿井水害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灾害之一,由于我矿顶板有含水层,含水层水通过断层或其它地质构造导入井下,有突水可能。1.2危害程序分析受水害威胁地点的隐患分析如下:、汛期地表积水:由于我矿井田范围内有汛期积水区存
**矿水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矿井有水害发生时,广大干部职工能够迅速投入到现场避灾、救灾过程中,做到确保职工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及控制事故事态扩大,经矿井研究制定本方案,并且在有水害发生时,迅速启动。

1.0事故特征

1.1危险源分析

   矿井水害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灾害之一,由于我矿顶板有含水层,含水层水通过断层或其它地质构造导入井下,有突水可能。

1.2危害程序分析

   受水害威胁地点的隐患分析如下:

   、汛期地表积水:由于我矿井田范围内有汛期积水区存在,在汛期降雨期间会造成大量积水,一旦通过断层或其它地质构造导入井下,对矿井造成威胁(积水面积:万米2,积水量:约    万米3)。

、含水层压力水:含水层压力水一旦通过断层或其它地质构造导入井下,造成透水,从而对矿井造成威胁。

2.0采掘工作面水灾预兆

、“挂汗”:积水 区的水,在自身压力的作用下,通过煤岩裂隙,在采掘工作面的煤岩壁上聚集结成许多水珠的现象,叫“挂汗”。仔细观测新暴露的煤壁表面,若潮湿则是透水预兆。

、“挂红”:矿井井水含有铁的氧化物,在它通过煤岩裂隙,在采掘工作面的煤岩面时,会出现暗红色水锈,这种现象叫“挂红”。挂红是一种出水信号。

、“水叫”:含水层或积水区的高压水,向煤岩裂隙挤压时,与两壁摩擦会发出“嘶嘶“的叫声,这说明采掘工作面距积水区或其它水源已经接近了。若是煤岩掘进,则透水即将发生。

、空气变冷: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域时,空气温度会骤然下降,煤壁发凉,人进入采掘工作面有凉爽、阴冷的感觉。

、出现雾气:当采掘工作面气温较高时,从煤壁渗出的积水,就会被蒸发而形成雾气。

另外、发生透水前还可能出现压力明显增加,底板鼓起,顶板淋水,岩隙中有淤泥,片帮、冒顶等各种征兆,现场工作人员一定要加强观察。

3.0应急组织及职责

   为搞好现场水灾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各基层单位成立井下突水事故应急抢险指挥部,指挥部设在各基层单位值班室,以便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由队长担任组长,副队长担任副组长,形成完整的应急救援体系,明确指挥部成员的具体职责及应急处理工作任务。

3.1队长:负责查对本区域工作人数,并采取措施将他们有组织地撤到安全地点直至地面,将在现场所见的事故情况、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如实详细地报告给矿井调度室,并随时接受矿井矿长及矿井救灾指挥部的命令,完成有关抢救和灾害处理的任务。

3.2副区长及班长:是根据矿井营救方案和区队协作抢救方案,按照队长指令现场指挥人员安全有序的进行避灾自救,组织人员按正确的避灾路线撤离灾区,若无法撤离灾区时,根据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完成对灾区遇险人员的待救工作,如果与救护队联合救援,积极配合其救援行动,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

3.3值班人员:负责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情况,并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矿井调度室,及时向下传达命令,随时调度井下抢险救灾工作,统计入井人员和留在井下灾区人数。

3.4地面材料员:根据井下救援情况,按时领送救灾所需物品,做到随叫随到。

4.0应急处置

4.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撤到安全地点,现场跟班区长和班长立即查看水害范围大小等水害情况,应根据现场实际,按照避灾原则,能救先救,不能抢救时,应清点人数,立即向矿井调度室汇报清楚,在矿井没有派来救援人员前,积极组织现场人员进行自救。能撤离灾区时,立即组织人员按正确的避灾路线撤离,当上部来水无法撤离时,则就近找上山巷道进行避灾,此时所有人员必须静卧,不能急躁,减少氧气、热量等消耗,等待外部来人救援。如果巷道内有压风管,可打开压风管供人呼吸,确保被困人员的安全,并经常敲打管路,向外部报警求救。

、队长、技术员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救。

、值班人员根据矿井调度及区长的命令,立即通知井上副队长和班组长,组织不少于20人抢救小组,在副队长和班组长的带领下,配合矿井救护人员,共同进行抢救。

4.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营救工作要在指挥部负责人的领导下和有经验的老工人指挥下进行。首先,营救人员要排查水害地点附近的支架情况,采取措施进行加固。若遇险者被困里段,一方面通风排水,维护巷道,防止冒顶堵人,另一方面积极救助,输送食物和药品,若被困人员时间较长时,可利用管道向遇险人员送饮料或食物和空气。被困的人员救出后应采取护理措施,然后进行创作检查和处理。

、技术员根据事故现场实际情况,同指挥部领导和有经验的老工人一起立即制订抢救措施和计划。

、区队长要按计划和措施组织实施抢救。

、技术员根据事故处理后的现场实际情况,及时编制维护及修复措施,报矿井审批,为尽快恢复生产创造条件。

4.3恢复被淹井巷的安全技术措施

、增设排水管路,增加排水泵,增大排水能力,直接将所突积水排干。

、当涌水量特别大,补给丰富,用强力排水又不能抽干时,必须先堵住涌水通道,截住补给水源,然后再排水。

、当矿井透水量超过排水能力时,全矿井有被水淹危险时,待下部水平人员全部撤出后,可向下部水平和采空区放水。

、如下部人员沿未撤出,设备受到威胁可用装有粘士、砂子的袋子构筑防水墙,堵住泵房口和通往下部水平的巷道。

、安装排水管路都必须佩安全带和自救器。

、发生透水时,严禁在独头巷道躲避,禁止由下向往上进入突水点或被水、泥沙堵塞和小眼和上山,以防二次突水冲击,在清理巷道时,需要打防护墙。

、救护队员进入围困地点后,先打开氧气瓶,提高空气中的氧气浓度。

、排水时要保持通风良好,经常检查气体,随水位下降,积存在被淹井巷中的有毒有害气体二氧化碳、硫化氢、甲烷等可能大量涌出,应安装局扇,随排水工作的进行,逐段排除有害气体,对井下气体应定期取样分析,每班取样一次,当水位降低可能涌出气体时,应每小时取样一次,排水看泵工作由救护队担任。

、在处理老空积水时,应仔细检查有毒有害气体防止气体中毒。

、在修复巷道时,应特别防止发生冒顶与坠底事故。

4.4水害处理与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

在水害围困人员撤出后,区队立即组织人员按措施修复水害地点,预防再次发生水害事故。在水害事故处理完后,接矿井恢复生产通知后,积极组织人员恢复生产。

5.0注意事项

a、、人员在撤退中,不得进入盲巷。

、发生突水事故后,有害气体可能随涌水溢出,被困人员应及时佩戴自救器,尽量沿进风巷道行走。

、人员撤离进应结伴行走,不得私自行动。

、遇事要冷静有,不要慌张,认清来水方向。

b、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应注意:

抢救出伤员后,必须判断伤情的轻重,人员较多时先救重伤员,后救轻伤员,并按照“三先三后“的原则,即:

、对窒息或心跳呼吸停止不久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

、对出血伤员必须先止血后搬运。

、对骨折的伤员必须先固定后搬运。

文档

煤矿水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矿水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矿井有水害发生时,广大干部职工能够迅速投入到现场避灾、救灾过程中,做到确保职工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及控制事故事态扩大,经矿井研究制定本方案,并且在有水害发生时,迅速启动。1.0事故特征1.1危险源分析矿井水害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灾害之一,由于我矿顶板有含水层,含水层水通过断层或其它地质构造导入井下,有突水可能。1.2危害程序分析受水害威胁地点的隐患分析如下:、汛期地表积水:由于我矿井田范围内有汛期积水区存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