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教材分析:
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规定3——9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采取活动项目的方式实施,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课程实施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研究性学习每学期组织1——2个研究课题获项目,根据研究课题的难易程度,安排不同的课时;社区服务活动和实践美学其进行2——3次活动;劳动与技术教育课按集中或分散的方式,统筹安排课时。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工作,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及主动性、自觉性和参与性,不断增强自信心,树立为校、为班争光的远大理想。
2、通过培转,全面提高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了综合运用等综合能力为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3、针对学生的实际,以及他们的认知规律,加强它们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做到学以致用。
4、让学生掌握本册的综合知识,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进度安排表:
| 周次 | 教学内容 (单元章节题目) | 课时数 | 备注 |
| 1/2 | 第一节珍惜时间 认识钟表 | 2 | |
| 3 | 第二节保护我们的心灵之窗——眼睛 | 1 | |
| 4/5 | 第三节争做护绿小使者 | 2 | |
| 5/6 | 第四节神奇的七巧板 | 2 | |
| 7/8 | 第五节学做毽子 | 2 | |
| 9 | 第六节巧手折纸 | 1 | |
| 10/11 | 第七节小小手抄报 | 2 | |
| 12/13 | 第八节打结 | 2 | |
| 14 | 第九节不倒翁探秘 | 1 | |
| 15/16 | 第十节学会安全用电 | 2 |
| (单元章节题目) | 周次 | 课时数 | 备注 |
| 第一节珍惜时间 认识钟表 | 1/2 | 2 | |
| 第二节保护我们的心灵之窗——眼睛 | 3 | 1 | |
| 第三节争做护绿小使者 | 4/5 | 2 | |
| 第四节神奇的七巧板 | 5/6 | 2 | |
| 第五节学做毽子 | 7/8 | 2 | |
| 第六节巧手折纸 | 9 | 1 | |
| 第七节小小手抄报 | 10/11 | 2 | |
| 第八节打结 | 12/13 | 2 | |
| 第九节不倒翁探秘 | 14 | 1 | |
| 第十节学会安全用电 | 15/16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