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职康复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调研报告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2:09:00
文档

中职康复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调研报告

良师劝学93中职康复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调研报告★董杰迟金伟赵蕾通过调研中职康复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和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要求,进一步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我校开设的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课程设置等提供依据。通过采用查阅文献、组织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及访谈等方式,调查分析聊城市11家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用人需求以及我校康复专业毕业生、实习生的能力需求。根据调研结果对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修改建议,为中职康复技术专业学生开设专业拓展课程如《纾缓医学》提供理论依据。一、调研目的随着社
推荐度:
导读良师劝学93中职康复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调研报告★董杰迟金伟赵蕾通过调研中职康复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和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要求,进一步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我校开设的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课程设置等提供依据。通过采用查阅文献、组织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及访谈等方式,调查分析聊城市11家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用人需求以及我校康复专业毕业生、实习生的能力需求。根据调研结果对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修改建议,为中职康复技术专业学生开设专业拓展课程如《纾缓医学》提供理论依据。一、调研目的随着社
良师劝学

93

中职康复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调研报告

董杰 迟金伟 赵蕾

通过调研中职康复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和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要求,进一步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我校开设的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课程设置等提供依据。通过采用查阅文献、组织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及访谈等方式,调查分析聊城市11家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用人需求以及我校康复专业毕业生、实习生的能力需求。根据调研结果对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修改建议,为中职康复技术专业学生开设专业拓展课程如《纾缓医学》提供理论依据。

一、调研目的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重视的程度和保健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数量不断增加,社会对康复治疗的需求日益增大,为康复技术专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针对这一形势,学校为了适应人民观念的转变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组织力量对多家不同级别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康复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状况、课程设置进行了仔细调查分析,目的是通过调研康复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和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对专业建设提出宝贵建议,为我校开设的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提供依据。

二、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对象为我市各级的医疗卫生机构,以及我校康复技术专业毕业生、实习生。

调研的医疗卫生机构有:市级县级医院、养老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相关单位。走访了聊城市人民医院、聊城市脑科医院、聊城市东昌府区医院、龙湾社区服务中心等11家医疗机构的从事临床康复治疗的行业专家、康复科的工作人员。

毕业生调研对象为:我校2019届、2020届康复技术专业毕业生。实习生调研对象为:我校2018级康复技术专业实习生。

三、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的主要通过查阅文献、组织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及访谈等方式进行。 1.文献检索:主要收集与康复技术专业建设有关的文件和发展规划等文献。 2.组织座谈交流:由校内基础医学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人文课程教师组成调研团队,与聊城市开设康复科的医院相关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 3.组织访谈交流:对聊城市人民医院、聊城脑科医院、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东昌府区人民医院、东昌府区中医院进行访谈。并借助隶属聊城市人民医院的契机与其相关负责人进行座谈。

4.发放调查问卷:对我校2019届、2020届康复技术专业毕业生以及2018级康复技术专业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

四、调研内容

1、对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需求的调查

调查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对中职康复技术专业的用人需求;了解中职学历的毕业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了解中职康复技术专业毕业生最欠缺的岗位知识和技能;了解康复技术专业实习生希望学校培养和加强其胜任工作岗位能力与素质。

2、毕业生调查

针对近几届中职康复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情况进行调研,了解本校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程标准设置的实施效果,调查内容包括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工作作风、沟通协调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以及医疗机构对中职毕业生的综合评价,对学校教学和课程设置的建议。

五、调研分析

1、通过查阅文献及调研结果分析和康复技术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万方等网络资源调查结果分析显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养老院康复服务中面临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康复专业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目前我国人才培养规模无法满足社会对康复技术人才快速增长的需求,故培养大量的康复技术人才势在必行。目前业界普遍认为,我国的康复技术人才缺口巨大,近年来康复专业人才培养尽管经过了快速发展,但每年为社会输送康复治疗师的数量远远无法满足需求,所以康复治疗人才的需求数量还是非常大的。

2、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对康复技术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分析 (1)市级县级综合医院。在走访的几家市级县级医院都有康复科,80%的医院认为缺少康复治疗人才,在康复治疗工作人员学历调查中发现,中专仅占8%,由此可见:市级县级医院康复科中学历要求比较高,中职毕业生占比很少。但是在调查过程发现,有相当数量的中职毕业生担任义工或志愿者服务工作。

(2)社区服务中心。目前我国60 岁以上的老人已超过1 亿,慢性病的发病率与人口老龄化有直接联系。近年来慢性病、老年病发病率逐渐上升。康复技术专业人才服务对象的范围很广,数量也很多,只依靠市级县级综合性医院的康复治疗是远远不能满足群众需求的,还是要依靠更便民的社区康复。在走访的几家社区服务中心中,相比学历来说更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3)养老院机构: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9年年末,65岁及以上人口为17603万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2.6%。未来几年这个比例会逐年增大,预计到204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20%。目前,我国养老服务床位数已经超过761万张,养老机构超过3.4万个。在这些养老院的工作人员中,必不可少的是康复治疗人员,所以养老机构是康复技术专业就业的一个重要方向。

3、康复技术专业毕业生和实习生的调研分析

通过对我校2019届192名、2020届159名康复技术专业毕业学生及2018级120名实习学生的调查:91.5%的学生在服务单位中的专业技能考核中被评为达标和优秀等级;7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专业自信心需进一步提升。29%的学生对授课老师的教学内容提出了要求,需要教师在对理论知识强化记忆的同时,教学方法能够有所创新和改进。同时希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本专业的就业环境和形势加以引导。

4、基本素质能力的要求分析

94

在医疗机构招聘人才侧重因素的调研中,我们设计了专业技能(70%)、工作作风(31%)、人际沟通能力(52%)和团队精神(49%)、创新能力(25%)几个选项,通过比较可以得出,医疗机构最看重专业技能、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通过调研结果分析,社会需要的康复人才的培养应以专业基础课程为中心,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拓展课程(纾缓医学课程、人际沟通、康复心理学、康复伦理学等),培养学生零距离上岗的能力素养,树立科学的死亡观、强烈的职业自信心、社会责任感以契合当下社会对全方位型康复技术人才的需要。

5、工作任务和教学要求分析 (1)工作任务分析

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康复治疗工作的人员,能够使用各种传统疗法为患者服务,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对工作的责任感和沟通协调能力,为完成这一工作任务,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的培养方面有如下要求:

知识目标: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本医学理论知识,以及康复治疗师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掌握康复治疗基本原则与方法;具有对病人的整体健康观念,以康复为核心的医疗服务意识;熟悉康复治疗相关的纾缓医学、心理学、健康教育等知识。

能力目标:具有主动学习、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能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能规范地运用康复技术专业知识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和康复治疗;具有对康复对象进行健康宣教和康复指导的能力;具有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素质目标:学生能在工作中养成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良好职业习惯;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具有对人民健康与生命负责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态度、职业理念、职业思维;注重协作,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2)教学要求分析

通过调查各级医院对康复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的要求,为更好的适应工作需要,除专业课程外,还可以开设专业拓展课程:纾缓医学、人际沟通等。授课内容围绕岗位需求和教学大纲,可以采用专题讲座、参观、演示与模拟、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技能训练等教学活动来组织教学,充分利用医院和学校、社区“工学融合,院校联动”的育人平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六、调研结论

在此次调研中,医疗机构对于院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培养模式表现出很大兴趣。为了使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法更有针对性,培养的人更能够适应康复专业岗位的需求,在医疗机构上岗后能够快速地胜任工作,对中职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如下几点修改建议:

1、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建议

为了满足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培养目标,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还要保证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实行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设置,并且要求学生除取得康复专业毕业证书外,还要考取相关技师职业资格证书。为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积极开展医院和学校、社区“工学融合,院校联动”教学模式,通过实训课和实践课等教学,与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第三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联合,很好的保证了学生实训、实习等资源的共享。

2、对课程设置的建议

以康复技术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为出发点,为更好地满足医疗卫生机构的用人需求,围绕专业基础课程增设一些专业拓展课程,比如《纾缓医学》等。专业拓展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程的有效衔接课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偏重专业教育,轻视人文教育的缺憾。可以在学生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同时,唤醒学生的职业意识、死亡意识,树立科学的死亡观、救助观及强烈的职业自信心、社会责任感,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自豪感。

3、对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充分利用“院校一家,院校共建”之契机,教师紧密配合教学,组织学生到医院等场所进行直接观察、访问、调查,让学生了解行业的现状和就业前景,明确学习目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增强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校以《纾缓医学》课程的重构研究与实施为改革先锋,全面拓展德育人文教育阵地。以特色活动、特色实训为载体,将课堂由校内延伸到校外,联合医院、宁养院等机构积极开设“宁养课堂”、“模拟情境”、“公益保健”“真实探访”、“岗位体验”等第二课堂,实现一体化教学。采用任务驱动、小组研讨、专题讲座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提出问题,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从而实现教与学的良好互动,从而将关怀理念与职业素养入脑入心,外化于行。

4、对专业师资队伍及任职要求的建议

以培养专业骨干教师为重点,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要求,进一步提升“双师型”教师的占比,建立一支专兼结合,具备优良素质,能够适应高质量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队伍。重点培养多名专业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组织他们参加全国或全省的专业培训班,制订本专业教师培养计划,另外,还可以通过教师互相听课、骨干教师讲公开课、专题讲座、定期进行教研活动等方式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5、对教学条件与设施要求的建议

根据中职康复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内容,教学条件与设施要满足与技能操作相关的实训设备和实习场所的基本要求。

校内配备教师授课、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等用途的多功能多媒体授课教室。康复技能实训室需要配备的操作设备有:PT 床、二向阶梯三向阶梯、平衡杠、功能牵引网架、呼吸训练器、电脑中频电疗仪、治疗仪、电针仪、轮椅、通用量角、简易上肢功能评价器、姿势镜、双人站立架、支撑器、Bobath 训练球、肋木架等。针灸推拿室需要配备的操作设备有:按摩床、诊断床、针疗普通针具、针疗针刀、针疗电针设备、灸疗器具、罐疗器具。

为了保证学生实训、见习、实习等活动的正常进行,大力发挥见习实习基地的作用,组织学生走进医院及养老机构,其中包括聊城市人民医院、聊城市脑科医院、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聊城市鸿福医院、北京诚和敬养老集团、北京万科养老。拓展课程内容,延伸教学场所,将课堂深入到家庭、社区、医院等,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岗位性质,感受真实的服务氛围,提高职业素养。

注:2019年度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一般项目,编号:2019444

(作者单位:聊城市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文档

中职康复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调研报告

良师劝学93中职康复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调研报告★董杰迟金伟赵蕾通过调研中职康复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和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要求,进一步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我校开设的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课程设置等提供依据。通过采用查阅文献、组织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及访谈等方式,调查分析聊城市11家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用人需求以及我校康复专业毕业生、实习生的能力需求。根据调研结果对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修改建议,为中职康复技术专业学生开设专业拓展课程如《纾缓医学》提供理论依据。一、调研目的随着社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