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陕西省人才公需课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2:21:05
2016年陕西省人才公需课试题
一、选择题(请单击正确选项前的单选按钮,共40道小题,每题2分)1.我国《专利法》第42条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 A、20年 B、40年 C、30年 D、10年我的答案:A 2.潜能描述错误的是()。 A、就是潜在的能量 B、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 C、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D、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会发生变化我的答案:D 3.培养创新
导读一、选择题(请单击正确选项前的单选按钮,共40道小题,每题2分)1.我国《专利法》第42条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 A、20年 B、40年 C、30年 D、10年我的答案:A 2.潜能描述错误的是()。 A、就是潜在的能量 B、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 C、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D、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会发生变化我的答案:D 3.培养创新
| | 一、选择题 (请单击正确选项前的单选按钮,共40道小题,每题2分) |
| | 1.我国《专利法》第42条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 )。 |
| A、20年 | B、40年 |
| C、30年 | D、10年 |
| | 我的答案: A |
| | 2.潜能描述错误的是( )。 |
| A、就是潜在的能量 | B、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 |
| C、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 D、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会发生变化 |
| | 我的答案: D |
| | 3.培养创新习惯不对的是( )。 |
| A、首创精神 | B、进取精神 |
| C、刚愎自用精神 | D、献身精神 |
| | 我的答案: C |
| | 4.根据领域不同,创新的类型有( )。 |
| A、国防创新 | B、服务创新 |
| C、技术创新 | D、组织创新 |
| | 我的答案: A |
| | 5.国内外各行业越来越重视员工潜力的激活,其中什么是最显著的方式( )。 |
| A、压力管理 | B、培训 |
| C、事业激励 | D、快速提拔 |
| | 我的答案: B |
| | 6.创造型专业人才成果转化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
| A、成果转化为产业技术手段,拓展了人类的劳动能力 | B、成果转化为产业技术知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
| C、成果转化为产业技术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 D、成果转化为产业技术能力,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
| | 我的答案: D |
| | 7.增强专业技术人员的政治意识,不正确的是( )。 |
| A、可以没有较高的政治鉴别力 | B、具有较高的政治鉴别力 |
| C、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 D、站稳正确的政治立场 |
| | 我的答案: A |
| | 8.潜意识3个里程碑不对的是( )。 |
| A、弗洛伊德“潜意识” | B、荣格“集体潜意识” |
| C、弗洛姆“社会潜意识” | D、林肯“集体潜意识” |
| | 我的答案: D |
| | 9.人才是专业技术组织制胜的关键可以通过以下全方位对策激活员工的潜力,不对的是( )。 |
| A、培训与学习 | B、事业激励 |
| C、辱骂,讽刺 | D、压力管理 |
| | 我的答案: C |
| | 10.创新环境建设的机制建设,营造社会机制,创造保护机制,不包括( )。 |
| A、及时宽容纠错 | B、避免恶意中伤 |
| C、保护知识产权 | D、放纵 |
| | 我的答案: A |
| | 11.创新环境建设的机制建设,营造社会机制创造发展机制,不包括( )。 |
| A、在职学习 | B、脱产进修 |
| C、社会调研 | D、出国考察、旅游 |
| | 我的答案: A |
| | 12.专业技术人员潜力的构成要素不包括( )。 |
| A、生理素质 | B、遗传 |
| C、思维潜在素质 | D、心理素质 |
| | 我的答案: B |
| | 13.专业技术人员潜力在具体工作中的运用,不包不括( )。 |
| A、快速升职 | B、工作分析 |
| C、组织定位 | D、实施开放式沟通 |
| | 我的答案: A |
| | 14.创造力主要特征( )。 |
| A、敏感性 | B、流畅性 |
| C、发散思维 | D、洞察性 |
| | 我的答案: B |
| | 15.制度化管理是由德国管理学家谁提出的( )。 |
| A、黑格尔 | B、马科斯.韦伯 |
| C、尼采 | D、希尔伯特 |
| | 我的答案: B |
| | 16.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权利的期限为( )。 |
| A、10年 | B、40年 |
| C、30年 | D、5年 |
| | 我的答案: A |
| | 17.智力结构三维模式源于( )。 |
| A、吉尔福特 | B、林肯 |
| C、福特 | D、爱因斯坦 |
| | 我的答案: A |
| | 18.人的潜力是( )。 |
| A、有限 | B、无限 |
| C、有限和无限的结合 | D、以上都不对 |
| | 我的答案: C |
| | 19.创造空间的特点不对的是( )。 |
| A、广延性 | B、暂时性 |
| C、可造性 | D、条件性 |
| | 我的答案: B |
| | 20.期权的作用不在于( )。 |
| A、增强团队凝聚力 | B、鼓舞整体士气 |
| C、不会让员工有一种主人翁意识 | D、也能让员工分享公司的成功和荣誉 |
| | 我的答案: C |
| | 21.创造力培养方法不对的是( )。 |
| A、始终处于紧张状态 | B、感恩 |
| C、激发想象力 | D、专注于此刻 |
| | 我的答案: A |
| | 22.思维的要素不包括( )。 |
| A、思维的形式 | B、思维的过程 |
| C、思维的结果 | D、思维的主体 |
| | 我的答案: A |
| | 23.潜力描述不对的是( )。 |
| A、是潜在的能量 | B、每个人的潜力是不能开发的 |
| C、每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 | D、是“表意识”以内的潜力 |
| | 我的答案: B |
| | 24.强化创造意识,不包括( )。 |
| A、宗旨意识 | B、政治意识 |
| C、责任意识 | D、自我意识 |
| | 我的答案: D |
| | 25.创新的原则( )。 |
| A、遵守科学原理原则 | B、自我评价原则 |
| C、相对较优原则 | D、机理简单原则 |
| | 我的答案: B |
| | 26.创造型专业技术人才成果转化的重要角色( )。 |
| A、 | B、个人 |
| C、学校 | D、领导 |
| | 我的答案: A |
| | 27.潜能开发的重要意义不包括( )。 |
| A、大脑关系到我们的学习,只有拥有一个健康的大脑,我们才能进行学习 | B、关系到我们能否升官发财 |
| C、大脑关系到我们的人际交往 | D、大脑与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工作的关系 |
| | 我的答案: D |
| | 28.不是催眠激发潜力的意义及作用( )。 |
| A、减压放松,消除身心疲劳感 | B、改善睡眠,提高休息质量 |
| C、心理调整,体验自信与充实 | D、产生幻想 |
| | 我的答案: C |
| | 29.关于创造性思维特征不对的是( )。 |
| A、独特性 | B、灵活性 |
| C、不具批判性 | D、潜在性 |
| | 我的答案: C |
| | 30.研究成果转化模式不对的是( )。 |
| A、科研成果经市场交易通过业主转化 | B、科研成果研究开发主体自主转化 |
| C、科研成果由研究开发主体和业主合作转化 | D、科研成果不能经市场交易通过业主转化 |
| | 我的答案: D |
| | 31.革弊创新出自( )。 |
| A、《魏书》 | B、《周书》 |
| C、《史记》 | D、《后汉书》 |
| | 我的答案: A |
| | 32.我国《专利法》哪一年年颁布( )。 |
| A、1974 | B、1984 |
| C、1994 | D、2000 |
| | 我的答案: B |
| | 33.创造型专业技术人才的特点不对的是( )。 |
| A、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 B、有很强的自我学习与探索的能力 |
| C、在多个领域或多个方面拥有广博而扎实的知识,有较高的专业水平 | D、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处 |
| | 我的答案: C |
| | 34.创造型专业技术人才成果转化的含义包括( )。 |
| A、广义 | B、狭义和广义 |
| C、狭义 | D、都不对 |
| | 我的答案: B |
| | 35.法兰克福学派代表:弗洛姆和马尔库塞,文化上的变革观点不对的是( )。 |
| A、人的自我呼唤 | B、发展教育 |
| C、扩大集体艺术和仪式 | D、封闭式教育 |
| | 我的答案: D |
| | 36.专利的特征不包括( )。 |
| A、独占性 | B、时间性 |
| C、地域性 | D、共享性 |
| | 我的答案: D |
| | 37.侧向思维的表现形式( )。 |
| A、侧向移入 | B、侧向移出 |
| C、侧向转换 | D、侧向移植 |
| | 我的答案: D |
| | 38.创造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结晶( )。 |
| A、智力因素 | B、非智力因素的结晶 |
| C、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结晶 | D、都不对 |
| | 我的答案: C |
| | 39.逆向思维的特点( )。 |
| A、新颖性 | B、普遍性和新颖性 |
| C、普遍性 | D、对不对 |
| | 我的答案: B |
| | 40.创新环境建设的机制建设,营造社会机制,创造激励机制,包括( )。 |
| A、奖励、人事制度改革 | B、人事制度改革 |
| C、给予职位 | D、大力发放奖金 |
| | 我的答案: D |
| | 二、多选题 (请单击正确选项前的多选按钮,每题0分) |
| | 三、判读题 (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共20道小题,每题1分) |
| | 1.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员工的主体意识,就是充分肯定专业技术人员在专业技术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 对 错 |
| | 我的答案: A |
| | 2.潜力是潜在的能量,是“表意识”以内的潜力,每个人的潜力是有限的 | 对 错 |
| | 我的答案: B |
| | 3.激励机制可以充分发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的潜力 | 对 错 |
| | 我的答案: A |
| | 4.PK,乃目前最流行的词汇之一,该词缘于网络游戏中的“Pla正确erKilli错误g” | 对 错 |
| | 我的答案: A |
| | 5.创新的验证期是评价阶段,是完善和充分论证阶段,是把明朗获得的结果加以整理、完善和论证,并且进一步得到论证 | 对 错 |
| | 我的答案: A |
| | 6.由于情境上的,人只发挥了其1/10的潜能 | 对 错 |
| | 我的答案: A |
| | 7.潜力咨询属于深层次心理咨询范畴,心理咨询属于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范畴 | 对 错 |
| | 我的答案: A |
| | 8.专业技术人员依照法律或合同、协议享有特定权益和承担相应的义务 | 对 错 |
| | 我的答案: A |
| | 9.人在绝境或遇险的时候,往往会发挥出不寻常的能力 | 对 错 |
| | 我的答案: B |
| | 10.沟通可以增进谅解,消除误会,让专业技术人员心无旁骛地工作,发挥人际关系潜力 | 对 错 |
| | 我的答案: B |
| | 11.有0.5%的人是接近天才或天才 | 对 错 |
| | 我的答案: A |
| | 12.拓展训练更多的是对团队合作精神的体现,对个人心理的挑战,让人直面真实的自我,体会团队的力量 | 对 错 |
| | 我的答案: A |
| | 13.屏住气息,容易造就α波 | 对 错 |
| 我的答案: A |
| 14.专业技术人员潜力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性 | 对 错 |
| 我的答案: B |
| 15.根据效果不同:创新可分为有价值的创新、无价值的创新、负效应创新 | 对 错 |
| 我的答案: A |
| 16.克服惰性是开发潜力的第一步 | 对 错 |
| 我的答案: A |
| 17.对发明创造设想进行科学原理相容性检查 | 对 错 |
| 我的答案: A |
| 18.创造就是把以前没有的事物产生或者造出来,是一种明显的人类自主行为 | 对 错 |
| 我的答案: A |
| 19.黑格尔:“市民社会”对个人潜力和能力发挥提供根据和约束而劳动是实现个人发展的手段 | 对 错 |
| 我的答案: A |
| 20.人才常常优点越突出,缺点也就越明显 | 对 错 |
2016年陕西省人才公需课试题
一、选择题(请单击正确选项前的单选按钮,共40道小题,每题2分)1.我国《专利法》第42条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 A、20年 B、40年 C、30年 D、10年我的答案:A 2.潜能描述错误的是()。 A、就是潜在的能量 B、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 C、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D、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会发生变化我的答案:D 3.培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