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评价项目 | 评 价 指 标 | 权重 | 得分 | |||
| 教 的 方 面 59 分 | 教学 目标 10分 | 1.目标切合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 | 5 | |||
| 2.情知和行为目标结合和谐,可操作,能落实 | 3 | |||||
| 3.目标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的达标要求 | 2 | |||||
| 教学 内容 6分 | 4.知识正确,容量适当,学生能接受 | 2 | ||||
| 5.把握教材内在联系和重点突破 | 2 | |||||
| 6.以教材为例,训练学生能力,指导学法 | 2 | |||||
| 教学 过程 8分 | 7.教学活动每一节流程结构合理,体现教学思路与学生思维,心理协调,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 | 4 | ||||
| 8.结构流程有利于学生参与学习实践 | 2 | |||||
| 9.教学节奏密度适当,时空分配合理 | 1 | |||||
| 10.具有本学科课型特点 | 1 | |||||
| 教学 手段 10分 | 11.教法注意提示认知规律和学法指导 | 4 | ||||
| 12.情景创设恰当、有效 | 2 | |||||
| 13.问题系列设计严谨,情知有机交融、和谐 | 3 | |||||
| 14.教法体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情感的激发 | 1 | |||||
| 教学 效果 检测 8分 | 15.对学生信息及时反馈,有效纠正,完成教学任务 | 2 | ||||
| 16.精心安排有层次性、针对性和开放性的练习活动 | 2 | |||||
| 17.以师之情唤生动情,师生和谐平等 | 2 | |||||
| 18.给学生一定消化思考的余地,课业负担合理,轻负高效 | 2 | |||||
| 教师素质 12分 | 19.教态大方自然,语言准确简炼;演示操作规范,指导得法;板书科学、工整、美观 | 5 | ||||
| 20. 运用直观教具、现代教学媒体等,使用正确熟练,合理优化 | 5 | |||||
| 21.善于组织教学,能随机调整 | 2 | |||||
| 教学特色5分 | 22.在课堂结构创设学境、教法和媒体运用等方面有独特创举,效果显著 | 5 | ||||
的
方
面
41
| 分 | 参与 状态 15分 | 23.全员参与 | 第23项至27项只能选择其中一个分数等级 | 15 | ||
| 24.有个别学生不参与 | 12 | |||||
| 25.有10%左右的学生不参与 | 10 | |||||
| 26.有20%左右的学生不参与 | 7 | |||||
| 27.1/3以上的学生不参与 | 3 | |||||
| 交往 6分 | 28.有多边、丰富、多样的信息联系 | 6 | ||||
| 29.课堂上的人际交往有良好的合作氛围 | 5 | |||||
| 思维 状态 12分 | 30.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 | 5 | ||||
| 31.问题与见解有挑战性与独创性 | 5 | |||||
| 32.能联系实际举一反三展开创造 | 2 | |||||
| 情绪 状态 8分 | 33.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 | 2 | ||||
| 34.能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情绪 | 2 | |||||
| 35.入境生情,意志得以锻炼 | 2 | |||||
| 36.情感共鸣的表露自然、明显 | 2 | |||||
| 综合 评价 | 评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