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7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B卷)(解析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2:25:24
文档

2017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B卷)(解析版)

2017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B卷)(解析版)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得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XX页,七个大题,满分148分,考试时间为1分钟。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一、单选题(共12分)评卷人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揩油(ká)       牵绊(pàn)   鬓角(bīn)     跋山涉水(bá)  B.撇嘴(piě)      谬赞(miù)   肖像(xiào)    山风乍起(zhà)  C.眼匡(k
推荐度:
导读2017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B卷)(解析版)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得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XX页,七个大题,满分148分,考试时间为1分钟。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一、单选题(共12分)评卷人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揩油(ká)       牵绊(pàn)   鬓角(bīn)     跋山涉水(bá)  B.撇嘴(piě)      谬赞(miù)   肖像(xiào)    山风乍起(zhà)  C.眼匡(k
2017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B卷)(解析版)

题号
得分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XX页,七个大题,满分148分,考试时间为1分钟。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单选题(共12分)

评卷人
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揩油(ká)       牵绊(pàn)   鬓角(bīn)     跋山涉水(bá)

  B. 撇嘴(piě)      谬赞(miù)   肖像(xiào)    山风乍起(zhà)

  C. 眼匡(kuàng)  尴尬(gá)     胆怯(què)     停滞不前(zhì)

  D. 茁壮(zhuó)   发酵(xiào)  怔住(zhèng)  哆哆嗦嗦(luó)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帷幕  疏理  消声匿迹  酣畅淋漓

  B. 揉躏  屹立  沁人心脾  眼花瞭乱

  C. 找茬  眷念  有恃无恐  黯然神伤

  D. 炫酷  委婉  相形见拙  应接不瑕

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长江三峡风景如画,在纵横交错的丘壑之间,生长着许多珍稀植物.

  B. 晶莹的露珠还在荷叶上翩然起舞,袅挪的炊烟已飘在村庄的上空.

  C. 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仁人志士忧国忧民,他们绝不是那些只知道怀古伤今的人可以比得上的.

  D. 这兄弟俩虽然是双胞胎,出生时间只相差几分钟,但长相却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示,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莎士比亚是法国伟大的戏剧家,他的喜剧作品《威尼斯商人》重点塑造了夏洛克这个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

  B. 杜甫被誉为“诗圣”,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春望》都是他的作品.

  C.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其笔下的《桃花源记》所描绘的世外桃源是他心中的理想社会.

  D. 杨绛,作家,文学翻译家,她的作品《老王》体现了知识分子的真知,呼唤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二、语言表达(共5分)

评卷人
得分
 

5.根据语境,请写一个议论性的句子总结全段。

      日子太清闲,便会多些空虚无聊,;日子太忙碌,便会多些奔波疲劳。无论哪一种日子,如果长期以往,生活便会出现危机。空虚无聊的或许会沉迷于某种嗜好而不可自拔,奔波来累的恐怕会病痛缠身而苦不堪言。这两种结果都不是我们想见到的,所以说:             。

(3分) 

6.学习语文既要善于审美观察,又要学会诗意表达。请参照示例,另选一种事物,写一个句子。(要求:体现事物特征,诗意表达,不要求句式一致。)示例:茶﹣﹣树叶和水热恋后留下的眼泪。(2分)

三、默写(共10分)

评卷人
得分
 

7.默写填空

(1)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3)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颖《黄鹤楼》)

(4)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5)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6)俗子胸襟谁识我?     。(秋瑾《满江红》)

(7)山居茅屋,大漠边关,多少思念在流淌。一场夜雨,飘在李商隐的窗前,唤起他与亲友重逢的希冀;“     ,     ”(《夜雨寄北》);一杯烈酒,斟于范仲淹的案前,引发他思家与报国的矛盾:“     ,    ”(《渔家傲》)。

(10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45分)

评卷人
得分
 

资料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艾叶香中寻玉佩

郑凤岭

①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发着清雅的香气。在这氤氲的艾香中,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

②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村头的木桥: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雨水打湿高高晾起的渔网,细细地流进湖里。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滴答”声融入醒来的土地。

③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我又回到了老屋。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形石块做成,磨拐是用门前大楝树的枝做成的,一端连接在上磨,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米粒。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奶奶在面粉里加入晾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随着木制锅盖下滴进铁锅的水溅声,热气带着那艾的香、面的甜,飘满村落。

④推开奶奶的房门,那个老旧的木箱子静静地守在屋角。触摸脱去桐油的边框。那些往事愈加清晰。

⑤那年新年,奶奶打开木箱子,从箱底下摸出崭新的一角纸币。又从门楣上撕下一片红喜纸,包裹好,放在我贴身衣袋里,是给我的压岁钱。就在打开木箱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支黄亮亮的竹笛,红线系着颗玉心佩。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玉心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

⑥再见玉心佩是在那个灾荒年,在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后,村里人食不果腹,野菜不够充饥,我再没闻见艾饼的香气。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我跟随奶奶去上坟,祭祀仪式毕,奶奶给了我一块小艾饼,将剩下的全部分给了跟来的孩子们。

⑦奶奶上了年纪后,眼睛已看不见,她常坐在门槛上静静地听雨。有一段日子,奶奶倚在床上,连门槛也少坐。雨细细地下,风轻轻地吹,门楣上枯艾和菖蒲鸣鸣作响,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竹笛声,我瞧见奶奶脸上浮现出少有的红晕,伸出小手抚摸奶奶的脸。静静地,听见奶奶自言自语小声说:“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

⑧那之后,奶奶再没下过床。母亲打开奶奶的旧木箱,我看到了那黄亮的竹笛,却不见了系在竹笛上的玉心佩。祖辈以农耕为生,奶奶一世清贫,养育子女多人已属不易。家里原本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有玉心佩。母亲翻遍了木箱的底,也未找到玉心佩,赶紧走到床前,贴在奶奶耳边问:“娘,那玉心佩呢?”奶奶不言语。母亲说:“是要给您老人家带走的。”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要走了,还带那东西做啥?”奶奶走了,终究没说玉心佩在哪里。

⑨走出房门,雨停了,我又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艾叶的清香。

(选自《做人与处食》,有删改)

8.玉心佩的去向,前文已有伏笔,请将它找出来,并结合前后文分析其作用。(5分)

9.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 第③段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再现了奶奶教“我”磨面做饼的情景,表达了“我”对奶奶的思念之情。

  B. 老旧的木箱子装着奶奶最珍贵的物品,承载着奶奶最美好的情感。

  C. 奶奶不说玉心佩的去向是因为玉心佩很值钱,担心家里后辈指责她。

  D. 文中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勤劳、善良、慈爱、坚韧、痴情的奶奶形象。

10.联系上下文,研读文中第⑦段画线句,分析奶奶说这句话时的神态及情感。(5分)

11.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

(1)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说说加粗字的表达效果)

(2)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

(5分) 

12.作者回忆了奶奶哪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横线上。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5分) 

资料  蓝色能源 

①“龙宫”作为神话里海底龙王的居所,曾引发了人们无数的想象,围绕它产生了众多故事。现实中“龙宫”自然是没有的,但迄今为止,浩瀚的海洋仍深深地吸引着人类:海洋蕴藏的财富,大海深处的奥秘……一切都那样诱人。

②当今最诱人的海洋资源之一就是“蓝色能源”。它既不同于海底储存的煤、石油、天然气,也不同于融于水中的铀、镁、锂,而是利用海水温差、潮汐、波浪等产生的动能、热能等能源,它具有清洁、可再生、能量惊人、分布广泛的优点。常见的蓝色能源是温差能、潮汐能和波浪能。

③6000万平方公里的热带海洋一天吸收的太阳热能,相当于2500亿桶石油的热能。如果将这些热能的1%转化为电能,相当于新增140亿千瓦装机容量,也就是每小时能发140亿度电。太阳辐射热进入到海面,绝大部分被表层海水吸收掉,深层海水几乎接收不到。因此人们可利用海洋表层水温与较低层水温之间的温差把热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时,将海洋表面的温水引进真空锅炉,温水因压力突然大幅下降立即变成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用过的水流入海洋,如此循环使用。一般而言,冷、热水温差在20℃以上即可发电,因此若能把南北纬20度以内的热带海洋都利用起来发电,前景将十分诱人。

④无边无际的大海,在太阳和月亮的引力作用下,时而潮高百丈,时而引退千里。海洋这种有规律、有节奏的起伏现象就是潮汐。潮汐发电就利用了潮汐能,人们涨潮时将海水以势能的形式保存,落潮时放出海水,利用潮位之间的落差发电。据初步估算,我国潮汐能资源量约为1.1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2750亿千瓦小时。潮汐能周而复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成为沿海地区生产生活,甚至国防需要的重要补充能源。

⑤波浪能也是不容忽视的蓝色能源。“无风三尺浪”是奔腾不息的大海的真实写照。海浪有惊人的力量,5米高的海浪,每平方米压力就有10吨。大浪能把13吨重的岩石抛至20米高处,能量惊人。据计算,全球可供开发利用的海洋波浪能有20﹣30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9万亿度。波浪能的利用将有助于缓解矿物能源逐渐枯竭导致的能源危机,改善生态环境。

⑥古往今来,海洋一直以其阔大的胸怀哺育着人类,吸引着人类。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会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探索并利用蓝色能源,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蓝色能源,大有可为!

(原文有修改)

13.读下面材料,结合上文中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可以在南海开发何种蓝色能源。

    【材料】 南海是中国以南的边缘海,是中国最深、最大的海,平均水深约1212米,中部深海平原中最深处达5567米。由于接近赤道,接受太阳辐射的热量较多,所以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在25﹣28℃.5月份测得水深30米以内的水温为30℃,而1000米深处便只有5℃。

(5分) 

14.第⑤自然段画线句子使用了那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5分)

15.第③段加粗词语“几乎”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5分)

16.读完这篇文章,说说你对蓝色能源有了哪些了解。(5分)

五、古诗文阅读(共20分)

评卷人
得分
 

资料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7.思索作者的求学经历,就感受最深的一点,联系实际谈谈你获得的启示。(5分)

18.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各用四个字概括)。(5分)

19.翻译下面句子。

①你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译: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   

(5分)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①录毕,走送之    

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③媵人持汤沃灌    

④左佩刀,右备容臭     

(5分) 

六、作文(共50分)

评卷人
得分
 

21.请以“属于我的世界,真是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3)书写工整规范。

(50分) 

七、综合题(共6分)

评卷人
得分
 

22.综合性学习

      5月18日,中宣部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召开大会,为新华书店庆祝80岁生日。新华书店已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近期,新华书店准备开展一次以“传播先进文化,培育读书风尚”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请你以志愿者的身份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一个不大的书店,一个安静的角落,一个小小的身影,一脸专注的神情。从孔子到鲁迅,从散文到诗歌,从连环画到章回体。在一个个平凡的新华书店里,多少儿童尽享阅读的乐趣,从天真孩童长成热血青年……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之初,新华书店发行的图书为扫除数以亿计的文盲(不识字的人)起着重要的作用;上世纪70年代末,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刚回复,新华书店帮生走出知识荒漠,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今天,新华书店是我们中学生开阔视野、认识世界的窗口。      材料三:为响应国家“全民阅读”的倡导,新华书店先后开展了新华大讲堂、爱心阅读、征文比赛等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通过各种公益读书活动,大力推动书香社会建设。

(1)【历史回顾】请探究以上三则材料,概括八十年来新华书店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2)【读书启智】本次活动准备办一期展板,需要设计几个读书栏目,请你参考示例,再设计一个栏目并说明设计意图。

示例:栏目一:读世•人间百态

           设计意图:引导读者阅读社科类作品,加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

           栏目二:     

           设计意图:          . 

(3)【爱上阅读】书店将开辟一个阅读体验专区,请你说一小段话,鼓励人们到这里进行阅读体验。(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6分) 

******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共12分)

1.答案:B

 解析:A.“揩油”应读作“kāi yóu”,“鬓角”应读作“bìn jiǎo”;

B.正确;

C.“尴尬”应读作“gān gà”,“胆怯”应读作“dǎn qiè”;

D.“发酵”应读作“fājiào”,“哆哆嗦嗦”应读作“duōsuo”.

2.答案:C

 解析:A.有误,“消声匿迹 ”应写作“销声匿迹”,“雄恣”应写作“雄姿”;

B.有误,“揉躏”应写作“蹂躏”,“ 眼花瞭乱”应写作“眼花缭乱”;

C.正确;

D.有误,“相形见拙”应写作“相形见绌”,“应接不瑕”应写作“应接不暇”.

3.答案:D

 解析:A:丘壑:.深山与幽壑.合乎句意,是正确的;

B:翩然:形容动作轻松迅速的样子.合乎句意,是正确的;

C:怀古伤今:怀念过去的时光,哀叹现在.合乎句意,是正确的;

D: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指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不合乎句意,是错误的.

4.答案:A

 解析:A.莎士比亚是英国作家;

B.正确;

C.正确;

D.正确.

二、语言表达(共5分)

5.答案:我们的生活必须得有紧有松、张弛有度

 解析:根据应读内容的理解,前面主要论述日子太清闲和太忙碌的极端情况造成的不良影响,所填写的句子是对这两种状况进行总结,得出的表示观点的语句,可以是:我们的生活必须得有紧有松、张弛有度

6.答案:露珠:冷热空气亲吻后的结晶.

 解析:要点:所给例句是寓理于物的例句,注意所选事物既符合物品特点,又包含生活道理.句子句式和例句一致,含有的道理正确.例如:露珠:冷热空气亲吻后的结晶.

三、默写(共10分)

7.答案:(1)学而不思则罔

(2)江春入旧年

(3)晴川历历汉阳树 

(4)铜雀春深锁二乔 

(5)无可奈何花落去

(6)英雄末路当磨折 

(7)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认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字.

四、现代文阅读(共45分)

8.答案:“淸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回来后.变戏法地做出了艾叶饼.”这句话暗示玉心佩已被卖掉,换成了米面.为后文没找到玉心佩作铺垫;表现了奶奶对家人的关爱.

 解析:本题是对文章中伏笔这一写作手法的及其作用的考查.“淸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回来后.变戏法地做出了艾叶饼.”这句话暗示玉心佩已被卖掉,换成了米面.为后文没找到玉心佩作铺垫;表现了奶奶对家人的关爱.

9.答案:C(奶奶不愿家人为此愧疚和遗憾)

 解析:本题考查整体感知文章后辨析和信息筛选的能力.回答问题时,要按照“确定区间﹣﹣抓关键词﹣﹣抓关键句﹣﹣整合比较”的过程,把选项和原文逐个对比.奶奶不愿家人为此愧疚和遗憾,不是担心家里后辈指责她.

故选:C.

10.答案:表现了奶奶娇羞的神态(答“娇羞的样子“也可);表达出奶奶对爷爷深沉的爱和长久的思念.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句子的分析能力.解答时,结合上下文和文章主旨以及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加以理解分析即可.表现了奶奶娇羞的神态(答“娇羞的样子“也可);表达出奶奶对爷爷深沉的爱和长久的思念.

11.答案:①一个“流”字写出了山茶遍野,茶叶呈现红色,写出了叶嫩,充满生机的情态.

②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的写出了房子用泥建造的样子,表达出我对奶奶的怀念.

 解析:①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品味文中的词语的表达效果,解答此类题需要分别分析词语运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整理解答即可.一个“流”字写出了山茶遍野,茶叶呈现红色,写出了叶嫩,充满生机的情态.

②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赏析能力.赏析句子时首先考虑运用了描写,还是使用了修辞,或者词语运用准确.然后结合句子的含义内容进行赏析.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的写出了房子用泥建造的样子,表达出我对奶奶的怀念.

12.答案:教“我”磨面作饼→给“我”压岁钱→②→病中思念爷爷→临终不说玉心佩的去向.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小说故事情节的概括能力.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故事的开端、经过、高潮等.概括要全面,语言要简洁.教“我”磨面作饼→给“我”压岁钱→②→病中思念爷爷→临终不说玉心佩的去向.

13.答案:可开发温差能.根据上文,太阳辐射绝不大部分被海水吸收掉,深层海水几乎接收不到.在冷热水温差达到20℃以上时,就可利用海洋表层水温与较低层水温之间的温差把热能转化为电能.而南海平均水深约1212米,年平均气温在25﹣28℃,表层海水与较低层水温差多在20℃以上,因此可在南海开发温差能.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需要结合材料,材料介绍的是南海是中国最深、最大的海,随着水深的不同,温度也具有巨大的差别,根据“常见的蓝色能源是温差能、潮汐能和波浪能”可知可以开发温差能.

14.答案:列数字,具体准确的说明了海浪的能量惊人.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根据标志性语言判断说明方法类型,结合上下文及该段的说明中心,分析其说明作用即可.划线句运用了大量的数字,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用在于: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XX特点.

15.答案:加点词语“几乎”不能去掉.几乎是表示绝大部分情况,太阳辐射热被表层海水吸收,但不排除特殊情况,删去则过于绝对化,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语言,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以及去掉之后的意思变化,最后点明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16.答案:①蓝色能源的概念.②蓝色能源的特点.③常见的蓝色能源类型.④常见蓝色能源的发电原理.⑤蓝色能源的应用前景.

 解析:本题考查了这篇文章的说明内容,需要通读全文,提取相关信息进行解答.根据第二段介绍了什么是蓝色能源、蓝色能源的特点、类型,第三段介绍了蓝色能源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据此解答即可.

五、古诗文阅读(共20分)

17.答案:我们既要看到大众娱乐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积极作用,也要看到其带来的不良影响.作为一种新型的娱乐形式,电脑游戏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具有更好的放松减压效果.但过度参与,会形成依赖甚至成瘾,有些不良内容还会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 因此玩电脑游戏应有节制,要健康娱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感受最深: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趿拉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乐以忘忧)

    我们既要看到大众娱乐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积极作用,也要看到其带来的不良影响.作为一种新型的娱乐形式,电脑游戏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具有更好的放松减压效果.但过度参与,会形成依赖甚至成瘾,有些不良内容还会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 因此玩电脑游戏应有节制,要健康娱乐.

18.答案:博览群书、尊师好学、乐以忘忧(以上三个都可以).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余因得遍观群书﹣﹣博览群书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尊师好学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乐以忘忧

19.答案:①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

②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句重点词语有:“填”,充满;“辞色”,言辞和脸色.句意为: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

②句重点词语有:“以”,因为;“若”,如.句意为: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

20.答案:①跑;②等待;③热水;④(xiù):气味,这里指香气.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走:跑;

②句意为: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俟:等待;

③句意为:仆人给我灌下热水.汤:热水;

④句意为: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臭(xiù):气味,这里指香气.

六、作文(共50分)

21.答案:【例文】

属于我的世界,真是美丽

       黑白两色的棋子,落在225点上,这虽是一个简单的游戏,但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因为它能变化出精妙绝伦的招数,仿佛人生一样多姿多彩.

                                     ﹣﹣题记

       窗外的树叶在风的轻抚下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把人带到了原始森林中.棋盘上摆放着四颗棋子,我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等待着,等待着三年前许下的诺言在今天实现…

       三年前,我初出茅庐,逢人便下五子棋,而且百战百胜.我非凡的棋法令那些所谓“高手”都甘拜下风,但最终我却败在他的手下.记得开局与往常一样,我当仁不让,步步延伸,希望用“狡兔三窟”之法令其疲于应付,但我还是“败北”了.我的优势被他的平静与沉稳一一化去.当时我脾气急躁,性格弱点渐渐暴露无遗,再加上先机尽失,我丢掉了一个平局的机会,输了.我忍住悲痛,黯然离去.临走时,对方用平静的语气送了我一句话:“人生如棋,棋盘上所展现的是一个人的性格与思想作风.你需要历练的地方太多了.”我咬着牙说:“三年后,我会来这儿与你再战.因为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

        “唉!”我轻叹了一声,思绪回到了棋盘上.“你是在等我吗?”“是的,希望向你学习.”我一字一顿地说.“不必客气!”他微笑着,依旧平静,拿起一枚棋子.

        这次我一反三年前的棋风,多了几分谨慎.棋子之间看似毫无瓜葛,实则环环相加,脉络相通.毕竟是三年的磨砺,少时的轻狂与焦躁早已褪去,留下的只是谦逊与谨慎.

       “你的进步确实不小,沉稳了许多啊!”他手起一招快棋,想威胁我.

       “是吗?”我慢慢地答道,并手起一子,落在边缘上.

       “哈哈!放一个废子,你连那点敢闯精神都没有了?”说着,他“啪”的一声,得意地摆弄着棋子.

       “你可知刘邦!他虽没有项羽的霸气,却能屈能伸,征服昔日的霸主,最终夺得天下.”我一招棋落.

         他手捏棋子,不停地操搓着,长时间地沉默,我知道,他输定了.最终,他将棋子放回盒子,说:“我输了.”脸上依旧平静,沉默,长久的沉默.

       “你说过棋如人生,这便是我对人对事的态度,这局后,我将放弃这种态度,重新开始,或许是你一贯奉行的﹣﹣平静与睿智并存.”说完,我离开了.

        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真是美丽,在黑白之间体现的不仅仅是招数,更是一个人的性情与思想.用什么态度对待生活?这或许是“我的世界”里一直寻找的答案,如同黑白两色的变化,永远没有尽头…

 解析:【分析】该作文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是属于我的世界,真是美丽,只要理解这个题目的意思,难度不大,学生的写作空间较大,容易打开思路,写作方向可大可小.

【审题立意】从题目“属于我的世界,真是美丽”,我们必须关注的三个主要短语:一是“属于”,二是“我的世界”,三是“真是美丽”.“我的世界”,规定了对象.“春暖花开”,设定了情感基调.“属于我的世界,真是美丽”,就是我觉得我所处的世界是那么的温馨、美好.

【思路点拨】“真是美丽”是有原因的,可能是因为某人,或者某物,文章必须要写出.

【误区指南】是写了“我”,文中的事情必须与“我”的世界有关,不能没有任何征兆的就真是美丽了,给人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细节描写】因为题目中有“真是美丽”,所以文章中最好有环境描写.

【文体选择】本文适合写记叙文,不太适合写议论文.

七、综合题(共6分)

22.答案:(1)新华书店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尤其对于开阔中学生视野,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发挥着不同寻常的作用,当前新华书店在推动书香社会的建设潮流中依旧作用巨大.

(2)读史•朝代兴衰,引导读者阅读历史类作品,了解古今的朝代兴衰.

(3)如果你久违了书籍,请你用几分钟时间打开一本书,用几分钟时间读几行字,你会有一种久违的感受,有一中别样的体验,请打开一页书吧.

 解析:(1)三个材料可概括一个主要意思,然后用通顺的词语连接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语意.如第一个,陪伴了一个人的成长;第二个,说得是新化书店对于当下中学生的作用;第三个讲得是,新华书店在当下社会中的时代作用.

(2)此栏目的设置,可结合示例的形式,语句简短,富含深意.

(3)此题解答,要做到语意通顺,内容以鼓励为主,运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文档

2017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B卷)(解析版)

2017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B卷)(解析版)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得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XX页,七个大题,满分148分,考试时间为1分钟。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一、单选题(共12分)评卷人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揩油(ká)       牵绊(pàn)   鬓角(bīn)     跋山涉水(bá)  B.撇嘴(piě)      谬赞(miù)   肖像(xiào)    山风乍起(zhà)  C.眼匡(k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