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清市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小学语文五年级期中练习卷
(完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成绩_______
积累与应用 3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g ēn g y ún y óu zh ōn g du àn li àn y īn g t áo d ù j ì
二、选择题。(每题各2分,共14分)
1.下列词语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供.给(g òn g ) 衣裳.(ch án g ) 恐吓.(xi à)
B. 踉.跄(li àn g ) 宝.钗(c āi ) 迸.裂(b èn g )
C. 镌.刻(ju ān ) 旖.旎( y ī) 银钲.(zh èn g )
D. 篝.火(g ōu ) 踌躇.(ch ú) 遂.称( su ì )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A.荣幸 挺脱 手急眼快 烟波皓渺
B.参谋 崭新 斩钉截铁 损人利己
C.慈祥 忌讳 颇附盛名 某财害命
D.瞎闹 徘徊 巍峨雄奇 漂泊天崖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主人家,怎的不来筛.酒? (倒酒) B.见这庙门上贴着一张印信榜文..。(告示) C.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
。(安身之处) D.探春笑道:“横竖..
是给你放晦气罢了!”(纵横交错) 4.下面对诗句“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两句诗从视觉上描绘了乡村傍晚的美景。 B.诗中两个“满”字,写出了水草丰美的景象。
C.“山衔落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日落的景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
D.这两句诗描写了优美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5.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春晚小品《阳台》,感动了亿万观众。
B.电影《你好,李焕英》,使我深切地感受到人间的善良和真爱。
C.虽然我们身处疫情低风险区域,也要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戴好口罩。
D.只要人人遵守垃圾分类有关规定,我们的生活环境就能得到改善。 6.下列关于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研究报告的标题要体现研究的主要内容。
B.《关于颜真卿的楷书对后世书法产生的影响》这个选题主要研究书法起源。
C.研究报告有多种形式,但是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等内容不能缺少。
D.学写研究报告的正确步骤:先确定选题,再分组、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撰写报告。 7.下面对课文中人物性格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景阳冈》一课中“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这句话可以看出武松是个很爱面子的人。
B.《草船借箭》一课中“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这句话表现诸葛亮懂人心、识天文,胸有成竹。
C.《红楼春趣》一课中“众人都笑他,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巴烂!’”这句话表现宝玉的率直纯真的性格特点。
D.《猴王出世》一课中“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这句话表现石猴性格顽劣。
三、填空题。(11分)
8.诗可传情亦可言志。古人也常借月抒怀,如“露从今夜白, ”。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月出惊山鸟, 。”则展示了一幅幽静空灵的月夜美景图。王昌龄的诗句“黄沙百战穿金甲, 。”表达了古代将士的豪情壮志;杜甫的诗句“却看妻子愁何在, 。 ”表达了诗人听闻收复蓟北后的喜悦心情;
9.通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批优秀的党员,如 的刘伯承, 方志敏; 的,在朝鲜战场上,惊闻噩耗,悲痛万分;面对艰难抉择,他做出了 的决定,“ ,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就是一代伟人的家国情怀。2021年7月1日,在建党100周年来临之际,我想用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名言“ ,岂因祸福避趋之。”对老一辈无产阶级家表达崇高的敬意。
二、阅读与欣赏 40分
福清市 小学 六年级 班 姓名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 ……………………密……………………………………封…………………………………线……………………………………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2+2+3=7分)
国民阅读调查
【材料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民开始重视阅读。有专家对我国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进行研究发现:66.0%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15.6%的国民倾向于“手机阅读”,超过更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的国民比例为15.0%。
从阅读者的年龄分布看,0—17周岁未成年是纸质图书阅读的绝对主力,这一群体的图书阅读率为76.1%,人均图书阅读量为6.97本,较2012年提高了1.48本,其中,14--17周岁未成年人课外图书的阅读量最大,为8.97本。另外,通过对亲子早期阅读行为的分析发现,2013年我国0--8周岁有阅读行为的儿童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到86.5%,在这些家庭中,家长平均每天花费23.87分钟陪孩子读书。 选自《中华读书报》
【材料二】 某校六年级学生名著阅读方式调查统计表
11.材料二中,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和外国文学名著,该校六年级学生更倾向于哪一种阅读方式?( )2分
A.阅读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看影视的方式多于读原著,阅读外国名著则相反。
B.用看影视的方式阅读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和外国文学名著的人数多于读原著的人。
C.用看影视的方式阅读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和外国文学名著的人数少于读原著的人。
D.阅读外国文学名著,看影视的方式多于读原著,阅读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则相反。
12.结合两则材料,请你对六年级学生阅读名著提两条建议。3分
①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衣料的选择也在发生变化:从最初的棉麻,到后来的人造纤维尼龙、的确良。其实,各种纤维制成的衣料都有局限,比如棉质服装虽然舒服,但总觉得不上档次,不容易吸引眼球;丝绸虽然轻薄柔软,但容易起皱;麻类虽然凉爽,但穿在身上总有刺痒感;化纤虽然平整,却难与皮肤亲和。而眼下又兴起了“绿色服装”“生态服装”,人们又重新选择了天然纤维,一些服装生产商也开始利用天然作物开发新型的生物布料。
②大豆一直是博得大众喜爱的食品。现如今,大豆也不再仅仅用来磨豆腐、榨豆浆,一种用大豆蛋白纤维制成的新型服装面料正在进入我们的生活。生产这种大豆蛋白纤维所用原料是榨油后的豆渣,因此称之为“绿色纤维”是再贴切不过的了。经生化技术的一番“点化”,大豆就从“吃的”摇身变成“穿的”了。
③大豆蛋白纤维制成的服装像棉花般柔软,看起来具有丝织品的天然光泽和悬垂感,还能抗菌、防静电。它除了具备以上各种纤维的优点外,还有很多独特之处。由于大豆蛋白纤维外层基本上是蛋白质,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保健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对现在穿着时尚的人们来说,大豆蛋白纤维的出现给了他们更多选择的余地。
④大豆蛋白纤维备受宠爱,玉米纤维也不甘示弱。在意大利的一些球队,俱乐部为球员们特别配备了含有玉米纤维的球服,这种运动衣具有比一般的棉质服装高好几倍的吸汗性,可以让球员在大汗淋漓时觉得更舒适,为球衣增添了人性化的色彩。此外,玉米纤维还可以制成更柔软、更像真皮的人造皮革,而且玉米纤维通过加工改造,还可以组成各种各样的复合纤维。目前,已有科学家考虑用玉米纤维制作宇航服。
⑤由此可见,利用天然作物开发新型生物面料,经济环保、前景广阔,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它取自大地,又回归大地。(选文有改动)
13.文中画“ —— ”的句子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多选题)3分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举例子
D.作比较
14.利用天然作物开发新型生物面料有哪些好处?( )(多选题)3分
A.经济环保
B.容易种植
C.前景广阔
D.具有独特优势 15.下列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棉质服装虽然舒服,档次高
B. 麻类凉爽,但穿在身上有刺痒感
C. 丝绸虽然平整,却难与皮肤亲和
D. 化纤虽然轻薄柔软,但容易起皱
16.短文在结构上的特点是( ) 2分
A.先总述后分述
B.先总述后分述再总结C.先分述后总述
D.按不同方面叙述
17.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大豆蛋白纤维制成的服装能抗菌、防静电。
B.玉米纤维制成的球衣吸汗性强,穿着舒适。
C.玉米纤维加工制作成的宇航服被广泛使用。
D.大豆蛋白纤维所用原料是未榨油的豆渣。
18.你觉得短文用“美食身上穿”做题目,好处是什么?(4分)
(三)丰碑( 2+2+2+3+4+4=17分)
红伍(wǔ)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tuó)。狂风呼啸(xiào),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开辟一条通道。等待着他们的是恶(liè)劣的环境和残酷(kù)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xí)击。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
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
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
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一个冻僵(jiāng)的老战士,倚(yǐ)靠光秃(tū)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sù)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祥: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bào)子,样子十分可怕。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
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敬了一个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在雪很快地覆(fù)盖了军需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yíng)的丰碑。
将军什么话也没有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19.“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这句话说明什么()2分
A.物质短缺,军需没有厚衣服穿;
B.军需把棉衣让给了其他战士穿;
C.天气寒冷,行军艰难;
D.天气太冷,穿再厚的棉衣也没用;
20.第9自然段“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bào)子,样子十分可怕。”是因为()2分
A.天气寒冷,没有人给军长送棉衣;
B.天气寒冷,没有人给战士们送棉衣;
C.没有人回答军长的话;
D.一位老战士穿着单薄的衣服冻僵了。
21.从“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这句话可以看出此时将军的心情是()2分
A.感动;
B.激动;
C.悲痛;
D.惊讶
22.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3分
2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从哪几方面描写军需?体现军需怎样精神?4分
24.“丰碑”本来指什么,在课文中指什么?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4分
三、习作与交流 30分
题目:生活中,一定有不少人曾给你帮助、关心、照顾……选择其中对你影响最大的一个人来写,请以“忘不了你的”为题,选择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写具体。
要求:1.内容具体,并写出真情实感。2.语句通顺,书写工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