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题 | 十几减8、7 | ||||
| 备课人 | 课时 | 1课时 | |||
| 教材简析 | 这部分内容主要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十几减9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十几减8、7。 | ||||
| 学习目标 | 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8、7。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 ||||
| 重难点 | 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8、7。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 | ||||
| 资源提供 | 学具 | ||||
| 教 学 过 程 | |||||
| 教学预设流程 | 小班化教学特征的体现(小组合作、个别化活动或课堂分层练习) | 备注 | |||
|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请看(出示图)白兔妈妈带着小兔也来了,你听它在考小猴子:“如果要拿走8把,还剩多少把?”。可是,小兔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你们能帮帮小兔吗?先说怎样列式?根据回答板书:15-8=□ 你想怎样计算呢?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请大家先思考,再三人一组互相讨论:15个怎样减去8个? 2、实物操作。 讲述:如果用小棒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 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4、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方法一:15-5=10 10-3=7 方法二:10-8=2 2+3=5 方法三:8+( )=15 8+(7)=15 5、算法优化:这么多种算法,小朋友觉得哪一种最容易算? 6、试一试。 书上P5试一试中也为你们准备了两道题,请你用这种最容易的方法来计算,好吗? 学生做完后,小组内互相检查,交流算法,指导做错的学生更正。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先看图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出题目所表示的意思。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计算,再比较。使学生加深认识“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不要求统一算法。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完成在书上,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交流时可以根据学会的错误说说计算方法。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游戏“过独木桥”:同学们,如果你们算对了就可以过桥了,看谁先过桥。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师: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这些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十几减8、7) | 三人一组互相讨论学生摆学具 小组汇报 (1)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2)让学生完成在书上,再集体交流算法。 (1)小组合作口算。(2)比较十几减8和十几减7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
| 分层作业 | 补充习题、相应口算练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