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防护栅栏安装施工技术交底 | ||
| 项目名称 | 中铁四局二公司涪秀二线铁路工程项目经理部二分部 | 共7页 |
| 交底编号 | ||
| 工程名称 | 改建铁路重庆至怀化线涪陵至梅江段 | |
| 设计文件图号 | ||
| 施工部位 | 防护栅栏安装 | |
| 交底日期 | 2019年6月3日 | |
| 技术交底内容: 1 技术交底范围 本交底适用于涪秀二线站前1标铁路路线防护栅栏施工。 2 质量标准 (1)防护栅栏立柱应按设计要求位置、深度埋设。 (2)防护栅栏应在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的80%以上后安装,安装应牢固。 (3)防护栅栏立柱、上槛、下槛、栏片、柱帽、刺丝滚笼、连接矩管及螺栓等原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制品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应有麻面,掉皮。 (4)预制防护栅栏立柱、上槛、下槛、栏片、柱帽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5)防护栅栏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栅栏下槛底面距地面距离不应大于设计。 3技术措施 3.1 既有铁路改建工程一般条件下,应采用与新建铁路工程相同形式的防护栅栏,且应设置在用地界以内0.5m处:改建困难条件下,可设在路肩上,并采用1.8m高度的钢筋混凝土立柱金属网片防护栅栏,其设置位置应满足倾倒后不侵入界限及避车要求。 3.2 钢筋砼防护栅栏由立柱、上槛、下槛、栏片、柱帽构件组成,采用预制厂集中预制,现场拼装的方法进行施工。每单元(相邻两立柱中间距离)长度分别为3.0m、1.59m、1.15m三种。地面纵坡小于6º地段,防护栅栏单元长度3m;6º~12º地段,防护栅栏单元长度1.59m;12º~36º斜坡地段,防护栅栏单元长度1.15m;各构件均采用C30钢筋砼预制。 ⑴立柱 立柱截面尺寸为180mm*180mm,两侧设置100mm长牛腿支撑,以便搭接下槛。防护栅栏的起点、终点或与其它建筑物连接时,单侧设牛腿支撑。 ⑵上槛及下槛 上槛高125mm、宽180mm,分端部及中部两种形式,分别用于防护栅栏起终点位置及中间位置,其下部有向下开口的卡槽,卡槽深度20mm。 ⑶栏片 每单元含1~2片栏片,通过上、下槛的卡槽固定,2.2m高防护栅栏栏片高1875mm,1.8m高防护栅栏栏片高度1495mm,2.2m高防护栅栏栏片肋柱下部1.0m间隙宽度为105mm,上部间隙宽度120mm,中部设置100mm渐变段,1.8m高防护栅栏栏片间隙宽度120mm。 ⑷柱帽 柱帽截面尺寸为180mm*180mm,高度150mm,中心预留螺栓孔,用于立柱顶部及台阶过渡处前后上槛间的连接,拼装后螺栓孔采用C30混凝土封填。 ⑸刺丝滚笼 刺丝滚笼由刺丝连接卡扣与固定在支架上的纵向拉筋相连接,纵向拉筋与支架的连接采用φ2.5mm冷拔镀锌钢丝绕2圈后拧紧固定。支架设置在跨度3m防护栅栏的立柱和跨中位置,其它跨度仅设置于立柱上部,支架与防护栅栏采用支架抱箍连接。对于已安装金属网片的防护栅栏,刺丝滚笼直接采用φ2.5mm的冷拔镀锌钢丝或刺丝连接卡扣固定于金属网横片和金属丝上。刺丝滚笼的下缘距离钢筋砼防护栅栏上缘的垂直距离为0.05m。 ⑹基础 基础采用C25混凝土浇筑,1.8m高防护栅栏基础尺寸采用: 600mm*600mm*700mm(宽*长*深) ⑺栅栏门 栅栏门根据工务、电务等设备检查和维修施工作业的需要设置。 4 施工方法 4.1 陡坡地段防护栅栏下槛下部与地面间的间隙采用C25砼封闭,宽度180mm,与立柱两侧平齐,埋入地面以下不小于0.3m。每单元于地面处留φ100mm泄水孔。 4.2 埋入立柱时,应严格控制好位置,定位后,用C25砼浇筑,并保证立柱纵、横向不移位,竖向垂直,待基础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后方可撤去立柱支撑。 4.3 钢筋混凝土立柱、上槛、下槛、栏片及柱帽均应采用钢筋、模板工厂化集中预制,自然保湿养护或水养。表面均应光滑平整,不得有麻面、掉皮。脱模时,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2.5MPa;出厂时,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80%。 4.4 防护栅栏安装时,应先将立柱定位固定,待浇筑的混凝土基础强度达到设计的80%以上后,再安装下槛、栏片、上槛及柱帽,安装后上、下槛与栏片的间隙采用C30细骨料混凝土或M30水泥砂浆灌满形成牢固整体,固定后不得出现栏片晃动现象。 4.5 线路封闭技术要求及方法 ⑴防护栅栏安装要做到“严、直、齐、美”,线路封闭严实,不留有间隙;沿线路方向顺直,不忽远忽近;防护栅栏顶端与下端纵向过渡平滑整齐,不忽高忽低,要求整体效果美观,避免给人凌乱感觉。安装前应清理场地,下槛下部地面应平整、夯实,保证两侧排水不受影响。栅栏底部距离地面高度不应大于5cm。 ⑵防护栅栏安装时,应对栅栏两侧地面进行平整压实,当栅栏设置位置为坡地或栅栏两侧地面存在高差时,应将栅栏两侧各2m范围内的高差部分进行整平,两侧地面应平齐等高且不高于栅栏下槛底部,以保证栅栏相对于两侧地面均达到防护高度。 ⑶隧道进出口封闭:防护栅栏应设置于隧道进出口堑顶以外至少2m;地形陡峭,人及动物难以到达时可不设置。 ⑷桥台、桥墩封闭:防护栅栏设置于用地界内0.5m处时,应从桥台下包围椎体封闭线路;钢筋混凝土立柱金属网片防护栅栏设置于路肩上时可连接至桥头栏杆处;对易攀爬进入墩顶的桥梁,在高度低于3m的矮墩处应设置栅栏进行封闭。 ⑸涵洞封闭:防护栅栏应从涵顶通过,放线时应先满足涵顶宽度要求,使涵顶防护栅栏剧涵洞两侧等距,两侧应保持相同角度,遇到路堑式涵洞、低矮(净空小于2.0m)的涵洞时,防护栅栏应从涵顶通过,遇到净空大于2.0m填土高度大于2.5m的涵洞时,宜在涵洞顶帽下缘至防护栅栏立柱间用钢筋混凝土加高翼墙,确保防护高度达到要求。 ⑹排水沟封闭:防护栅栏跨越水沟等设施时,下部应采用混凝土或金属网片等封闭网封闭,封闭间隙不得大于10cm,并应根据排水流量进行设计。 ⑺其它封闭:放线遇到建筑物、铁路设备等情况时,应采用直角拐弯 形式封闭,建筑物、设备等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放入防护栅栏以内或以外。车站、货站、正线与支线交汇等处防护栅栏应保证开口位置距封闭处200m以上。 5 安全措施 5.1 安全保证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成立以第一责任人厂长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设置安全生产管理职能部门,配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赋予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现场监理人员的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权。 (2)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宣传教育,让每一参建人员树立牢固的安全生产意识;制订详细、可行的安全生产措施,查找漏洞,加强预测,落实方案,有效控制和减少各类安全生产事故。 (3)根据地质、气象及生产环境,制订严密的安全生产预案,落实监控防护方案及监督、检测人员,做到准备充分,反应及时,措施果断。 5.2 临近既有线安全措施 (1)施工中坚持统一指挥,严格执行技术标准、作业标准、工艺流程和卡控措施,坚持标准化作业,按计划掌控施工进度,确保施工质量和行车安全。 (2)临近既有线施工,必须设驻站联络员、现场防护员、远端防护员,防护员必须由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的本单位正式工,严禁使用劳务工担任安全防护工作。 (3)施工期间站联络员、现场防护员、远端防护员保持密切联系,保证列车逼近时施工人员及时待避,确保行车、人员安全。 (4)既有线上施工必须按规范要求设置施工安全防护,未设好施工防护不得进行施工作业。安全防护措施先验收后启用。 (5)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运营单位批准的施工范围及施工内容进行。 (6)对夜间进行施工,必须制定切实可靠地的安全防护措施,具备足够的照明设备,备齐夜间防护信号及标志,保护施工措施要安全到位。 (7)既有线施工作业人员作业时必须按规定穿黄色防护服,夜间施工穿有反光性能的防护服。 (8)严禁施工人员擅自挪移和破坏防护设施,严禁在既有线附近生火。 (9)严禁施工机具、材料以及临时设施禁入界限。 (10)作业未完工,人员撤离施工地点,不得撤除设置的临时防护。 (11)雨季施工,应采取可靠措施,保持既有线排水系统畅通,防止积水造成事故隐患。 (12)没有驻站员、防护员,不得作业。 (13)加强施工地点设备检查整修,随时掌握变化情况,遇有异常,及时通知施工负责人,果断采取措施确保安全。 (14)影响行车或影响行车设备稳定、使用的施工项目未经申报批准严禁施工,严禁擅自施工或擅自扩大施工内容和范围。 (15)远端防护员除与驻站员、现场防护员保持联络通畅,预报来车外,同时还要通过现场瞭望报告列车运行情况。 (16)电台等通信设备发生故障后严禁继续作业。 (17)大型机械设备未经报验严禁进场,特殊工种必须持有对应的有效证件方可上岗。 5.3 人员安全保障措施 (1)所有参建职工均进行岗前安全教育,要认真学习,做到人人熟知,并始终贯穿在施工全过程中。 (2)特殊岗位和技术工种,如安全员、工班长、机械操作员等,要进行岗前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执证上岗。 (3)严禁酒后上岗,严禁疲劳上岗。 (4)配齐配足劳动安全防护用品,正确施工安全防护用品,确保安全防护。 (5)施工现场设安全标志,危险作业区要悬挂警示标牌。 (6)在搬运过程中不可疲劳作业,预制件在高处搬运作业时低处不得站有作业人员,防止预制件滑落砸伤作业人员,在安装过程中需保证预制件的稳固,防止预制件侧倒或从高处滚落砸伤作业人员。 5.4 施工机械安全保障措施 (1)设置机械设备管理部门及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制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建立安全技术档案。 (2)操作人员应体检合格,无妨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并应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场内车辆驾驶员等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3)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机械工况,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4)操作人员应遵守机械有关保养规定,及时进行各级保养工作,保持机械的完好状态。 (5)施工机械不得带病运转,运转中严禁接触转动部位,发现不正常时应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使用。 (6)新的机械、经过大修或技术改造后的机械,应进行测试和试运转,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 (7)机械设备作业前,应确认施工现场电线、电缆、管道、坑道等明、暗设置物的地点及走向,并设置警示标志。 (8)机械设备在架空输电线路附近时,应按规定要求留出安全距离。 (9)在机械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液体、尘埃、震动、噪声等场所,必须配置安全处理保护设施,并将有害物控制在规定的限度内。 6 文明施工的保证措施 6.1 按国家及铁道部有关规定执行,做到依法施工,文明施工,杜绝违法施工、野蛮施工事件发生,达到铁道部安全文明工地标准。 6.2 做到现场布局合理,施工组织有序,材料堆码整齐,设备停放有序,标识标志醒目,环境整洁干净,实现施工现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现场布局合理,环境整洁,物流有序,标识醒目,达到“一通、二无、三整齐、四清洁、漏”。 (1)一通:交通平整畅通,交通标志明显。 (2)二无:无头(无木材头、无钢筋头、无焊接头、无钢材头),无底(无砂底、无碎石底、无砂浆底、无垃圾废土底)。 (3)三整齐:钢材、水泥、砂石料等材料按规格、型号、品种堆放整齐;构件、模板、方木、脚手架堆码整齐;机械设备、车辆摆置整齐。 (4)清洁:施工现场清洁,环境道路清洁,机具设备清洁,现场办公室,休息室、库房内外清洁。 (5)不漏:不漏油、不漏水、不漏风、不漏气、不漏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