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村(居)委会,镇直各部门:
按照《XX县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以及全省、全市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会议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市、县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改善重点区域社会治安状况作为大力推进基层基础工作建设的重要工作,作为改善民生、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内容,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为促进全镇经济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条块联动”原则。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排查整治工作以属地为主,部门配合,实行条块联动。明确划分条块责任,凡属村(居)委会解决的问题,由村(居)委会解决;凡属部门解决的问题,由部门解决。
(二)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从本地实际出发,针对性开展排查整治工作,哪里治安混乱就重点整治哪里,哪些治安问题突出就重点治理哪些治安问题,什么矛盾纠纷突出就重点化解什么矛盾纠纷。
(三)坚持“标本兼治”原则。着眼建设,因势利导,疏堵结合,以平安和谐创建为载体,进一步创新管理手段,夯实管理基础,提升服务水平,努力从源头上消除产生治安乱点和突出治安问题的土壤和条件。
(四)坚持“注重实效”原则。通过排查整治,及时发现和化解突出矛盾纠纷,找准和整治治安乱点和突出治安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解决在最基层,解决在单位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
(五)坚持“责任查究”原则。对排查工作不深入不细致、整治措施不到位,导致引发重大件、重大恶性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村(居)委会、部门,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的有关规定,严肃查究村(居)委会、部门领导责任。
三、工作重点
(一)重点地区:城乡结合部,案件高发区,黑恶势力称霸的地方,农村宗族势力作祟的地方,城镇治安混乱商业区,治安复杂的社区、村庄,城乡校园及其周边地区,工业园区,公路、铁路沿线、矿山、企业周边等治安不好的地区。
(二)重点行业:容易发生公共安全事故的交通运输和食品药品等行业,以及废品收购、二手手机、车辆等行业。
(三)重点场所:贵重物品经营场所,娱乐休闲场所,网吧,集贸市场,车站,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以及大中小旅馆,出租房屋等。
(四)重点领域:容易滋生黑恶势力的批发市场、物流运输、建筑工程、矿产、非矿产开发等。
(五)重点人群:容易造成现实危害的刑释解教人员、监外执行人员、吸毒人员、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携带艾滋病毒的违法犯罪人员等。
四、主要措施
(一)全面深入排查。各村(居)委会、各部门要统一领导,由综治办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共同参与,经常性开展辖区内的社会治安大排查,了解和掌握所辖范围内突出的治安乱点和治安问题,查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广泛收集和听取各方面意见和群众反映,组织发动群众检举揭发违法犯罪行为和突出治安乱点、治安问题。
(二)狠抓集中整治。实行社会治安重点区域台帐管理,根据问题的性质和管辖权限分类建立台帐,落实人员管理,明确整改时限。坚持排查整治两手抓,始终坚持严打整治方针不动摇,严厉打击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严厉打击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严重暴力犯罪和“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严厉打击地方黑恶势力和团伙犯罪,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和黄赌毒等犯罪活动。对治安问题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地方,各村(居)委会将实行挂牌整治。
(三)严密治安防控。加快推进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平台建设,将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动态防控和静态防控相结合。提高治安防控水平和打击犯罪能力。
(四)注重源头管理。把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地区的集中整治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快改造建设。把重点工作放在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和公共服务上,通过建立城乡社会管理和综合服务平台,加强医疗、卫生、计生、社保、教育、法律服务、社会救助等各项公共服务,努力建设新型社区。要注意在建设、改造时,畅通与群众的沟通渠道,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积极回应群众诉求。
(五)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定期例会制度,及时通报工作进展,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和重大情况;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切实做到对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早预防、早控制、早解决;建立台帐管理机制,对社会治安地区中的各类重点人员、安全隐患、矛盾纠纷等进行分级分类,逐一进行登记造册;建立进度报告机制,并做好相关的经费保障。
(六)要把治乱、治瘫、治软结合起来,切实加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对软弱涣散、不能发挥应有作用的基层党政组织和领导班子,查明原因,及时予以调整、加强,特别要选好配强带头人。切实加强村(居)委会“三室一庭”和国家人民防线建设,充实人力、物力、财力,确保有人干事,有钱办事,统筹协调平安创建工作。
五、组织领导
(一)统一思想认识。各村(居)委会党总支、村(居)委会和镇直各部门要从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
(二)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罗雄镇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1)十都镇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办公室设在镇综治中心,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人员,负责日常工作。
各村(居)委会、各部门要在、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充分发挥齐抓共管的优势,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认真制定本辖区的排查整治方案。各级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构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强化督导检查。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将适时对各村(居)委会的排查整治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列入年终责任制考核目标内容。
二0一一年四月六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