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试验准备
1、试验仪器
微机继电保护试验仪
一、2、试验注意事项 (装置密码 + ← ↑ —)
2.1 #发变组微机保护版本型号:
A、B柜 : 保护板:
管理板:
面板:
管理序号:
C柜: RCS-974AG
版本号: 校验码:
管理序号:
2.2 试验前应检查屏柜及装置在运输过程中是否有明显的损伤或螺丝松动。
2.3 一般不要插拨装置插件, 不触摸插件电路, 需插拨时, 必须关闭电源。
2.4 使用的试验仪器必须与屏柜可靠接地。
3、保护装置的准备
3.1 试验前详细阅读《RCS-985发电机变压器保护装置说明书》及本调试大纲。
3.2 直流电源上电试验
(1)对照装置或屏柜直流电压极性、等级,装置或屏柜的接地端子可靠接地
(2)加上直流电压,合装置电源开关和非电量电源开关
(3)延时几秒钟,装置“运行”绿灯亮,“报警”黄灯灭,“跳闸”红灯灭(如亮可复归),液晶显示屏幕显示主接线状态。
3.3 按使用说明书所述方法进入保护菜单,熟悉装置的采样值显示、报告显示、报告打印、整定值输入、时钟整定等方法。
二、开入接点检查
依次投入和退出屏上相应压板以及相应开入接点, 查看液晶显示“保护状态”子菜单中“开入量状态”是否正确。
1、主变高厂变保护部分压板
| 装置型号 | 开入量名称 | 装置端子号 | 屏柜压板 端子号 | 保护板状态 | 管理板状态 |
| 1 | 主变差动保护投入 | LP | |||
| 2 | 主变相间后备保护投入 | LP | |||
| 3 | 主变接地保护投入 | LP | |||
| 4 | 主变不接地保护投入 | LP | |||
| 5 | 发变组差动保护投入 | LP | |||
| 6 | 备用压板1 | LP | |||
| 7 | 高厂变差动保护投入 | LP | |||
| 8 | 高厂变高压侧后备保护投入 | LP | |||
| 9 | 高厂变A分支后备保护投入 | LP | |||
| 10 | 高厂变B分支后备保护投入 | LP | |||
| 11 | 备用压板2 | LP | |||
| 12 | 备用压板3 | LP |
2、发电机励磁变保护部分压板
| 序号 | 开入量名称 | 装置端子号 | 屏柜压板 端子号 | 保护板状态 | 管理板状态 |
| 1 | 发电机差动保护投入 | LP | |||
| 2 | 发电机匝间保护投入 | LP | |||
| 3 | 95%定子接地保护投入 | LP | |||
| 4 | 100%定子接地保护投入 | LP | |||
| 5 | 转子一点接地保护投入 | LP | |||
| 6 | 转子两点接地保护投入 | LP | |||
| 7 | 过负荷保护投入 | LP | |||
| 8 | 负序过负荷保护投入 | LP | |||
| 9 | 发电机失磁保护投入 | LP | |||
| 10 | 发电机失步保护投入 | LP | |||
| 11 | 发电机过电压保护投入 | LP | |||
| 12 | 发电机过励磁保护投入 | LP | |||
| 13 | 发电机逆功率保护投入 | LP | |||
| 14 | 发电机频率保护投入 | LP | |||
| 15 | 发电机误上电保护投入 | LP | |||
| 16 | 发电机起停机保护投入 | LP | |||
| 17 | 励磁变差动保护投入 | LP | |||
| 18 | 励磁过负荷保护投入 | LP | |||
| 19 | 励磁系统故障投跳 | LP |
| 20 | 外部重动4投跳 | LP | |||
| 21 | 断水保护投跳 | LP | |||
| 22 | 热工保护投跳 | LP | |||
| 23 | 发电机相间后备保护投入 | LP | |||
| 24 | 备用压板4 | LP |
| 序号 | 开入量名称 | 装置端子号 | 屏柜端子号 | 保护板状态 | 管理板状态 |
| 1 | 高压侧断路器A位置接点 | ||||
| 2 | 高压侧断路器B位置接点 | ||||
| 3 | 主汽门位置接点 | ||||
| 4 | 灭磁开关辅助接点 | ||||
| 5 | 断路器闪络辅助接点 | ||||
| 6 | 热工保护开入 | ||||
| 7 | 断水保护开入 | ||||
| 8 | 外部重动4开入 | ||||
| 9 | 励磁系统故障开入 | ||||
| 10 | 非电量电源监视 | ||||
| 11 | 光耦电源监视 | ||||
| 12 | 备用开入1 | ||||
| 13 | 备用开入2 | ||||
| 14 | 备用开入3 | ||||
| 15 | 备用开入4 | ||||
| 16 | 备用开入5 | ||||
退掉屏上的所有出口压板, 从屏端子上每个电流回路依次加入电压或电流量。按使用说明书方法进入装置菜单中的“保护状态”, 对照液晶显示值与加入值, 其值应该相等, 误差符合技术参数要求。
1 、电压回路采样试验
| 回路名称 | 输入值 | 装置显示值 | |||
| A相 | B相 | C相 | 相位 | ||
| 主变高压侧电压回路 | 57.7V | ||||
| A柜 | |||||
| B柜 | |||||
| 发电机机端TV1电压回路 | 57.7V | ||||
| A柜 | |||||
| B柜 | |||||
| 发电机机端TV2电压回路 | 57.7V | ||||
| A柜 | |||||
| B柜 | |||||
| 厂变A分支电压回路 | 100V | ||||
| A柜 | |||||
| B柜 | |||||
| 厂变B分支电压回路 | 100V | ||||
| A柜 | |||||
| B柜 | |||||
| 主变零序电压 | 57.7V | ||||
| A柜 | |||||
| B柜 | |||||
| 机端TV1零序电压 | 57.7V | ||||
| A柜 | |||||
| B柜 | |||||
机端TV2零序电压 | 57.7V | ||||
| A柜 | |||||
| B柜 | |||||
| 中性点零序电压 | 57.7V | ||||
| A柜 | |||||
| B柜 |
| 输入值 | 装置显示值 | ||||
| A相 | B相 | C相 | 相位 | ||
| 变高压一侧电流回路 | 5A | ||||
| A柜 | |||||
| B柜 | |||||
| 高厂变高压侧TA2电流回路 | 5A | ||||
| A柜 | |||||
| B柜 | |||||
| 发电机机端TA电流回路 | 5A | ||||
| A柜 | |||||
| B柜 | |||||
| 发电机中性点电流回路 | 5A | ||||
| A柜 | |||||
| B柜 | |||||
| 高厂变高压侧TA1电流回路 | 5A | ||||
| A柜 | |||||
| B柜 | |||||
| 高厂变A分支电流回路 | 5A | ||||
| A柜 | |||||
| B柜 | |||||
| 高厂变B分支电流回路 | 5A | ||||
| A柜 | |||||
| B柜 | |||||
| 主变零序电流 | 5A | ||||
| A柜 | |||||
| B柜 | |||||
| 主变间隙零序电流 | 5A | ||||
| A柜 | |||||
| B柜 |
1、 报警信号接点检查
当装置自检发现硬件错误时,闭锁装置出口,并灭掉“运行”;
所有动作于信号的保护动作后,点亮“报警”灯, 并启动信号继电器BJJ及相应的报警继电器,报警信号接点均为瞬动接点;
表1 报警信号接点
| 序号 | 信号名称 | 信号接点 | 远方信号接点 | 事件记录接点 |
| 1 | 装置闭锁 | |||
| 2 | 装置报警信号 | |||
| 3 | TA断线信号 | |||
| 4 | TV断线信号 | |||
| 5 | 过负荷保护信号 | |||
| 6 | 负序过负荷保护信号 | |||
| 7 | 励磁过负荷保护信号 | |||
| 8 | 定子接地保护信号 | |||
| 9 | 转子接地保护信号 | |||
| 10 | 失磁保护信号 | |||
| 11 | 失步保护信号 | |||
| 12 | 频率保护信号 | |||
| 13 | 逆功率信号 | |||
| 14 | 过励磁信号 |
所有动作于跳闸的保护动作后,点亮CPU板上“跳闸”灯,并启动相应的跳闸信号继电器。“跳闸”灯、信号接点均磁保持。
表.2 跳闸信号接点
| 序号 | 信号名称 | 信号接点 | 远方信号接点 | 事件记录接点 |
| 第一组 | ||||
| 1 | 发电机差动保护跳闸 | |||
| 2 | 定子接地保护跳闸 | |||
| 3 | 过负荷保护跳闸 | |||
| 4 | 失磁保护跳闸 | |||
| 5 | 备用 | |||
| 6 | 过电压保护跳闸 | |||
| 7 | 逆功率保护跳闸 | |||
| 8 | 起停机保护跳闸 | |||
| 9 | 误上电保护跳闸 | |||
| 10 | 励磁变差动保护跳闸 | |||
| 11 | 发变组差动保护跳闸 | |||
| 12 | 主变差动保护跳闸 | |||
| 13 | 主变相间保护跳闸 | |||
| 14 | 主变接地保护跳闸 | |||
| 15 | 主变不接地保护跳闸 | |||
| 16 | 备用 | |||
| 17 | 发电机匝间保护跳闸 | |||
| 18 | 转子接地保护跳闸 | |||
| 19 | 负序过负荷保护跳闸 | |||
| 20 | 失步保护跳闸 | |||
| 20 | 跳闸备用1 | |||
| 22 | 过励磁保护跳闸 | |||
| 23 | 程序逆功率保护跳闸 | |||
| 24 | 发电机相间保护跳闸 | |||
| 25 | 频率保护跳闸 | |||
| 26 | 励磁过负荷保护跳闸 | |||
| 27 | 高厂变差动保护跳闸 | |||
| 28 | 高厂变后备保护跳闸 | |||
| 29 | 高厂变A分支过流保护跳闸 | |||
| 30 | 高厂变A分支零序保护跳闸 | |||
| 31 | 高厂变B分支保护跳闸 | |||
| 32 | 高厂变B分支零序保护跳闸 | |||
| 33 | 励磁系统故障跳闸 | |||
| 34 | 外部重动3跳闸 | |||
| 35 | 断水保护跳闸 | |||
| 36 | 热工保护跳闸 | |||
3.1跳闸控制字整定
装置各保护的投入和跳闸方式采用跳闸控制字整定方式,即保护投入和保护动作后跳合开关可以按需要自由整定。跳闸控制字各位所表示的功能定义如下:
表3 跳闸矩阵控制功能
| 位 | 控制功能 |
| 0 | 本保护投入 |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7 | |
| 8 | |
| 9 | |
| 10 | |
| 11 | |
| 12 | |
| 13 | |
| 14 | |
| 15 | 未定义 |
3.2跳闸接点输出
表4 跳闸输出接点
| 序号 | 跳闸输出量名称 | 装置端子号 | 结论 |
| 1 | 跳高压侧I出口 | ||
| 2 | 跳高压侧Ⅱ出口 | ||
| 3 | 关主汽门 | ||
| 4 | 跳灭磁开关 | ||
| 5 | 启动失灵 | ||
| 6 | 跳闸备用 | ||
| 7 | 减出力 | ||
| 8 | 闭锁热工 | ||
| 9 | 跳母联 | ||
| 10 | 切换备用励磁 | ||
| 11 | 启动高厂变A分支切换 | ||
| 12 | 启动高厂变B分支切换 | ||
| 13 | 闭锁高厂变A分支切换 | ||
| 14 | 闭锁高厂变B分支切换 | ||
表5 其他输出接点
| 序号 | 跳闸输出量名称 | 装置端子号 | 屏柜端子号 | 结论 |
| 1 | 主变启动风冷 | |||
| 2 | 主变闭锁有载调压 | |||
| 3 | 厂变启动风冷 | |||
| 4 | 备用1 | |||
| 5 | 备用2 | |||
| 6 | 备用3 |
五、定值检查
1、装置参数整定
区号:0或1代表两套保护定值,装置编号:六位符号,如“FDJ001”,本机通信地址:1-65536, 波特率1、波特率2一般整定9600,自动打印按需要整定,一般选择本地打印机。
2、系统参数整定
根据定值单输入主变、发电机、高厂变、励磁变的容量、电压等级、TV变比、TA变比、主接线方式等参数,按确认后,查看装置计算定值中一次额定电流、二次额定电流、差动各侧电流调整值是否正确。
3、保护定值整定
按要求整定相应保护的定值单
4、跳闸矩阵整定
第二部分 #4发变组RCS-985保护调试内容
一、主变差动保护试验
1、定值计算: 容量MVA;变比:
主变高压侧额定电流=
高厂变高压侧额定电流=
2、RCS-985发变组保护配置的发电机差动、发电机变压器组差动、变压器差动、高厂变差动和励磁变差动保护均是以差动各侧的电流有名值(单位为Ie)计入计算的。
发变组差动、主变差动、高厂变差动和励磁变差动的差动电流Id和制动电流Ir计算公式如下:
3、 定值整定
3.1保护总控制字“主变差动保护投入”置1
3.2投入主变差动保护压板
3.3比率差动启动定值: ,起始斜率: ,最大斜率: 。
二次谐波制动系数: 。
速断定值: 。
3.4整定主变差动跳闸矩阵定值
3.5按照试验要求整定“变压器差动速断投入”、“变压器比率差动投入”、“发电机工频变化量比率差动” 、“涌流闭锁功能选择”、“TA断线闭锁比率差动”控制字
4、调试说明
RCS-985装置要求变压器各侧电流互感器二次均采用星形接线,其二次电流直接接入本装置。变压器各侧TA二次电流相位由软件自调整。
以Y/D-11的主变接线方式为例,装置采用Y->Δ变化调整差流平衡,其校正方法如下:
对于Y侧电流:
;;
式中:、、为Y侧TA二次电流,、、为Y侧校正后的各相电流,、、为Δ侧TA二次电流。
由上述校正法不难看出,在变压器Y型侧(即高压侧)通入单相电流时,则有计入差流计算的调整后电流、、;
同样可以得到,在变压器Y型侧通入单相电流时,有、、;
在变压器Y型侧通入单相电流时,有、、。
所以得出在做Y/D-11型主变的比率差动试验时,继保调试仪在主变高压侧与主变低压侧(即指发电机中性点或高厂变高压侧或高厂变低压侧)应加两相电流的关系为AN-ac、BN-ba、CN-cb,两相电流之间相角差为180。
5、 比率差动试验
5.1变斜率比率差动试验
由以上分析可知,RCS-985装置采用高压侧电流补偿,低压侧电流相位校正的方法实现差动保护,变压器差动保护试验时高压侧A相输入电流,低压侧A相输入差动电流、C相反接输入补偿电流,此时高压侧电流为0。
(若采用IA=Ie,Iac=-Ie接线方式,需将外回路地线甩掉;采用IA=Ie,Ia=-Ie,Ic=Ie接线方式,则不必。)
“变压器比率差动投入”置1,从两侧加入电流试验,IA^ Iac=180°
主变比率差动试验:(需将TA断线闭锁和工频变化量差动退出)
(主变高压侧Ie = A,高厂变高压侧Ie = A)
| 序号 | 一侧输入值(A) | 二侧补偿值 | 二侧电流测量值 | 制动电流(I1+I2)/2 | 差电流 Ie | 计算值 Ie | ||
| (A) | Ie | |||||||
| A柜 | 0° | 0° | 180° | (倍) | (倍) | (倍) | (A) | |
| A相 | 1 | |||||||
| 2 | ||||||||
| 3 | ||||||||
| 4 | ||||||||
| B相 | 1 | |||||||
| 2 | ||||||||
| 3 | ||||||||
| 4 | ||||||||
| C相 | 1 | |||||||
| 2 | ||||||||
| 3 | ||||||||
| 4 | ||||||||
| B柜 | 0° | 0° | 180° | (倍) | (倍) | (倍) | (A) | |
| A相 | 1 | |||||||
| 2 | ||||||||
| 3 | ||||||||
| 4 | ||||||||
| B相 | 1 | |||||||
| 2 | ||||||||
| 3 | ||||||||
| 4 | ||||||||
| C相 | 1 | |||||||
| 2 | ||||||||
| 3 | ||||||||
| 4 |
从一侧电流回路同时加入基波电流分量(能使差动保护可靠动作)和二次谐波电流分量,减小二次谐波电流分量的百分比,使差动保护动作。
A柜定值: %;
试验值:A相:I1= A,I2= A动作,K= %
B相:I1= A,I2= A动作,K= %
C相:I1= A,I2= A动作,K= %
B柜定值: ( 设定为波形判别,且不随二次谐波判别的定值改变而改变。)
试验值:A相:I1= A,I2= A动作,K= %
B相: I1= A,I2= A动作,K= %
C相: I1= A,I2= A动作,K= %
7、 主变差动速断试验
IA’= IA- IB/√3
A柜定值: Ie( A);
试验值:A相:Idz= A= Ie
B相:Idz= A= Ie
C相:Idz= A= Ie
B柜定值: Ie( A);
试验值:A相:Idz= A= Ie
B相:Idz= A= Ie
C相:Idz= A= Ie
8、 TA断线闭锁试验
主变高压侧开关在合位,加两侧电流不产生差流且最大电流不超过1.2Ie
突然断开一相电流,装置立刻报主变差动TA断线,且电流退掉不能自动复归,需要手动按屏上的复归按钮复归(按住保持一段时间)
二、发变组差动保护试验(方法同主变差动保护)
1、 定值计算:
发变组高压侧额定电流=
发变组低压侧额定电流(中性点)=
2、定值整定
2.1保护总控制字“发变组差动保护投入”置1
2.2投入发变组差动保护压板
2.3比率差动定值: (Ie) ,起始斜率: ,最大斜率: 。
二次谐波制动系数: 。
速断定值: Ie 。
2.4整定发变组差动跳闸矩阵定值
2.5按照试验要求整定“变压器差动速断投入”、“变压器比率差动投入”、“涌流闭锁功能选择”、“TA断线闭锁比率差动”控制字
3、 比率差动试验
3.1变斜率比率差动试验
由以上分析可知,RCS-985装置采用高压侧电流补偿,低压侧电流相位校正的方法实现差动保护,变压器差动保护试验时高压侧A相输入电流,低压侧A相输入差动电流、C相反接输入补偿电流,此时高压侧电流为0。
(若采用IA=Ie,Iac=-Ie接线方式,需将外回路地线甩掉;采用IA=Ie,Ia=-Ie,Ic=Ie接线方式,则不必。)
“变压器比率差动投入”置1,从两侧加入电流试验,IA^ Iac=180°
发变组比率差动试验:(需将TA断线闭锁退出)
(发变组高压侧Ie = A,中性点侧Ie = A)
| 序号 | 一侧输入值(A) | 二侧补偿值 | 二侧电流测量值 | 制动电流(I1+I2)/2 | 差电流 Ie | 计算值 Ie | ||
| (A) | Ie | |||||||
| A柜 | 0° | 0° | 180° | (倍) | (倍) | (倍) | (A) | |
| A相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B相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C相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B柜 | ||||||||
| A相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B相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C相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从一侧电流回路同时加入基波电流分量(能使差动保护可靠动作)和二次谐波电流分量,减小二次谐波电流分量的百分比,使差动保护动作。
A柜定值: %;
试验值:A相:I1= A,I2= A动作,K= %
B相:I1= A,I2= A动作,K= %
C相:I1= A,I2= A动作,K= %
B柜定值: ( 设定为波形判别,且不随二次谐波判别的定值改变而改变。)
试验值:A相:I1= A,I2= A动作,K= %
B相: I1= A,I2= A动作,K= %
C相: I1= A,I2= A动作,K= %
5、 发变组差动速断试验
IA’= IA- IB/√3
A柜定值: Ie( A);
试验值:A相:Idz= A= Ie
B相:Idz= A= Ie
C相:Idz= A= Ie
B柜定值: Ie( A);
试验值:A相:Idz= A= Ie
B相:Idz= A= Ie
C相:Idz= A= Ie
6、 TA断线闭锁试验
主变高压侧开关在合位,加两侧电流不产生差流且最大电流不超过1.2Ie
突然断开一相电流,装置立刻报主变差动TA断线,且电流退掉不能自动复归,需要手动按屏上的复归按钮复归(按住保持一段时间)
三、高厂变差动保护试验
1、 定值计算:
高厂变高压侧额定电流=
高厂变低压侧额定电流(分支)=
1.1保护总控制字“高厂变差动保护投入”置1
1.2投入高厂变差动保护压板
1.3比率差动定值: (Ie),起始斜率: ,最大斜率: 。
二次谐波制动系数: 。
速断定值: Ie 。
1.4整定高厂变差动跳闸矩阵定值
1.5按照试验要求整定“变压器差动速断投入”、“变压器比率差动投入”、“发电机工频变化量比率差动” 、“涌流闭锁功能选择”、“TA断线闭锁比率差动”控制字
2、比率差动试验
2.1变斜率比率差动试验
如果厂变为△/△接线方式按此
由于高厂变高低压侧为△/△接线方式,故无需进行相位校正及电流补偿,差动保护试验时同名相电流角度差为180。
“高厂变比率差动投入”置1,从两侧加入电流试验。
表7.4 变压器比率差动试验:
(高厂变高压侧Ie = A,A分支Ie = A,B分支Ie = A)
| 序号 | 一侧电流输入值(A) | 二侧电流测量值 | 制动电流(I1+I2)/2 | 差电流 Ie | 计算值 Ie | ||
| (A) Ψ=180º | Ie | ||||||
| A柜A分支 | |||||||
| A相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B相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C相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序号 | 一侧电流输入值(A) | 二侧电流测量值 | 制动电流 (I1+I2)/2 | 差电流 Ie | 计算值 Ie | ||
| (A) Ψ=180º | Ie | ||||||
| A柜B分支 | |||||||
| A相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B相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C相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序号 | 一侧电流输入值(A) | 二侧电流测量值 | 制动电流 (I1+I2)/2 | 差电流 Ie | 计算值 Ie | ||
| (A) Ψ=180º | Ie | ||||||
| B柜A分支 | |||||||
| A相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B相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C相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序号 | 一侧电流输入值(A) | 二侧电流测量值 | 制动电流 (I1+I2)/2 | 差电流 Ie | 计算值 Ie | ||
| (A) Ψ=180º | Ie | ||||||
| B柜B分支 | |||||||
| A相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B相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C相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从一侧电流回路同时加入基波电流分量(能使差动保护可靠动作)和二次谐波电流分量,减小二次谐波电流分量的百分比,使差动保护动作。
A柜定值: %;
试验值:A相:I1= A,I2= A,K=
B相:I1= A,I2= A,K=
C相:I1= A,I2= A,K=
B柜定值: (设定为波形判别,且不随二次谐波判别的定值改变而改变。)
试验值:A相:I1= A,I2= A,K=
B相: I1= A,I2= A,K=
C相: I1= A,I2= A,K=
4、 高厂变差动速断试验
A柜定值: Ie(高压侧);
试验值:A相:Idz= A= Ie
B相:Idz= A= Ie
C相:Idz= A= Ie
B柜定值: 7 Ie;
试验值:A相:Idz= A= Ie
B相:Idz= A= Ie
C相:Idz= A= Ie
5、 TA断线闭锁试验
加两侧电流不产生差流且最大电流不超过1.2Ie
突然断开一相电流,装置立刻报厂变差动TA断线,且电流退掉不能自动复归,需要手动按屏上的复归按钮复归(按住保持一段时间)
四、 发电机差动保护试验
1、定值整定
发电机额定电流=
1.1保护总控制字“发电机差动保护投入”置1
1.2投入发电机差动保护压板
1.3比率差动定值: Ie,起始斜率: ,最大斜率: 。速断定值: Ie。
1.4整定跳闸矩阵定值
1.5按照试验要求整定“发电机差动速断投入”、“发电机比率差动投入”、“发电机工频变化量比率差动”、“TA断线闭锁比率差动”控制字。
2、 比率差动试验
发电机差动保护机端和中性点电流为同极性接入装置,则
发电机比率差动试验:(额定电流Ie = A)
| 序号 | 机端电流A | 中性点电流A | 制动 电流 Ie | 差电流 Ie | 计算值 A | |||
| A | Ie | A | Ie | |||||
| A柜 | ||||||||
| A相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B相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C相 | 1 | |||||||
| 2 | ||||||||
| 3 | ||||||||
| 4 | ||||||||
| B柜 | ||||||||
| A相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B相 | 1 | |||||||
| 2 | ||||||||
| 3 | ||||||||
| 4 | ||||||||
| C相 | 1 | |||||||
| 2 | ||||||||
| 3 | ||||||||
| 4 | ||||||||
A柜定值: Ie;
试验值:A相:Idz= A= Ie
B相:Idz= A= Ie
C相:Idz= A= Ie
B柜定值: 5 Ie;
试验值:A相:Idz= A= Ie
B相:Idz= A= Ie
C相:Idz= A= Ie
4、 TA断线闭锁试验
开关在合位。加两侧电流不产生差流且最大电流不超过1.2Ie
突然断开一相电流,装置立刻报发电机差动TA断线,且电流退掉不能自动复归,需要手动按屏上的复归按钮复归(按住保持一段时间)
五、 变压器相间后备保护试验
1、阻抗保护定值整定
1.1保护总控制字“变压器机相间后备保护投入”置1
1.2投入变压器相间后备保护投入压板
1.3阻抗I段正向定值 Ω,阻抗I段反向定值 Ω,阻抗I段一时限延时 S,阻抗I段二时限延时 S。
1.4整定阻抗I段跳闸控制字
2、 阻抗保护试验内容
2.1 变压器相间阻抗保护取变压器高压侧相间电压、相间电流。
2.2阻抗保护的启动元件采用相间电流工频变化量或负序电流元件起动,开放500ms。
2.3变压器高压侧TV断线时,闭锁阻抗保护。
阻抗Ⅰ段
A柜试验值:
| 序号 | 电压 | 电流 | 计算阻值(Ω) | ||
| 幅值(V) | 相角(°) | 幅值(A) | 相角(°) | ||
| 1. | 0 | ||||
| 2. | 30 | ||||
| 3. | 60 | ||||
| 4. | 90 | ||||
| 5. | 120 | ||||
| 6. | 150 | ||||
| 7. | 180 | ||||
| 8. | -150 | ||||
| 9. | -120 | ||||
| 10. | -90 | ||||
| 11. | -60 | ||||
| 12. | -30 | ||||
| 13. | |||||
B柜试验值:
| 序号 | 电压 | 电流 | 计算阻值(Ω) | ||
| 幅值(V) | 相角(°) | 幅值(A) | 相角(°) | ||
| 14. | 0 | ||||
| 15. | 30 | ||||
| 16. | 60 | ||||
| 17. | 90 | ||||
| 18. | 120 | ||||
| 19. | 150 | ||||
| 20. | 180 | ||||
| 21. | -150 | ||||
| 22. | -120 | ||||
| 23. | -90 | ||||
| 24. | -60 | ||||
| 25. | -30 | ||||
| 26. | |||||
六、主变过负荷(只报警)
主变过负荷定值: A 延时定值: S
A柜试验值:
Idz= , t=
B柜试验值:
Idz= ,t=
七、主变风冷
主变风冷定值: A 延时定值: S
A柜试验值:
Idz= t=
B柜试验值:
Idz= t=
八、 变压器接地后备保护试验
1、 零序过流保护定值整定
1.1保护总控制字“变压器接地后备保护投入”置1
1.2投入变压器接地后备保护投入压板
1.3零序过流Ⅰ段定值 A,零序过流延时定值 S; 。
1.4零序过流ⅠⅠ段定值 A,零序过流延时定值 ; S。
1.5整定零序过流I段第一时限跳闸控制字、第二时限跳闸控制字,零序过流Ⅱ段第一时限跳闸控制字、第二时限跳闸控制字
1.6间隙零序电压定值 V,间隙零序电压延时 S,间隙零序过流定值 ,间隙零序过流一时限__S
1.7根据需要整定“零序过流I段经零序电压闭锁”、“零序过流I段经谐波闭锁”、“过流Ⅱ段经复合电压闭锁”、“零序过流Ⅱ段经谐波闭锁”控制字。
2、零序过流保护试验内容
保护取主变零序TA电流
零序过流I段
A柜试验值:
Idz= ,t1= t2=
B柜试验值:
Idz= ,t1= t2=
零序过流II段
A柜试验值:
Idz= ,t1= t2=
B柜试验值:
Idz= ,t1= t2=
3、 间隙零序保护试验内容
保护取主变零序电压、间隙零序TA电流
间隙零序过流、零序过压
A柜试验值:
Idz=A , t=
Udz= t=
B柜试验值:
Idz=A , t=
Udz= t=
九、 发电机匝间保护试验
1、 定值整定
1.1保护总控制字“发电机匝间保护投入”置1
1.2投入发电机匝间保护压板
1.3灵敏段定值 V,高定值段 V,延时 S
高定值匝间保护,按躲过区外故障最大不平衡电压整定,不受负序电流闭锁,但是受负序功率方向闭锁(V3.10及以后)。
匝间保护方程:Uz > Uzd*[1+ ( (Imax – Ie )+3I2 ) / Ie ]
Im=3I2 Imax < Ief时
Im=(Imax- Ief)+3I2 Imax ≥Ief时
1.4整定跳闸矩阵定值
1.5按照试验要求整定“零序电压灵敏段投入”、“零序电压高定值段投入”控制字
2、 试验内容
当发电机匝间专用TV2一次断线时,闭锁定子匝间纵向零序电压保护(其闭锁判据详见技术说明书)。请注意:TV回路恢复正常,必须按屏上按“复归”按钮才能清除闭锁信号并解除匝间保护的闭锁,否则闭锁一直有效。
调试电压、电流线按上图接入保护屏相应的端子
UA>3V(满足发电机机端TV1、TV2有大于U2set的负序电压,且两者压差小于5V,不闭锁匝间保护)
相电流制动取自发电机机端最大相电流Imax
表1 纵向零序电压保护试验表格
| 序号 | 机端最大相电流Imax | 纵向零序电压计算值V | 纵向零序电压实测值V(A柜) | 纵向零序电压实测值V(B柜) | |
| Imax | IA/ Ief | ||||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判据1: TV1负序电压3U2 且 TV2自产零序电压3U0’〉 U0zd 判据2: ∣UAB-Uab∣〉5V ∣UBC-Ubc∣〉5V ∣UCA-Uca∣〉5V 判据1和判据2是或的关系,满足任何一条发断线闭锁匝间 时间测试值: A柜: t= B柜: t= 十、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试验 1、定子接地保护定值整定 1.1保护总控制字“定子接地保护投入”置1 1.2投入发电机95%定子接地保护投跳压板 1.3基波零序电压定值 V,零序电压高定值 V,零序电压保护延时 8S。 1.4整定跳闸矩阵定值 1.5“零序电压报警段投入”置1,报警段动作判据: UN > U0zd 1.6“零序电压保护跳闸投入”置1,灵敏跳闸段动作判据: 中性点零序UN > U0zd ,同时满足: 机端零序 U0 > U0zd× nTV (中性点、机端TV变比关系) 主变高压侧零序Uh0<40V,防止区外故障时定子接地基波零序电压灵敏段误动 2、 95%定子接地保护试验内容 2.1 机端零序电压Ut0>U’0zd,闭锁定值U’0zd不需整定,保护装置根据系统参数中机端、中性点TV 的变比自动计算出“中性点机端零序电压相关系数”,自动转换出实时工况下的闭锁定值U’0zd。 2.2 试验值: A柜:Udz= V,机端零序电压闭锁定值为 V, B柜:Udz= V,机端零序电压闭锁定值为 V, 零序电压高定值测量值(可以机端不加零序电压或者把低定值退出来做) A柜:Udz= B柜:Udz= V 零序电压保护延时测量 A柜:t= B柜:t= 3、100%定子接地保护定值整定 3.1保护总控制字“定子接地保护投入”置1 3.2投入发电机100%定子接地保护投跳压板 3.3发电机并网前三次谐波电压比率定值 ,发电机并网后三次谐波电压比率定值 ,延时 S发信号。 3.4整定跳闸矩阵定值 3.5“三次谐波比率判据投入”置1,动作判据: 并网前:K3w > K3W pzd 并网后:K3w > K3W 1zd 3.6“三次谐波电压差动判据投入”置1,动作判据: |UT3 – k3wt*UN3| > K3W2zd *UN3 本判据在发变组并网后且发电机电流大于0.2Ie时延时投入。 3.7“三次谐波电压保护报警投入”置1,100%定子接地保护动作于报警; 3.8“三次谐波电压保护跳闸投入”置1,100%定子接地保护动作于跳闸。 接线方式:用一个校验仪即可,三相电压接好以后,校验仪A相并接中性点,B相并接极端,均加额定的基波。然后A、B两相各自叠加三次谐波测试 3.9 100%定子接地保护发电机并网前三次谐波电压比率测量值 A柜:并网前UT= V,UN= V,K= 并网后UT= V,UN= V,K= ; B柜: 并网前UT= V,UN= V,K= 并网后UT= V,UN= V,K= ; 3.10延时测试值:(需要试验仪器功能支持)t= 4、定子三次谐波电压差动试验 辅助判据:机端正序电压大于0.85Un, 机端三次谐波电压大于0.3V,发电机并网且负荷电流大于0.2Ie,小于1.2Ie。 三相电压加额定,中性点、机端均加10V(或者其他数值 )三次波电压,平衡系数实部”与“平衡系数虚部”在不断变化,最终调整“三次谐波差电压”为0,延时10s“三次谐波开放”置“1”,表明“三次谐波电压差动判据”已投入,突变UA3大于 V(增大或减小)或者减小UZ3大于 V,三次谐波电压差动经延时报警。 十一、 定子过负荷保护试验 1、定时限过负荷定值 1.1保护总控制字“定子过负荷保护投入”置1 1.2投入定子过负荷保护压板 1.3定子过负荷报警电流定值 A,定子过负荷报警延时 S, 2、 定时限过负荷试验内容 保护取发电机机端、中性点最大相电流,故只需在机端或中性点加单相电流即可。 过负荷报警试验值 A柜:Idz= , t= B柜:Idza= ,t= 3、 反时限过负荷定值 3.1 保护总控制字“定子过负荷保护投入”置1 3.2 投入定子过负荷保护压板 3.3 反时限启动电流定值 A,反时限上限时间定值 S, 3.4 定子绕组热容量 3.5 散热效应系数 4、反时限启动值校验 如下图所示,为实时的“定子过负荷热积累”,当机端最大相电流大于反时限启动电流定值时,定子过负荷热积累开始缓慢增加,电流越大热积累的越快,当百分数增至100%时,反时限保护动作。每项反时限试验做完后,需等热积累归零后,再做下一项,否则动作时间测量偏差会很大;快速将热积累清零只需短时退出屏上“投定子过负荷”硬压板即可。 A柜:Iszd= A B柜:Iszd= A 5、反时限过负荷值校验 试验数据记录(Ief = A,公式 保护取发电机机端最大相电流 表1 试验数据记录(Ie = A ) A柜:取I = A,计算时间为 S, 实测:t= B柜:取I = A,计算时间为 S, 实测:t= 十二、 定子负序过负荷保护试验 1、 定时限负序过负荷定值 1.1保护总控制字“定子负序过负荷保护投入”置1 1.2投入定子负序过负荷保护压板 1.3定时限报警电流定值 A,定时限报警延时 S, 2、 定时限负序过负荷试验内容 保护取发电机机端、中性点负序电流小值,以防止一侧TA 断线负序过负荷保护不会误动,故试验时需在机端和中性点串加单相电流, 负序过负荷报警试验值 A柜:Idz= ,t= B柜:Idz= t= 3、反时限负序过负荷定值 3.1保护总控制字“定子负序过负荷保护投入”置1 3.2投入定子负序过负荷保护压板 3.3反时限启动负序电流定值 A, 反时限上限时间定值 S, 3.4负序转子发热常数 ,长期允许负序电流为 A。 4、反时限启动值校验 如下图所示,为实时的“负序过负荷热积累”,当机端、中性点负序电流最小值大于反时限起动负序电流定值时,负序过负荷热积累开始缓慢增加,电流越大热积累的越快,当百分数增至100%时,反时限保护动作。每项反时限试验做完后,需等热积累归零后,再做下一项,否则动作时间测量偏差会很大;快速将热积累清零只需短时退出屏上“投负序过负荷”硬压板即可。 5、反时限过负荷值校验 当计算出的动作时间t<反时限上限时间定值0.5s时,实际动作时间为0.5s。 试验数据记录(Ie = A ) A柜:取I = A,计算时间为 S 实测:t= B柜:取I = A,计算时间为 S 实测:t= 十三、失磁保护试验 1、失磁保护定值整定 1.1 保护总控制字“发电机失磁保护投入”置1 1.2 投入发电机失磁保护压板 1.3 定子阻抗判据:失磁保护阻抗1定值 Ω,失磁保护阻抗2定值 Ω,无功功率反向定值 % 。整定“阻抗圆选择”控制字选择静稳阻抗圆或异步阻抗圆,整定“无功反向判据投入”控制字。 1.4转子电压判据:转子低电压定值 V,转子空载电压定值 V,转子低电压判据系数定值 。 1.5 母线电压判据:主变高压侧低电压定值 V。 1.6 减出力判据:减出力功率定值 % 1.7 失磁保护Ⅰ段延时 S, 整定失磁保护Ⅰ段跳闸控制字。 1.8 失磁保护Ⅱ段延时 S。 整定失磁保护Ⅱ段跳闸控制字。 1.9 失磁保护Ⅲ段延时 1 S, 2、失磁保护阻抗判据试验 失磁保护阻抗采用发电机机端TV1 正序电压、发电机机端正序电流来计算。 辅助判据:机端正序电压U1>6V,负序电压U2<6V,机端电流大于0.1Ie。 失磁保护共配置四段,阻抗特性相同,以“失磁保护Ⅰ段”为例试验,仅将“Ⅰ段阻抗判据投入”控制字投入,整定I段跳闸控制字,Ⅰ段延时整定为0s,其它保护控制字均退出。 A柜试验值: B柜试验值: 3、失磁保护系统低电压(失磁保护II段)校验: 母线电压并于1PT,后降低三相电压, A柜:动作值:U= Udz= B柜:动作值:U= Udz= 4、失磁保护减出力判据(失磁保护I段)校验: A柜:动作值:UA= ∠ ° IA= ∠0° UB= ∠ ° IA= ∠-120° UC= ∠ ° IC= ∠120° Pdz= *3*COS °/57.7* *0.85= %; A柜:动作值:UA= ∠ ° IA= ∠0° UB= ∠ ° IA= ∠-120° UC= ∠ ° IC= ∠120° Pdz= *3*COS °/57.7* *0.85= %; 5、失磁保护系统无功判据校验: 整定时 %无功定值的基准值为额定有功。 A柜:动作值:UA= ∠ ° IA= ∠0° UB= ∠ ° IA= ∠-120° UC= ∠ ° IC= ∠120° Qdz= *3*SIA °/57.7* *0.85= %; B柜:动作值:UA= ∠ ° IA= ∠0° UB= ∠ ° IA= ∠-120° UC= ∠ ° IC= ∠120° Qdz= *3*SIA °/57.7* *0.85= %; 6 时间 T1= ,T2= T3= 十四、发电机失步保护 1、 失步保护定值整定 1.1 保护总控制字“发电机失步保护投入”置1 1.2 投入发电机失步保护压板 1.3 定子阻抗判据:失步保护阻抗定值ZA Ω,失步保护阻抗定值ZB Ω,电抗线阻抗定 Ω,灵敏角定值 º,透镜内角定值 º, 1.4 振荡中心在发变组区外时滑极定值 ,振荡中心在发变组区内时滑极定值 ,跳闸允许电流定值 A。 1.5 失步保护跳闸矩阵定值。 1.6 失步保护控制字“区外失步动作于信号”、“区外失步动作于跳闸”、“区内失步动作于信号”、“区内失步动作于跳闸”。 2、失步保护阻抗判据试验 动作于信号时,不需投入屏上硬压板。失步保护阻抗采用发电机机端TV1 正序电压、发电机机端正序电流来计算,交流量的通入方法与失磁保护调试相同。发电机变压器组断路器跳闸允许电流取机端电流。 说明:该图为“三元件失步保护继电器特性”,把阻抗平面分成四个区OL、IL、IR、OR,阻抗轨迹顺序穿过四个区(OL→IL→IR→OR或OR→IR→IL→OL),则保护判为发电机失步振荡。ZC电抗线用于区分振荡中心是否位于发变组内,阻抗轨迹顺序穿过四个区时位于电抗线以下,则认为振荡中心位于发变组内,位于电抗线以上,则认为振荡中心位于发变组外。每顺序穿过一次,保护在区内或区外的滑极计数加1,达到整定次数,保护则动作。 3、 失步保护的校验(角度步长为2°) ZA为阻抗透镜的上端阻抗,是区外失步的上端边界,保持阻抗值不变,调整阻抗角,变化三相电压的相位,使阻抗角从0°平缓增加,轨迹按轨迹Ⅰ穿越阻抗透镜,每看到“区外振荡滑次数”增加一次计数,随即反方向变化阻抗角,即先前是递增的话,而后就递减;先前是递减的话,而后就递增,使得阻抗轨迹沿轨迹Ⅰ往复穿越阻抗透镜,直到保护动作。(建议调试时保护投跳闸)。 A柜:Z=U/I= / = Ω, 区外振荡滑极次数实测值 次。 A柜:Z=U/I= / = Ω, 区外振荡滑极次数实测值 次。 4、电流闭锁值校验 主变高压侧、机端串加电流,自180°-360°区内振荡滑极。 A柜:电流等于 A时,区内振荡滑极 次,跳闸出口。 电流大于 A时,区内振荡滑极 次,不跳闸。 B柜:电流等于 时,区内振荡滑极 次,跳闸出口。 电流大于 A时,区内振荡滑极 次,不跳闸。 十五、 发电机电压保护 1、 发电机电压保护定值整定 1.1 保护总控制字“发电机电压保护投入”置1 1.2 投入发电机电压保护投入压板 1.3 过电压Ⅰ段定值 V,过电压Ⅰ段延时 S 2、 电压保护试验内容 过电压保护取发电机机端相间电压; 过电压I段试验值: A柜:Udz= t= B柜:Udz= t= 十六、 过励磁保护 1、定时限过励磁定值 1.1 保护总控制字“过励磁保护投入”置1 1.2 投入过励磁保护压板 1.3 过励磁信号段定值 ,过励磁信号段延时 S 2、定时限过励磁I段试验 A柜:U/F= t= B柜:U/F= t= 3、定时限过励磁II段试验内容 A柜:U/F= t= B柜:U/F= t= 4、定时限过励磁试验内容 保护取发电机机端电压及其频率 过励磁报警段试验值: A柜:Udz= V,V/F= ,t= B柜:Udz= V,V/F= ,t= 5、 反时限过励磁定值 5.1 保护总控制字“过励磁保护投入”置1 5.2 投入过励磁保护压板 5.3 整定反时限过励磁跳闸控制字 6、 反时限过励磁延时试验 1、 发电机逆功率保护定值整定 (1)保护总控制字“发电机逆功率保护投入”置1 (2)投入发电机逆功率保护投入压板 (3)逆功率定值 %,逆功率延时 (信号); (跳闸) S,程序逆功率定值 %,程序逆功率延时 S, 2、 逆功率保护试验内容 保护取发电机机端三相电压、机端三相电流 逆功率试验值: A柜动作值: UA= ∠180° IA= ∠0° UB= ∠60° IC= ∠-120° UC= ∠-60° IB= ∠120° Pdz= %, P=UIcosφ=-UI Pn=UnIncosφ=0.85UnIn P%= UIcosφ/ UnIncosφ= UI / 0.85UnIn t1= (信号) t2= B柜:UA= ∠180° IA= ∠0° UB= ∠60° IC= ∠-120° UC= ∠-60° IB= ∠120° Pdz= %, t1= (信号) t2= 3、程序逆功率试验内容 经发电机主汽门开关位置接点、发变组高压侧断路器位置接点闭锁。 程序逆功率试验值: A柜:I= A,U= V,Pdz= %, t1= B柜:I= A,U= V,Pdz= %, t1= 十八、 发电机频率保护 1、 发电机频率保护定值 1.1 保护总控制字“发电机频率保护投入”置1 1.2 投入发电机频率保护压板 1.3 按表整定频率保护定值 1.4 整定低频保护跳闸控制字、过频保护跳闸控制字 1.5 按需要选择每一段动作于跳闸或动作于报警 2、 频率保护试验 低频保护辅助条件:发变组断路器位置节点,发电机机端相电流大于0.06Ie,低频Ⅰ、Ⅱ带累计功能。低频Ⅰ累积时间掉电不消失,需清楚报文来清零 过频保护辅助条件:不受无流闭锁。 注:测试时间时,低频I、II段为累计时间,一直进行累积;低频III、IV段为持续时间。 1、 发电机起停机保护定值 1.1 保护总控制字“发电机起停机保护投入”置1 1.2 投入发电机起停机保护压板 1.3 整定频率闭锁定值 HZ ; 1.4 变压器差流定值 Ie,高厂变差流定值 Ie,发电机差流定值 Ie , 1.5 定子接地零序电压定值 ,延时定值 , 1.6 按需要选择某一功能投入 1.7 “低频闭锁投入”置1,当频率低于定值时,起停机保护自动投入。 1.8 “断路器位置接点闭锁投入”置1,在发变组并网前、解列后起停机保护自动投入。 2、 起停机保护试验 低频闭锁功能投入,此功能已作死,不可退出,在发电机机端电压回路加入频率低于定值的电压,试验不同功能定值。 断路器位置接点闭锁投入,模拟发变组并网前、解列后运行状态,试验相应功能。 A柜:频率闭锁:f= HZ 高厂变差流:I= A= Ie ; 变压器差流:I= A= Ie ; 发电机差流:I= A= Ie ; 定子接地零序电压:U= V(中性点),t= B柜:频率闭锁:f= HZ 高厂变差流:I= A= Ie ; 变压器差流:I= A= Ie ; 发电机差流:I= A= Ie ; 定子接地零序电压:U= V(中性点),t= 二十、 发电机误上电保护 1、 发电机误上电保护定值 1.1 保护总控制字“发电机误上电保护投入”置1 1.2 投入发电机误上电保护压板 1.3 整定频率闭锁定值 HZ ,误合闸过电流定值 A ,断路器跳闸允许电流定值 A ,误合闸延时定值 S, 1.4 “低频闭锁投入”置1,当频率低于定值时,起停机保护自动投入。 1.5 “断路器位置接点闭锁投入”置1,在发变组并网前、解列后起停机保护自动投入。 2、 误上电保护试验 2.1 低频闭锁功能投入,因发电机起停过程中,已加励磁,故采样为前一个周波,需固定电压及频率,从变压器高压侧电流回路、机端电流回路突加电流,测得保护动作值: 3、间测试:A柜:t= B柜:t= 二十一、 高厂变高压侧后备保护试验 1、 复合电压过流保护定值整定 1.1 保护总控制字“高厂变高压侧后备保护投入”置1 1.2 投入高厂变高压侧后备保护投入压板 1.3 负序电压定值 V,相间低电压定值 V 1.4 过流I段定值 A,过流I段延时定值 S,过流I段跳闸控制字 1.5 根据需要整定“过流I段经复合电压闭锁”、“过流Ⅱ段经复合电压闭锁”控制字。 1.6 “TV断线保护投退原则”控制字置0时,TV断线时不闭锁复合电压过流保护。置1时,TV断线时闭锁复合电压过流保护。如复合电压取自多侧TV时,控制字置0,某侧TV断线时,复合电压判据自动满足,控制字置1,某侧TV断线时,该侧TV的复合电压判据退出。 2、 复合电压过流保护试验内容 保护取高厂变TA1最大相电流,电压取A、B分支并接电压,若只取其中一个分支电压,另一分支低电压一直出口。 过流I段试验值: A柜:Idz= A ,t=″ B柜:Idz= A ,t= 负序电压试验值:(若先报TV断线,则保护闭锁) A柜:U2dz= V (试验值:UA= V UB= V UC= V,不发TV断线) B柜:U2dz= V 低电压试验值: A柜:Udz= V B柜:Udz= V 3、厂变过负荷 厂变过负荷定值: A 延时定值: S A柜试验值: A柜:Idz= A ,t= B柜:Idz= A , t= 4、厂变风冷 厂变风冷定值: A 延时定值: S A柜:Idz= A t= B柜:Idz= A ,t= 二十二、 高厂变A分支后备保护试验 1、 高厂变A分支后备保护定值整定 1.1 保护总控制字“高厂变A分支后备保护投入”置1 1.2 投入高厂变A分支后备保护投入压板 1.3 复压过流定值 A,复压过流延时定值 S 1.4 负序电压定值 V,低电压定值 V 2、 高厂变A分支后备保护试验内容 2.1复压过流试验值 A柜试验值: Idz= ,T= B柜:Idz= A , T= 2.2 电压试验值 A柜:Udz= V, U2= B柜:Udz= V, U2= 二十三、高厂变B分支后备保护试验 1、高厂变B分支后备保护定值整定 1.1 保护总控制字“高厂变A分支后备保护投入”置1 1.2 投入高厂变B分支后备保护投入压板 1.3 限时速断定值 A,限时速断延时定值 S 1.4 复压过流定值 A,复压过流延时定值 S 1.5负序电压定值 V,低电压定值 V 2、 高厂变B分支后备保护试验内容 2.1复压过流试验值 2.3A柜试验值:复压过流试验值 A柜试验值: Idz= , T= B柜:Idz= A , T= 2.4 电压试验值 A柜:Udz= V, U2= B柜:Udz= V, U2= 二十四、 非电量保护 1、 非电量保护定值整定 1.1 保护总控制字“非电量保护保护投入”置1 1.2 投入相应非电量保护跳闸压板(热工、断水、励磁系统故障、非电量备用) 1.3 整定非电量跳闸延时,延时范围为0-6000.0s,整定跳闸控制字 2、 非电量保护试验内容 二十五、开关传动试验 投入保护压板以及所有出口压板, 加入相应的电流、电压, 模拟各种故障, 进行开关传动试验。 第三部分 发变组RCS-974A(AG)装置保护校验内容 一、电流回路采样(装置密码 + ← ↑ —) A、B、C三相通电流 A,采样值为: IA= A IB= A IC= A 二、保护校验 非全相保护: 1 定值 负序电流 A,零序电流 A 2 短接非全相位置结点后加电流 测试值:I0= A, 测试值:I2= A, t= 非全相保护动作并出口时,TJ1红灯亮。 依次短接非电量1至非电量16,对应的指示灯相应点亮 非电量1、非电量2,非电量3为非电量延时,保护动作并出口时, TJ2红灯亮。 2失灵保护 1 定值: 电流启动 A,负序电流 A,零序电流 A 2 测试: 根据定值短接 开关位置, 保护动作启动失灵节点,然后加电流测试 测试值:I= A I0= A, 测试值:I2= A, T 1= ,T2=
6、反时限上限时间测量:序号 输入电流A 动作时间A柜(S) 动作时间B柜(S) 计算时间S 1 2 3 4 5 6
6、反时限上限时间测量:序号 输入电流A 动作时间A柜(S) 动作时间B柜(S) 计算时间(S) 1 2 3 4 5 6
Z1= Ω, Z2= Ω序号 电流 电压 计算阻值(Ω) 幅值(A) 相角(°) 幅值(V) 相角(°) 1. 3. 5. 7. 9. 11. 13. 15. 17.
Z1= Ω, Z2= Ω序号 电流 电压 计算阻值(Ω) 幅值(A) 相角(°) 幅值(V) 相角(°) 1. 4 0 6.71 -90 1.67 1 0 31.97 -90 31.97 3. 5. 7. 9. 11. 13. 15. 17.
十七、发电机逆功率保护 序号 输入电压(V) 频率(HZ) U/F显示 时间值(s) A柜 B柜 计算 1 2 3 4 5 6 7 8 9
十九、 发电机起停机保护序号 名称 频率试验值(HZ) 延时试验值(S) A柜 B柜 A柜 B柜 1 低频Ⅰ段(延时整定为1分) 2 低频Ⅱ段 3 低频Ⅲ段 4 低频Ⅳ段 5 过频Ⅰ段(延时整定为1分) 6 过频Ⅱ段
2.2 发电机起停过程中,已加励磁,频率大于定值,误上电保护动作,高压侧断路器电流大于闭锁定值时,保护动作于灭磁(Ⅰ段出口),不跳出口断路器,测得闭锁电流动作值 A(A柜)、1 A(B柜)。过流值 频率闭锁值 高压侧电流闭锁值 A柜 A HZ A B柜 A HZ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