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权威胸部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2:25:04
文档

权威胸部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体检内容胸部视诊●主要骨骼标志前:胸骨上切迹、胸骨柄、胸骨角-第2肋水平、剑突、肋骨、肋间隙、腹上角及胸骨下角;后:肩胛骨、肩胛下角-第7、8肋水平、脊柱棘突、肋脊角●主要垂直线标志前:前正中线、胸骨线、胸骨旁线、锁骨中线(乳头内侧约1cm)侧面:腋前线、腋后线、腋中线后:肩胛线、后正中线●主要自然陷窝和解剖分区前:胸骨上窝、胸骨上窝、锁骨下窝、肩胛上区、肩胛下区、肩胛间区●胸廓形状(先俯视,再侧视)桶状胸、扁平胸、肋间隙是否饱满、乳房是否对称—左右胸廓对称,前后径与左右经比例正常,乳房对称●
推荐度:
导读体检内容胸部视诊●主要骨骼标志前:胸骨上切迹、胸骨柄、胸骨角-第2肋水平、剑突、肋骨、肋间隙、腹上角及胸骨下角;后:肩胛骨、肩胛下角-第7、8肋水平、脊柱棘突、肋脊角●主要垂直线标志前:前正中线、胸骨线、胸骨旁线、锁骨中线(乳头内侧约1cm)侧面:腋前线、腋后线、腋中线后:肩胛线、后正中线●主要自然陷窝和解剖分区前:胸骨上窝、胸骨上窝、锁骨下窝、肩胛上区、肩胛下区、肩胛间区●胸廓形状(先俯视,再侧视)桶状胸、扁平胸、肋间隙是否饱满、乳房是否对称—左右胸廓对称,前后径与左右经比例正常,乳房对称●

体检内容
胸部视诊●主要骨骼标志

前:胸骨上切迹、胸骨柄、胸骨角-第2肋水平、剑突、肋骨、肋间隙、腹上角及胸骨下角;

后:肩胛骨、肩胛下角-第7、8肋水平、脊柱棘突、肋脊角

●主要垂直线标志

前:前正中线、胸骨线、胸骨旁线、锁骨中线(乳头内侧约1cm)

侧面:腋前线、腋后线、腋中线

后:肩胛线、后正中线

●主要自然陷窝和解剖分区

前:胸骨上窝、胸骨上窝、锁骨下窝、肩胛上区、肩胛下区、肩胛间区

●胸廓形状(先俯视,再侧视)

桶状胸、扁平胸、肋间隙是否饱满、乳房是否对称—左右胸廓对称,前后径与左右经比例正常,乳房对称

●呼吸运动(俯视)

类型、频率、节律、幅度—腹式呼吸(胸式呼吸),12-20次/分,节律幅度正常

胸部触诊●胸部(廓)扩张度双手触诊方法—对称性张缩 (两手拇指与中线平行,用手掌感觉;后侧手掌位于肩胛下角的2个肋间)

●双手语音震颤触诊(前三后四)--两侧语音震颤正常,无增强和减弱

●胸膜摩擦感(5、6肋间—乳头下1肋间)--无胸膜摩擦感

胸部叩诊●肺上界(斜方肌前缘中点开始)--内外1.5个手指距离5cm

●肺下界(从第二肋间开始)--锁骨中线第6肋间(乳头下2肋间),腋中线第8肋间(乳头下4肋间),肩胛下线第10肋间隙(肩胛骨下2肋间)

●肺移动度(肩胛下线)—6-8cm

间接叩诊(从上到下、左右对比、内外对比、上下对比;从第二肋间到肋缘,避开肝脏、心脏、肩甲区)--两侧肺部叩诊音对称部位正常

直接叩诊(手指掌面拍击)--手指掌面拍击

胸部听诊●听诊方法(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下线)—肺尖开始,自上而下,两侧对比,避开心脏 

双肺呼吸音清;无异常呼吸音、罗音、胸膜摩擦音;语音共振(发yi)无增强和减弱

心脏视诊●心脏视诊(先侧视,再俯视--坐位)--心前区无隆起及异常搏动,心尖区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1cm、直径2-2.5cm

心脏触诊心尖搏动区及心前区—左乳头内下方左锁骨中线内0.5-1cm

震颤、心包摩擦感—心尖部听诊区(心尖区第5肋间)、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2肋间)、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2肋间)、主动脉瓣第2听诊区(胸骨左缘第3肋间)、三尖瓣区(胸骨左缘第4、5肋间)、胸骨左缘第3、4肋间(室缺)

心脏叩诊●心浊音界(先左后右,先下后上,由外向内,逐肋叩诊)— 左从心尖(第5肋间)外2-3cm开始;右从肝上界(第5肋间)开始

●两锁骨中线测量距离—8-10cm

心脏听诊听诊顺序--心尖部听诊区(心尖区第5肋间)、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2肋间)、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2肋间)、主动脉瓣第2听诊区(胸骨左缘第3肋间)、三尖瓣区(胸骨左缘第4、5肋间)

该被检者心脏听诊正常,心率约80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

骨骼标志

(1)胸骨上切迹位于胸骨柄上方,气管位于切迹正中。

    (2)胸骨柄:胸骨上端、上部两侧连锁骨.下部与胸骨体相连。

    (3)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向前突出的部位.双侧与第2肋软骨连接,是前胸计数肋骨和肋间隙的标志,正常70。—ll0。。体形瘦长者夹角小.矮胖者较大。  

    (4)腹上角:左右肋弓在胸骨下端会合所形成的夹角。又称胸骨下角。    

    (5)剑突:胸骨体下端突出的部份.呈三角形.其底部与胸骨体相连。    

    (6)肋骨:共l2对,于背部与胸椎相连.1—7肋在前胸与肋软骨连接,8一l0肋与3个联合在一起的肋软骨连接。Il、12为浮肋,不与胸骨连接。    

    (7)肋间隙;两个肋骨之间的空隙.以标记病变水平位置.第1肋骨下面的间隙为第l肋间隙其余依次类推。    

    (8)肩胛骨:位于胸后壁2—8肋骨之间,肩胛骨的最下端有肩胛下角,双下肢自然下垂时肩胛下角为第7、8后肋水平标志。    

    (9)脊柱棘突:为后正中线的标志.颈根部第7颈椎棘突最突出,其下为胸推起点。    

(10)肋脊角:为第l2肋骨与脊柱构成的夹角,为肾和输尿管上端所在位置。

垂直线

(1)前正中线:通过胸骨正中的垂直线。    

    (2)锁骨中线:通过锁骨的肩峰端与胸骨靖之间中点的垂直线。    

    (3)胸骨线:枯胸骨边缭与前正中线平行的垂直线。    

    (4)胸骨旁线:通过胸骨线和锁骨中线之间的垂直线。    

    (5)腋前线:通过腋窝前皱璧沿前侧胸壁向下的垂直线。    

    (6)腋后线:通过腋窝后皱壁沿后侧胸壁向下的垂直线。    

    (7)腋中线:自腋窝顶端与腋前和腋后线之间向下的垂直线a    

    (8)肩胛线:双臂下垂时通过肩胛下角与后正中线平行的垂直线。    

(9)后正中线:即脊柱中线。

自然隐窝和解剖分区

(1)腋窝:双上肢内侧与胸壁相连的凹陷。    

     (2)胸骨上窝:胸骨柄上方的凹陷部。    

    (3)锁骨上窝:锁骨上方的凹陷,相当于肺尖部。

(4)锁骨下窝:锁骨下方的凹陷,下界为第3肋骨下缘。

(5)肩胛上区:肩胛区以上的区域.其外上界为斜方肌上缘。

     (6)肩胛下区:肩胛下角连线与第12胸椎水平线之间的区域。

     (7)肩胛间区:为两肩胛骨内缘之间的区域,后正中线将此区分为左右两部。

文档

权威胸部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体检内容胸部视诊●主要骨骼标志前:胸骨上切迹、胸骨柄、胸骨角-第2肋水平、剑突、肋骨、肋间隙、腹上角及胸骨下角;后:肩胛骨、肩胛下角-第7、8肋水平、脊柱棘突、肋脊角●主要垂直线标志前:前正中线、胸骨线、胸骨旁线、锁骨中线(乳头内侧约1cm)侧面:腋前线、腋后线、腋中线后:肩胛线、后正中线●主要自然陷窝和解剖分区前:胸骨上窝、胸骨上窝、锁骨下窝、肩胛上区、肩胛下区、肩胛间区●胸廓形状(先俯视,再侧视)桶状胸、扁平胸、肋间隙是否饱满、乳房是否对称—左右胸廓对称,前后径与左右经比例正常,乳房对称●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