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3单元 名著导读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2:28:53
文档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3单元 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知识与能力1.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段。2.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对重要的作品作深入的了解。过程与方法1.了解作品诞生的文化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容。2.在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其语言综合素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教会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2.引导学生在对人物进行分析的同时引申到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索。教学重点1.了解作品诞生的文化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
推荐度:
导读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知识与能力1.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段。2.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对重要的作品作深入的了解。过程与方法1.了解作品诞生的文化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容。2.在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其语言综合素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教会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2.引导学生在对人物进行分析的同时引申到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索。教学重点1.了解作品诞生的文化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
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知识与能力

1.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段。

2.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对重要的作品作深入的了解。

过程与方法

1.了解作品诞生的文化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容。

2.在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其语言综合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教会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2.引导学生在对人物进行分析的同时引申到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索。

教学重点

1.了解作品诞生的文化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容。

2.在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其语言综合素养。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读整本书的能力,对重要的作品作深入的了解。

1课时

一、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朝”表示早年时候,“夕”表示晚年时期,意思是早上落的花晚上来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本书于1928年结集出版,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狗·猫·鼠》表现了鲁迅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阿长与〈山海经〉》怀念长妈妈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二十四孝”图》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五猖会》批判了封建家长制;《无常》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童年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趣事;《父亲的病》揭露旧社会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琐记》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藤野先生》描写了一位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范爱农》记叙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

二、作者介绍

见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介绍”。

三、阅读指导

读经典名著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感受和经验,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让我们的思想与大师们联网接轨,还可以涵养我们的情性,启迪我们思考人生。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阅读经典名著呢?

1.观书名,想象猜读。用猜读的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通过书名初步了解作品内容。

2.读序言,了解内容。很多文学作品在正文之前有“序言”,内容多说明本书的主要内容,写作缘由,经过和特点。阅读序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内容,尤其是“自序”,还能让我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3.看目录,拟定专题。从书名、序言我们可以初步了解作品的内容,然后拟定阅读整本书的一个小专题。如《朝花夕拾》这部作品,我们可以从内容方面、人物专访、作者情感、兴趣点、作品的争论点、与相似作品的比较阅读等方面来拟定专题,引导学生学会阅读规划。

4.自主阅读,走近作品。在进行阅读时,可将疑问、感受等写下来,与同学讨论,激发自己的阅读兴趣。

四、片段赏析

1.《五猖会》精彩片段。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2.《五猖会》赏析。

(1)《五猖会》主要记述了一件什么事?其主题思想是什么?

答案示例:《五猖会》记叙了“我”儿时要去看五猖会,父亲却命令“我”背书的事,描述了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突出了孩子对父母毫不顾及自己的心理的无奈和厌烦,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2)“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在这之前,写了好几段关于赛会的文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这几段文字极力渲染了“我”对于赛会的喜爱和向往,与下文写在去看五猖会之前父亲突然要“我”背书形成巨大反差。先扬后抑,有力地突出了主题。

(3)文中直接写父亲的其实没有几句,那么文中是如何突出父亲的形象的?

答案示例:主要是采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来突出父亲的形象。通过写众人和“我”的反应,写出父亲在家庭中的权威,突出父亲作为家长的角色。

(4)文末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你觉得这样的结果仅仅是因为父亲的阻难吗?

答案示例:“我却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其中的原因与其说是因为父亲的阻难,还不如说是对五猖、梅姑的反感。作者刻意引用《聊斋志异》中的有关记述,借以表述自己的看法,从而揭露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虚伪。

五、课堂小结

《朝花夕拾》承载的是鲁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在人物身上,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鲁迅对他们或褒或贬的情感态度,而这看似寻常的情感态度实则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社会的深入思考,这正是名著的魅力所在。

六、针对训练

(一)选择题

1.《朝花夕拾》是一本(  )

A.散文集          B.论文集

C.文学评论集      D.杂文集

2.下列项目中不属于“五猖会”表演节目的一项是(  )

A.高跷      B.抬阁

C.马头      D.舞狮

3.下列文章中不属于《朝花夕拾》的一项是(  )

A.《无常》      B.《风筝》

C.《父亲的病》      D.《藤野先生》

4.《藤野先生》一文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

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      B.先生不重视自己

C.要拯救国民的精神      D.学医太难

5.寿镜吾先生是鲁迅在何处求学时的老师(  )

A.本城书塾    B.南京水师学堂

C.东京“清国留学生速成班”    D.仙台医专

答案示例:1.A 2.D 3.B 4.C 5.A

(二)填空题

1.《朝花夕拾》是________的一部________散文集。

2.《________》一文表现了作者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________。

3.《琐记》描写一个________,令人________的衍太太形象。

答案示例:1.鲁迅 回忆性 2.狗·猫·鼠 憎恨 3.心术不正 憎恶

(三)名著阅读题

1.请在横线处填写对应的人物。

走进名著,宛如走进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物画廊。那里有《朝花夕拾》中出身低微又充满爱心的保姆①______,有以家书的方式诠释慈父严师内涵的翻译家傅雷,有保尔·柯察金的引路人②________,有罗曼·罗兰笔下发誓“扼住命运的咽喉”的③________,有《水浒传》中的托塔天王④________、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等等。会晤经典,与人物对话,愿我们从名著中获取无尽的人生启迪。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2.班级开展《朝花夕拾》阅读交流活动,同学们踊跃发言,畅谈自己的阅读心得。小明抢先说:“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真切地感受到小主人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请你从《朝花夕拾》其余的篇目中选择你熟悉的一篇,简述你的阅读心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①阿长(或:长妈妈) ②朱赫来 ③贝多芬 ④晁盖 2.示例一:阅读《阿长与〈山海经〉》,我真切地感受到鲁迅先生对儿时保姆阿长的怀念。阿长虽然粗俗,但她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难题。 示例二:阅读《藤野先生》,我赞赏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也真切地感受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示例三:看完《五猖会》,我和鲁迅先生一样心中有种淡淡的哀伤,一场难得一遇的赛会被父亲的不理解和搅得索然无味。真心希望家长们都能顺应儿童的天性,采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

文档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3单元 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知识与能力1.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段。2.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对重要的作品作深入的了解。过程与方法1.了解作品诞生的文化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容。2.在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其语言综合素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教会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2.引导学生在对人物进行分析的同时引申到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索。教学重点1.了解作品诞生的文化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