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芬兰赋予家庭相当大的教育责任。首先,芬兰的孩子6岁才入学,在这之前,虽然父母可以把孩子送到照护中心或学前班,但不可讳言地,家庭要负起主要的教育责 任。例如,培养小孩的阅读能力、学习兴趣。芬兰的图书馆与博物馆都有为学龄前儿童设计的活动,一向安静的博物馆中也有许多父母推着娃娃车、带孩子去参观, 还在襁褓中或正在学步的小孩,就已能探索世界的奥妙。另外,芬兰教育部的报告指出,芬兰父母从小就有在家阅读、念报给孩子听的习惯,让孩子在家中种下喜欢阅读的种子。有四成的学生指出,阅读是他们最喜欢的休 闲活动。这大大促进了芬兰人的阅读能力。在OECD的报告中,芬兰学生的阅读能力有近二成在最好的第五级,不到2%在最差的第一级以下。此外,芬兰每天的上课时数短,即使是中学生,下午两点多就下课。寒暑假中,没有所谓的“作业”,学校也不开“辅导课”。因此,父母得负起责任为孩子们安排活动与去处。芬兰父母的教育观念,也相当值得学习----虽然他们从小就教孩子们读书,但却不把学业当成唯一。在寒暑假里,他们不送小孩去补习英文、数学,而是为孩子安排各种学习生活技能、户外旅游、或是游泳、滑雪、运动的夏令营等活动。
芬兰在国家有义务使国民受到十二年的基本教育方面,花的经费除了提供校舍,教师工资,教学材料和 管理费用,书本练习本和文具,午餐外,还给一部分学生提供交通费,给我印象深刻。芬兰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上学的路程超过了五公里,学校管理中心,就要 提供给学生公共汽车票,尽管绝大多数家庭都有私车。很多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上学的路程超过了三公里,也会得到公共汽车票。如果家与学校之间没有公共汽车 路线连接,或者是行走不方便的残疾人,那么学生将乘出租汽车上学和放学,车钱由出。要知道,芬兰的出租车,可都是中高档的小轿车。我有一中国留学生的 朋友,她的小孩就是天天大奔接送上下学。
我理解芬兰义务教育中义务,是同时针对公民和双方的,即每一个芬兰公民,有义务(被强制性地) 去接受和完成十二年的基础教育(所以在这些国家里,那些需要从小花很多时间,去训练的职业如杂技,竞技体操等等都不可能得到发展,因为等孩子们完成了义务 教育,已经十六岁了)。而国家有义务承担所需经费。据我所知,北欧几国在义务教育期间,所承担的费用是跟芬兰基本相同的。
要达到 芬兰在义务教育期间的投入,我想我们还有很长得距离。不仅如此,就是国内的城乡,差别都是十分巨大。据我1976年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下乡时,当代课教 师的印象,我们一个大队有七个生产队,当时的入学率我不清楚,大队小学有大约不到三百个学生,七名老师。七名老师中只有一名民办教师,即国家发给他一个正 式教师一半的工资,另一半工资由各生产队给予记工分,年底能分到粮食等队里的农产品。再加上买必要的教学用具,称作办公费,每月不到十元。国家对这些入了 学的两百多位农村孩子,一月只支付约三十元到三十五元人民币。其余所有费用,包括校舍,雇用老师,都是农民自己支付。而对城里的两百多小学生,国家起码要 支付超过十倍的钱。值得高兴的是,从我国教育部网站上,我可以看到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在不断增加,对西部不发达地区的义务教育也很关切,覆盖不发达地区的电 视教学也在实施当中,但愿我们生产大队的小学生们从中已经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