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果名称
申 报人
(集 体)
申报等级
学院(部)
申报时间 年 月
说 明
1.第1~5页由申报人(集体申报的,由主要完成者和主要合作者)填写,内容应实事求是,学院(部)、处负责审核。
2.个人、集体项目负责人填写第1页表,集体项目合作者填第2~3页表格,一、二等奖集体项目成员最多5人,三等奖集体项目最多3人。
3.从事教学(教学管理)工作起始年度:教师填高等教育第一次授课的那一年;教学管理人员、实验技术人员填写从事教学管理、实验技术工作第一年的年度。
4.两年中完成教学(教学管理)工作情况:“两年”,以年度计算。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填写完成的教学任务量,按课表学时填(合班课在班号后注明“合班”),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按周数填写;编写教材、实习指导书按字数填写;实验室建设按建设项目填写,并完成情况。
教学管理人员填写实际完成的工作情况,起草文件、规章、制度的,写明文件、规章、制度的名称。上述内容一律填写在“授课名称”栏内。
5.成果介绍
除应说明成果的基本内容、实践效果、水平、推广价值等主要内容外,应同时附体现成果本身的材料,如论文、著述、教改总结等。论文、著述已发表、出版者,在成果介绍中应注明刊物名称及刊载期号,或著述名称、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和书号。
6.填写时用毛笔或钢笔,可以打字代填,但不得剪贴代填。
7.如表格不够,可另附纸。
| 姓 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
| 参加工作时间 | 高校教龄 | 最后学历 | |||
| 现任专业技术职务及任职时间 | 党政职务 | ||||
| 现从事工作及专长 | 社会兼职 | ||||
| 参加何种学术团体、任何职务 | |||||
| 何时何地受何 奖励 | |||||
| 两年中完成教学(教学管理)工作情况 | |||
| 何年何月至何年何月 | 讲授课程名称及其他教学工作 | 课表学时数 | 备注 |
| 姓名 | 性别 | 专业技术职务 | |||||||
| 从事教学(管理)工作起始年度 | 最后学历 | ||||||||
| 在成果中所承担工作: | |||||||||
| 完成教学(实验、管理)工作情况 | 年、月 | 授课名称 | 课表学时数 | 班号 | |||||
| 姓名 | 性别 | 专业技术职务 | |||||||
| 从事教学(管理)工作起始年度 | 最后学历 | ||||||||
| 在成果中所承担工作: | |||||||||
| 完成教学(实验、管理)工作情况 | 年、月 | 授课名称 | 课表学时数 | 班号 | |||||
主要合作者情况(集体完成成果填写)
| 姓名 | 性别 | 专业技术职务 | |||||||
| 从事教学(管理)工作起始年度 | 最后学历 | ||||||||
| 在成果中所承担工作: | |||||||||
| 完成教学(实验、管理)工作情况 | 年、月 | 授课名称 | 课表学时数 | 班号 | |||||
| 姓名 | 性别 | 专业技术职务 | |||||||
| 从事教学(管理)工作起始年度 | 最后学历 | ||||||||
| 在成果中所承担工作: | |||||||||
| 完成教学(实验、管理)工作情况 | 年、月 | 授课名称 | 课表学时数 | 班号 | |||||
| 成果介绍(基本内容、实践效果、理论水平、推广价值): |
填写人:
(签字)
| 年 月 日 |
学院(部)或处教学成果评奖委员会意见:
学院(部)院长(主任) 学院(部)或处 评奖委员会主任
或(签字) (公章) (签字)
| 年 月 日 | ||||||
| 评委人数 | 表 决 结 果 | 同意人数 | 申报奖级 | |||
| 不同意人数 | ||||||
| 参加人数 | ||||||
| 弃权人数 | ||||||
学校教学成果评奖委员会意见:
评奖委员会主任
(签字)
| 年 月 日 | ||||||
| 评委人数 | 表决 结果 | 同意人数 | 评定奖级 | |||
| 不同意人数 | ||||||
| 参加人数 | ||||||
| 弃权人数 | ||||||
学校领导审核意见:
校 长:
(签字) 年 月 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