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 |
| 姓 名 | |
| 学 号 | |
| 班 级 | |
《分离工程》试题A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 化学工程与工艺 专业 1114051班 使用 2008年6月
| 题 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总 分 |
| 得 分 | |||||||
| 阅卷人 |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当汽液两相处于平衡时,必然有: ;
2、全回流时所需的理论板数最少 ;
3、在恒沸点,其组分的汽液相的摩尔分数 相同;
4、按恒沸物的相分,恒沸物分为 均相恒沸物和非均相恒沸物。
4、露点方程可以表示为。
5、对于理想溶液,若在和某温度下,组分A的饱和蒸汽压为,组分B的蒸汽压为,则其相平衡常数分别为 0.839 、0.967 ;
6、在精馏、吸收和吸附单元操作中,经常利用的关系是物料衡算、相平衡、传质速率和热量平衡;
7、影响亨利系数的因素是溶剂、溶质性质和 温度;
8、在等板高度法中,填料塔的高度;
9、吸附等温线分为线性、优惠型和非优惠型三种类型。
10、吸附亨利定律的表达式为;
11、在吸附等温式中,表示吸附平衡时单位质量吸附剂所吸附的吸附质的量,表示吸附平衡时溶液中吸附质浓度;
12、在化工生产中主要应用变温吸附和 变压吸附。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若汽液相均为理想气体,汽相为理想溶液、液相为非理想溶液,则其相平衡常数可表达为 B
A、;B、; C、
2、当压力为、温度为30℃的汽液混合物进入操作压力为的精馏塔时发生绝热汽化,进料板处的温度应该 D
A. 30℃;B. 50℃;C. 29℃℃;D. <30℃。
3、描述气体溶解的亨利的适用溶液条件是 C ;
A. 理想溶液;B. 非理想溶液;C. 稀溶液;
4、吸附过程界膜扩散为控制因素时,其扩散系数关系为 C;
A.;B.;
C.; D.。
5、当吸收形成非理想溶液时的溶解热大小影响因素是 D
A、温度; B、压力;
C、温度和压力; D、温度、压力、浓度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
1、精流塔理论板的简捷计算中,直接涉及的重要关系是 A、B;
A.物料平衡关系;B.相平衡关系;
C.热平衡关系;D. 传质速率关系。
2、工业化应用比较成熟的多组分分离技术是 B、C、D ;
A.超临界萃取;B. 多组分精馏;
C.多组分吸收;D、多组分吸附。
3、吸收设计中必须注意的问题是A B、C;
、原料中被吸收量不易过大;、塔内温差不易过大;
、不要通过理论板的增加提高分离效果;、不能用于非理想溶液。
4、在吸附剂颗粒内会发生 A、B、C;
、细孔扩散,、表面扩散,、吸附和解吸,、界膜扩散;
四、判断题:(每题3分,共12分)
1、若恒沸物在塔顶,则该恒沸物具有最高恒沸点恒沸物。 ()
2、低浓度的非理想溶液的相平衡常数与亨利常数的关系为。(√)
3、吸附带的移动速度不等于流体的流动速度。( √ )
4、多组分吸收中的和物理意义相同。()
五、简答题(共4分)
简述吸附双膜理论要点。
(1)相互接触的流、固体间存在着定态的相界面,界面两侧各有一个有效滞流膜层,吸附质以分子扩散方式通过此二膜层。
(2)在膜层以外的区域,吸附质浓度是均匀的,全部组成变化集中在两个有效膜层中。
(3)膜内无物质积累,即
(4)在相界面上存在平衡,即=H C
六、计算题(本题29分)
1、某烷烃混合物压力为、温度70℃、流量100,其组成及相平衡常数如下表。拟采用操作压力为的精馏塔对该物料精馏分离,若已知进料板温度为41℃。试确定进料汽化率和进料的汽液组成。假设该温度范围相内平衡常数变化为线性关系。(焓校核可省略)(10分)
| 组分 | |||||
| 摩尔分数 | 0.25 | 0.40 | 0.20 | 0.15 | 1.00 |
| (40℃) | 1.4 | 1.3 | 0.6 | 0.28 | |
| (60℃) | 2.2 | 2.0 | 0.9 | 0.32 |
设汽化率为0.32 ( 1分)
2、进料板温度下的
| 组分 | ||||
| (41℃) | 1.44 | 1.335 | 0.615 | 0.2822 |
3、计算汽液组成
1)计算
(5)
(7分)
2)计算
(9)
(10)
故汽化率为0.32、进料板温度为41℃。
2、某厂裂解气拟采用丙酮吸收分离工艺脱除乙烯。若裂解气流量为,要求丙烯收率为98%,试确定:(1)吸收塔理论板数;(2)其他组分吸收分率;(3)尾气量。已知塔的操作温度为-23℃、操作压力为,操作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1.6倍。原料组成及操作压力温度下的见下表(本题19分)
| 组成 | ||||||
| 摩尔数 | 30 | 45 | 15 | 7 | 3 | 100 |
| 12 | 3.0 | 0.6 | 0.15 | 0.10 |
2、由,当,
(3分)
3、
(4分)
4、
( 5分)
5、 (7分)
6、
(9分)
解得 (10分)
7、,如甲烷,余列表 (12分)
8、,如甲烷 (15)
| 组成 | ||||||
| 12 | 3.0 | 0.6 | 0.15 | 0.10 | ||
| 0.020 | 0.078 | 0.392 | 1.568 | 2.352 | ||
| 0.02 | 0.078 | 0.391 | 0.98 | 1.0 |
9、,如甲烷,余列表
| 组成 | ||||||
| 12 | 3.0 | 0.6 | 0.15 | 0.10 | ||
| 0.020 | 0.078 | 0.392 | 1.568 | 2.352 | ||
| 0.02 | 0.078 | 0.391 | 0.98 | 1.0 | ||
| 29.4 | 41.49 | 9.14 | 0.14 | 0.0 | 80.17 |
(19分)
故尾气量为
☆ ☆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 |
| 姓 名 | |
| 学 号 | |
| 班 级 | |
☆ ☆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 |
| 姓 名 | |
| 学 号 | |
| 班 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