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建筑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工程设计任务书
2)规划主管部门提供的红线图或控规。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14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
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67-2014
6)《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0763-2012
7)其他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二、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xxxxx。位于泉州市德化县龙浔镇宝美中小企业创业园(二期)内。用地面积为5600.4㎡,总建筑面积为15215.93㎡(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12320.88㎡,地下建筑面积为25.05㎡)。
方案设计将文化和时代性结合起来,塑造融人文、技术和艺术性一体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地标建筑。遵循“现代、实用、大气、舒适、高效”的原则,力求功能与造型的和谐统一、体现强烈的时代感和行业气息,体现德化新时代、新城区的发展面貌。
三、基地条件分析
用地情况
本案用地地貌起伏多变,南高北低。东面接规划道路,北面为山坡,西面及南面与其他规划用地相接。
交通条件
基地未来的规划是东接规划道路,基地内设环形消防通道,在南北两头开口。
项目情况
本项目位于泉州市德化县龙浔镇宝美中小企业创业园(二期)内,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其他制造业),建筑主要功能为陶瓷研发厂房及仓库。
四、设计理念与目标
城市文化
德化制瓷历史悠久,是我国陶瓷文化发祥地和三大古瓷都之一,陶瓷产品80%以上外销,销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福建省十大重点出口县(市)之一、全国最大的工艺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专家组授予福建德化县“世界陶瓷之都”称号。
设计理念
建筑造型吸收国外先进设计理念,运用造型手法,进行表皮设计。立面材料采用蜂窝砖,仿石面砖,玻璃等材质,充分考虑了当地传统文化与新材料的结合。
五、防火设计
该建筑为高度不超过24米的多层厂房,耐火等级为二级、存放物品为泥料,陶瓷制品及相关设备等等,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丁类、戊类。地上疏散距离不限,地下疏散距离为60米(地下为戊类厂房)。地上防火分区不限面积,有2~3部疏散楼梯,一层可直通室外。地下厂房防火分区面积小于1000平米,地下停车库防火分区面积小于4000平米(喷淋),分为两个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至少有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利用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
总平面消防车道借用基地通路,形成环形消防车道,消防车道及消防通道宽度不小于4米,并且净高4米范围内都没有遮挡物,以保证消防车的进入,转弯半径不小于9米。
六、空间功能布局
建筑追求动线明确简洁,空间丰富,将大空间厂房布置东南面,东北面为手工制作间及休息区。布置了多个屋顶花园,多个挑空空间,使得员工在工作之余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与放松,而且陶冶了情操,提高了生活品质,提升了产品的品味。
七、竖向设计
用地东接规划道路,南北高差约1.8米。场地平整后标高相差不大,地势较平坦,建筑室内外地坪标高为100-700mm,路道以1~2.5%缓坡设计。场地内的地表雨水采用明沟结合暗管的方式收集并统一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八、交通流线
总平面将沿环形消防车道两侧布置停车位,减少地下停车数,增加使用面积,以降低造价。人流由西侧主口经过架空空间进入门厅或厂房,流线便捷。
九、人防设计:
本项目为工业建筑,无配套的非生产性建筑。
根据《福建省防空地下室防护标准审批管理规定》(闽人防办〔2015〕87号):第四条 本规定所称的新建民用建筑指建设单位向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新建项目,包括居住建筑、公共建筑以及工业建设项目中除工业厂房及其生产性配套设施以外的所有非生产性建筑,具体范围详见附件一。
本项目不需要设计人民防空地下室。
十、经济计算指标
| 经济技术指标 | |||
| 单位 | 数值 | 规划条件指标 | |
| 用地面积 | m2 | 5600.4 | 5600.4 |
| 建筑物占地面积 | m2 | 2520.18 | |
| 构筑物占地面积 | m2 | 0 | |
| 露天堆场占地面积 | m2 | 0 | |
| 建筑系数 | 45.00% | 40%≤建筑系数≤45% | |
| 总建筑面积 | m2 | 15215.93 | |
| 地上建筑面积 | m2 | 12320.88 | |
| 地下建筑面积 | m2 | 25.05 | |
| 容积率 | 2.20 | 1.3≤容积率≤2.2 | |
| 建筑高度 | m | 24 | ≤24m |
| 机动车停车位 | 个 | 37 | 0.3车位/100m2建筑面积 |
| 地上停车位 | 个 | 13 | |
| 地下停车位 | 个 | 24 | |
| 绿地率 | 15.00% | 15%≤绿地率≤20% | |
一、工程简介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泉州市德化县龙浔镇宝美中小企业创业园(二期)内,用地面积为5600.4㎡,总建筑面积为15215.93㎡(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12320.88㎡,地下建筑面积为25.05㎡)。
二、设计依据
1.设计中采用的主要规范、规程及标准:
(1) 全国规范、规程及标准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12)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5年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建筑桩基设计规范》(JGJ94-2008)等
(2) 相关的福建省、泉州市的地方规范、规程及标准
(3) 国家及地方标准图集
2.建设方提供的本工程设计任务书。
3.建筑专业提供的方案设计图纸及其他专业提供的有关资料。
三、建筑分类等级
1. 设计基准期以及主要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均为50年;
2.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安全等级为二级;
3.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
4.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
5. 建筑防火分类等级和耐火等级为二级。
四、荷载与作用
1.楼面荷载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取值,具体数值(标准值)如下表所示。
陈列展览 4..0KN/m2 厂房 4.0KN/m2
消防楼梯 3.5KN/m2 上人屋面 2.0KN/m2
办公 2.0KN/m2 卫生间 2.5KN/m2
设备机房 7.0KN/m2 实验室 2.5KN/m2
以上各表中荷载均未包括梁、板、柱、墙结构自重,建筑外墙、分户墙、建筑分隔墙自重荷载应按实际位置和重量输入。
钢筋混凝土容重: 25kN/m³
水泥砂浆容重: 20kN/m³
石灰砂浆、混合砂浆容重: 18kN/m³
建筑填充内墙容重: 18kN/m³
玻璃幕墙自重: 1.5kN/m²(立面)
回填物容重不大于: 12kN/m³
2.风荷载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有关风荷载取值如下:
●基本风压:
基本风压为0.4kN/m2。(50年重现期)
●地面粗糙度: B类
●风荷载体型系数: 按国家有关规范选取。
3.地震作用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建筑场地类别估计为II类场地(具体须由勘查报告提供),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特征周期值0.45s。
●采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结构阻尼比为0.05。
●计算地震作用时采用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包括100%恒载及50%活载。
●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地震作用,按CQC法组合。
●结构计算程序: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CAD工程部编制的系列软件,并将根据需要采用通用程序进行复核。
五、抗震设防
结构主体为丙类建筑,按6度进行抗震设防,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
六、上部结构
本项目为多层建筑,主体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七、主要结构材料
●混凝土
| 构 件位 置 | 混凝土等级 | 构 件位 置 | 混凝土等级 |
| 地下室底板、顶板 | C30 | 上部结构柱 | C30~C45 |
| 地下室墙柱 | C30~C45 | 上部结构梁板 | C25 |
钢筋(国产)材料应符合中国规定GB1499及GB50010。
HPB300级钢筋 fy = 300N/mm2²
HRB400级钢筋 fy = 360N/mm2²
HRB500级钢筋 fy = 435N/mm2²
●型钢
钢板厚度<34mm时采用Q235-B、Q345-B,厚度≥34mm时采用Q345GJ-C。钢材质量标准应符合《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及《高层建筑结构用钢板》YB4104的标准。采用焊接连接的钢结构,当钢板厚不小于40mm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50313)的规定,附加板厚方向的断面收缩率,并不得小于Z15级规定的允许值;当钢板厚度不小于70mm,应不小于该标准的Z25级规定允许值;当钢板厚度不小于100mm,应不小于该标准的Z35级规定允许值。工程采用的钢材应同时具有0°C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焊接材料、焊条质量应分别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熔化焊用钢丝》(GB/T14957)、《气体保护焊用钢丝》(GB/T14958)、《低合金钢焊条》(GB5118)
●墙体材料
多孔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等;
第三章 给排水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1)《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2009年版)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2001(2005年版)
(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40-2005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GB50016-2014
(5)《消火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50974-2014
(6)《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 GB50555-2010
(7)《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8)《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9)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市政给排水资料和对本项目的设计要求
(10)当地市政部门对给排水设计有关规定和要求
(11)建筑工种提供的有关图纸、资料
等国家现行的给排水及消防各类设计规范。
2、市政设施
2.1从支七路引一根DN100的给水管供生活用水,从支七路引一根DN150的给水管在基地内形成环状供本项目的消防用水。
2.2室外雨污分流,雨污水分别接入市政雨水管和污水管。
3、建筑概况
本项目为xxxxx。位于泉州市德化县龙浔镇宝美中小企业创业园(二期)内。用地面积为5600.4㎡,总建筑面积为15215.93㎡(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12320.88㎡,地下建筑面积为25.05㎡)。该建筑的耐火等级为二级、存放物品为丁类、戊类。
4、生活给水
4.1水源:采用城市自来水作为供水水源。
4.2生活用水量
| 用水部门 | 用水量标准 | 最大日用水量 | 备注 |
| 仓库配套办公人员 | 40L/ 人·日 | 32m3 | 按800人计 |
| 绿化 | 2L/ m2·日 | 2m3 | 按1000 m2计 |
| 未预见水量 | 3.4m3 | 按10%计 | |
| 合计 | 37.4m3 |
4.3生活给水系统:
1~3层由市政水压直接供水。3层以上采用变频供水。
5、排水系统:
采用雨、污分流制。
5.1生活污水
5.1.1 地块生活污水排放量为32m3/d。
5.1.2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接入市政污水管网。
5.2雨水:
5.2.1暴雨强度计算采用泉州德化地区的雨量公式:
q=2328.859(1+0.431lgP)/(t+7.747)0.731,Te取10年,t取5分钟
5.2.2屋面雨水由雨水斗收集后经立管直下,就近接入区域雨水管网。
6、消防设计:
6.1建筑概况:
体积约6万m3 的丁类、戊类仓库。
6.2消防用水及水源
| 序号 | 用水名称 | 用水量标准 | 一次消防 | |
| 时间H | 水量m3 | |||
| 1 | 室内消火栓 | 10L/S | 2.00 | 72 |
| 2 | 室外消火栓 | 20L/S | 2.00 | 144 |
| 3 | 自动喷淋 | 40L/S | 1.00 | 144 |
6.3室内消火栓系统
6.3.1消火栓最不利点的水的充实水柱仓库为13m,其它为10m,室内消火栓给水管道布置成环状,消火栓布置应保证同层相邻两个消火栓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的任何部位。室内消火栓用水量设有消防水泵接合器,每个消防水泵接合器的流量按15L/S计。
6.3.2室内消火栓箱的采用,每个单阀单栓消防箱内设DN65消火栓一只,DN19水一支, DN65衬胶龙带25米一付、消防卷盘30米一套及按钮(弱电)一只、灭火器两具。
6.3.3屋顶处设有18m3的屋顶消防水箱,提供本项目前十分钟的消防用水量,保证最不利点的消火栓有7m的静水压力。
6.4自动喷水系统
仓库不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按中危险2级设置。
6.6灭火器配置:
仓库灭火器配置等级为轻危险级A类,在每个消防箱内配置MF/ABC2(2kg)灭火器两具。
地下室车库灭火器配置等级为中危险级B类,在每个消防箱内配置MF/ABC4(4kg)灭火器两具。在各机房、电器控制室和有固定人员值班的场所配置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4kg)两具。
7、环保及节能:
7.1、本工程雨、污分流,室外设化粪池,减少排水管道被阻塞的可能。
7.2、地下室污水经集水坑收集后,由潜污泵提升排入室外污水系统。
7.3、机电设备尽量选用低噪音设备,水泵底座加设隔震座,进出水口管加装软接头。
7.4、本工程采用的器具及配件技术指标需符合《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2002技术参数要求。
第四章 电气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2、《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
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13;
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7、《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11、有关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二、设计范围:
本工程电气设计包括:大楼内变配电所、高低压供电线路、照明及动力供电系统、防雷及电气安全接地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安保及通信网络系统等。
三、预计负荷及负荷等级:
本项目为xxxxx。位于泉州市德化县龙浔镇宝美中小企业创业园(二期)内。用地面积为5600.4㎡,总建筑面积为15215.93㎡本。本工程为5层丁类厂房。地下室为车库、设备房及戊类厂房。本工程消防负荷、生活水泵、客梯,楼为三级负荷,其余用电为三级负荷。本工程设一间变配电室。变配电室电源引自本工程市政电力网引来一回路10KV高压至一层变配电室。
工程采用单位面积法计算住宅区电力负荷约918KW,,变配电室容量为2X630KVA,其中消防设备、应急照明及电梯用电等属一、二级负荷,其余均为三级负荷。
为确保本工程消防负荷及其它重要负荷供电,变配电所设置在地面一层。
四、电源及系统:
1、本工程电源需由城市电网提供一路10KV电源。引入10KV高压配电室内。
2、10/0.4KV降压变电所一个。10KV高压配电室及10/0.4KV降压变电所低压侧均为单母线分段系统。
五、配电方式及线路敷设方法:
1、由变配电所引至各建筑物的低压馈电线路原则上均采用电缆放射式配电。
2、大楼楼内低压配电干线采用放射性电缆配线。
3、消防、人防等重要用电设备均由二路电源供电,在末端配电箱处自动切换。
4、室外高、低压线路均采用电缆埋地敷设。
六、无功功率补偿:
本工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采用低压静电电容器组,静电电容器设在低压配电室内,补偿后低压侧功率因数不低于0.9。
七、防雷与接地:
1、建筑物均属二、三级防雷建筑,采取防直击雷及防雷击电磁脉冲措施。
2、0.4/0.23KV系统的接地方式,根据具体情况采用TN-S系统或TN-C-S系统。
3、强、弱电设备的保护接地、工作接地以及防雷接地等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小于1欧。
八、安保系统:
1、安保监视电视系统:
在出入口、地下车库及其出入口设置摄像机,视频信号经同轴电缆传输到小区管理中心,值班人员经终端显示屏对上述地点进行监视,硬盘录像机可根据需要对目标进行实时录像。
2、巡更系统:
为保证区管理中心全面准确了解区的安全信息,加强对保安人员巡视工作的监督,在小区内设巡更系统,巡更人员定时访问巡更点,小区管理中心可读取巡更资料和打印报表。巡更系统拟采用离线式系统。
4、地下车库出入口管理系统:
车库收费管理系统包括住户车辆进出管理、非小区居住人员的车辆进出管理及收费。本小区地下停车库管理系统,拟选用以免接触感应IC卡为核心,辅以可靠硬件控制设备,采用计算机及图像识别技术相结合的管理方式。
九、通信网络系统:
1、有线电视系统:
本工程有线电视信号源由市有线电视网提供,经前端设备后通过有线电视网络送至各楼层用户,用户电视终端输出口信号电平为68±4dB。用户电视信号线送至每户的信息箱,电视终端输出口原则上每间一只。
2、电话及宽带网系统:
本工程电话线路由市电话网引入,室外电话网络由市电信局统一设计和安装,本设计仅考虑地下车库及各栋楼内的电话线路设计。
原则上各栋楼内均设置总电话分线箱,经由层电话分线箱引至各电话用户。楼内电话线路采用直接配线方式。
办公区按每8平方米设置一个工作区,每个工作区设置一个语音终端和一个数据终端信息点。一般住户每户配置二对电话线,送至用户信息箱,电话出线口原则上每间一只。
宽带网的水平子系统拟采用六类非屏蔽双绞线,一般住户每户配置二根六类双绞线送至用户信息箱。小区内的数据传输干线,由网络公司设计和安装。
十、消防电气设计:
本设计将根据有关规范要求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和联动控制系统、火灾应急广播系统、消防对讲电话系统及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本工程设有消防控制中心,其中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机,联动控制台,火灾应急广播设备及消防对讲电话主机等。
1、消防电源:
本工程消防设备属一级用电负荷,所有消防用电设备均由双电源供电,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设置自动切换装置。
2、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消控中心设在一层)
本工程设计采用智能型系列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及联动控制柜,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火灾报警系统主机,各种感烟、感温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启泵按钮及各种输入,输出模块等组成,系统为二总线制,各种探测器,输入、输出模块及报警按钮等均挂接在通讯总线上,通过现场安装的各种火灾探测器及手动报警按钮等,可向消控中心系统主机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同时,火灾报警系统主机又能通过各种中继器联动相应的消防泵,喷淋泵、排烟风机、正压风机等消防设备。
另外,在消防控制中心还设有联动控制台,其上设有重要消防设备的启、停控制按钮和运行信号灯,对重要消防设备可以进行直接手动控制。
3、火灾应急广播系统:
消控中心内设置消防专用的火灾应急广播设备和消防对讲电话系统。在各层公共场所和走道、前室设有功率不小于3W的扬声器,各层扬声器的布置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要求,保证从一个防火分区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距离不超过25米。
4、消防专用电话系统:
该系统是建立消防控制中心与现场间联系的信息通道,在各层电梯前室及主要通道处设有消防专用电话插孔,在消防泵房、电梯机房、变配电室、防排烟风机房等重要场所设有消防专用电话,用于直接与消防中心联系。
5、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火灾时,通过输出模块,自动切除非消防电源,应急照明电源自动接通,在变配电所、发电机房、消防水泵房、消控中心、车库、大厅等设应急照明,在各层走道、防烟楼梯间及前室、消防电梯间及前室、各主要出入口、大厅等处设有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灯,其电源引自应急照明箱,并采用带蓄电池的灯具。
第五章 通风与空调方案设计说明
本项目为xxxxx。位于泉州市德化县龙浔镇宝美中小企业创业园(二期)内。用地面积为5600.4㎡,总建筑面积为15215.93㎡(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12320.88㎡,地下建筑面积为25.05㎡)。
一、设计范围:
本专业设计范围,包括地上通风设计和地下建筑的通风设计及消防通风设计。
二、设计依据:
1、《采用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
3、《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2015
三、设计条件:
地理位置:
工程所在地:福建省泉州市
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 夏季 | |
| 大气压力(kPa) | 99450 |
| 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 33.5 |
| 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 31.3 |
| 室外平均风速(m/s) | 3.0 |
| 房间名称 | 排风 | 送风 | 备注 | ||
| 方式 | 换气次数h-1 | 方式 | 换气次数h-1 | ||
| 公共卫生间 | 机械 | 10~15 | 自然 | ||
| 水泵房 | 机械 | 6 | 机械 | 5 | |
| 变电室 | 机械 | 10 | 机械 | 8 | |
| 配电室 | 机械 | 4 | 机械 | 80%排风量 | |
1、 仓库及部分采用屋顶风机进行通风换气;
2、公共卫厕设有机械排风系统。
五、防排烟及暖通空调系统的防火措施:
(一)防排烟区域及方式
1、本工程的楼梯间均采用自然防烟的方式;一层有大于1.2m2的可开启外窗 的地下室楼梯间;地上有不小于2.0m2的可开启外窗的地上楼梯间;
(二)防排烟系统及设施配置
1、消防控制中心对所有涉及消防使用的设备进行监控。
2、风道及保温材料采用不燃和难燃材料。
3、在风道穿越防火墙、楼板或竖向风道之支风道上等均设置防火阀。
(三)控制方式简述
1、各空调通风系统主管道上的防火阀与该系统的风机联锁,当防火阀自动关闭时,该风机断电。
(四)防火措施
1、与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合用的机械排烟系统采取可靠的防火安全措施,并符合排烟系统要求。
2、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防火阀、管材和保温材料的设置和选用符合消防规范和相应设计规范的要求。
3.火灾时,消防控制中心自动停止空调设备和与消防无关的通风机的运行,并根据火灾信号控制各类防排烟风机、补风设备等设施的启用。
4.与通风系统合用的机械排烟系统采取可靠的防火安全措施,并符合排烟系统要求。
5.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防火阀、管材和保温材料的设置和选用符合消防规范和相应设计规范的要求。
六、环保措施
1.环境造成噪声污染的空调机房围护结构内侧贴吸声材料。机房开向公共区域的门应采用防火隔声门
3.采用高效率、低噪声、低振动的空调、通风设备。
4.为满足各使用场合的噪声要求,对有振动设备进行隔振处理,有噪声设备采取消噪措施。
5.穿越机房围护结构的所有管道和安装洞周围的缝隙都严密封堵。
6.所有空调、通风设备均选用低噪声产品,采用隔振基座或减振吊架软管连接,必要时设置消声设备。
7.采用符合环保要求的能源,能有效保护周围环境。
七、节能
1.选择高效、节能的暖通空调制冷设备。
2.玻璃窗和外墙的传热系数满足国家有关节能规范的规定,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 热性能,减少空调采暖运行时的冷量损失。
3. 节能设计指标:。
(1) 分体空调选用等级要求不低于国家二级能效标准;
(2) 除消防用的风机外,一般通风机的单位耗功率小于0.27W/(m3/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