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培养目标与具体要求
培养目标:学生在深入而扎实地学习数学科学的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完善数学知识结构,掌握数学的思想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具备优良的数学素养;同时掌握现代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技能,能够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育,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数学教育以及其他领域知识思考、理解中小学数学教育的内容与方法,通过各种实践环节加强数学教师的基本技能训练,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沟通,从而达到能够胜任发展中的基础教育的数学教育任务。
具体要求: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掌握扎实的数学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具有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及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4.了解数学科学发展的新成果、新动态和与数学专业相关的一般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5.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了解教育研究与改革发展的新成果、新动态,具有基本的教育管理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能胜任中等学校数学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
6.基本掌握一种外国语,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并具有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及教育管理的能力;
7.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审美素养,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劳动卫生习惯。
二、学期与学制
学期:每学年分为秋季、春季和夏季三个学期,夏季学期为选择性学期。
学制:标准学制4年,学习期限为3-6年
三、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
毕业学分:173学分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四、专业核心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实变函数论、复变函数论、近世代数、概率论、常微分方程、数学模型与实验
五、课程结构及应修学分比例
| 课程类别 | 学分 | 比例(%) | 备注 | |
| 通识教育课程 | 必修课 | 40 | % | |
| 选修课 | 8 | |||
| 学科基础课程 | 必修课 | 40 | % | |
| 专业发展课程 | 必修课 | 16 | % | |
| 选修课 | 12 | |||
| 教师教育课程 | 必修课 | 12 | % | |
| 选修课 | 16 | |||
| 自主训练 | 2 | |||
| 实践教学环节 | 数学教学观摩与见习 | 1 | % | |
| 数学课堂教学能力训练 | 1 | |||
| 教育教学见习 | 16 | |||
| 劳动与社会实践 | 1 | |||
| 毕业论文 | 8 | |||
| 自主创新学习 | 创新实践学分 | ≤10 | 在总学分之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