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江苏省电力市场分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2:22:40
文档

江苏省电力市场分析

1、江苏市场现状江苏省辖13个地级市,54个市辖区市、24个县级市,24个县,首府为南京市。土地面积10.26万km2。“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自古对江苏这片富庶的鱼米之乡的美誉。作为中国最早、最重要的沿海开放省份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发展迅速,其在全国的地位举足轻重。2012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4058.2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18.3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27121.9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23518.0亿元,增
推荐度:
导读1、江苏市场现状江苏省辖13个地级市,54个市辖区市、24个县级市,24个县,首府为南京市。土地面积10.26万km2。“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自古对江苏这片富庶的鱼米之乡的美誉。作为中国最早、最重要的沿海开放省份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发展迅速,其在全国的地位举足轻重。2012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4058.2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18.3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27121.9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23518.0亿元,增
1、江苏市场现状

江苏省辖13个地级市,54个市辖区市、24个县级市,24个县,首府为南京市。土地面积10.26万km2。“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自古对江苏这片富庶的鱼米之乡的美誉。作为中国最早、最重要的沿海开放省份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发展迅速,其在全国的地位举足轻重。2012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4058.2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18.3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27121.9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23518.0亿元,增长9.6%。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6.3、50.2、43.5。

截止到2012年底,已核准在建项目3个,总容量300万千瓦,均为火电;已获“路条”项目2个,总容量400万千瓦,均为火电;省上报国家能源局后续项目12个,总容量1830万千瓦;退役发电机组822MW。全省发电装机总容量75320MW(不含未批先建成机组),其中火电72320MW、核电2000MW、抽水蓄能1000MW,分别占总装机的96.02%、2.66%、1.33%。全社会最大负荷72300MW,同比增长4.08%。

图表1:江苏省2012年底电力指标统计表

序号项目装机规模网内机组发电量利用小时
万千瓦亿千瓦时20082009201020112012平均
期末总计75324158.3749435281556156005606
1其中:火电(燃气)72323986.9447815300527854815600
2水电
3核电200162.4170377000750075008000
4风电
5抽蓄1009.3520881824182418241824
6光伏
7其他
年度压小容量万千瓦82.2

最高负荷万千瓦7320同比增长  4.08%

全社会用电量亿千瓦时4580.9同比增长  6.99%
区内外分电外供亿千瓦时4电源点:阳城、华中、三峡、秦山核电、华东统配、皖电东送、天荒坪 。电压等级:500KV

外送亿千瓦时40

电源点:华东、天荒坪、浙江

截至2012年底,江苏电网基本建成锡林郭勒盟—南京、四川锦屏—苏南两大特高压工程(江苏段),加上正在实施的淮南—上海西特高压工程等,江苏将初步形成“三线五站”的特高压网架。同时,苏北建设以特高压和500千伏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智能电网,加快新建机组和风电汇流站建设,提高新能源发电接纳能力;沿海地区则加大配电网建设改造力度,尽快在临港、园区构筑灵活可靠的配网结构,并逐步向滩涂地区延伸;苏南地区将构建以1000千伏特高压及500千伏电网为骨干的输电网,提高区外来电引进能力,并统筹输配电各环节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江苏省电力公司正以江苏省推进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为契机,参照发达国家经验,研究制定具有江苏特色的电网现代化评价体系。据介绍,该体系将包括电网发展、电网装备、供电服务、协调发展等多项指标。目前,江苏省主干电网建设已领跑全国

图表2:2012年江苏省电网现状图

2、电源发展思路

江苏省的电源建设制定了多元化发展战略,最大限度的利用核电资源、风电资源,配置最佳比例的抽水蓄能调节电源;优选开发大型的燃煤资源填充剩余电源建设空间,并根据西气东输的实际情况适度开发联合循环燃机;根据国家的能源和统一安排优先接纳区外各类电源。

3、电源布局原则

在推进核电建设、加强海上风电开发、推进光伏发电应用的同时,科学规划、有序发展煤电。根据国家东部沿海地区严格控制新建、扩建燃煤发电项目,继续实施“上大压小”的煤电发展,在国家和省电力规划指导下,优化燃煤电厂区域布局,重点向沿海、苏北地区倾斜,规范有序地重点建设大容量、高参数、低排放燃煤发电“上大压小”项目,为“十二五”初期和中期全省电力平衡提供重要条件。根据“区外来电”实际进展,及时启动电源储备项目。同时,在气源保障的前提下,主要在负荷中心地区有序发展先进、大型、高效天然气热电联产和调峰发电。在沿江、沿海地区交通、水资源等条件适宜的地点布局建设一体化煤气化联合循环多联产示范工程。

4、项目建设和规划

截止到2012年底,江苏省在国家已核准和违规在建项目6个,总容量568万千瓦,包括:煤电500万千瓦、风电68万千瓦。预计“十二五”期建成投产268万千瓦。

截止到2013年6月,已获国家“路条”项目4个,总容量520万千瓦,包括:煤电400万千瓦,燃气热电80万千瓦、热电联产40万千瓦。省上报国家能源局后续项目12个,总容量1830万千瓦。

党的以后,江苏、省提出2017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2018年全省GDP“两个倍增”计划。要完成这个新的目标任务,结合苏南进入工业化后期、苏中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的转型期、苏北仍处于工业化中期这一实际,电力消费总量还将保持稳步增长。预计到2015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6.58万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8万元。

与经济发展速度相对应,在充分考虑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等因素以及环保、二氧化碳排放、煤炭消费总量三方面约束,预计到2015年江苏全社会用电量将达5600亿千瓦时,装机规模达11000万千瓦,城乡居民人均生活用电800千瓦时,年均增长10%。

5、电力平衡情况

截止 2012 年底,全省装机容量为7532万千瓦。预计到2015年底,省内装机容量达9250万千瓦,其中核电200万千瓦、天然气发电1500万千瓦、风电680万千瓦、光伏发电8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100万千瓦、抽水蓄能发电110万千瓦。

根据近年来电网实际运行情况,迎峰度夏期间部分电源不能达到其额定装机容量,主要受制于以下几个方面:

(1)风电在夏季高峰期间具有反调节特性,有效出力约为额定装机容量的5%;

(2)“十二五”初期由于燃气气源供应紧张,在夏季高峰期间燃机有效出力约为额定装机容量的50%;

(3)煤质、机组性能等因素影响,统调大机组影响出力约150万千瓦(参考2010年实际);

(4)受以热定电等因素影响,统调自备、供热小机组影响出力约100 万千瓦(参考2010年实际);

(5)已签关停协议的装机容量不能并网发电;

(6)受发电成本高、热负荷等因素,全省非统调机组受阻出力约330 万千瓦(参考2010年实际);

(7)根据电网调度在夏季高峰日运行要求,高峰日至少需预留运行备用160万千瓦(考虑最大容量的一台机组跳闸后事故处理,其中苏北预留100万千瓦,苏南预留60万千瓦)

根据省电网公司预测,2015年江苏省全社会用电最高负荷达1亿千瓦,需要装机容量101600MW(备用1600MW)。“十二五”期间通过利用西南水电、三峡水电等“西电东送”电力,内蒙古、山西、陕西等“北电南送”等形式外来电维持约750万千瓦不增加,我省电力缺口将进一步扩大,最大缺口将达到1780 万千瓦。

2020年高负荷发展方案下,全社会用电最高负荷达到1.3亿千瓦,在计及备用容量及向外送电之后,系统需要容量为157076MW,考虑省内已取得路条项目届时全省装机将达到101470MW,在高峰时段将有3800万千瓦左右的电力缺口。 

图表3:2015年江苏省电网规划图

文档

江苏省电力市场分析

1、江苏市场现状江苏省辖13个地级市,54个市辖区市、24个县级市,24个县,首府为南京市。土地面积10.26万km2。“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自古对江苏这片富庶的鱼米之乡的美誉。作为中国最早、最重要的沿海开放省份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发展迅速,其在全国的地位举足轻重。2012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4058.2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18.3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27121.9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23518.0亿元,增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