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叶子上的小“血管”》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2:24:53
文档

《叶子上的小“血管”》教案

《叶子上的小“血管”》教学设计(造型·表现)一、学情分析本年级学生在通过对本册教材中《点、线、面》、《漂亮的包装纸》的学习,学生已对线造型有了初步的认识,带着这一美术造型语言,学生进一步观察,体验叶脉——这些千变万化的线的神奇的魅力,学习探索怎样运用线这一绘画元素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叶子是学生常见,也是绘画作品里经常出现的绘画题材,在学生平时的作品里更多的注重了色彩和外形的表现,包括日常的观察中都忽略了细小的叶脉的存在。究其原因,我们平时就缺少细节的
推荐度:
导读《叶子上的小“血管”》教学设计(造型·表现)一、学情分析本年级学生在通过对本册教材中《点、线、面》、《漂亮的包装纸》的学习,学生已对线造型有了初步的认识,带着这一美术造型语言,学生进一步观察,体验叶脉——这些千变万化的线的神奇的魅力,学习探索怎样运用线这一绘画元素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叶子是学生常见,也是绘画作品里经常出现的绘画题材,在学生平时的作品里更多的注重了色彩和外形的表现,包括日常的观察中都忽略了细小的叶脉的存在。究其原因,我们平时就缺少细节的
《叶子上的小“血管”》教学设计

(造型·表现)

一、学情分析

本年级学生在通过对本册教材中《点、线、面》、《漂亮的包装纸》的学习,学生已对线造型有了初步的认识,带着这一美术造型语言,学生进一步观察,体验叶脉——这些千变万化的线的神奇的魅力,学习探索怎样运用线这一绘画元素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叶子是学生常见,也是绘画作品里经常出现的绘画题材,在学生平时的作品里更多的注重了色彩和外形的表现,包括日常的观察中都忽略了细小的叶脉的存在。究其原因,我们平时就缺少细节的观察,因此,本课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突出美术学科的审美性、情感性、想象性,在一系列的观察、欣赏、探究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基本美术素养的形成。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观察叶子的外形以及叶脉的造型,能够说出叶脉生长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感知叶脉,了解叶脉,表现叶脉,培养学生关注细节的意识和主动探究的欲望,提高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观察叶脉的不同形状,设计漂亮的叶脉。

教学难点:运用不同的表现方法来对叶脉进行新颖的设计。

解决措施:通过观察和触摸,初步感知树叶的叶脉,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通过放大图片的观察个分析,了解叶脉的生长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在教师示范的引导中,学习叶脉的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范作、一片树叶、一张白纸、一支铅笔。

学生准备:收集各种树叶、水彩笔、油画棒、勾线笔。

六、课时:1课时(40分钟)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使用
引导阶段

(2分钟)

一、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收集各种叶子。

二、导入新课

猜谜语: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个谜语:春来穿新衣, 

秋来换新装。 

夏至刷绿漆, 

冬至落满地。 

(一起读谜面)

师问:你们知道谜底是什么吗?

板书部分课题:叶子

为新课做铺垫,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发展阶段:基础知识的讲授,过程、方法步骤演示 

(13分钟) 

三、探索新知

1. 请大家拿出课前收集到的叶子,看一看,它们都有什么样的形状?

(种类繁多、形状各异)

2.你见过的树叶都有那些颜色?

(叶子的不同颜色,才使得我们这个世界丰富多彩)

3.现在请同学们拿起叶子,看一看并摸一摸,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一片叶子的大图)

(有一根根突起的“线”)

4.大家谁知道这些突起的“线”叫什么吗?

(叶脉)

5.谁知道这些叶脉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叶子上的叶脉就同我们人的血管一样,遍布全身用来输送水分、养分的。叶脉就是叶子的血管,它每天忙个不停的为叶子输送水分、养分,支撑着叶子的生长。)

今天,大家就跟我一起,轻轻地走进《叶子上的小血管》,一起来感受叶脉的美丽。

补充课题:叶子上的小“血管”

学生观察黑板上老师画的叶子。

(老师在白纸下放了一片树叶。)

学生拿出课前收集的树叶,观察、触摸,初步感知树叶的叶脉。

(叶子上有突起的线。)

图片:树叶
6. 叶脉的生长规律

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这片叶子上的叶脉,它们都长得一样吗?

正如同学们观察的,叶脉有长有短有粗有细,而且每段都有自己的名字,那你知道它们分别叫什么呢?

请同学看这张图,

中间最粗的叫主叶脉(板书)。

主叶脉上分出的细一点的叫侧叶脉(板书)。

侧叶脉上又分出更细的叫细叶脉(板书)。

这些叶脉都是从中间向外生长,而且越来越细,直至连到叶尖和叶子的边缘。 

学生观察大图,了解叶脉的生长规律。

(叶脉有长有短、有粗有细。)

图片:树叶

7. 叶脉的分布

(出示几张不同样式叶脉分布的图。) 

 引导:大家看看这几片叶子的叶脉有什么不一样?

总结:像渔网一样的,叫它网状叶脉。像这片(荷叶),叫它放射状叶脉。还有这片(竹子),叫它平行叶脉,它中间的叶脉是平行分布的。

除了这些,我们大自然中的树叶还有很多不一样的叶脉。(出示叶脉分布)

学生观察、比较不同叶子,讨论、了解叶脉的分布。

图片:

树叶、荷叶、竹叶

叶脉分布图

8. 教师示范

叶子上的“小血管”很神奇,我想为她画张像 ,可是我应该从哪里开始画起么?

教师示范:先画出叶子的外形,接着画出主叶脉,再从主叶脉出发画出侧叶脉,最后刻画其它叶脉。(注意主叶脉要粗,其它叶脉要相对细些)

提示:造型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允许他们将叶子的外形描摹下来,再画叶脉。  

装饰:老师这里还有一张画好的叶子,看看这张和我刚才画的这张有什么不同?

总结:经过老师装饰过的叶子是不是要比没有装饰过的叶子更好看么?

引导:看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叶子,它们还用了什么装饰方法?那么,你想怎样来装饰叶脉呢?

学生讨论作画步骤。观看教师演示,学习怎么画叶脉。

学生观察、比较两幅作品。

(画面上的叶脉用了各种不同的线条和点的组合进行装饰。) 

学生欣赏作品讨论、交流自己的创意。

(还用了色彩来装饰。)

图片:

学生作品1

学生作品2

学生作品3

课堂实践,学生进行绘画 

(20分钟)

四、能力反馈(学生动手实践)

下面我们一起来画一张自己喜欢的树叶吧!

作业步骤:

1. 先画出叶子的外形。(可以画几片叶子。)

2. 根据叶子的外形画出叶脉。(注意主叶脉要粗,其它叶脉要相对细些。)

3. 装饰树叶。(注意线条的变化或颜色的搭配。)

学生开始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动手实践,体验创作的乐趣。

图片:

学生作品1

学生作品2

学生作品3

展示学生作品、评价交流 

(4分钟)

五、作业讲评

同学们闪亮的小眼睛看看黑板,看黑板上有一颗什么?(大树干) 

可是树上的叶子都掉光了,大树爷爷想让同学们帮帮他,给它重新穿上美丽的衣裳。那下面同学们就把自己手中的叶子贴到黑板上这颗大树干上。      

这颗大树被我们装饰的非常漂亮,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的作品,说说你喜欢哪一片叶子?     

本课总结:今天我们了解了叶脉,感受了叶脉世界的神奇与美丽,学会了描绘叶脉的方法与步骤:首先画出叶子的外轮廓,接下来画出主叶脉,最后画出辅叶脉。希望以后大家多留心观察生活,你会发现大自然中更多的美丽。

学生给大树贴上树叶。互相评价,互相学习。 
拓展阶段

(1分钟)

五、拓展

假如你是一片叶子,你想对小朋友们说什么?

换位思考,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文档

《叶子上的小“血管”》教案

《叶子上的小“血管”》教学设计(造型·表现)一、学情分析本年级学生在通过对本册教材中《点、线、面》、《漂亮的包装纸》的学习,学生已对线造型有了初步的认识,带着这一美术造型语言,学生进一步观察,体验叶脉——这些千变万化的线的神奇的魅力,学习探索怎样运用线这一绘画元素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叶子是学生常见,也是绘画作品里经常出现的绘画题材,在学生平时的作品里更多的注重了色彩和外形的表现,包括日常的观察中都忽略了细小的叶脉的存在。究其原因,我们平时就缺少细节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