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周检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2:25:47
文档

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周检测

高一必修三第三单元周检测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传统社会为何以礼治天下翟章芬儒家思想提倡“礼治”,竭力推崇以“礼”的原则和规范构建社会生活的秩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包含的范围很广,儒家文化中的“礼”至少包含以下含义。一是一种政治原则。“礼”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尊卑有序的社会结构形式。在这种社会结构中,每个人都必须按照自己的角色、位置办事,不可以“僭越”,社会才能井然有序。二是一种社会制度。“礼”规定了社会各等级的权利、义
推荐度:
导读高一必修三第三单元周检测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传统社会为何以礼治天下翟章芬儒家思想提倡“礼治”,竭力推崇以“礼”的原则和规范构建社会生活的秩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包含的范围很广,儒家文化中的“礼”至少包含以下含义。一是一种政治原则。“礼”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尊卑有序的社会结构形式。在这种社会结构中,每个人都必须按照自己的角色、位置办事,不可以“僭越”,社会才能井然有序。二是一种社会制度。“礼”规定了社会各等级的权利、义
                高一必修三第三单元周检测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社会为何以礼治天下

翟章芬

儒家思想提倡“礼治”,竭力推崇以“礼”的原则和规范构建社会生活的秩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包含的范围很广,儒家文化中的“礼”至少包含以下含义。一是一种政治原则。“礼”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尊卑有序的社会结构形式。在这种社会结构中,每个人都必须按照自己的角色、位置办事,不可以“僭越”,社会才能井然有序。二是一种社会制度。“礼”规定了社会各等级的权利、义务,以此作为人们之间建立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的准则,行使相应的权利和履行相应的义务是每个人必须遵守的制度规范。三是礼仪规范。学习“礼”、践行“礼”是不同等级的个人在社会立足的基础。正是因为礼所具备的深刻的内涵及多重的功能,长期以来,礼在我国封建社会的秩序维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质上,礼是维持统治阶级地位和利益的基本手段,也是进行社会控制的规范系统。礼实现对社会秩序的控制、维护,其基础在于它建构了金字塔式的社会层级结构。

在这种金字塔式的层级结构中,礼发挥了以下作用。首先,地位等级的划分。礼在其内容上,分为“天子礼”“诸侯礼”“大夫礼”“士礼”等,每一个等级都代表了相应的地位和层次,这是维护统治权威的重要依据。社会的稳定运行要求这种等级结构具有连续性、稳定性。它不仅通过制度化的政治统治保障等级秩序,而且运用教化手段,使等级观念、身份认同观念内化于人心,使各阶层、等级各安其分,服从统治。

其次,权利义务的规范。权利义务关系是一个具有历史发展性的概念。在阶级社会中,由于层级结构下不平等的社会关系,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公平权利义务关系得不到保障 ,政治统治实现的是少数剥削阶级的利益和权利。因此,在传统的“礼”所维护的秩序中,权利义务规范是一个以人治为基础的相对概念。礼是统治者实行社会控制的工具,在维护国家的统治秩序方面,礼是由统治者制定的,君主可以规定礼的各种规范,处于社会层级结构底层的民众是无权参与制定的。因此,礼具有实质上的阶级性,是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根本。

社会是人的集合体,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人是形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关系到对人与社会的基本看法,也关系到社会秩序建构的不同逻辑。儒家以“礼治”作为治国理政的核心手段是基于对人性本善的认识。

社会信任可以促进良好社会秩序的实现。信任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使社会生活更有效率。在我国社会转型中,契约关系是联结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在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中,大量市场交易需要有诚信作基础。在契约规则的背后,诚信的社会环境是使市场行为顺利实现的必要条件。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之间的诚信缺失会带来社会焦虑,大大增加社会交往的成本。以诚信、企业诚信和公民诚信为主要内容的信任体系,可以降低社会治理、社会交往、市场交换的成本,使社会生活运行更加高效有序。

(摘编自《人民论坛》2017年3月25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提倡“礼治”,推崇以“礼”的原则和规范构建社会生活的秩序,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中的“礼”包含的范围很广。

B.儒家文化中的“礼”是一种政治原则,它规定在尊卑有序的社会结构中,每个人都必须按照自己的角色、位置办事。否则,社会就不成其社会。

C.儒家文化中的“礼”对社会各等级的权利、义务做了规定,并把礼作为建立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的准则,要求人们行使相应权利、履行相应义务。

D.儒家文化中的“礼”还包括礼仪规范,它要求不同等级的个人都要学习“礼”、践行“礼”,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中站稳脚跟,否则就寸步难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论证层次分明,在第1段中,依次论述了“礼”所包含的三种含义。

B.文章对“礼”在金字塔式的结构中所起的作用,先是分析论证,然后概括。

C.文章用因果论证,在分析“礼”是统治者的工具后,得出“礼”有阶级性的结论。

D.整篇文章论证有理有据,比较全面地论证了“礼”在传统社会中的治理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统治者用礼来控制社会、维护统治秩序,君主可制定礼的各种规范,底层民众无权参与制定。如此看来,礼是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根本,实质上具有阶级性。

B.任何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关系到对人与社会的基本看法和社会秩序建构的不同逻辑。而儒家以礼治国的核心手段就是基于对人性本善的认识。

C.社会信任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使社会生活更有效率。在我国社会转型中,契约很重要。它是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中大量市场交易的基础。

D.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之间的诚信缺失会使社会焦虑,使社会交往的成本大增。在契约规则背后,诚信的社会环境是使市场行为顺利实现不可或缺的条件。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裴肃,字神封,河东闻喜人也。父侠,周民部大夫。肃少刚正,有局度,少与安定梁毗同志友善。仕周,释褐给事中士,累迁御正下大夫。以行军长史从韦孝宽征淮南。属高祖为丞相,肃闻而叹曰:“武帝以雄才定六合,坟土未干,而一朝迁革,岂天道欤!”高祖闻之,甚不悦,由是废于家。

开皇五年,授膳部侍郎。后二岁,迁朔州总管长史,转贝州长史,俱有能名。仁寿中,肃见皇太子勇、蜀王秀、左仆射高颎俱废黜,遣使上书曰:“臣闻事君之道,有犯无隐,愚情所怀,敢不闻奏。窃见高颎以天挺良才,元勋佐命,陛下光宠,亦已优隆。但鬼瞰高明,世疵俊异,侧目求其长短者,岂可胜道哉!愿陛下录其大功忘其小过臣又闻之古先圣帝教而不诛陛下至慈度越前圣二庶人得罪已久宁无革心?愿陛下弘君父之慈,顾天性之义,各封小国,观其所为。若能迁善,渐更增益;如或不悛,贬削非晚。今者自新之路永绝,愧悔之心莫见,岂不哀哉!”书奏,上谓杨素曰:“裴肃忧我家事,此亦至诚也。”于是征肃入朝。皇太子闻之,谓左庶子张衡曰:“使勇自新,欲何为也?”衡曰:“观肃之意,欲令如吴太伯、汉东海王耳。”皇太子甚不悦。顷之,肃至京师,见上于含章殿,上谓肃曰:“吾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后宫宠幸,不过数人,自勇以下,并皆同母,非为憎爱轻事废立。”因言勇不可复收之意。 既而罢遣之。

未几,上崩。炀帝嗣位,不得调者久之,肃亦杜门不出。后执政者以岭表荒遐,遂希旨授肃永平郡丞,甚得民夷心。岁余,卒,时年六十二。夷、獠思之,为立庙于鄣江之浦。

(节选自《隋书·裴肃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愿陛下录其大功/忘其小过/臣又闻之古/先圣帝/教而不诛陛下/至慈/度越前圣/二庶人得罪/已久宁无革心

B.愿陛下/录其大功忘其小过/臣又闻之/古先圣帝教/而不诛/陛下至慈/度越前圣/二庶人/得罪已久宁无革心

C.愿陛下录其大功/忘其小过/臣又闻之/古先圣帝/教而不诛/陛下至慈/度越前圣/二庶人得罪已久/宁无革心

D.愿陛下/录其大功/忘其小过/臣又闻之古/先圣帝教/而不诛/陛下至慈度越前圣/二庶人得罪已久/宁无革心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河东代指山西,因黄河流经山西省的西南境,则山西在黄河以东,故这块地方古代称河东。唐代以后泛指山西。

B.高祖是古代帝王的庙号,著名人物有汉高祖刘邦、隋高祖杨坚、唐高祖李渊等。文中的高祖就是指唐代李渊。

C.太子是古代储君称谓,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称太子或世子。自秦始只有皇位的继承者才能称太子。

D.崩的古义之一是指帝王或王后的死,它与文中“卒”的使用对象是一样的。崩的古义还有崩溃、山倒塌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裴肃刚正有才,很有名声。他小时候性格刚烈正直,有政治才干;他在担任朔州总管长史和贝州长史期间,都凭借才能而闻名。 

B.裴肃直言不讳,遭到罢免。他感叹地说武帝刚死不久高祖就任丞相,这不符合天道。高祖听说后很不高兴,他因此被废黜在家。

C.裴肃爱惜人才,遣使上书。他派使者上书说,高颎凭出色才干,担负国家重大使命,希望皇帝记其大功,忘其小过,不要罢免高颎。

D.裴肃与世长辞,边民怀念。他在六十二岁时因不被调用而郁闷去世,夷人和僚人都很怀念他,给他在鄣江边上建了庙宇。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但鬼瞰高明,世疵俊异,侧目求其长短者,岂可胜道哉!(5分)

译文: 

(2)后执政者以岭表荒遐,遂希旨授肃永平郡丞,甚得民夷心。(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①

白居易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②出道场。

卢橘子低山雨重,栟榈叶战水风凉。

烟波淡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

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

【注】①长庆二年(822)秋至四年夏,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政事之余,他喜欢到寺里听听高僧讲经。这首诗便是写他与“诸客”听讲归来时的感受。②桡(ráo):船桨。

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颔联写诗人归路所见。“卢橘子低山雨重”中的一个“重”字,写出了卢橘的硕果累累,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B.第四句写棕榈树高叶大,雨后清风,阔叶颤动,似乎树叶也感到了水风的清爽。一个“风”字透出诗人无限的快感。

C.“烟波淡荡摇空碧”,写在宽阔的湖面上,轻轻寒烟似有似无,碧波共长天一色。“淡荡”二字写出清爽闲适之情。

D.颈联对句中的“参差”二字,写出了随山势高下而建筑的宇观楼殿的特点,从而使人想到檐牙错落的瑰丽情景。

E.尾联中“到岸请君回首望”一句照应诗题中的“回望孤山寺赠诸客”,“蓬莱宫在海”表达了对蓬莱仙境的无限憧憬。

 

9.本诗首联写景先后多次转换镜头,层次分明,效果显著。请简要赏析。(6分)

答: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0.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①欧洲杯决赛场上,随着葡萄牙前锋埃德尔在加时赛第109分钟的一脚劲射破门,整个球场顿时沸腾起来,葡萄牙球迷热情的欢呼声、叫喊声不绝如缕。

②都市职场女性剧《欢乐颂》播出后,大家评价很高,叫好声一片,它成了2016年炙手可热的电视剧目之一。

③除了朋友圈里的微商推销外,张女士还常被各种名目的诸如“最萌宝贝”“最美人物”等投票刷屏搞得不胜其烦。

④毕加索的抽象画风格为何引人注目?人们对此莫衷一是。即便是同一个欣赏者,在不同时间去看毕加索的作品,感受似乎都有所不同。

⑤市民对城市日益堵塞的交通怨言颇多,但市民是否深刻反思过自己对红灯视而不见、横穿公路、跨越防护栏等不可理喻的行为呢?

⑥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身边的人和事都是美好的,但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没有毫无瑕疵的人或事,因此不必求全责备。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诗歌不揭露现实,不批判恶世,而仅仅是附丽于虚张浮华之中,这样的诗歌无法走出困境,当社会走出困境之时,诗歌或许有望走出困境。

B.一般来说,每一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上,都有一个最适宜他的位置,这个位置对于他是否最适宜,应该看他感到的快乐和幸福。

C.无论从剧本、表演、制作规模层面来讲,由原班人马打磨的警匪大片《寒战Ⅱ》都做到了极致,可谓《无间道》之后“警匪片的新标杆”。

D.目前我国的职业学校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却没有培养他们的职业文化,即工匠精神,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不重视职业文化所致。

1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  )

A.这次作文大赛不是当堂写作,你务必参加,大胆写稿,不妥之处我自会斧正的。

B.这本《求医不如求自己》是您家母拜托我在北京买的,请您交给她老人家好吗?

C.你还记得咱们分别时的情景吗?你送给我一本励志书,这本书我一直惠存着呢。 

D.辩论会结束后,冠队长找到老师,激动地说:“多蒙鼎力相助,不胜感谢!”

四、默写

1.《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2、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

3、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5、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直接抒发作者故园之思的句子:

6  《咏怀古迹(其三)》  1、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

7、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是: 

高一必修三第三单元周检测答题卷

一、选择填空(每空5分)

1234568101112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0分)

(1)但鬼瞰高明,世疵俊异,侧目求其长短者,岂可胜道哉!(10分)

译文: 

(2)后执政者以岭表荒遐,遂希旨授肃永平郡丞,甚得民夷心。(10分)

译文:

9.本诗首联写景先后多次转换镜头,层次分明,效果显著。请简要赏析。(10分)

答: 

四、默写(每空1分)

1.《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2、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

3、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5、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直接抒发作者故园之思的句子:

6、  《咏怀古迹(其三)》  1、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

7、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是:

答案 1、C解析:A“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于文无据。B“否则,社会就不成其社会”曲解文意,根据文意,应是“否则,社会就不会井然有序”。D“否则就寸步难行”夸大事实。

2 、 解析:“先是分析论证,然后概括”错,应是“先概括,然后分析论证”。

  答案:B

3、 解析:偷换概念,“契约”应为“诚信”。

答案:C

4、解析:原文标点:愿陛下录其大功,忘其小过。臣又闻之,古先圣帝,教而不诛,陛下至慈,度越前圣。二庶人得罪已久,宁无革心。

  答案:C

5、解析:文中的“卒”是指士大夫的死。

  答案:D

6、 解析:“六十二岁时因不被调用而郁闷去世”错,根据文意,“不被调用”应是裴肃六十二岁之前的事,原文有“岁余,卒,时年六十二”的句子;“郁闷去世”也于文无据。

  答案:D

7、译文: 

  答案:(1)只是鬼神窥伺高明之人,世俗挑剔俊杰之才,斜眼看人、论人长短的人,哪里能够说得尽呢!(得分点:“瞰”“疵”“侧目”各1分,句意2分)

(2)后来当权者因为岭南荒僻遥远,于是就下旨授官给裴肃让他做永平郡丞,(裴肃)到任后很得边民的拥护。(得分点:“表”“荒遐”“民夷”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裴肃,字神封,是河东闻喜人。父亲裴侠,北周为民部大夫。裴肃小时候性格刚烈正直,有政治才干,年轻时与安定郡的梁毗志向相同互相友好。(裴肃)在北周做官,初任给事中士,屡次升迁任御正下大夫。以行军长史的身份跟随韦孝宽出征淮南。正值高祖任丞相,裴肃听说后感叹道:“武帝凭借雄才大略平定天下,坟上新土还没干,就一朝变迁,难道是天道吗!”高祖听说后,很不高兴,裴肃因此被废黜在家。

开皇五年,拜任膳部侍郎。两年以后,迁任朔州总管长史,转任贝州长史,都凭借才能而闻名。仁寿年间,裴肃见到皇太子杨勇、蜀王杨秀、左仆射高颎都被废黜在家,就派使者上书说:“我听说侍奉君上的道理,有需要进谏犯颜的事就不要有所回避,我愚笨之心所想到的,岂敢不上奏让皇上知道呢。我私下里见到高颎凭借着出类拔萃的才干,担负着国家的重大使命,陛下给他的荣耀尊位,也已经是很优厚丰隆的了。只是鬼神窥伺高明之人,世俗挑剔俊杰之才,斜眼看人、论人长短的人,哪里能够说得尽呢!希望陛下采录他的大功,忽略他的小过。我又听说,古代的圣明皇帝,都是教导人而不求全责备,陛下最为仁慈,超过了以前的圣君明主。两位王子获罪贬为庶人已是很久,难道说没有改过之心?希望陛下广扬为君为父的慈爱,顾惜天性的道义,各给他们封一个小国,观察他们的所作所为。如果能够改过从善,就慢慢地再增加他们的封地;倘若不改过,再贬谪削职也不晚。现在自新之路永远断绝,惭愧悔过之心不能体现,难道不是很可悲吗!”写成奏章上奏,皇帝对杨素说:“裴肃为我家内之事担忧,这也是至忠之心。”于是征召裴肃入朝。皇太子听说此事,对左庶子张衡说:“让杨勇改过自新,想要干什么呢?”张衡说:“看裴肃的意思,是想要像吴太伯、汉东海王一样吧。”皇太子很不高兴。过了不久,裴肃到京都,在含章殿拜见了皇上,皇上对裴肃说:“我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后宫受宠的,不过几人,从勇儿以下,都是一母所生,并不因为爱憎来轻易改变废立之事。”于是就表明了杨勇不能再被立为太子的旨意。不久又罢免了裴肃,让他离开了京城。

不久,皇上驾崩。隋炀帝继位,裴肃很久不被调用,他也闭门不出。后来当权者因为岭南荒僻遥远,于是就下旨授官给裴肃让他做永平郡丞,(裴肃)到任后很得边民的拥护。过了一年多,裴肃去世,时年六十二岁。夷人、僚人怀念他,给他在鄣江边建了庙宇。

8、 解析:答B给3分,答E给2分。B应是一个“凉”字透出诗人无限的快感。E“表达了对蓬莱仙境的无限憧憬”错,应是表达了对孤山寺秀丽风景的赞美之情,诗人是将孤山寺秀丽的风景比作蓬莱仙境。

  答案:B、E

9、答案:本诗先是写全景:波光漪涟的柳湖。然后镜头向前推近:映出松岛、莲花寺。(2分)最后是两个分镜头:湖上,天近傍晚,撑船人正摇动“归桡”,准备接客归去;寺中,诗人正和“诸客”走出道场,准备“晚归”。(2分)描绘出一幅生动的“西湖晚归”画面,给人以清晰明快之感。(2分)(言之成理即可)

10、解析:①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与前文描述的热闹场景矛盾。②炙手可热:气焰很盛,权势很大。不能形容电视剧受欢迎。③不胜其烦:烦琐得让人不能忍受。使用正确。④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使用正确。⑤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不合语境。⑥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使用正确。

  答案:D

11、 解析:B两面对一面。C缺少与“无论”搭配的关联词,应在“制作”前加上“还是”之类的关联词并删去“制作”前的顿号。D句式杂糅,可改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不重视职业文化”,或“这种情况是不重视职业文化所致”。

  答案:A

12、 解析:“鼎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用在句中得体。A“务必”带有命令口气,不得体;“斧正”是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辞,不能用于自己。B“家母”是对人谦称自己的母亲,不能用于对方;“拜托”是托人办事的敬辞,不能用于自己。C“惠存”,敬辞,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不能用于自己。

  答案:D

四、默写

1、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4、“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5、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6、: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文档

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周检测

高一必修三第三单元周检测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传统社会为何以礼治天下翟章芬儒家思想提倡“礼治”,竭力推崇以“礼”的原则和规范构建社会生活的秩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包含的范围很广,儒家文化中的“礼”至少包含以下含义。一是一种政治原则。“礼”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尊卑有序的社会结构形式。在这种社会结构中,每个人都必须按照自己的角色、位置办事,不可以“僭越”,社会才能井然有序。二是一种社会制度。“礼”规定了社会各等级的权利、义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