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2:09:27
文档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 49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 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课题编号:NGJGH2018256)。作者简介:于艳东,女,汉族,内蒙古赤峰人,集宁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计算机技术、教育管理。在我国现代教育体系中,应用型教育占据着重要地位,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具有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如何发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教育模式的综合优势,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是职业院校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通过打通学校和企业之间的通道,有助于
推荐度:
导读- 49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 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课题编号:NGJGH2018256)。作者简介:于艳东,女,汉族,内蒙古赤峰人,集宁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计算机技术、教育管理。在我国现代教育体系中,应用型教育占据着重要地位,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具有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如何发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教育模式的综合优势,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是职业院校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通过打通学校和企业之间的通道,有助于
- 49 -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 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课题编号:NGJGH2018256)。作者简介:于艳东,女,汉族,内蒙古赤峰人,集宁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计算机技术、教育管理。

在我国现代教育体系中,应用型教育占据着重要地位,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具有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如何发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教育模式的综合优势,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是职业院校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通过打通学校和企业之间的通道,有助于让学生提前进入工作状态,提升自身综合素养[1]。

一、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理论分析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将传统企业里师傅带徒弟模式与应用型教育的教学充分融合,以服务社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按照“二双”(双重身份:学生、企业员工;双导师:校内教师、企业师傅)、“六共”(共定培养方案、共定课程标准、共同开发教材、共同培养、共同管理、共同考核评价)、“一交替”(学校和企业交替学习)、“一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校内教师与企业师傅联合传授,在教师与师傅对学生与徒弟的教学中,将岗位的内在精神熏陶心理传递;在师生共同工作、共同讨论与钻研的过程中,通过情感交流及行为感染学生,使学生耳濡目染从心底接受内在精神,充分体现了现代学徒制的价值所在[2]。

二、当前人才培养存在的就业创业问题(一)实践能力差,就业环境不理想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关于实践能力的问题,首先是学习态度不端正造成的,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常因所处环境的影响,对学习不够重视,在学习中并未有意识地做好知识与能力的转化,降低对自身的要求,对学习不够重视,造成知识能力不足,无法发挥自身的优势,造成发展失衡,在学习结束后仍旧一无所获,这也暴露出教育的弱点。当然,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既出在学生身上,同时也源于教师教学水平的良莠不齐,有些教师甚至会对学生进行错误的引导,一旦学生形成固化的思维,就很难摆正态度[3]。

(二)部分大学生眼高手低,难以认识自我

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很难认清自己,包括自己的问题以及能力的所在,所以给大学生带来很多的问题。认识自我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有些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这也是心理造成的,有些比较轻微,体现在情绪上,而有些则比较严重,已经体现在了心理的发展上,对于自我的认识就是一个心理课题,也是学生获得不同发展,成就不同未来的关键所在。

(三)知识不足带来的畏难情绪

知识是大学生就业和发展的根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处理也会决定今后的发展。知识是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于艳东

(集宁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的推进,探索“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 协同育人”的教育模式,有助于提升应用型教育的实践性、针对性、科学性,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从当前职业教育实践来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索,寻求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提升应用型教育人才的综合竞争能力。

关键词:人才培养;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教育创新

The Explor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and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

YU Yan-dong 

(Computer College of Jining Normal University,Ulanchabu,Inner Mongolia,012000,China)

Abstract: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modern education, it is helpful to explore the educational model of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coordination and educa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practicality, pertinence and science of applied education, and train more professional talents with practical ability for the socie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urr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practice,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which need to be explored further, seeking a scientific talent training model, making full use of enterprise resources, and improving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of applied education talents.

Key words: talent training;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integration of maternity and education;educational innovation

能力的基础,也是价值的体现。对大学生而言,知识就是开启未来的钥匙,知识不足、能力缺失都让大学生就业成为一大难关。基于此,利用适当的“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 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提高接受知识的速度,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这样,学生在就业的时候就能具备更强的自信心,降低畏难情绪[4]。

三、“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有助于培养人才核心素养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其效果应该是匹配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更应该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突破相匹配。因此,在职业教育教学中,我们可以以核心素养的实现来衡量教师教学设定的有效性。再者,学科核心素养也是考察学生发展的科学标准。职业教育学习是一个连续性的活动,而其发展存在一定的阶段性,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有效地衡量是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将职业教育核心素养的发展与落实融入学生的评价之中,就能让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变得更为科学合理。

四、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路径

应用型本科学校应该着力提升专业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确保学生可以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以此满足现代教学发展的重要意义,深化应用型专业教学的学科发展导向,因势利导,进一步发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科学性与创新性。为应用型教育增添更加深刻的教育价值与现实基础。

(一)强化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

对于应用型本科学校来说,其发展的目的就是要向社会输送更多的技术人才,促进各个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学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发展现状,强化校企之间的合作,实现学校、学生以及企业三者共赢的人才培养方式,将学校与企业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保证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够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同时,应用型本科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保证能够在不断的交流中,引进更多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在发展中不断吸取经验,保证可以进一步提升专业教学的水平和质量。比如,在应用型本科学校发展阶段,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中学习,以便教师可以深入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技术要求等,保证教师回归到课堂教学时,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更改,改进教学方案,以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可以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二)促进人才培养的专业化发展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需要促进应用型教育向更为专业化的方向迈进。毋庸置疑,这种迈进不是一蹴而就的实验,更是无数次论证与实践的结果,所以,我们应该将更多的实践放在有效的教研上,让应用型教育发展成为高展的风帆,带动应用型本科学校的整体发展,为迎合时代进步做出最大的努力。对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这种兼具目的性与针对性的教学理念是当今教育所欠缺的,因此,在培养的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实践的价值,也应该让理论学习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提升,这也是回归教学的重要意义所在,尤其在应用型教学中,理论学习决定着学生专业能力的高低,甚至决定着学生发展的方向,我们势必要在学生的发展中进行积极地引导与高效地推进,让现代教育更进一步。

基于以上的思考,并结合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问题,我们进一步阐述了创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对于应用型教学的意义,同时也引发了对教学本身的思考,作为教育从业人员,我们在教学上的发展与开拓,既是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是也是对教学发展责任的承担。因此,我们应将目光与头脑更多地投射到专业发展的深化与创新中来。

参考文献:

[1] 许薇,管连,梁建花.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下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

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教育进展,2018,8(4):399-406.[2] 王辉,杨颖.基于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的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人

才培养模式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2018,34(5):103-104.[3] 吴年飞.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J].现代经济

信息,2018(31):3.

[4] 王秀荣.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科学与财

富,2018(36):293.

(责任编辑:李晓杰)

- 50 -

文档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 49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 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课题编号:NGJGH2018256)。作者简介:于艳东,女,汉族,内蒙古赤峰人,集宁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计算机技术、教育管理。在我国现代教育体系中,应用型教育占据着重要地位,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具有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如何发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教育模式的综合优势,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是职业院校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通过打通学校和企业之间的通道,有助于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