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级财务会计(二)参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2:09:23
文档

中级财务会计(二)参

《中级财务会计(二)》平时作业(1)参习题一一、目的练习应交税费的核算二、资料A公司为一般纳税人,存货按实际成本核算,经营货物适用税率17%、使用消费税税率10%,转让无形资产的营业税为5%。2009年5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1.向B公司采购甲材料,专用上注明价款900000元、153000元,另有运费2000元。账单已经到达,材料已验收入库,货物及运费以银行存款支付。2.销售乙产品5000件,单位售价200元,单位成本150元;该产品需同时交纳与消费税。产
推荐度:
导读《中级财务会计(二)》平时作业(1)参习题一一、目的练习应交税费的核算二、资料A公司为一般纳税人,存货按实际成本核算,经营货物适用税率17%、使用消费税税率10%,转让无形资产的营业税为5%。2009年5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1.向B公司采购甲材料,专用上注明价款900000元、153000元,另有运费2000元。账单已经到达,材料已验收入库,货物及运费以银行存款支付。2.销售乙产品5000件,单位售价200元,单位成本150元;该产品需同时交纳与消费税。产
《中级财务会计(二)》平时作业(1)参

习题一

一、目的

练习应交税费的核算

二、资料

A公司为一般纳税人,存货按实际成本核算,经营货物适用税率17%、使用消费税税率10%,转让无形资产的营业税为5%。2009年5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 向B公司采购甲材料,专用上注明价款900 000元、153 000元,另有运费2 000元。账单已经到达,材料已验收入库,货物及运费以银行存款支付。

2. 销售乙产品5 000件,单位售价200元,单位成本150元;该产品需同时交纳与消费税。产品已经发出,货款已委托银行收取,相关手续办理完毕。

3. 转让一项专利的所有权,收入15 000元已存入银行。该项专利的账面余值为80 000元、累计摊销75 000元。

4. 收购农产品一批,实际支付价款80 000元。我国实施条例规定收购农产品按买家和13%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农产品已验收入库。

5. 委托D公司加工一批原材料,发出材料成本为100 000元,加工费用25 000元。加工过程中发生的4 250元,消费税2 500元,由受托单位代收代交。材料加工完毕并验收入库,准备直接对外销售。加工费用和应交的、消费税已用银行存款与D公司结算。

6. 购入设备一台,专用上注明价款180 000元、30 600元。设备已投入使用,款项已通过银行存款支付。

7. 公司在建大办公大楼因施工需要,领用原材料一批,成本50 000元。

8. 月底对原材料进行盘点,盘亏金额4 000元,原因待查。

三、要求

对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习 题 一

1、借:原材料                            902 000                                      

           应交税费—应交(进项税额)    153 000

          贷:银行存款                             1 055 000

2、借:应收账款              1 17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 0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销项税额)     170 0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0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100 000

    同时,借:主营业务成本            750 000

             贷:库存商品                  750 000

3、借:银行存款        15 000

       累计摊销        75 000

           贷:无形资产                80 00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750

               营业外收入               9 250

4、借:原材料                             69 600

           应交税费—应交(进项税额)     10 400

          贷:银行存款                             80 000

5、借:委托加工物资   100 000

 贷:原材料        100 000

• 借:委托加工物资                   27 500

•     应交税费—应交(进项税额)4 250

•    贷:银行存款                           31 750 

• 借:原材料         127 500

•    贷:委托加工物资    127 500

6、借:固定资产                         180 000

          应交税费—应交(进项税额)  30 600

贷:银行存款                         210 600

   7、借:在建工程                         58 500

         贷:原材料                               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进项税额转出)    8 500

   8、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4 000

         贷:原材料                                  4 000

习题二

一、目的

练习债务重组的核算

二、资料

甲公司欠乙公司货款350万元。现甲公司发生财务困难,短期内无法偿付。双方协商,由甲公司以一批存货和所持有的A公司股票抵债。其中,①抵偿存货的成本200万元,已提跌价准备15万元,公允价值180万元;②甲公司持有的A公司股票10 000股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和管理,该批股票成本150 000元,持有期内已确认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100 000元,重组日的公允价值为每股30元。乙公司对该项债权已计提30%的坏账准备,受让的存货仍作为存货核算和管理,对受让的A公司股票作为交易性投资管理。甲、乙公司均为一般纳税人,经营货物适用的率为17%.

三、要求

分别作出甲、乙公司对该项债务重组业务的会计分录。

习题二

甲公司债务重组的处理:

债务重组利得=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350-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180+30.6+30)=109.4万

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200-15)+(15+10)=210万

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210万-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210=0,则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为0。

借:应付账款——乙公司                     35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800000

       应交税费——应交(销项税额)            306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公司股票(成本)          150000

                       —A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   100000

       投资收益                                       50000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                     1094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850000

     存货跌价准备        150000

贷:库存商品          20000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万

    贷:投资收益—股票投资收益     10万

乙公司债务重组的处理:

受让非现金资产按其公允价值入账,公允价值金额=180+30.6+30==240.6万

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350万元

债务重组损失=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350-240.6=109.4万

将该差额冲减减值准备105万(350*30%),再将其差额4.4万计入营业外支出。

借:原材料                           180万

    交易性金融资产—A公司股票(成本)30万

应交税费——应交(进项税额)      30.6万

坏账准备                         105万

营业外支出—债权重组损失           4.4万

贷:应收账款 —甲公司                 350万

习题三

一、简述辞退福利的含义及与职工养老金的区别

参:辞退福利的含义:一是职工劳动合同尚未到期,无论职工本人是否愿意,企业决定解除与其劳动关系而给予的补偿;二是职工劳动合同尚未到期,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的补偿,此时职工有权利选择在职或接受补偿离职。

辞退福利与正常退休养老金应当区分开来。

辞退福利是在职工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到期前,企业根据法律与职工本人或职工代表(工会)签订的协议,或者基于商业惯例,承诺当其提前终止对职工的雇佣关系时支付的补偿,引发补偿的事项是辞退,因此,企业应当在辞退时进行确认和计量。

职工在正常退休时获得的养老金,是其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到期时,或者职工到了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时获得的退休后生活补偿金额,此种情况下给予补偿的事项是职工在职时提供的服务而不是退休本身,因此,企业应当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确认和计量。

二、试说明或有负债披露的理由与内容。

参:或有负债披露的理由是,极小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或有负债企业一般不予披露,但是,对某些经常发生或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较大影响的或有负债,即使其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可能性小,也应予以披露,以确保会计信息使用者获得足够充分和详细的信息。

这些或有负债包括:已贴现商业承兑汇票形成的或有负债、未决诉讼、仲裁形成的或有负债以及为其他单位提供的债务担保形成的或有负债。对或有负债披露的具体内容如下:1.或有负债形成的原因;2.或有负债预计产生的财务影响(如无法预计,应说明理由);3.获得补偿的可能性。

《中级财务会计(二)》平时作业(2)参

习题一

一、目的

练习借款费用的核算

二、资料

2009年1月1日H公司从建行借入三年借款1 000万元用于生产线工程建设,利率8%,利息于各年末支付。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1. 工程于2009年1月1日开工,当日公司按协议向建筑承包商乙公司支付工程款300万元。第一季度该笔借款的未用资金取得存款利息收入4万元。

2. 2009年4月1日工程因质量纠纷停工,直到7月3日恢复施工。第二季度该笔借款未用资金取得存款利息收入4万元。

3. 2009年7月1日公司按规定支付工程款400万元。第三季度,公司用该笔借款的闲置资金300万元购入交易型证券,获得投资收益9万元存入银行。第四季度,该项证券的投资收益为0,年末收回本金300万元存入银行。

4. 2009年10月1日,公司从工商银行借入一般借款500万元,期限1年、利率6%。利息按季度、并于季末支付。10月1日公司支付工程进度款500万元。

5. 至2009年末,该项工程尚未完工。

三、要求

1. 判断2009年专门借款利息应予资本化的期间。

2. 按季计算应付的借款利息及其资本化金额,并编制2009年度按季计提利息以及年末支付利息的会计分录。

1、2009年专门借款利息应资本化期间:.2009.1.1.--2009.3.31 2.2009.7.3--2009.12.31

2、第一季度:应付的借款利息=1000*8%/4=20万元 ,应资本化金额=20-4=16万元

第二季度:应付的借款利息=1000*8%/4=20万元 ,应资本化金额=0

第三季度:应付的借款利息=1000*8%/4=20万元,  应资本化金额=20-20/90*2-9=10.56万元(7月1、2日的利息不予资本化扣除)

第四季度:应付的借款利息=1000*8%/4+500*6%*4=27.5 ,专门借款资本化金额=20万元,因一般借款200万元用于工程所以 一般借款应资本化金额=200*6%/4=3万元,第四季度应资本化金额=20 +3=23万元

计提利息:

第一季度

 借:在建工程        16

银行存款         4

贷:应付利息                20

第二季度

借:财务费用           16

 银行存款            4

贷:应付利息                 20

第三季度

借:财务费用         9.44

 在建工程       10.56

贷:应付利息               20

第四季度:

借:在建工程         23

    财务费用        4.5

贷:应付利息                 27.5

年末付利息:

借:应付利息         87.5

贷:银行存款                 87.5

习题二

一、目的  

练习应付债券的核算

二、资料

    2009年1月2日K公司发行5年期债券一批,面值20 000 000元,票面利率4%,利息于每年的7月1日、1月1日分期支付,到期一次还本。该批债券实际发行价为15 36 680元(不考虑发行费用),债券折价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摊,债券发行时的实际利率为5%。公司于每年的6月末、12月末计提利息,同时分摊折价款。

三、要求

1.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该批公司债券半年的实际利息费用、应付利息与分摊的折价,将结果填入下表。

                          应付债券利息费用计算表             金额:元

期数应付利息

①=

实际利息费用

②=

摊销的折价

③=

应付债券摊余成本

④=

    2.作出发行债券、按期预提利息及支付利息、到期还本付息的会计分录。

习题二

    由于该债券是每半年计息一次,故每期的应付利息=2000×4%×1/2=40万元

                  应付债券利息费用计算表                    金额:元

期数应付利息实际利息费用摊销的折价应付债券摊余成本
019133600.00
1400000478340.0078340.0019211940.00
2400000480298.5080298.5019292238.50
3400000482305.9682305.9619374544.46
4400000484363.6184363.61194508.07
54000004872.70872.7019555380.77
6400000488884.5288884.5219654265.29
7400000491356.6391356.6319745621.92
84000004930.55930.5519839262.47
9400000495981.5695981.5619935224.03
104000004755.97*755.9720000000
合计400000048600.008600.00
*因计数尾差,最后一期的利息费用系倒计求得。

发行债券时:

借:银行存款               19 133 600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866 400

  贷:应付债券——面值           20 000 000

 2009年6月30日计提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                 478 340

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78 340

      应付利息                   400 000

 7月1日支付利息时:

   借:应付利息         400 000

       贷:银行存款          400 000

2009年12月31日计提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                 480 298.50

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80 298.50

      应付利息                   400 000

 2010年1月1日支付利息时:

   借:应付利息         400 000

       贷:银行存款          400 000

2010年至2013年的6月30日和12月31日计提利息和支付利息的会计分录类似。

债券到期支付本金和最后一期的利息时

   借:应付债券 ——面值   20 000 000

       应付利息               400 000

      贷;银行存款                 20 400 000

习题三

一、简述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各项条件。

参: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条件包括:一是资产支出已经发生;二是借款费用已经发生;三是为使酱肉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销售状态秘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详见教材208页。

二、简述预计负债与或有负债的联系及区别。

参:预计负债和或有负债都属于或有事项,都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都须由未来不确定事件的发生或不发生加以证实。从性质上看,它们都是企业承担的一项义务,履行该义务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但预计负债和或有负债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预计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或有负债是企业承担的潜在义务或者不符合确认条件的现时义务;预计负债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可能性是“很可能”且金额能够可靠计量,或有负债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可能性是“可能”、“极小可能”,或者金额不能可靠计量的;预计负债是确认了的负债,或有负债是不能加以确认的或有事项;预计负债需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相应披露,或有负债根据情况(可能性大小等)来决定是否需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中级财务会计(二)》平时作业(3)参

习题一

一、目的

练习分期收款销售的核算

二、资料

2008年1月2日T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大型设备,合同价款为1 500万元,按照约定分5年、并于每年年末平均收取。设备已经发出,发出商品时T公司已开出,购货方已支付款255万元。现销方式下,该设备售价1 200万元,成本900万元。

三、要求

1. 编制T公司发出商品的会计分录;

2. 编制T公司分期收款销售未实现融资收益计算表(采用实际利率法,表格请参与教材表12-1。本题中,年金300万元、期数5年、现值1 200万元的折现率为7.93%);

3. 编制T公司2008年末收款并摊销未实现融资收益的会计分录。

习题一

1、

借:长期应收款   1500000

银行存款     255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销项税额)  2550000

未实现融资收益                   3000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9000000

  贷:库存商品        9000000

2、编制T公司分期收款销售未实现融资收益计算表

T公司分期收款销售未实现融资收益计算表

                                                       单位:元

期数各期收款(1)确认的融资收入(2)收回价款(本金)(3)=(1)-(2)摊余金额(4)
012000000
1300000095160020484009951600
23000000716222108387740762
3300000061384223861585354604
4300000042462025753802779224
5300000022077627792240
合计15000000300000012000000
3、编制T公司2008年末收款并摊销未融资收益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3000000 

贷:长期应收款 3000000 

同时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951600 

贷:财务费用      951600 

习题二

一、目的  

练习所得税费用的核算

二、资料

    2007年度A公司实现税前利润200万元。本年会计核算的收支中,确认国债利息收入8 000元、支付罚金4 000元;去年底购入并投入使用的设备,原价30万元,本年度利润表中列支年折旧费45 000元,按税法规定该设备的年折旧额为57 000元。从本年起,A公司的所得税费用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率为25%,递延所得税的年初余额为0。公司当年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三、要求

1.计算A公司本年末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2.计算A公司本年末以及本年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3.计算A公司本年的纳税所得额与应交所得税;

4.2007年1-11月A公司已预交所得税45万元,编制A公司年末列支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分录。

习题二

 (1)计算本年末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本年末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300000-45000=255000元

计税基础=300000-57000=243000元

(2)计算本年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暂时性差异=255000-243000=12000元

因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所以该暂时性差异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负债=12000×25%=3000元

(3)计算本年的纳税所得额与应交所得税

本年的纳税所得额=2000000-8000+4000-12000=1984000元

   应交所得税= 纳税所得额 ×税率=1984000×25%=496000元 

(4)A公司本年末列支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期末所得税费用

=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已预交所得税

=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已预交所得税

 =496000-0+3000-450000=49000元

借:所得税费用           49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46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3000

习题三

一、说明与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相比,公司制企业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核算有何不同?

答:与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相比,公司制企业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核算的不同之处: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由于不是的法律实体以及承担无限连带偿债责任的特点使得这两类企业在分配盈利前不提各种公积,会计上不存在分项反映所有者权益构成的问题,但对承担有限责任的公司企业而言,法律实体的特征以及法律基于对债权益的保护,对所有者权益的构成以及权益性资金的运用都作了严格的规定,会计上必须清晰地反映所有者权益的构成,并提供各类权益形成与运用信念,因此,会计核算上不仅要反映所有者权益总额,还应反映每类权益项目的增减变动情况。

二、试述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条件。

答: 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条件: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3)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4)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中级财务会计(二)》平时作业(4)参

习题一

一、目的   

练习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二、资料

Y公司为一般纳税人,适用的率为17%,所得税税率为25%,公司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2009年12月20日公司在内部审计中发现以下问题并要求会计部门更正:

1.2009年2月1日,公司购入一批低值易耗品全部由行政管理部门领用,价款15万元,误记为固定资产,至年底已计提折旧30 000元;公司对低值易耗品采用五成摊销法。

2.2008年1月2日,公司以200万元购入一项专利,会计和税法规定的摊销年限均为8年,但2008年公司对该项专利未予摊销。

3.2008年11月,公司销售产品一批,符合销售收入确认条件,已确认收入1 500万元,其销售成本1 100万元尚未结转。

三、要求:

编制更正上述会计差错的相关会计分录。

习题一

1.本期发现的,属于本期的会计差错,应调整本期相关项目。

⑴借:周转材料-在库                                 150 000

    贷:固定资产                                      150 000

⑵借:累计折旧                                  30 000

    贷:管理费用                                      30 000

⑶借:周转材料-在用                            150 000

    贷:周转材料-在库                                 150 000

⑷借:管理费用                                   75 000

    贷:周转材料-摊销                                 75 000

2~3、属于前期重大差错

⑴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50 000

    贷:累计摊销                                    250 000

⑵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1 000 000

    贷:库存商品                                 11 000 000

⑶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 812 5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 812 500

⑷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8 437 5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8 437 500

⑸借:盈余公积                            843 75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843 750

习题二

一、目的  

练习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二、资料

2009年Z公司的有关资料如下:

(1)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

                                                金额:元

项目年初余额年末余额
应收账款10 00034 000
预付账款015 000
存货9 760 7 840
应付账款6 700 5 400
预收账款0 4 000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 600  600
(2)本年度的其他补充资料如下:

①从银行提取现金33 000元,支付工资30 000元、各种奖金3 000元,其中经营人员工资18 000元、奖金2 000元;在建工程人员工资12 000元、奖金1 0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工程物资货款81 900元。

②商品销售收入180 000元、销项30 600元。

③商品销售收入100 000元、销项15 660元。

④本年确认坏账损失1 000元;

⑤所得税费用6 600元。

三、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Z公司2009年度现金流量表中下列项目的金额(列示计算过程):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2.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3.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4.支付的各项税费;

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习题二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180 000+30 600)-(34 000+1 000-10 000)+(4 000-0)

    =1 600 (元)

    (2)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100 000+15 660-(9 760-7 840)+(6 700-5 400)+(15 000-0)

    =130 400(元)

    (3)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18 000+2 000=20 000(元)

    (4) 支付的各项税费:

    6 600+1 600-1 000=7 200(元)

    (5)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81 900+12 000+1 000=94 900(元)

习题三

一、什么事会计变更?试举两例说明。

参:会计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改用另一会计的行为。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对发出存货计价排除了后进先出法,这就要求执行企业准则体系的企业按照新规定,交原来以后进先出法核算发出存货成本改为准则规定可以采用的会计。例如,企业一直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如果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持续地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能够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的估计,此时,企业可以将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方法由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

二、简述编制利润表的“本期营业观”与“损益满计观”的含义,并举例说明两者的差别。

    参:本期损益观:认为本期损益仅指当期进行营业活动所产生的正常性经营损益,据此利润表的内容只包括与本期正常经营有关的收支。

    损益满计观:认为本期损益应包括所有在本期确认的收支,而不管产生的时间和原因,并将它们计列在本期的利润表中。

    两者的差别在于对与本期正常经营无关的收支是否应包括在本期的利润表中。

文档

中级财务会计(二)参

《中级财务会计(二)》平时作业(1)参习题一一、目的练习应交税费的核算二、资料A公司为一般纳税人,存货按实际成本核算,经营货物适用税率17%、使用消费税税率10%,转让无形资产的营业税为5%。2009年5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1.向B公司采购甲材料,专用上注明价款900000元、153000元,另有运费2000元。账单已经到达,材料已验收入库,货物及运费以银行存款支付。2.销售乙产品5000件,单位售价200元,单位成本150元;该产品需同时交纳与消费税。产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