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 题 | 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 |
| 教学目标 | 1、初步学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2、通过借助直观模型和利用分数单位进行推一推这两种方法,掌握比较同分母分数的推理过程,初步培养较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3、在分数学习的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 |
| 教学重点 | 掌握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的方法。 | |
| 教学难点 | 理解比较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推理过程。 | |
| 教学资源准备 | 多媒体课件,圆形、长方形纸片等。 | |
| 教学过程 | 听课者记录区 | |
| 一、回顾旧知,复习导入 1、复习分数的基本知识 口答: 就是( )个 ;5个是( ),也就是( ); 就是( )个;就是( )个。 2、小结:几分之几就是几个几分之一。 【设计说明:复习分数的概念,为下面的新知学习做铺垫。】 二、共同探究,明理获知 (一)初步比较分数的大小 1、出示情境:某一天,一只小蜗牛外出游玩,走累了,它想吃野果,我们都知道小蜗牛的行动比较慢,我们来帮它选一条最近的路线吧!小蜗牛究竟离哪个野果近? 2、部分揭示课题(板书:分数的大小比较) 3、学生尝试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板书: ) 4、利用学具,进行验证并交流 预设:(Ⅰ)画一画 a.同样大小的两个圆形,都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大小都一样,一个圆取3份,一个圆取7份,7份大于3份,所以 ﹥ 。 b. 2条同样长度的长方形纸带,都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都一样长,一条取7份,另一条取3份,所以 ﹥ 。 (Ⅱ)圈一圈 10颗爱心看成整体,把两份10颗爱心图形,都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1颗爱心,一个整体中圈出7份,另一个整体中圈出3份,所以 ﹥。 (Ⅲ)推一推 运用分数的意义来推一推。 因为里有3个 里有7个,7个大于3个, 所以 ﹥。 5、小结:我们通过画一画、圈一圈和推一推的方法都验证了 ﹥(板书:﹥) 6、练一练 用推一推的方法比较和的大小 (二)深入探究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1、比一比,赛一赛,看谁做得快 ○ ○ ○ (1)观察上面3组分数,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2)交流归纳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2、完整课题(板书:同分母) 3、小结: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板书: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4、试一试 ○ ○ ○ ○ 1○ 【设计说明:在学习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的时候,学生合作探究动手操作,直观比较时,借用圆形和线性的工具为辅助工具;抽象比较时,运用以前学习的分数的知识,用推一推的方法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学生在合作探究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发现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规律,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的能力。】 三、深化运用,巩固新知 1、判断 (1)小胖吃了一块蛋糕的,小丁丁吃了同样大小的一块蛋糕的,小丁丁比小胖吃的多。( ) (2)小胖和小丁丁吃两块大小相同的蛋糕,小胖吃了蛋糕的,小丁丁吃了蛋糕的,因为3=3,所以=。( ) (3)有两块大小不同的蛋糕,小胖吃了一块蛋糕的,小丁丁吃了另一块蛋糕的 ,小丁丁吃的多。( ) 2、填数 下面的括号里可以填哪些数? < > 【设计说明:分层训练,深入巩固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化前面的形象为抽象,运用规律比较大小,并明白比较时一定要整体相同。在练习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分析题目的能力和规律的应用能力。】 四、回顾总结,质疑问难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说明:及时总结,提高归纳概括能力。在总结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五、拓展延伸,提升思维 有两块大小相同的蛋糕,小胖吃了一块蛋糕的,小丁丁吃了另一块蛋糕的,谁吃的多? 六、板书设计 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画一画 圈一圈 推一推 因为里有3个 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里有7个 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7个大于3个 整体相同 所以 ﹥ 教学设计说明: 在三年级第二学期,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学生对于“分数”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认识,初步了解了分数概念——几等份中的几份,先认识了几分之一,并以几分之一为计数单位,通过几个几分之一来认识几分之几。 《分数大小的比较》是在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本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是“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通过最终的结论“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就大”从形式运算的角度进行解决。而二期课程改革较为强调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体验,强调通过主动的探究来建构自己的知识。因此本课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重点突出了“画一画”与“推一推”两种方法从具体和抽象两个层面详细地展开知识的过程。 在学习分母相同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时,学生经历了动手操作的直观比较和“推一推”的抽象比较。直观比较时,借助了圆型、线型以及离散型为重要的辅助工具;抽象比较时,将几分之几分拆成几个几分之一,用推一推的方法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不管是直观比较还是抽象比较都要注意引导学生比较同分母的分数,每一份大小都相同,只需比份数也即分数单位的个数。 根据发生认识论的观点,“语言是有声的思维”,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培养逻辑推理的能力,本课还非常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述,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要求能够流畅的表述推理过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