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酸碱示剂及其变色情况。
2.了解几种常见的酸,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
3.了解酸的通性及其原理,能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4.认识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和腐蚀性并了解其用途。
5.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归纳酸碱相似化学性质及其原因。
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通过对酸性和碱性物质的梳理和归纳,感悟对比、推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4.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培养实验技能、分析能力及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2.体会化学与人类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使学生辩证地看待物质的利弊,掌握其性质并合理利用;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和生活常识,理解常见的酸、碱的性质与用途。
2.通过实验,学习酸、碱的通性及反应规律与物质制备。
3.通过对比实验,学会酸、碱与其它物质的鉴别。
◆教学难点
1.通过教师理论知识的讲解,理解酸、碱具有通性原因。
2.通过挂图或播放视频,学习酸、碱的安全使用及有关事故的急救与处理常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媒体
多媒体 实验仪器 食醋、石灰水等药品 石蕊、酚酞试剂 植物的花瓣或果实 酒精
◆教学方法
探究实验+演示实验+教师讲授+学生归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教学媒体 |
| [导课1]从生活中找一些酸碱的例子。 [导课2]由学生列举一些酸碱的物质或讲述有关酸碱的故事。 [导课3]播放有关我国酸碱工业的视频资源。 | 聆听 列举 讲述 看视频 | 为学生提供感知,拉近生活。 学生参与,提高学习积极性。 拉近社会,培养民族自豪感。 以上三种方法都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视频 |
|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常见的酸和碱 [板书]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 思维跟着老师进入本节内容 | 进入本课时的学习 | 黑板 |
| [实验10-1] [讲述]P51第一段 | 观察、填表 | 通过演示实验,引出并介绍酸碱指示剂 提供一种区别酸、碱的方法。 | 化学仪器 化学药品 |
| [探究]P51 | 探究、填表、讨论 | 对指示剂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 植物的花瓣或果实 酒精 |
| [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几种常见的酸 [板书]一、常见的酸 1.几种常见的酸 [实验10-2] | 观察、填表 | 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 硫酸、盐酸试剂 |
| [投影或计算机]盐酸、硫酸的用途 | 了解 |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 多媒体 |
| [师]请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含有酸? | 回忆 讨论 发言 | 化学又回到生活中去 增加本节内容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
| [师]点评:并不是每一种酸都有酸味。例如(见文本素材) | 诧异 对酸充满了好奇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避免学生产生误区 | |
| [师]酸的种类很多,有其共性,但有些酸还有些特殊性,下面我们介绍的浓硫酸就非常有“个性”。(可以放一段有关浓硫酸腐蚀性的视频) [板书]2.浓硫酸 | 对浓硫酸产生兴趣 | 引出对浓硫酸的介绍 | 视频资源 黑板 |
| [师]下面我们再用实验验证一下[演示实验10-3] | 观察 得出结论: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要小心 | 学生将实验结论联系到生活,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 浓硫酸 纸 小木棍 布 玻璃 |
| [师]浓硫酸的浓度很高,我们要得到较稀的硫酸应该怎么稀释呢?(放视频:浓硫酸的稀释操作正、误对比) | 观看 意识到错误操作的危险性 | 引起学生注意 | 视频 |
| [师]解释原因: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如果把水倒入浓硫酸中(错误操作),浓硫酸密度大在底部,产生的热不易散去,从而带来危险。 [讲述]正确操作方法 | 理解 | 使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 |
| 验证性实验[10-4],验证浓硫酸稀释放热。 | 手触摸试管壁,感觉发烫。 | 真实感觉,提高可信度,接受更容易一些。 | 烧杯、玻璃棒、浓硫酸 |
| [讲述]P53第一段 [提问]如果将稀硫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怎样处理? | 有一个思维过程:比较浓、稀硫酸的差别(存同求异)。 回答 | 学生的发散思维的锻炼,在潜意识中会形成存同求异的比较事物的方法 | |
| [师]点评 | 思维整理 | 使化学用语标准化 | |
| [师]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酸的化学性质 [板书] 3.酸的化学性质 P54探究 | 探究 汇报结果 | 探究能力的培养 | 酚酞 石蕊 稀硫酸 滴管等 |
| [师]点评 这节课,我们对酸的性质进行了探究学习,重点在鉴别酸的方法(用指示剂)和通性,稀硫酸、稀盐酸的性质和用途,浓硫酸的特性及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下节课我们将对碱的性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请大家做好预习。 | |||
某活动小组分别用蓝紫色牵牛花、大红色月季花、紫萝卜花、丝瓜花提取指示剂。
步骤1、分别在研钵中将上述物质倒烂,加乙醇溶液(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1:1浸泡10分钟)。
(1)用研钵倒烂的目的是 ;
(2)乙醇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 。
A.催化剂 B.参加化学反应 C.溶质 D.溶剂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用纱布过滤;
(3)过滤的目的是 。
步骤3:将步骤2中得到的浸取液,分别滴入到澄清石灰水中。
| 植物 | 植物 | 浸取液 | 在不同溶液中所呈现的颜色 | |
| 名称 | 颜色 | 颜色 | 澄清石灰水 | 食醋 |
| 牵牛花 月季花 萝卜花 丝瓜花 | 蓝紫 大红 紫 黄绿 | 红棕色 玫瑰红 紫红 黄绿 | 黄绿 橙黄 黄绿 黄 | 粉红 粉红 粉红 黄 |
(5)将月季花的浸取液滴入稀盐酸中,溶液呈 色;低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呈 色。
(6)将牵牛花的浸取液滴入某溶液中呈现黄绿色,则原溶液可能是( )
A.氢氧化钠溶液 B.稀硫酸 C.氨水 D.食盐水
第二课时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教学媒体 |
| [复习] 1.回忆酸的通性 2.书写化学方程式 铁锈+稀盐酸 锌+稀硫酸 (或让大家回忆指示剂的作用,从而引出碱) | 回忆 回答 Fe2O3+6HCl=2FeCl3+3H2O Zn+H2SO4=ZnSO4+H2↑ (可以指定学生回答、板书) | 复习 | 黑板 |
| [师]这节课我们进入对碱的性质的探究。 [板书] 二、常见的碱 1.几种常见的碱 | 进入学习状态 | 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导入新课 | 黑板 |
| [实验10-5] | 观察、记录 | 氢氧化钠 蒸馏水 试管 | |
| [师]讲解潮解现象,并引导学生自行推出氢氧化钠可作干燥剂结论。 | 聆听 理解 推理 | 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 |
| [讲解]P55第一、二段 (附有视频或图片) | 聆听 观看 思考 记忆 | 加深对氢氧化钠的认识,对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引起高度注意。对氢氧化钠的用途有一定了解。 | 视频 图片 |
| [提问]在检验二氧化碳时我们用到了什么溶液? | 回答:澄清石灰水 | 引出对氢氧化钙的学习 | |
| [师]通过[实验10-6],使学生理解到氢氧化钙的溶解性。 | 观察 理解 总结 | 氢氧化钙、小烧杯、水、玻璃棒 | |
| [师]对氢氧化钙进行讲解P55 | 聆听 记忆 | 掌握理论知识 | 黑板 |
| [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板书] 2.碱的化学性质 | 探究 讨论 | 探究学习 | 氢氧化钙 酚酞 滴管等 黑板 |
| [师]和学生一起剖析酸的相似性和碱的相似性的原因(P56-57)(有条件可以做实验,放视频,图片) | 观察实验 分析现象 得出结论 | 对学生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 物质导电性实验仪器 视频 图片 |
| [师]点评并对学生的结论进行整理。 | 思维整理 | 使知识准确,系统。 | |
| 小结:这节各我们对碱的性质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并对酸的相似性和碱的相似性进行了分析,重点在碱的通性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 | |||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一、常见的酸
1.几种常见的酸
2.浓硫酸的腐蚀性
3.酸的化学性质
二、常见的碱
1.几种常见的碱
2.碱的化学性质
1、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浓盐酸和浓硫酸,将他们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在这过程后中( )
A、浓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 B、浓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
C、浓盐酸会变质 D、浓硫酸对杯底的压强逐渐增大
2、 酸具有共同的性质,是因为( )
A.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B.都能解离出氢离子
C.都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D.都含有氧元素
3、下列化合物可以有金属和酸直接反应制取的是( )
A.氯化铜 B. 氯化铁 C.硫酸铁 D.硫酸镁
4、一些国家正式试用碳酸水浇灌某些植物,这样做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
A.改良碱性土壤 B.改良酸性土壤
C.促进植物光合作用 D.提高农作物产量
5、实验室盛放石灰水的瓶中常形成一层不溶于水的固体,形成该固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加________除去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一枚表面有锈的铁钉放入过量的稀硫酸中,发生的反应有(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