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NET中国.ZOL 【原创】 作者:中关村在线 ZDC(ZOL调研中心) 2006年02月08日 06:22
一、市场概述
2005年,中国手机市场继续延续2004年激烈的竞争状况,但所不同的是国外厂商在经过2004年的积淀后,在中国市场上反击,造成国产手机厂商关注比例处于不断下跌的状态中。3G成为国产厂商的救命稻草,但3G牌照的迟迟未定给2005年度的手机市场带来一丝悬念,并成为2006年国产手机厂商值得期待的大事。
而从整体市场来看,产能的过剩使得价格战越打越激烈,为控制手机产能,国家信息产业部实施了手机牌照发放的,四批拍照的发放使得手机市场厂商的数量又增加10家左右。
随着手机的普及,2005年度整体手机市场呈现出以下特征:
其一,手机创新功能不断。手机产品从注重外在设计转向产品功能的创新,从年初的百万像素手机到智能手机、音乐手机、电视手机等众多功能的兴起,产品应用以及娱乐功能发挥极至,并为整体市场不断添彩。
其二,主流价位区间同去年一样,仍保持在1000-2000元之间。但与去年不同的是,由于产品功能的增加,使得中高端价位产品的关注度出现上扬。
其三,手机产品向低一级区域市场渗透,以诺基亚、摩托罗拉为首在2005年度市场上刮起低价手机的风潮。
此外,手机市场关注比例向大厂商集中的势头在2005年度得到体现。
·手机市场结构分析
二、市场结构分析
(一) 品牌格局
图1 2005年度中国市场最受关注的十五大大手机品牌
据ZDC统计结果显示,诺基亚以27.1%的关注比例为2005年度划上完满的句号。其在2005年度一直处于排行榜榜首的位置,且关注比例优势明显。诺基亚在中国市场上获得较大的成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其一,产品丰富、产品线广。其市场推广战略与产品技术达到平衡,这为市场新品的推广做好准备;从其产品来看,诺基亚百万像素手机、智能手机、游戏手机以及音乐手机等机型紧随市场发展趋势,并在一定程度上还对市场起到引导的作用。较为丰富的产品线以及差异化的产品战略,为诺基亚在价格策略奠定基础。
其二,渠道渗透力较强。尤其是在一二级市场竞争激烈的状况下,开展低端产品战略,这为拓宽城镇级市场、加强品牌在低一级市场中的渗透做出贡献;
其三,产品定位准确。产品推陈出新的速度较快,从百万像素手机、智能手机、游戏手机、音乐手机等细分化产品均有面市。
此外,对品牌推广力度较大,这在注重品牌的中国市场上培养了品牌忠诚度。
摩托罗拉在2005年度获得15.5%的关注比例,紧随其后的三星与摩托罗拉在排名上争夺较为激烈,在2005年中有5个月排名在摩托罗拉之上,这两大厂商在整体市场上形成抗衡之势。但在第三和第四季度中,摩托罗拉借助V3系列手机以及音乐手机在整体市场上将关注比例大幅度提升,最终在本年度的市场博弈中胜于三星。相比之下,这两大厂商在产品上各有特色,摩托罗拉产品线与诺基亚相近,涵盖了高中低端。
与摩托罗拉不同的是,三星在整体市场上高端产品路线较为明确。高端路线使其产品在消费者心中形成“贵族”形象,较高的产品价格为其向低级市场渗透增大阻力。三星的失利主要在2005年下半年,在音乐手机领域稍显落后于诺基亚、摩托罗拉与索爱,造成其关注比例再次落在了摩托罗拉之后。并在2005年12月份被索爱所超越。总的来看,这三大厂商在中国手机市场形成垄断之势,累计关注比例超过整体市场的半壁江山。
音乐手机在市场的火热为索爱增加了不少看点,而索爱也正是抓住了这一市场时机,主力开发音乐手机。尤其在下半年,索爱音乐手机产品层出不穷,从W800C到W550C等,为索爱关注比例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并使其在本年度获得了8.9%的关注比例。需要指出的是,伴随着消费者对音乐手机关注的热情衰减,索爱手机在市场上的转型成为亟需解决的事情,而这也关系到索爱产品在市场上发展的路径。从这也可以看出,索爱在产品上定位存在的偏颇。
西门子手机在2005年度风起不断,从年初手机事业部寻找买家,到被明基收购而最终尘埃落定。虽然西门子这一手机品牌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其在2005年度获得了4.2%的比例,位居排行榜第六的位置。尤其在第二季度,西门子百万像素手机S65报价的直线跌落,为其市场关注比例带来不少提升。
对于飞利浦来说,其主要借助品牌价值链来实现产品在市场上的推广,这虽然充分利用了飞利浦品牌优势,但在核心产业上定位较为模糊为其在市场上的推广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产品在市场上推广力度较小,产品线不够清晰,造成了用户对飞利浦品牌的观念较为淡薄,而渠道也是飞利浦手机在市场上的一个薄弱环节。
LG与NEC关注比例接近,分别为3.4%和3.3%。这两大厂商在2005年度显得风平浪静,二者可圈可点之处相对较少。这也是两大厂商在2005年度关注比例徘徊不前的重要因素。
在2005年度受关注的十大厂商中,联想是唯一的国内厂商。其在本年度获得2.8%的关注比例。联想在2005年下半年市场表现较好,其在关注度排行榜上有两次跃居第六,并于12月份超过飞利浦升至第五,而这也是2005年度国产手机厂商获得的最好成绩。松下以2.3%的关注比例处于排行榜第十的位置。
位居排行榜后五位的分别是多普达、夏新、波导、CECT与阿尔卡特这五大厂商,除了阿尔卡特外其余四家均为国内厂商,且这五大厂商关注度整体较低,累计关注比例不及8个百分点。
(二) 产品结构
在2005年度,伴随着照相手机关注的提升,使得像素成为手机市场发展的一个参数,以下ZDC对市场上不同像素产品进行统计可见,30万像素产品占据整体市场一半以上的关注比例。
图2 2005年度不同像素可拍照手机关注比例分布
在ZDC的统计中显示,2005年度30万像素手机以60.7%的关注比例将其在市场上的主流位置固定。伴随着百万像素手机在市场上的推广,其在2005年12个月中的关注比例日渐下滑,整年上下波动幅度超过30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厂商对产品的升级,使得30万像素手机在2005年12月将市场主流地位让渡与百万像素机型。
虽然百万像素手机在2005年度仅获得了31.3%的关注比例,但其产品不断丰富,由年初的几款产品升至上百款,并直接带来关注比例的上扬。尤其在4月份,10个百分点以上的升幅成为百万像素手机关注比例提升的一个转折点。从11月份与30万像素手机关注比例的市场抗衡,到12月份最终取代30万像素手机在市场上的主流位置,百万像素手机顺利接过主流产品的接力棒。
10万像素手机关注比例整体较低,不足10个百分点。
国内手机重点厂商竞争力评价
(二) 国内厂商
1、品牌竞争力
图12 2005年度前十大国内手机厂商关注比例累计增长率
对比国内十大手机厂商可见,仅三家厂商关注比例在2005年度出现正增长。其中,联想的增长势头最为突出,成为整体市场上增长幅度最大的国内手机厂商。
增长比例同在0.5个百分点以上的厂商还有多普达。在2005年度,多普达手机细分路线较为明确,并主攻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在智能手机市场火热的状况下,多普达关注比例得到提升。CECT关注比例上升幅度不明显,不及0.2个百分点。
在关注比例呈负增长的七大国内手机厂商中,波导降幅最为明显,超过0.5个百分点,成为整体市场上负增长幅度最高的厂商。夏新、海尔、托普、TCL等国产厂商近乎处于全线萎缩的状态。
以下是国内前五大厂商在2005年四个季度中关注比例走势状况。
图13 2005年1-4季度国内主流手机厂商关注度走势
联想自收购了IBM PC事业部后,完成了“蛇吞象”的跨越,品牌知名度随之获得较大的提升,而这也对其手机事业部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整体国产手机溃败的市场状况下,消费者对民族品牌开始关注,联想在国产品牌中的影响力为其带来不少关注比例。除了外部环境的影响外,联想手机在市场上的推广以及对市场上热点产品的跟进,都是其关注比例提升的重要因素。从关注比例走势来看,其上升势头在2005年度一直保持,并稳居国内厂商的榜首。
多普达关注比例走势呈波动状态,但在第四季度上升明显。夏新与波导均呈现下滑势头,且二者关注比例较为接近。CECT在第二季度跌至本年度的最低点后出现反弹,并将这种上升的势头保持到第四季度。
2、价格竞争力
图14 2005年度前十大国内手机厂商产品均价对比
对比国产十大厂商可见,波导是产品数量最多的厂商,紧随其后的是CECT。此外,产品数量在60款以上的还有联想、夏新与TCL。多普达产品数量最少,不足20款。
这十大厂商中,多普达产品均价最高,在4000元左右,这与其在整体市场上走高端路线紧密相连。明基市场均价其次,但仍不足2000元。
联想、CECT与托普这三大厂商产品均价接近,均在1500-1650元之间波动。产品均价较为接近的厂商还有波导、海尔与TCL,三者市场均价在1400元以下。
中兴与夏新是这十大厂商中均价最低的两大厂商,其中,中兴产品均价更低,不足1000元,而夏新产品均价则在1000元左右波动。
以下是五大国内手机厂商在主流价位区间产品分布状况对比。通过对比可见,CECT是这五大厂商在三大价位区间产品数量最多的厂商,累计达到40款。联想与波导接近,二者累计产品分别为28款和26款。夏新与多普达产品累计分别为21款和9款。
图15 2005年度五大国产手机厂商在主流价位区间产品分布
联想与波导这两大厂商不仅产品数量接近,而且二者在1000-2000元之间的产品分布数量较多,分别为21款和22款。在2001-3000元与30001-4000元这两大价位区间中,联想产品数量均高于波导。
多普达主攻高端智能手机市场,这使得多普达在1000-2000元之间的产品分布数量较少,仅为一款。在2001-3000元以及3001-4000元这两大价位区间中,多普达加大市场主推产品数量,分别达到3款和5款。
夏新手机在3001-4000元这一区间中没有分布,而在1000-2000元中产品数量则达到17款,余下4款产品则属于2001-3000元这一价位区间。
虽然CECT是国产手机厂商中产品数量最多的品牌,但其产品多分布于1000-2000元之间,数量达到34款之多。2000元以上产品数量骤然减少,在2001-3000元和3001-4000元这两大价位区间中,产品数量分别降至5款和1款。
这五大国产厂商在这三大价位区间产品分别存在以下主要特征:首先,除多普达以外,其它厂商产品价位普遍偏低;其次,国产厂商主攻1000-2000元这一价位区间,使得这一价位区间产品在数量上占据绝对的优势;再次,整体产品数量相对较少,产品最多的CECE与国外厂商三星悬殊20款以上。
手机市场发展趋势及预测
四、市场发展趋势及预测
在2005年度,除了价格战以外,创新成为手机市场的最大亮点。从年初整合了照相功能的百万像素手机到智能手机兴起、音乐手机市场的走俏、电视手机的初露端倪以及低价手机在市场上的拼杀,将整体手机市场演绎得精彩绝伦。此番过后,依据ZDC调研数据可见,2006年中国手机市场将会出现以下特征:
1、产品上,整合功能型产品趋势仍将继续延续。伴随着3G的市场发展,手机作为流媒体的整合功能将会更加突出。此外,具有MP4播放功能的手机在市场上必将带来新一轮的竞争。
2、关注比例向国际大厂集中的趋势明显,四大厂商竞争更加激烈。诺基亚优势仍将得到延续;从ZDC调查显示数据来看,在2005年下半年度,摩托罗拉在市场上再度振奋,产品在市场上的推广力度的加大,将使其与诺基亚的市场争夺加剧;三星在下半年的市场表现欠佳,这使得三星在2006年度必将调整产品战略,加大产品以及市场推广力度;凭借音乐手机而提升的索爱与三星形成争夺之势,成为三星在市场上的新竞争对手;而其它国外厂商在整体市场上的关注比例将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
3、国内厂商联想异军突起,成为国产厂商的代言,并对国外厂商飞利浦形成市场威胁。整体国产手机厂商的关注比例的萎缩,使得市场洗牌仍将延续。
4、市场主流价位区间关注将会缩小,但主流位置不可取代;在整合功能产品的市场竞争影响下,2001-3000元以及以上价位区间产品关注比例将会提升。
5、地域级市场开拓迫在眉睫,产品细分以及渠道市场细分在2006年将会更加突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