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推荐】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名师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2:19:02
文档

【推荐】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名师教学设计

《古诗二首》名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2个字,会写10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通过观察画面,吟诵古诗想象意境,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几张风景图片,课件出示鹳雀楼图片。2、对,这就是鹳雀楼。现在让我们一起学习《登鹳雀楼》。(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
推荐度:
导读《古诗二首》名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2个字,会写10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通过观察画面,吟诵古诗想象意境,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几张风景图片,课件出示鹳雀楼图片。2、对,这就是鹳雀楼。现在让我们一起学习《登鹳雀楼》。(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
《古诗二首》名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画面,吟诵古诗想象意境,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几张风景图片,课件出示鹳雀楼图片。

2、对,这就是鹳雀楼。现在让我们一起学习《登鹳雀楼》。(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鹳雀楼简介:

鹳雀楼,因为经常有鹳雀停留在上面,所以叫做鹳雀楼。楼高三层,位于山西省永济市,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周围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以王之涣《登鹳雀楼》最负盛名。

2、课件出示王之涣简介:

王之涣,字季凌,唐代著名诗人,以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3、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三、读认生字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词语,多读几遍。

2、小组学习。

(1)组长组织轮读,重点查看汉字的读音。

(2)交流识字方法。重点是形声字识字法。

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高楼    依靠    尽头

欲望    穷人    一层

①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②齐读。

③去掉拼音朗读。

(2)课件出示:放到诗文中,你还认识吗?学生朗读。

四、品读赏析

1、自由朗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

(2)开火车朗读。

(3)小组赛读。

2、课件依次出示: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你认为哪个字最难理解。小组讨论一下。

预设:

白日:太阳。

依:依傍。

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你有什么疑问?和同学讨论解决。

预设:

穷:尽,使达到极点。

千里目:看到更远的地方。

更:再。

(3)再次出示古诗,说一说诗的意思,提示: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

学生自由表达。

预设:

太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4)课文朗读。

提示朗读要求。

同学们既认识了字词,又理解了意思,现在请你带着感情读出诗中蕴含的味道吧。注意押韵和节奏。

(5)试着想象一下画面朗读。

预设:

同学们既认识了字词,又理解了意思,现在请你带着感情读出诗中蕴含的味道吧。想象画面,背诵诗歌。

(6)请给这首诗配画的同学上台展示,并讲解。同时播放音乐《登鹳雀楼》。

五、学写生字

1、课件出示“楼、依、尽……”等生字。

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

2、打开“优教学生字”,逐个学习,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3、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楼、依、尽……”等生字。

(2)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再次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结合图片记住汉字的意思。

(4)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4、巩固生字:抄写今天学的5个生字。

六、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你知道王之涣的《凉州词》吗?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几张风景图片,课件出示庐山图片。

2、对,这就是庐山。现在让我们一起学习《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庐山号称人间仙境,你想不想去看看。想看老师就带你们看看。播放庐山风景视频。

学生谈感受。

二、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庐山简介: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庐山风景秀丽,文化内涵深厚,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

2、课件出示李白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其代表作有《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将进酒》等。

3、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三、读认生字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词语,多读几遍。

2、小组学习。

(1)组长检查生字读音。

(2)交流识字方法。

(3)接读课文。

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瀑布    布匹    香炉

烟火    遥远    山川

①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②齐读。

③去掉拼音朗读。

(2)课件出示:放到诗文中你还认识吗?

出示课文朗读。

四、品读赏析

1、自由朗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

(2)开火车朗读。

(3)小组赛读。

2、品读赏析。

(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这两句诗,你有什么疑问吗?交流一下。

预设:

香炉:指香炉峰。

紫烟:紫色的烟云。

遥看:从远处看。

挂:悬挂。  

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有疑问的孩子才是好学的孩子,积极思考是学习的开始。请提出你的疑问。互动解疑。

预设:

直:笔直。 

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

疑:怀疑。

九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瀑布真的有三千尺吗?为什么要这么写?

体会夸张手法的妙处。

(3)出示古诗。

小组轮流说一说诗句的含义。

预设: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升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4)出示全诗,学生朗读。读出节奏和韵味来。

过渡:

同学们既认识了字词,又理解了意思,现在请你带着感情读出诗中蕴含的味道吧。注意押韵和节奏。

(5)想象朗读。

同学们既认识了字词,又理解了意思,现在请你带着感情读出诗中蕴含的味道吧。想象画面,背诵诗歌。

3、播放朗读示范,学生自由读。

五、学写生字

1、课件出示“照、炉、烟……”等生字。

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

2、巩固生字。

(1)同桌之间相互考查识字情况。

(2)游戏巩固:用生字分组进行组词比赛,哪组组的词多,哪组获胜。

3、打开“优教学生字”,逐个学习,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4、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照、炉、烟……”等生字。

(2)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再次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重点指导火字旁的书写,最后一笔“捺变点”。

(4)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5、巩固生字:抄写今天学的5个生字。

六、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你知道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吗?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文档

【推荐】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名师教学设计

《古诗二首》名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2个字,会写10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通过观察画面,吟诵古诗想象意境,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几张风景图片,课件出示鹳雀楼图片。2、对,这就是鹳雀楼。现在让我们一起学习《登鹳雀楼》。(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