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业名称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码 | 020102 | ||
| 学制 | 四年 | 学科类别 | 经济学 | 授予学位 | 经济学 |
(一)主干学科介绍
1.经济学。经济学(economics)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科学。其中经济活动是人们在一定的经济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以及与之有密切关联的活动,在经济活动中,存在以较少耗费取得较大效益的问题。经济关系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在各种经济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生产关系。经济学是关于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研究人类在“稀缺”问题下作出选择的科学。在经济学上“稀缺”属相对性的概念,当价格不等于零,人对一物品或服务的需求量大于它的供应量,该物品或服务就存在着“稀缺”问题。当“稀缺”问题出现时人就要在选择之间作出取舍,在被放弃了而又价值最高的选择就是在该决策中的“机会成本”。因为一切涉及“稀缺”问题的人类行为都在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内,而“稀缺”问题都暗示行为附带有“机会成本”,所以经济学研究都离不开成本。
2.工商管理。工商管理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性很强,它的目标是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二)相关学科介绍
1. 统计学。统计学是通过搜索、整理、分析数据等手段,以达到推断所测对象的本质,甚至预测对象未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其中用到了大量的数学及其它学科的专业知识,它的使用范围几乎覆盖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
根据统计方法的不同,又可以将统计学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理统计学。给定一组数据,统计学可以摘要并且描述这份数据,这个用法称作为描述统计学。另外,观察者以数据的形态建立出一个用以解释其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数学模型,以之来推论研究中的步骤及母体,这种用法被称做推断统计学。这两种用法都可以被称作为应用统计学。另外也有一个叫做数理统计学的学科专门用来讨论这门科目背后的理论基础。
2.金融学。金融学(Finance)是研究价值判断和价值规律的学科[1] 。主要包括传统金融学理论和演化金融学理论两大领域。人类已经进入金融时代、金融社会,因此,金融无处不在并已形成一个庞大体系,金融学涉及的范畴、分支和内容非常广,如货币、证券、银行、保险、资本市场、衍生证券、投资理财、各种基金(私募、公募)、国际收支、财政管理、贸易金融、地产金融、外汇管理、风险管理等。金融学领域的学科交叉与创新发展的趋势非常明显,涌现出许多引人注目的新兴边缘学科。
二、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素质高、理底扎实、学识面宽广、实践操作能力强、并富有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能从事国际经贸或其他经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系统学习和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较系统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经济分析与外贸实务操作能力。
1.素质要求
(1)思想道德素质。爱国敬业,遵纪守法,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艰苦奋斗、乐于奉献、坚韧不拔的品质,开拓进取、求实创新和善于合作的精神,良好的思想品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人格。
(2)文化素质。具备一定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较为扎
实的经济数学、外语、计算机知识及较强的应用能力,较为宽广的知识面以及向专业知识深度和广度发展的基本素质。
(3)专业素质。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熟悉国内外有关贸易、金融管理的方针、和法规,具备经济学、工商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及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知识,系统接受贸易实务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国际贸易和相关问题的基本素质。
(4)身心素质。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2.能力要求
(1)获取知识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能力,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管理创新的基本能力,较强的对环境和社会适应能力。
(2)应用知识能力。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以及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国际贸易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3)创新能力。掌握进行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具备必要的基本创业能力,树立科学的创业观;在国际贸易和相关工作领域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
3.知识要求
(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正确的思维方法、一定的社会文化知识和时事政治认知,良好的外语知识。
(2)自然科学知识。具有从事本学科、专业所需要的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基础知识,以及具有一定的现代体育、军事的基本理念。
(3)专业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工商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国内外有关贸易、金融管理的方针、和法规。
(4)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所必须的国际贸易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进行工业外贸、国际市场营销等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发展趋势。
三、专业课程体系及培养标准实现矩阵
(一)课程设置
1. 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军事理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体育。
2.专业基础课程。必修课:高等数学Ⅲ、政治经济学、管理学、线性代数、
微观经济学、会计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宏观经济学、统计学、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选修课: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计量经济学、
生产运作管理、区域经济学、财政学、世界经济概论、公共关系。
3. 专业课程。必修课:英语听说、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市场营销学、
国际商法、国际市场营销(双语)、物流学概论、电子商务。选修课:现代企业管理、商务英语、财务管理、制度经济学、证券与投资、消费者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人际关系心理学、商务礼仪与谈判。
4. 专业方向课程。
(1)工业外贸方向。必修课:国际商贸函电(双语)、国际贸易仿真操作、
国际结算、运筹学、现代工业技术概论。选修课:组织行为学、国际运输与保险、
创造学、客户关系管理、产业经济学、商品学。
(2)国际市场营销方向。必修课:国际商贸函电(双语)、国际贸易仿真操作、国际企业管理、国际结算、市场调研与预测。选修课:广告学、国际运输与保险、企业文化、中国对外贸易、供应链管理、技术经济学。
(二)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主要有:国防教育、公益劳动、计算机基本应用技能强化训练、数据库设计与开发、会计业务训练、营销方案设计与开发、外贸业务及单证处理、国际结算商业票据训练、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专业调研、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
(三)专业培养标准及实现矩阵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标准及实现矩阵
| 类别 | 内容 | 培养目标和要求 | 实现途径 |
知 识 | 人文社科知识 | 正确的思维方法、一定的社会文化知识和时事政治认知,良好的外语知识。 |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 (2)大学英语、财经专业英语 (3)文学名著欣赏、公共艺术、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公选课 |
自然科学知识 | 具有从事本学科、专业所需要的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基础知识,以及具有一定的现代体育、军事的基本理念。 | (1)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运筹学 (2)计算机文化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Excel在管理中应用等 (3)大学体育、军事理论、军事训练 (4)自然科学公选课 | |
专业基础知识 | 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工商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国内外有关贸易、金融管理的方针、和法规。 | (1)学科基础课:政治经济学、管理学、 微观经济学、会计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 (2)专业基础课:英语听说、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市场营销学、国际商法、国际市场营销(双语)、物流学概论、电子商务 (3)选修课程:现代企业管理、商务英语、财务管理、制度经济学、证券与投资、消费者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人际关系心理学、商务礼仪与谈判。 | |
专业 知识 | 具有从事本专业所必须的国际贸易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进行工业外贸、国际市场营销等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发展趋势。 | (1)专业核心课:国际商贸函电(双语)、国际贸易仿真操作、国际结算、运筹学、现代工业技术概论、国际企业管理、市场调研与预测等。 (2)专业选修课:组织行为学、国际运输与保险、创造学、客户关系管理、产业经济学、商品学、广告学、企业文化、中国对外贸易、供应链管理、技术经济学等。 | |
能 力 | 知识获取能力 | 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能力,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管理创新的基本能力,较强的对环境和社会适应能力。 | (1)通过管理基本技能综合训练等实践环节,使学生掌握管理沟通、商务礼仪、应用写作等管理基本能力 (2)通过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及社会实践、假期管理实践等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交流沟通能力 (3)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学科训练、专业训练等实践活动,以及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课外阅读、自主学习、专业资格与技能认证等第二课堂活动,培养文献检索基本方法和知识获取的基本能力 (4)通过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
知识应用能力 | 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以及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国际贸易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 (1)通过加大学科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课内实验、实验课程,培养学生基本专业实验能力 (2)通过数据库设计与开发、会计业务训练、营销方案设计与开发、外贸业务及单证处理、国际结算商业票据训练、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专业调研、毕业实习等专业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3)通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科专业竞赛、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等课内外活动,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4)通过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提升知识应用能力 | |
创业创新能力 | 掌握进行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具备必要的基本创业能力,树立科学的创业观;在国际贸易和相关工作领域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 | (1)通过创业基础课程、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项目等,培养学生基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2)通过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挑战杯项目、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研究,以及专业教学中强化学生管理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3)通过加强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 |
素 质 | 身心 素质 | 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 (1)大学体育、军事理论、军事训练、体育达标测试 (2)公共艺术、心理学等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 (3)学校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会、大学生心理咨询活动等课外活动 |
思想 素质 | 爱国敬业,遵纪守法,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艰苦奋斗、乐于奉献、坚韧不拔的品质,开拓进取、求实创新和善于合作的精神,良好的思想品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人格。 | (1)通过思想政治系列理论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 (2)通过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学科专业实践环节等实践教学,以及思想道德素养第二课堂活动, 强化学生思想修养 (3)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培养学生从事本专业应具有的职业道德 | |
文化 素质 | 具备一定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较为扎实的经济数学、外语、计算机知识及较强的应用能力,较为宽广的知识面以及向专业知识深度和广度发展的基本素质。 | (1)通过思想政治系列课程、以及文学名著欣赏、公共艺术、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公选课,使学生具有一定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强化经济数学、外语、计算机类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工具应用能力 (3)加强学科基础、专业基础课程和相应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素质和专业发展能力。 | |
专业 素质 | 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熟悉国内外有关贸易、金融管理的方针、和法规,具备经济学、工商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及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知识,系统接受贸易实务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国际贸易和相关问题的基本素质。 | (1)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学科基础、专业基础课程,确保学生受到经济学、金融、工商管理等方面良好训练 (2)通过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使学生具有从事国际贸易专业的基本知识;通过专业选修课程教学,扩展学生专业视野和应用领域 (3)通过相关课程实验、国际贸易实验课程以及课内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国际贸易问题的基本素质,提升专业综合素质 |
(一)师资队伍
国贸系现有专职教师11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2名、讲师7名,其中博士1人,硕士9人,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占36.4%,硕士学位以上占到90.9%,主要承担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理论课程和实验的教学和研究。国贸系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专业素养优秀,注重从各个方面教书育人。教师队伍职称、学历、年龄结构较为合理,年工作量饱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二)图书资料
学院资料室订阅有《国际贸易》、《国际商务研究》、《世界经济》、《国际贸易问题》、《对外经贸实务》等中文期刊100余种,订阅有Economic Polic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Applied Economics等外文期刊20余种,订阅有《国际商报》等报刊10余种;订阅有中国知网、中经网等电子数据资源。学校图书馆拥有200个机位的电子资源检索教室,各类数据库资料齐全。
(三)实验室
陕西理工学院经济与法学学院拥有多媒体教室4个,500平方米;拥有多媒体报告厅(120座)1个,案例讨论室4个,小组讨论室3个;建有实验示范中心1个,实验室面积1200平米,以及相关的教学软件;拥有实验中心、企业创新服务联合实验室、沙盘演示中心等设施;拥有各类计算机设备432台;拥有多媒体展台(三星SDP-900)2台,控制器( P35553A)1台,投影机(三洋PLC-XU1100C)3台,应用软件系统(北森人才测评与教学系列软件系统)1套,应用软件系统(DPS v12.01多用户高级版统计分析软件系统)1套,数码相机(奥林巴斯E-300)4台,笔记本电脑(惠普Compap Presario V3909TU)10台,稳压电源( SKW5FWJJC)1台等各种现代化设施设备。
(四)实习基地
1. 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双碑,2011年7月建立。2. 四川长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地址:四川省绵阳市高新区绵兴东路35号,2012年7月建立。3.陕西汉江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址:陕西省汉中市北郊,2013年9月建立。4. 陕西汉江机床有限公司,地址:陕西省汉中市河东店,2013年7月建立。5. 汉中朝阳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地址:陕西省汉中市朝阳路1号,2013年6月建立。6. 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汉中卷烟厂,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大河槛镇东大街28号,2013年6月建立。
(五)教学经费
学校每年都对国际经济与贸易有足够的专项投入,未来三年还将加大投入,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五、质量保障体系
1.建立教学检查制度。教务处与系(部)坚持定期进行教学质量及教学秩序检查,经常了解教学情况,加强教学信息反馈过程的管理。教学检查由教务处统一组织,一般可安排开学前教学准备工作检查、期中教学检查等。检查的方式采取抽查学生试卷、毕业论文、召开座谈会、学生问卷调查、检查性听课等。
2.建立听课制度,充分发挥听课制度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教学督导组成员、系(部)主任都应定期深入课堂(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课)听课,全面了解教学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教研室应组织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开展研讨,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3.建立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制度。一般安排每学期末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一次普遍评教活动,同时进行教师评学,由教学督导组和教务处共同组织,教学督导组进行数据的汇总、统计与分析,并将结果反馈给教学副院长。
4.学风检查。学办与各系(部)要坚持定期进行学风检查,经常了解学生学习纪律、完成课堂课后作业、考风、考纪及主动学习状况,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学风检查由学生工作部统一组织,检查的方式可采取抽查学生作业、召开座谈会、抽查学生出勤情况、抽查学生自习情况等。
5.由督导组建立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按专业、年级建立学生教学信息员组织,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教务网留言板等各种渠道听取学生对教学工作意见,及时改进教学。
6.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招生就业处与各系(部)要坚持定期进行毕业生质量社会调查,经常了解毕业生胜任工作状况、用人单位的满意率以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调整建议等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