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材料机具:ф48钢管,直角扣件、旋转扣件、脚手板等、扳手等。
2、脚手架设计:
2.1、满足预留马道侧壁锚杆及护坡喷锚作业,搭设操作脚手架,如下图搭设:
2 技术要求
2.1、构造要求
2.1.1、脚手架立杆纵距1.8m。大横杆步距不大于1.5m。
2.1.2、立杆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对接。起步杆采用4m、6m杆,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必须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杆接头不得设在同跨内,两相邻立杆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得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得大于步距的1/3,立杆与纵向水平杆必须用直角扣件扣紧,不得隔步设置或遗漏。
2.2、大横杆构造要求
2.2.1、大横杆设于小横杆之下,在立杆的内侧,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柱扣紧。
2.2.2、大横杆采用对接口件连接,搭接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2.2.2.1、对接接头交错布置,不得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得小于500mm,并且避免设在大横杆的跨中。上下接头位置错开布置在不同的立杆纵距中,与相近立杆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1/3。
2.3、小横杆构造要求
2.3.1、每一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大横杆上,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得大于150mm。小横杆搭于大横杆之上,在相邻立杆之间根据需要加设一根或两根,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拆除贴近立杆的小横杆。
3.3.2、操作层顶面低于顶板100㎜,操作层上非主节点处的小横杆根据支撑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得大于立杆纵距的1/2。
3.3.3、脚手架各杆件联连结伸处端头不小于100㎜,防止杆件滑脱。
3.4、脚手板构造要求
3.4.1、脚手板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采用两根小横杆,并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以防倾翻。
3.4.2、脚手板采用平铺,相邻两脚手板间缝不得大于50mm,脚手板伸出小横杆距离不得大于200mm。两端要用10#铅丝与小横杆绑牢。
4、架子拆除
4.1、拆除前必须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4.1.1、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4.1.2、根据检查结果,经主管部门批准方可实施;
4.1.3、拆除架子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由单位工程负责人逐级进行技术交底;
4.1.4、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4.2、拆除应符合以下要求:
4.2.1、拆除顺序应逐层由上而下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除拔立杆时外)。
5、安全注意事项:
5.1、人员要求
5.1.1、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国家现行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必须定期体检,体检合格者方可发上岗证。
5.1.2、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带安全帽、安全带,穿防滑鞋。
5.2、搭设阶段
5.2.1、脚手架的构配件质量必须按规定要求精心检验,合格后方准使用;
5.2.2、脚手架搭设必须按下列阶段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必须及时整改。
5.3、使用阶段
5.3.1必须设置专人看护,发现问题及时要求人员撤离,待解决后方可施工。
5.3.2、必须设专人负责对脚手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
5.3.3本脚手架严禁与其他荷载及动荷载原连接。
5.3.3.1、在以下情况下,必须对脚手架进行检查:
(1)在六级大风与大雨后。
(2)寒冷地区开冻后。
(3)停用超过一个月,复工前。
5.3.3.2、检查维修项目:
(1)各主节点处主杆件的安装,支撑、门洞等的构造是否符合施工方案要求。
(2)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柱是否悬空。
(3)脚手架立柱的沉降与垂直度允许偏差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4)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5)架子整体稳定牢固情况。
5.3.3.3、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任意拆卸下列杆件:
(1)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向扫地杆。
(2)支撑、栏杆等支撑杆件。
(3)要拆除上述任一杆件均须采取安全措施,并报主管部门批准。
(4)不得任意在脚手架基础及其临近处进行挖掘作业,如一定要进行挖掘则必须采取安全措施,并报主管部门批准。
5.3.3.4、工地临时用电线路的架设及脚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必须按国家现行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有关规定执行。
5.4、拆除阶段
拆除脚手架时,要严格拆装顺序,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地面必须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划出工作区,并派专人看守,禁止行人出入,严禁一切非操作人员入内。材料、工具不得乱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