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不觉,逻辑学就到尾声了。回想起来,课堂上的时光总是那么美好充实。老师让我们学到了逻辑学的相关知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逻辑思考能力,又让我们见识了真正辩论赛的激烈和精彩,这都让我们受益匪浅。通过这些课的学习,我学到了逻辑学一些常用方法,如归谬法、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明白了这些方法的基本运用。
逻辑学被称为思维的体操,这样的比喻是有道理的。逻辑学确实可以训练人的思维使之具有严密性,从而提高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从小学起我们就学习数学,到了初中高中我们就开始学习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这些被认为是我们生存所必须学习的基础学科,殊不知基础学科包括数学、逻辑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理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但我们却从未系统的学过逻辑学,虽然如此但逻辑思维与人类为伴,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伟大的政治家曾说“逻辑是一门的学问,大家都要学一点。”逻辑学家金岳霖也说“逻辑对生活、认识和哲学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这些大家的话还不足已说明逻辑学的重要意义,那么我们可以从生活中举些事例出来。
逻辑有点像随处可见的水,不显眼容易被忽略,但人人离不开它。我们说话的时候、写文章的时候,其实都用到了它,如果我们说话不讲逻辑就会意思表达不清楚造成歧义,我想大家对语文考试中修改病句的题型印象还是很深刻的,要把我们的思想正确地表达出来,第一件事情是要讲逻辑。不讲逻辑也许就会闹笑话,如“中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刚一听这句话觉得没有什么但仔细辨认一下就会发现问题“中国有”而“世界没有”这就是自相矛盾了。运用逻辑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想必大家都听过这个例子:“有一天,一位外国使者看见林肯在擦自己的靴子,于是讽刺道:‘啊 ,先生,您真伟大!您经常擦自己的靴子吗?’‘是呀,’林肯答道:‘那么你是擦谁的靴子呢?’”。睿智的林肯聪明的运用逻辑化解了嘲讽。
逻辑如此重要因此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首先在学习逻辑的理论知识上作为大学生我们有很好的外部环境,我们可以选修一些逻辑课程,可以有意识的去读一些逻辑相关书籍如黑格尔的《小逻辑》,比较通俗易懂的《趣味逻辑》、《生活中的逻辑与智慧》,还可以找一些练习题如《头脑风暴——逻辑思维》;除了看书听课我们也要留意发现身边的逻辑,大千世界、纷繁复杂只要有心我们就能挖掘生活中的逻辑问题。
还记得爱因斯坦那个睿智的问题“ 爱因斯坦问他的学生:‘两个人从烟囱 里爬出去,一个满脸烟灰,一个干干净净,你认为哪一个该去洗澡?’‘当然 是脏的那个。’学生理所当然的说。‘不对,脏的那个看见对方干干净净,以为自己也不会脏, 哪里会去洗澡?’”逻辑是个深奥的东西,我发现不了上面的逻辑问题,但它却让我为那智慧倾倒。
晏子(即晏婴)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有一次他到楚国去出使。楚王在朝堂之上接见了晏子。这时,楚王的部下押着一个人从堂下经过,楚王叫住了部下,问押的是何人,他犯了什么罪。部下回答说押的是齐国人,他犯的是盗窃罪。楚王于是回头问晏子:你们齐国人本来就喜欢偷窃的吗?晏子明知这是一场精心导演的闹剧。那被押的是不是齐国人都很难说,至于说他犯盗窃罪更是无中生有。但如果直接揭穿这闹剧,楚王的脸上就不好看。于是他对楚王说:我听说有一种东西,它生长在淮河以南被叫做橘,吃起来香甜可口;生长在淮河以北被叫做枳,吃起来又酸又涩。这是因为什么原因呢?是因为它们生长的环境有大不同。现在齐国人在齐国不会盗窃,到了楚国就变得会盗窃,是不是楚国的环境使人变得会盗窃呢?言外之意就是:这个齐国人即使会盗窃,也是被你们楚国的不良社会风气给带坏的。这番言外之意想必楚王是听进去了。于是只好自我解嘲说:晏先生真是好口才,我在你面前自讨没趣了。与其说是晏子的口才折服了楚王,倒不如说是归谬法帮了他的大忙。
看电视剧时如果你不仅仅专注于剧情你会发现许多台词的逻辑错误,如有一古装电视剧,其中一幕:幼年皇帝接受完来人的跪拜后,太监忙说:“赐宴,快赐宴!”小皇帝慌乱中说:“快给他一块砚台!”小皇帝将“设宴款待”偷换为“给他块砚台”。这使我们印证了逻辑原理:小皇帝偷换概念,违反了同一律。又如我们熟悉的琼瑶剧《情深深雨朦朦》中依萍送书桓那幕,书桓说“八年抗战很快就过去了…”按剧情他怎么知道是八年啊。
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多一分心思,随时注意观察分析,运用所学的逻辑知识去看待问题,久而久之,我们就会领会运用逻辑的技能,懂得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逻辑去解决问题,就会优化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