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C 语言程序设计》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一门职业基础课,本课程为考试课。
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算法设计的基本思想和程序设计的基本技能,锻炼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课程的内容主要涉及 C 语言的基本概念、基本语法、C 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课程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课时安排为 72课时,其中理论学时为 36 学时,实践学时为 36 学时。
本课程的前序课程为计算机文化基础,后续课程为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 ARM开发、FPGA、CPLD、DSP 等课程,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程序设计基础理论和专业实践技能。C 语言是目前社会上应用最广泛的软件设计语言,为培养 21 世纪与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并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技术应用、经营管理、高新技术设备运作的高级职业技术应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一)概述
1.教学内容
(1)C语言的历史背景。
(2)C语言的特点。
(3)简单C程序介绍。
(4)C程序的上机步骤。
2.教学要求
了解 C 语言的特点及简单程序的构成,掌握 C程序的编辑、编译、连接和执行的过程。
(二)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
1.教学内容
(1)C数据类型。
(2)常量与变量。
(3)整型数据。
(4)实型数据。
(5)字符型数据
(6)变量初值
(7)数值混合运算
(8)算术表达式
(9)赋值表达式
(10)逗号表达式
2.教学要求
掌握整型、字符型、实型等基本类型的概念,熟练掌握这些类型的常量和变量的使用及运算操作,掌握赋值运算符和赋值表达式的规则,了解逗号表达式的运算规则、运算符结合性和优先级。
(三)顺序程序设计
1.教学内容
(1)C语句概述。
(2)三种基本结构。
(3)字符输入输出。
(4)格式输入输出。
(5)顺序结构程序设计举例。
2.教学要求
掌握C语言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能正确使用赋值语句、putchar 、getchar、 scanf、printf函数编写顺序结构的程序。
(四)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1.教学内容
(1)关系表达式。
(2)逻辑表达式
(3)If语句
(4)switch语句
(5)程序举例
2.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关系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的使用、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的求值、if语句三种形式及使用、条件运算符及条件表达式,掌握switch语句的使用方法。
(五)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1.教学内容
(1)概述
(2)While语句
(3)Do-while语句
(4)For语句
(5)循环的嵌套
(6)Break和continue语句
(7)程序举例
2.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while、do—while、for三种循环语句的结构和执行过程,会在程序中利用它们实现单重或多重循环控制,掌握continuehe、break语句的作用。
(六)数组
1.教学内容
(1)一维数组的定义和使用
(2)二维数组的定义和使用
(3)字符数组
2.教学要求
掌握数组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的使用,掌握字符数组与字符串的关系及字符串的简单处理,会分析、编写利用数组进行数据存储和处理的简单程序。
(七)函数
1.教学内容
(1)函数的定义
(2)函数参数和函数的值
(3)函数的调用
(4)函数的嵌套调用
(5)函数的递归调用
(6)数组作函数的参数
(7)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8)变量存储类
(9)内部和外部函数
2.教学要求
掌握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原型、函数的返回值、函数的调用、函数形参和实参之间的关系,掌握变量的作用域与生存期,了解函数的递归调用、嵌套调用及函数作用域。
(八)指针
1.教学内容
(1)地址和指针的概念
(2)变量的指针和指针变量
(3)数组指针和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
(4)字符串指针
2.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指针、地址、指针类型、void指针类型、空指针等概念,熟练掌握指针变量的定义和初始化、指针的间接访问、指针的加减运算和指针表达式,掌握指针与数组、函数、字符串等关系。
(九)结构体与共用体
1.教学内容
(1)结构体的类型定义
(2)结构体变量的引用
(3)变量初始化
(4)结构体数组
(5)指向结构体类型的指针
(6)共用体
(7)枚举类型
(8)Typedef定义类型
2.教学要求
掌握结构体的概念、结构体类型的定义、结构体变量的定义和初始化、结构体成员的表示、结构体赋值含义、结构与指针、结构与函数的关系,了解联合的概念、联合类型和变量的定义、联合成员的表示、联合在结构中的使用、链表的建立和输出等操作,会用typedef进行类型定义。
(十)文件
1.教学内容
(1)c语言文件概述
(2)文件类型指针
(3)文件的打开与关闭
(4)文件的读与写
(5)文件的定位
(6)文件的错误检测
2.教学要求
掌握文件的概念,掌握文件的打开与关闭,以及文件的读写操作、掌握文件定位及错误检测操作。
(十一)Keil C51 程序设计
1.教学内容
Keil C51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
三、总教学时数和学时分配
1.总学时
本课程总学时为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 32 学时,实践环节32 学时
2.学时分配
| 序号 | 内容 | 讲授学时 | 实验学时 | 总学时 |
| 1 | 概述 | 2 | 2 | 4 |
| 2 | 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 | 4 | 4 | 8 |
| 3 | 顺序程序设计 | 2 | 2 | 4 |
| 4 |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 2 | 2 | 4 |
| 5 |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 2 | 2 | 4 |
| 6 | 数组 | 4 | 4 | 8 |
| 7 | 函数 | 4 | 4 | 8 |
| 8 | 指针 | 4 | 2 | 6 |
| 9 | 结构体和公用体 | 2 | 2 | 4 |
| 10 | 文件 | 2 | 2 | 4 |
| 11 | Keil C51程序设计 | 2 | 4 | 6 |
| 总学时 | 32 | 32 |
| 序号 | 实验题目 | 实验学时 | |
| 1 | 概述 | 2 | |
| 2 | 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 | 4 | |
| 3 | 顺序程序设计 | 2 | |
| 4 |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 2 | |
| 5 |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 2 | |
| 6 | 数组 | 4 | |
| 7 | 函数 | 4 | |
| 8 | 指针 | 2 | |
| 9 | 结构体和公用体 | 2 | |
| 10 | 文件 | 2 | |
| 11 | Keil C51程序设计 | 2 | |
| 总学时 | 36 | ||
本课程实践性强,教学中重视上机操作环节,并在上机时使学生掌握程序调试的基本方法,通过实验能够加深理解和巩固课上所学知识,能够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
五、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推荐教材
(1)李振,马国强.《C 语言程序设计》.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1-04-01
(2)孔娟.《C语言程序设计》.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实训教学大纲
(2 周)
一、实训内容
1.教师讲授内容
介绍 C 语言的程序调试环境(VC、TC、BC 等其中一种)的使用方法;讲解程序调试的过程及基本方法。
2.学生完成内容
根据学员所学课程的情况,结合教材配套实验指导书选择 2~3 个题目,题目应包含 C语言基础、选择结构程序设计、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函数、数组、指针和文件的相关操作等主要教学内容的较为综合的应用。
3.实训参考题目
(1)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2)人员信息管理
(3)八皇后问题
(4)通讯录管理系统
(5)吃数游戏
二、实训要求
学员根据教师所确定题目,查阅教材及相关资料,完成题目的算法设计及程序编写;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程序的上机调试;写出实训报告,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实训题目和要求、算法设计、源程序和运行结果、程序调试遇到的主要问题、收获(体会)。 教师根据学员完成题目的情况、实训报告的质量及实训过程的表现综合评定出成绩。
三、时间安排
实训周数为两周。
第一周:算法设计及程序编写
第二周:上机调试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