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试题参及评分标准
*凡主观性试题,大意正确,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即可。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25分)
1.B 2.A
3.第②句,“隐藏”改为“收藏”。 第③句,“原来才发现”改为“才发现原来”。
4.答案不唯一。内容与被仿句相关,结构与被仿句相同(1分);语言顺畅(1分)。所写语句内容不符合语境或是病句,此题不得分。示例一:故乡的歌是一句亲切的呼唤,总在游子的心头上萦绕。示例二:故乡的歌是一盏明亮的灯,总在想家的夜晚亮起。
5.A 6.《范爱农》《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生活简朴、治学严谨、待人诚恳、没有民族偏见等。范爱农:固执倔强、嫉恶如仇等。(答出一点即可)
7.(1)①杜甫 示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②李白 示例: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D
8.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1)匹马戍梁州 (2)千古兴亡多少事(3)气蒸云梦泽 (4)佳木秀而繁阴 (5)九万里风鹏正举 (6)英雄末路当磨折 (7)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二、阅读(满分45分)
9.(1)偏爱。(2)偶尔。(3)擅长,善于。(4)曾经。
10.(1)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指责我,让我听到的,得下等奖赏。(2)据说皇上想要去南山游玩,外面都已经整装待发,最终又不去了,为什么呢?
11.齐王位高权重,身边人偏爱或害怕他,全国人都有求于他,所以不敢说真话。
12.邹忌是委婉劝谏(讽谏),魏征是直言进谏。
13.席慕蓉 14.B 15.D
16.没有芝麻的烧饼 (或骨肉亲情)
17.倒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引出下文对童年守护妹妹的回忆。
18.“傻了眼”,体现了“我们”当时的一种惊恐的心情。(或:体现了“我们”当时一种深深的愧疚。)
19.选饼,藏饼。这些除了说明贫寒条件下吃饼是兄弟姐妹最为“奢侈”的享受,也表现了大家为妹妹而“戒饼”的骨肉亲情。
20.示例一:生动描绘了凛冽的北风中(1分),孩子正忍受着饥饿,抠吃芝麻的专注情景(1分),表现了贫寒中的骨肉亲情,让人心酸,让人感动。(1分)
示例二:用恶劣的天气状况烘托苦难年代中一个孩子对眼前“美食”的渴望,间接表现了兄弟姐妹间的骨肉亲情。
21.枚速马迟总相宜。
22.枚皋写文章迅速,司马相如写文章较慢,但是两人各有所长。
23.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有力、突出、有权威性地证明了“枚速马迟总相宜”这一论点。
24.写文章快慢不是主要的,关键是文章的品质 “枚速马迟”皆有所长
三、作文(满分30分)
评分标准:
| 等 级 | 内 容 | 语 言 | 结 构 |
| 一类文 30—27分 | 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表达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内容充实,中心明确,切合题意,思想感情真实、健康 | 行文流畅,语言准确生动 | 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层次清晰,分段恰当 |
| 二类文 26—23分 | 表达方式恰当,感情真挚,内容较充实,中心较明确,较切合题意 | 语言通顺(病句不超过3个),有个别错别字,语言基本准确 | 详略较得当,条理较清晰,结构较完整,分段较恰当 |
| 三类文 22—19分 | 基本切题,思想尚健康,有一定中心,内容较简单,欠具体 | 语言基本通顺(病句不超过6个),有少量错别字 |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不清, 分段不恰当 |
| 四类文 18—15分 | 不切题,思想不够健康,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 | 语句不通顺,病句多,(病句超过7个) 错别字较多 | 结构层次混乱,不成篇 |
| 五类文 15分以下 | 不切题,思想不够健康, 没有中心,内容太空泛,字数不足 | 语言不通顺,错别字太多 | 结构不完整,层次混乱 |
1.凡书写规范、卷面整洁者可奖励2分。
2.没有文题扣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