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3分)
1.看拼音写词语。3%
yì lì qín jiàn táo zuì liàn jiù
( ) ( )( ) ( )
yì fǎn cháng tài bù jiě zhī yuán
( ) ( )
2.音同字不同,想一想,填一填。10%
yōu ( )静 ( )然 ( )秀 ( )伤
fù ( )约 ( )亲 ( )钱 ( )担
là ( )烛 ( )月 ( )椒 ( )下
jiang ( )生 ( )领 铁( ) ( )油
táo ( )醉 ( )子 ( )走 葡( )
3.我已经积累的成语有:4%
描写音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绘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建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书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 。忽然,海面上 ,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 。……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波涛汹涌的大海。
请用“ ”画出联想的句子。1%
5.根据要求写句子。12%
(1)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缩句)
(2)《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世界上没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改为反问句)
(3)无论多么远的剧场,无论演出到多晚,我都场场必到,直至演出结束。(用加点的字写句子)
(4)我们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着队,队伍像一条长龙,大家都在静静地等待着。(仿写)
(5)贝多芬问盲姑娘:“您爱听么?我再给您弹一首吧?”(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6)幸福是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蛋糕;幸福是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幸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幸福是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摩;幸福是朋友一个温馨的字条;幸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7分)
1.阅读《伯牙绝弦》,完成练习。8%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 ),( )。
(1)按课文填空并在文中空处加上标点符号。 2%
“伯牙善鼓琴”和“善战”中的“善 ”意思分别是( )和( )。2%
A 善良 B 好 C 熟悉 D 办好,弄好 E 擅长 F 好好地 G 容易
(2)写出划横线句子的意思。
这句话中的“知音”常常用来比喻 的人。用“高山流水”比喻 。
2.阅读《蒙娜丽莎之约》,完成练习。9%
蒙娜丽莎那微抿的双唇,微挑(tiāo tiǎo )的嘴角,好像有话要跟你说。在那极富个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悄(qiāo qiǎo)然流露出恬静、淡雅的微笑。那微笑,在时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zhuó zhuō)摸。达芬奇凭着他的天才想象力和他那神奇的画笔,使蒙娜丽莎转瞬即(jì jí)逝的面部表情,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用“√”表示。2%
(2)选择词语的意思。3%
矜持:选择第( ) 意思。A怜悯;B自尊自大;C拘谨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转瞬即逝:
永恒:
(4)简答。
蒙娜丽莎的微笑是怎样的?她这一神情让人产生哪些联想?2%
谈谈你对语段末句的理解。2%、
3.阅读《二泉映月》,完成练习。20%
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来到泉边赏月。水面月光如光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突然,他问小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小阿炳摇了摇头,因为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师傅说;“你年纪还小,等你张大了,酒会从二泉映月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小阿炳望着师傅饱经风霜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
十多年过去了,师傅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月光似水,静影沉壁,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傅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的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犹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地他恩重如山的师傅,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划出来。4%
泯(mǐn mǐng) 宕(shí dàng) 淀(dìng diàn) 强 (jàng jiàng)
(2)按要求写词语6%
①填上合适的词
( )的力量 ( )的旋律 ( )的叹息
( )的呐喊 ( )的倾诉 ( )的哭泣
②写出近义词
萦绕( ) 委婉( ) 赞叹( )
流泻( ) 抗争( ) 舒缓( )
(3)简答。
师傅告诉小阿炳,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长大后的他听到了么?是什么?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阿炳能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时候的阿炳所拉出来的到底是一首怎样的二胡曲呢?用___划出。《二泉映月》可以分为几个乐章,并起个小标题。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动人心弦的琴声想告诉人们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作文积累和运用(30分)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不但领略了各种形式的艺术美,还学习了联想和想象的表达方法。请你欣赏一段音乐或一幅名人画作,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