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汉字和汉字教学之二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2:24:26
文档

汉字和汉字教学之二

吕必松:汉字和汉字教学之二2.汉字是义符(形旁)表义和音符(声旁)表音相统一的文字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拼音文字是表音文字,汉字是表义文字。这样的说法容易引起误解。好像是说:拼音文字只表音,不表义;汉字只表义,不表音。实际上,每一种语言的文字都有一定的形体结构,也都有一定的表音和表义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种文字都有表音功能,也都有表义功能。一种文字如果没有表音功能,就无法读出它的声音来;如果没有表义功能,就不能通过字形(词形)识别字义(词义)。凡是仍在使用的文字,都同时具有表音和表义的功
推荐度:
导读吕必松:汉字和汉字教学之二2.汉字是义符(形旁)表义和音符(声旁)表音相统一的文字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拼音文字是表音文字,汉字是表义文字。这样的说法容易引起误解。好像是说:拼音文字只表音,不表义;汉字只表义,不表音。实际上,每一种语言的文字都有一定的形体结构,也都有一定的表音和表义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种文字都有表音功能,也都有表义功能。一种文字如果没有表音功能,就无法读出它的声音来;如果没有表义功能,就不能通过字形(词形)识别字义(词义)。凡是仍在使用的文字,都同时具有表音和表义的功
吕必松:汉字和汉字教学之二

2.汉字是义符(形旁)表义和音符(声旁)表音相统一的文字

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拼音文字是表音文字,汉字是表义文字。这样的说法容易引起误解。好像是说:拼音文字只表音,不表义;汉字只表义,不表音。实际上,每一种语言的文字都有一定的形体结构,也都有一定的表音和表义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种文字都有表音功能,也都有表义功能。一种文字如果没有表音功能,就无法读出它的声音来;如果没有表义功能,就不能通过字形(词形)识别字义(词义)。凡是仍在使用的文字,都同时具有表音和表义的功能,即使是死去的文字,在它活着的时候也同时具有表音和表义的功能。具有表音和表义功能是不同文字的共性。只不过不同的文字往往用不同的方法,也就是用不同的形体结构表音和表义。形体结构不同,就意味着表音和表义的方法不同,这样就形成了不同文字的个性特点。人们学习一种语言的文字,就是要掌握这种文字的形体结构及其表音和表义的方法。因此,从语言教学的角度研究文字,就必须研究文字形体结构的特点和表音、表义方法的特点。我们从汉语教学的角度研究汉字,最重要的是研究汉字形体结构的特点以及汉字表义和表音方法的特点。

汉字形体的结构单位有笔画、部件和整字;整字由笔画与笔画组合生成,或者由笔画与部件、部件与部件组合生成;组成整字的笔画和部件都按上下、左右、内外的位置排列。这样的结构特点就是汉字表义和表音的物质基础。

汉字表义和表音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义符表义(本文在“表义、字义、形音义”等表述中所说的“义”都是指“义类”,不是指具体的意思)和音符表音相统一。古人把汉字分为六类,叫做“六书”。“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转注。假借字是指借用原来的汉字代表新的意思,不再创造新字。例如:“六”本来是“庐”的意思,后来借用来代表数目字“六”,数目字“六”就叫假借字。又如:“大”的古字像一个正视的大人之形,原意为“人”,后来借用为大小的“大”,大小的“大”也是假借字。转注字是指可以用来互相解释字义的汉字。例如:《说文解字》用“老”解释“考”,用“考”解释“老”。“老、考”互相释义,就是“转注”。其它四类汉字都体现了义符表义和音符表音相统一的造字原则。分述如下:

(1)象形字。在最早的汉字中,有一类是用线条描画出来的人和事物的形状,用人和事物的形状代表字义。后来人们就把这类用人和事物的形状代表字义的汉字叫做象形字。可见,象形字就是用象形符号表义的汉字。例如,“人”是用线条描画出来的“人”的形状,“马”是用线条描画出来的“马”的形状,“日、月”是用线条描画出来的太阳和月亮的形状。“人、马、日、月”就叫象形字。汉字在发展过程中,线条逐渐演变为笔画和笔画组合,字形也就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但是仍然保留着大致的轮廓。我们可以通过对字形的联想识别字义和帮助记忆。

(2)指事字。在最早的汉字中,还有一类是用线条描画出来的人和事物特点的形状,用人和事物特点的形状代表字义。后来人们就把这类用人和事物特点的形状代表字义的汉字叫做指事字。指事字也是用象形符号表义的汉字。例如:“一、二、三”是用横线的数量表示数目,“上、下”是分别在横线上面和下面添加符号指示方位。“一、二、三”和“上、下”都是描画事物特点形状的象形符号,属于指事字。又如:“木”是用线条描画出来的树的形状,代表树木,属于象形字;在“木”(树)的下部添加一个符号就成为“本”,代表树根,这是指事字。在“木”(树)的下部添加一个符号代表树根,是因为树根的特点之一是位置在树的下部。跟象形字一样,指事字的线条也逐渐演变为笔画和笔画组合,字形也随着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指事字要通过对字形的解析才能理解字义,形体变化较大的指事字还要通过追溯(su)原形才能帮助理解和记忆。

(3)会意字。会意字是由象形符号与象形符号组合而成的汉字,用象形符号与象形符号的组合表示字义。例如:“从”由两个“人”组成,“人”是象形符号。两个“人”一前一后,代表跟从。“多”由两个“夕”组成,“夕”的古字同“月”,也是象形符号。“多”代表两个月亮,意为多出了一个。“活”由“氵”(氵=水)和“舌”组成,“氵”和“舌”都是象形符号:“氵”(水)是“水波”的形状,“舌”是舌头的形状。由这两个象形符号组成的“活”说明“舌上有水”,用“舌上有水”代表存活。“话”由“讠”(讠=言)和“舌”组成,“言”也是象形符号,是用舌发音的形状。因为说话要用舌头,所以就用“舌”和“言”的组合代表说话。又如:“信”由“人”(亻=人)和“言”组成,从中可以看到古人有“人言为信”的准则。“和”由“禾”和“口”组成,“禾”是禾苗的形状,代表庄稼;“口”是嘴的形状,代表人。人和庄稼互相依存,相依为命,代表人和大自然的正常关系,也比喻人与人的正常关系。“谐”由“讠”和“皆”组成,“皆”由“比”和“白”组成;“比”由两个“人”(“匕”是“人”的倒写)组成,代表二人,“白”的古字与“口”通用。因此,“皆”可以解释为两人一口,即都在发言;“谐”可以解释为人人都有发言权。懂得了“和”和“谐”的意思,就能更好地理解“和谐”的意思,也就能更好地理解“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深刻含义。

(4)形声字。由义符和音符组合生成的汉字字叫形声字。形声字的义符代表义类,音符代表音类。例如:“功、攻”中的“力、攵”是义符,“工”是音符;“铜、桐”中的“钅(钅=金)、木”是义符,“同”是音符。形声字多半也是会意字。例如:“富”由“宀”和“畐”组成 “宀”代表屋子,是义符,“畐”(fú)代表读音,是音符。“畐”的古字像装满实物的瓶子,意为充盈,用屋内充盈代表富有,所以又是会意字。“躬”由“身”和“弓”组成,“身”是义符,“弓”是音符。“躬”有“把身躯弯成弓形”的意思,所以也是会意字。“富、躬”都是会意兼形声字。上面列举的会意字“和”中的“禾”、“谐”中的“皆”也是音符,所以“和”、“谐”也是会意兼形声字

会意字是义符与义符的组合,形声字是义符与音符的组合,会意兼形声字既是义符与义符的组合,也是义符与音符的组合。因为义符和音符基本上都是象形符号,所以无论是义符与义符的组合,还是义符与音符的组合,都体现了义符表义和音符表音的统一。

用象形符号表义和用象形符号组合表义都是直接表义,这是汉字跟拼音文字的重要区别之一。拼音文字是通过记音表义,由音生义;汉字是通过画形表义,由形生义。由音生义不能见其形而知其义,所以是间接表义;由形生义可以见其形而知其义,所以是直接表义。直接表义就是直接反映客观世界,具有便于理解和记忆、能够快速反映的优势。例如,看到用“艹”作义符的汉字,就知道其意思多半与草本植物有关;看到用“木”作义符的汉字,就知道其意思多半与木本植物或木制品有关;看到用“氵”作义符的汉字,就知道其意思多半与水或其它液体有关;……。有大量的汉字即使不知道它们的读音,也可以根据字形猜到它们的大意,结合上下文猜测字义的把握性更大。不需要或者不必单纯依靠语音转换就能理解字义而达到快速反映,这就充分显示了汉字表义方法的科学性。

有些简化字无法归入“六书”,杨洪清和朱新兰两位先生又补充了“四书”,即:存意字(原形声字简化后无表音部件的字,如“观”,义从“见”)、存音字(原形声字简化后无表义部件的字,如“宪”,音从“先”)、部件字(如“归”,左右两个部件既不表音,也不表义)、笔画字(如“乡”,只是由笔画组成,不能归入以上任何一类)。(见杨洪清、朱新兰编著:《现代说文解字字典·初级本》,群众出版社,1997)

一般认为,汉字没有表音功能。这是把字母表音作为文字表音的唯一标准。其实,字母表音只是文字表音的方法之一。况且,字母表音和文字表音也不是等同的概念。拼音文字的词由字母组成,字母虽然有表音功能,但不是所有的拼音文字都具有词的读音与字母读音完全一致的特点。我们将在后面举例说明,词的读音与字母读音不一致,就是形音脱节。

从书写单位的角度说,汉字的笔画相当于拼音文字的字母。不同的是,汉字笔画没有表音功能。汉字的表音功能不是体现在笔画层面上,而是体现在整字层面上。整字表音有两种方法:一是用整字的读音代表音节的读音,二是用音符代表整字的读音。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以及存意字、部件字和笔画字都是用整字的读音代表音节的读音,这是“一字一音”。占汉字总数绝大多数的形声字、存音字都是用音符代表整字的读音,这是音符表音。例如“成”就是“城、诚”等字的读音,“唐”就是“糖、塘”等字的读音。用整字的读音代表音节的读音就是形音合一,用音符表音就是形音结合。无论是形音合一还是形音结合,都是形和音的统一。因为象形符号有直接表义的特点,所以形音统一也就是形义音的统一。我们认为,能够达到形义音高度统一的文字才是最科学的文字。

现代形声字的音符有的已不再表音,仍有表音作用的音符有以下三种类型:

1)全表音音符。与整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音符是全表音音符。例如:

音符例    字

城 诚 晟 盛 铖 宬

鄌 塘 搪 溏 瑭 糖 螗 赯

匈 讻 汹 恟 胸

削 逍 消 宵 绡 硝 销 蛸 霄 魈

鄣 獐 彰 漳 嫜 璋 樟 蟑

2)半表音音符。在声母、韵母和声调这三项当中,有一两项与整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的音符叫半表音音符。半表音音符虽然只能表示近似音,但是对整字的读音有提示作用。下表是有两项相同的例子:

声母和韵母相同声母和声调相同韵母和声调相同
形声字音符形声字音符形声字音符
吗(ma)

马(mǎ)

伯(bó)

白(bái)

草(cǎo)

早(zǎo)

哪(nǎ)

那(nà)

宾(bīn)

兵(bīng)

现(xiàn)

见(jiàn)

花(huā)

化(huà)

英(yīng)

央(yāng)

谈(tán)

炎(yán)

 

  3)部件音音符。有些音符的读音与该音符原字的读音虽然不同,但是作部件时的读音具有内部一致性,代表作部件时的统一读音。我们把这类音符的读音叫做“部件音”。下表是部件音的例子。

部 件

原 字 音

部 件 音

例    字

Gōu,gǒu,gòu

佝 枸,狗 枸 苟 佝 笱 岣,够

qiě

zū,zǔ

租,阻 诅 组 祖 俎

é,è

俄 莪 涐 娥 峨 哦 锇 皒 蛾 鹅,饿

  上表中的部件音,有些读音完全相同,有些只是声调不同(声调不同的用逗号隔开)。部件音不同于原字音,是语音分化的结果,在某些方言中,这类部件的读音仍与原字音保持一致。

  汉字发展到今天,义符表义和音符表音的功能已经弱化。弱化现象主要表现为:由于字形和语音的发展变化,多数义符(象形符号)要通过联想或联系原形进行解析才能理解其意思,“部件字”和“笔画字”已失去象形表义的特点;多数音符只能表示近似音,有的已不再表音。尽管如此,如果跟英语文字相比,现代汉字形音脱节的现象并不是最严重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后面举例说明。还要强调指出:汉字义符表义和音符表音的功能虽已弱化,但是义符表义和音符表音相统一的科学原则依然存在,为恢复和强化这一科学的造字原则预留着空间。

文档

汉字和汉字教学之二

吕必松:汉字和汉字教学之二2.汉字是义符(形旁)表义和音符(声旁)表音相统一的文字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拼音文字是表音文字,汉字是表义文字。这样的说法容易引起误解。好像是说:拼音文字只表音,不表义;汉字只表义,不表音。实际上,每一种语言的文字都有一定的形体结构,也都有一定的表音和表义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种文字都有表音功能,也都有表义功能。一种文字如果没有表音功能,就无法读出它的声音来;如果没有表义功能,就不能通过字形(词形)识别字义(词义)。凡是仍在使用的文字,都同时具有表音和表义的功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