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植物资源学作业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2:23:59
文档

植物资源学作业

姓名:沈舰学号:**********项目名称:艾草的开发利用与可行性研究研究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技术负责人:沈舰完成日期:2011年6月15日艾草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可行性报告前言:艾叶在古代不仅仅是在医药上广泛应用,而且在民俗应用上也十分普及,在端午节,民间有挂戴艾叶及使用艾叶以“避邪”、“禳毒气”的习俗,一些经史书籍有端午节“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的民间习俗记载。艾虎,即用艾作虎或剪彩为虎,粘艾叶,戴以避邪。元陈元靓《岁时广济》云:“金门岁节,洛阳人家端午作术羹艾酒。”《辽
推荐度:
导读姓名:沈舰学号:**********项目名称:艾草的开发利用与可行性研究研究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技术负责人:沈舰完成日期:2011年6月15日艾草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可行性报告前言:艾叶在古代不仅仅是在医药上广泛应用,而且在民俗应用上也十分普及,在端午节,民间有挂戴艾叶及使用艾叶以“避邪”、“禳毒气”的习俗,一些经史书籍有端午节“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的民间习俗记载。艾虎,即用艾作虎或剪彩为虎,粘艾叶,戴以避邪。元陈元靓《岁时广济》云:“金门岁节,洛阳人家端午作术羹艾酒。”《辽
姓名:沈舰  学号:**********

                 

   项目名称:  艾草的开发利用与可行性研究

   研究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技术负责人:沈舰

   完成日期:  2011年6月15日

     艾草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可行性报告

前言:艾叶在古代不仅仅是在医药上广泛应用,而且在民俗应用上也十分普及,在端午节,民间有挂戴艾叶及使用艾叶以“避邪”、“禳毒气”的习俗,一些经史书籍有端午节“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的民间习俗记载。艾虎,即用艾作虎或剪彩为虎,粘艾叶,戴以避邪。元陈元靓《岁时广济》云:“金门岁节,洛阳人家端午作术羹艾酒。”《辽史.礼志》六嘉仪下云:“五月重五日午时,采艾叶和棉着衣,君臣宴乐,渤海膳夫进艾糕。”换言之,艾草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迄今为止,艾草的多方面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开发和利用,而且正规的商业化模式也没有形成,在此我们对艾草的历史、形态特征、生物价值以及发展前景进行系统的介绍,希望对于艾草的开发利用有一定的帮助。

艾草的历史回顾:

如果世界上能有一种草能称之为“百草之王”的话,那它只能是——艾草! 艾,古时又称艾草、冰台、医草、艾蓬、香艾、灸草、蕲艾、黄草、艾蒿等名称。《博物志》言削冰令圆,举而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则艾名冰台。意指将冰块做成凸镜可于日光下聚光取火,艾承其下,故艾名“冰台”;医家用其灸百病,故又曰“灸草”。艾是我国劳动人民认识和使用最早的植物,收载我国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6世纪)约500年间的诗歌总集的《诗经》中就记载有艾,《诗经》“王风.采葛”条载:“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其后,由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约公元前340年至公元前278年)撰写的长诗《离骚》中也提到艾,云“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说明艾在公元前就已经普遍应用了,而且是以医药用途为主的。《庄子》也有“越人熏之以艾”的记载。在诗经时代,艾草就已经是很重要的民生植物。一般用于针灸术的"灸"。所谓针灸其实分成两个部份。"针"就是拿针刺穴道,而"灸"就是拿艾草点燃之后去薰、烫穴道,穴道受热固然有刺激,但并不是任何纸或草点燃了都能做为"灸"使用。艾草的气味肯定也同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可以做天然植物染料使用。

艾草形态学特征介绍:

①简介

【物种名称】艾 Artemisia argyi  

【别 名】 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蒿、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艾叶、青、蒿枝   

【拉丁学名】 Artemisia argyi  

【英文名称】 Argy Wormwood 或者 Ay Tsao

【科属分类】 菊科, 蒿属   

【出处】鲁迅 《故事新编·非攻》:“ 墨子让耕柱子用水和着玉米粉,自己却取火石和艾绒打了火,点起枯枝来沸水。”蕲艾:湖北蕲艾,是最好的艾。艾灸时渗漏力强于其它艾。  

②形态特征

  

艾草

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主根明显,略粗长,直径达1.5厘米,侧根多,常有横卧地下根状茎及营养枝。茎单生或少数,高80一250厘米,有明显纵棱,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萆质,并有少数短的分枝,枝长3—5厘米;茎、枝均被灰色蛛丝状柔毛。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并有白色腺点与小凹点,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密绒毛;基生叶具长柄,花期萎谢;茎下部叶近圆形或宽卵形,羽状深裂,每侧具裂片2—3枚,裂片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每裂片有2—3枚小裂齿,干后背面主、侧脉多为深褐色或锈色,叶柄长0.5-0.8厘米;中部叶卵形、三角状卵形或近菱形,长5一8厘米,宽4一7厘米,1-2回羽状深裂至半裂,每侧裂片2—3枚,裂片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2.5—5厘米,宽1.5—2厘米,不再或每侧有1—2枚缺齿,叶基部宽楔形渐狭成短柄,叶脉明显,在背面凸起,干时锈色,叶柄长0.2一0.5厘米,基部通常无假托叶或极小的假托叶;上部叶与苞片叶羽状半裂、浅裂或3深裂或3浅裂,或不,而为椭圆形、长椭圆状披针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椭圆形,直径2.5—3.5毫米,无梗或近无梗,每数枚至10余枚在分枝上排成小型的穗状花序或复穗状花序,并在茎上通常再组成狭窄、尖塔形的圆锥花序,花后头状花序下倾;总苞片3—4层,覆瓦状排列,外层总苞片小,草质,卵形或狭卵形,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绵毛,边缘膜质,中层总苞片较外层长,长卵形,背面被蛛丝状绵毛,内层总苞片质薄,背面近无毛;花序托小;雌花6一10朵,花冠狭管状,檐部具2裂齿,紫色,花柱细长,伸出花冠外甚长,先端2叉;两性花8—12朵,花冠管状或高脚杯状,外面有腺点,檐部紫色,花药狭线形,先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有不明显的小尖头,花柱与花冠近等长或略长于花冠,先端2叉,花后向外弯曲,叉端截形,并有睫毛。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花果期9—10月。

艾草的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如朝鲜半岛、日本、蒙古。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以及陕西及甘肃等均有分布。其适应性强,普遍生长于路旁荒野、草地。只要是向阳而排水顺畅的地方都生长,但以湿润肥沃的土壤生长较好。 艾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自然生长于山野之中,以湖北蕲州产的艾为最佳,叶厚绒多,疗效亦佳,故以蕲州艾为著名。

艾草的多重价值:

①艾草的食用价值

艾草是一种很好的食物,在中国南方传统食品中,有一种糍粑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原料做成的(参见艾糍)。即:用清明前后鲜嫩的艾草和糯米粉按一比二的比例和在一起,包上花生、芝麻及白糖等馅料(部分地区会加上绿豆蓉),再将之蒸熟即可。在广东东江流域,当地人在冬季和春季采摘鲜嫩的艾草叶子和芽,作蔬菜食用。艾草用清水洗净后,入大锅里煮开,其间加一点点苏打粉一起同煮,这样可以使艾草容易煮烂,煮好艾草好,捞出再用清水洗净,然后挤干水分备用。   把花生和芝麻洗净后,分别入锅里炒香,然后放入搅拌机搅碎备用,黄片糖切碎加入花生芝麻馅里,再加入适当的猪油和白糖,搅拌均匀后,制成艾糍粑的馅备用。   用适量的黄片糖放入锅中煮成水状,然后把糯米粉置入大盆,加入黄糖水及处理过的艾草,一起搓揉,尽量揉久些,以便艾草能充分的和糯米粉搅拌均匀,水不可一次加太多,慢慢加入,因为艾草也带有水分,揉好的面应该不干不湿,就象做包子似的面那么样便可。

②艾草驱蚊(艾草与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总之,艾草是具有特殊气味的植物,所以驱虫的效果是相当好的,而且属性辛温,能净化空气,有芳香通窍的作用,常闻能令人头脑清晰、聪耳明目,甚至还有预防感冒的功效。

③艾草泡脚

艾叶能祛寒、除湿、通经络,因现代人普遍寒湿重,所以艾叶就成了治病不可缺少的帮手。喜欢用8-10艾叶制成的清艾条扎成一排熏后背、小腹、小腿、手臂的方法,能快速祛寒湿,还喜欢用艾叶水泡脚能有效的祛虚火、寒火,可以治疗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牙周炎、牙龈炎、中耳炎等头面部反复发作的这些与虚火、寒火有关的疾病,只要是发生上述疾病时,就取艾叶一小把煮水后泡脚或用纯艾叶做成的清艾条取四分之一,撕碎后放入泡脚桶里,用滚开的水冲泡一会儿,等艾叶泡开后再对一些温水泡脚,泡到全身微微出汗,不能大汗,再多喝一些温水,一般连泡次,也就是2-3天后,同时要多喝温开水,不吃寒凉的食物,注意休息这些因虚火、寒火引起的头面部、咽喉部的不适都会明显好转或消失了。

④艾草针灸

在诗经时代,艾草就已经是很重要的民生植物。一般用于针灸术的“灸”。所谓针灸其实分成两个部分。“针”就是拿针刺穴道,而“灸”就是拿艾草点燃之后去薰、烫穴道,穴道受热固然有刺激,但并不是任何纸或草点燃了都能作为“灸”使用。艾草的气味肯定也同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包含了直接灸和间接灸。1、直接灸——包括瘢痕灸、无瘢痕灸、骑竹马灸、三角灸。2、间接灸——包括隔姜灸、隔蒜灸、隔附子灸、隔葱灸、隔韭菜灸、隔胡椒灸、隔豆豉灸、隔蟾灸、隔矾灸、隔巴豆灸、隔蛴螬灸、隔甘遂灸、隔皂角灸、隔蚯蚓灸、隔陈皮灸、隔厚朴灸、温脐种子灸、结胸灸、隔苍术灸、隔苦瓠灸、隔蓖麻仁灸、隔徐长卿灸、隔核桃皮灸、隔莨菪根灸、隔桃叶灸、隔桃树皮灸、隔槟榔灸、隔川椒灸、隔麻黄灸、隔白附子灸、隔葶苈饼灸、隔香附灸、隔木香灸、隔商陆灸、隔土瓜根灸、隔薤灸、蒸脐法、大灸疗法、隔钱灸、隔面灸、隔酱灸、隔碗灸、隔头垢灸、隔鸡子灸、隔黄土灸等方法。

⑤艾草的其他多方面作用

艾草具有多方面的作用,除上面具体介绍的,还有止血、安眠。治疗月经不调、治疗各种炎症、治湿疮疥癣等许许多多的功效。

  

艾草

艾草的栽培:

艾草生长主要以采收鲜嫩株头及嫩叶为目的。生产中主要以根茎分株进行无性繁殖,但也可用种子繁殖。一般进行种子繁殖在3月份播种,根茎繁殖在11月份进行。畦宽1.5米左右,畦面中间高两边低似“鱼背”型,以免积水,造成病害。播种前要施足底肥,一般每667米2施腐熟的农家肥4000千克,深耕与土壤充分拦匀,排后即浇一次充足的底水。   每年3月初在地越冬的根茎开始萌发,4月下旬采收第一茬,每公顷每茬采收鲜产品11250~15000千克,每年收获4~5茬。每采收一茬后都要施一定的追肥,追肥以腐熟的稀人畜粪为主,适当配以磷钾肥。生产中要保持土壤湿润。企业收购合同价为每千克0.65元,一般农户每公顷纯收入达22500 元左右。生产艾草一方面可以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也增加了土地植被,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艾草产业的发展前景:

艾草的多方面的作用决定了它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终必定会受到大众的亲睐。艾草的生产在不久的将来会逐渐形成产业化的模式,不仅为我们传统文化的保存带来了契机,而且也会对我们感冒、气血不调。蚊虫驱赶等一系列的烦恼解决提供很大的帮助。

艾草生产的建议:

艾草的生产应该采用最经济、最能创造价值的生产模式。例如,艾草的根可以晒干,组成中药的成分。艾草的叶子可以用来压榨,一方面从中提取香精,另一方面,压榨完的艾草可以作为端午节的装饰,也可以进行加工来作为食用的原料之一。同时,原材料的艾草可以直接卖出去,既可以在端午节的时候促进大众消费,也可以由消费者自由支配,泡脚或者直接放在家中驱蚊!只要价格控制合理,供应搭配,可以说,艾草全身是宝。

结论:艾草的商品化生产和发展是完全可行的,发扬艾草的多重功效既是对中华名族传统端午文化的发扬,同时也非常有助于生活中各种麻烦的解决。

                              参考文章:《话说艾叶》,广东中山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剂师  梅全喜

                                            《中国传统艾灸疗法》

                                            《端午节采艾蒿》   北京晚报

                                            《人生有邪,可求艾蒿》

 

文档

植物资源学作业

姓名:沈舰学号:**********项目名称:艾草的开发利用与可行性研究研究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技术负责人:沈舰完成日期:2011年6月15日艾草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可行性报告前言:艾叶在古代不仅仅是在医药上广泛应用,而且在民俗应用上也十分普及,在端午节,民间有挂戴艾叶及使用艾叶以“避邪”、“禳毒气”的习俗,一些经史书籍有端午节“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的民间习俗记载。艾虎,即用艾作虎或剪彩为虎,粘艾叶,戴以避邪。元陈元靓《岁时广济》云:“金门岁节,洛阳人家端午作术羹艾酒。”《辽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