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基于学校信息化发展愿景与目标的应用能力选点
请根据《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30个能力点概述》和《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任务单》进行能力选点,选择能力点之前先确定本校所属教学环境,在所属教学环境下选择10项能力点,能力点必须包括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等4个维度。能力点填写编号即可。
1 A1 ② B1 ③ A3 ④ A6 ⑤ A8 ⑥ B6 ⑦ C5 ⑧ B9 ⑨ B4 ⑩ C4
二、学校校本研修主题与研修专题建议
(一)校本研修主题
(根据本校所选定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点的考核要求,对照本校教师能力自评状况,找出本校教师总体能力短板,以提升短板能力点为目标,确定教师学习与实践的校本研修专题,研修活动需在项目结束之前可执行完毕)。
1、本校教师能力短板简述
学校较少老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够满足平时一些平台应用需要,但多数教师,特别是岁数较大的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仍停留在会用的水平。尽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虽然有着诸多的好处,但是由于教师本身个体信息基础应用能力的,造成了对应用信息技术服务教学方面的积极性不强,致使他们更倾向于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平时的培训时间有限,理论知识较强,而一线老师现阶段欠缺的更多的是基本技术能力的提升。
2、校本研修主题
| 信息技术支持下“自主 探究 互动"教学策略研究 | ||
| (二)校本研修课题建议 (三)近年来学校先后进行了校园信息通信网络、计算机等基础硬件设备建设,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硬件基础支撑体系。在当前互联网+教育大背景下,信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有序推进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最直接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是教师,他们是整个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过程中的见证者和执行者。在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教师将直接影响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和推广,只有想方设法使信息应用能力提升在学校所有教师中推进,使全校教师信息基础能力不断提升融合,才能发挥出信息基础硬件设施能量,使信息基础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围绕校本研修主题,提出若干研修专题建议)。 | ||
| 专题序号及名称 | 主要研修内容与要求 | 完成时间 |
| 1、实现互联网+教育视域的思维转变、教与学尝试创新 | 校领导重视信息化教育,积极配合起引领示范作用。教务处牵头并制定相关的监督奖惩制度,落实教师研修进度、效果等问题;组织开展研修前期的铺垫培训工作;带领教师以教研活动为载体,线上与线下教研活动融合,使教师不增加负担的基础上,提升业务信息技术能力,从而服务于教学。 | 2021.09 |
| 2、通过主题研修载体,完成三个微能力点的课程学习与认证成果 | 教师经过信息技术2.0培训后,了解此项工程的意义,梳理自身需要提升的薄弱点,进行选定任务清单来学习教师的业务信息技术能力。例如:会利用网络资源下载图片、文件、PPT、音视频及它们的处理技能,会使用格式工厂等工具进行WORD,PDF等文件之间的转化;会利用视频 、音频、图片等 高效制作 PPT进行引课、授课;会利用录屏功能等制作 微课 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利用一体机软件中的各项功能及展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 2021.12 |
|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学生可以利用信息基础硬件设备进行自主学习、预习,改进学习方法没提高学习效率 | 2021.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